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2/2)
作品:《民国之文娱大亨+番外》
了假期, 难免在网络上活跃起来,还有一两天就是除夕了, 与现实中的热闹相对应,国内各大主流社交媒体的日流量也一直再创新高。
热议的话题除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与创新, 节假日安排等外,刚结束不久的全国研究生考试也赫然在列。
“《有没有研友透个底,326近现代文学史的最后一道大题,大家都答得怎么样?》”
类似交流考研情况的帖子最近在华夏最大的公开论坛的学生版比比皆是,点进去看主楼,贴主正在大诉苦水。
“我真傻, 真的, 我猜到了近代文学史谢颜肯定是大考点, 考前还专门背过他的生平,但谁能想到它居然会出一道五十分的论述大题让我答谢颜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想死的心都有了,我写上去的那些干巴巴的话,连十分都拿不到吧!”
《326近现代文学史》是国家统一命题的科目,凡是考近现代文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都绕不开它,受众考生十分广泛, 因此这个帖子一出,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有同样感触的人进来。
网友A:“楼主,咱们一起哭一个吧,你至少考前还看了看谢颜的生平,我上去写了‘谢颜,笔名现者,现者剧院老板’后就一个正经字都憋不出来了,你能拿十分,我拿一分都是老师慈悲了。”
网友B:“我也是,拿到卷子看到大题就傻了,往年的真题大论述不都是考一整个流派,或者一部名著的吗?为什么今年题出的这么怪啊?!”
网友C:“这次的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好难。本来说起谢颜,咱们谁不熟悉?现者剧院、现者的书、华法大学,还有那些真真假假的逸闻传说……可是让我用学术眼光完整回答一道五十分的论述题?天知道我到底漏了多少重要知识点,总不能分析他和温珩的绝美爱情吧!”
……
类似的抱怨持续了十几层楼,率先进来的人大多和楼主持一样的观点,渐渐才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网友D:“楼上都是认真的吗?这次的论述题虽然和往年真题不太一样,但绝对算不上难吧?俗话说一本近现代文学史教材,谢颜的事迹能占一半,谢颜参与过的事占另一半,我们教授讲这门课的时候都开玩笑‘知识点别记混了,谢颜又来了’,只要听过近现代文学史的课,怎么可能答不出来题?”
网友A在下面回复:“我跨考的,不行啊?”
网友B跟着:“教材我也看了,但就像你说的,那么多地方都有谢颜,我记不住啊!”
网友E:“我倒是和层主想的差不多,没想到这么多人觉得难,我看到题直接洋洋洒洒写了七八百字的小论文,从谢先生十几岁崭露头角到六十多岁,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按照阶段写主要作品和经历,再写总结不就好了……要不是时间限制只能简略概括,我写个几千字都不是问题!”
第232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