第20节(1/2)
作品:《殿下每天都想守寡(殿下每天都想弑夫)殿下请薨》
开明的吉祥意,沈清澜本欲拿给沈鹊白做及冠礼,没想到好兆头没等来,报的却是天大的坏消息。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刀刀雕得仔细,钻孔穿穗,打磨抛光,赶在成亲当日送到了沈鹊白手上。
是日,沈鹊白没有竖冠,一指宽的红绸在发间穿过,若隐若现,白鹊被他挂在腰间,大红将白玉衬得愈发温润净透。
日头落,黄昏生,锣鼓声隐约传来,逐渐变得清晰震耳,沈清澜听见身旁传来一道轻响,伸手去碰,发现沈鹊白将盖头戴上了。之前王府将喜服送来时说过盖头可以随意,毕竟沈鹊白是男子,这场婚宴是从头到尾的不伦不类,还遵循什么礼仪规矩?
沈清澜忍住怜惜,“怎么戴上了?”
“外头人多,我害臊,还有,”沈鹊白意味深长地说,“我想给殿下一个惊喜。”
来迎亲的是个年轻男子,右眉尾留着一道细疤,面色更显冷峻。随行的还有礼部一行人和景安帝钦点的迎亲队,红妆铺十里,红绸扯到看不见的地方去,马车雕金镶玉,驾的五匹马雨鬣霜蹄。
沈鹊白踏出府门,年轻男子迎上去,“属下明瑄王府护卫司统领雁潮,奉命迎接公子。”
沈鹊白温和道:“有劳。”
“请公子入宫奉礼。”雁潮抬臂,扶着沈鹊白进入车厢。
车门关闭,一行人敲锣打鼓地欢喜而去,沈清澜站在府门口,听着声音愈行愈远。
沈若钟是武将,却有股儒雅的书生气,他收回目光,上前搀扶沈清澜,说:“今日人多,爹怕腿快的冲撞你。你弟弟大喜,别皱着眉头,不吉利。再过三日,他就回来看你了。”
沈清澜望着车马远去的方向,喃道:“万望如此。”
迎亲队伍离侯府越来越远,沈鹊白摩挲着腰间的白鹊,似乎还能听见沈清澜的叹息。这条路很长,他感觉自己离原地“坐化”就差一口气,等入宫下车时,他那一个馒头屁股僵硬成了两块大铁石。
一路踩着贡砖往前,在各大宫殿中进进出出,拜见皇后和太后,最后到景安帝跟前聆听圣训,等出宫到达明瑄王府时,天色已然暗沉。礼官唱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两位新人在无数不知真假的“喜气”目光中对拜——礼成。
入了婚房,沈鹊白端坐床边,随行嬷嬷和礼部官吏退了出去。屋内空无一人,他揭开盖头,仰倒在床,腰间“咔嚓”一响。
两个男人再恩爱也生不出小崽子,因此喜床上没铺桂圆花生等催生小零嘴,沈鹊白躺得舒服,差点睡过去时,一声轻缓的脚步声响起。他瞬间清醒,坐起来盖上盖头,像尊在朱砂里浸过的人偶。
房门开了又合,沈鹊白听着脚步声愈来愈近,干净的黑色长靴闯入眼底。
祝鹤行打量着床边的人,手中的如意玉秤上扬,挑起一角红盖头,露出新王妃胸前的玛瑙珠串。
青红白三色交映,在那细长的瓷颈和胸前绕了两圈。
不知为何,祝鹤行手腕一顿。静默片刻,玉秤终于挑起盖头。
窗外喜毯铺地,窗内红烛成双,祝鹤行垂眸轻看,再遇唇红齿白,凤眼青山。
*
作者有话要说:
沈某:“我想给殿下一个惊喜。”
第13章 红烛
娇娇今日穿了件大红小褂,爪上拖着两条红绸,在王府上空飞过,吓得醉酒眼花的孟家小侯爷以为见了红衣女鬼,“爹呀娘呀”地跑了,这会儿它落回铁架,无聊地往窗里看。
屋中那俩人四目相对,激绽着它一只鹰看不懂的火花。
“都追到宣都来了,”祝鹤行佯装受宠若惊,“这得多记挂我啊?”
沈鹊白的眼泛着朦胧水润,像遮了层羞光,“那日匆匆一见,我对殿下一见倾心,日夜难忘。”
“既然如此,你我就是天赐良缘。春宵一刻值千金,尤云殢雨待何时?”祝鹤行上前,抵住沈鹊白的鞋尖——
“唰!”
银光乍然掠过祝鹤行的面,拦下他前进的势头。与此同时,祝鹤行腰间一松,喜服被刀刃拦腰勾断,半截落地,剩下半截松松垮垮地罩在他肩头。
而后,他心口一重。
刀尖轻抵祝鹤行的心口,灯晕给沈鹊白握刀的手上了层胭脂。他软声道:“夫君,先宽衣解带,再来与我好好玩。”
祝鹤行不惧不恼,手中玉秤顺势上挑,红盖头轻旋到床面。如意玉秤雕纹精美,尖端微突,像颗棱刺,轻挨着沈鹊白的下颔。
第2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