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阁主宗主游江湖 第4节(3/7)
作品:《[琅琊榜]阁主宗主游江湖》
育自己家丢人的老古董们学会重新做人做事儿的道理,这厢蔺晨带着梅长苏等五人考察小组在街头游荡。
作为一个饭馆,菜色是首当其冲的要素,但是菜色却不是全部,毕竟不可能一上来就吃,顾客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地理位置、门面装修甚至是跑堂小二都是有讲究的。——蔺晨语。
在这个方面是蔺晨最可靠了,不仅是因为他是琅琊阁的少阁主,掌握着天下众多的情报,只要他想知道的事情,总是会知道的;更是因为他本人对这些方面比较有研究,走南闯北的好处就是见识广,再加上性格使然,对于衣食住行总是比较讲究,且相当有心得,是其余几人拍马也赶不上的程度。
从店铺这位置到装修的设计全部是蔺晨一手包办的,顶多是梅长苏提一些合理的建议,锦上添花一下而已,剩下的人只有看的份儿了,根本插不上手,术语专业的一塌糊涂,就属于那种分开懂,拼起来就不知道是哪国语言了。主要是叶千红和谢晟这两个当事人,下巴都快掉地上捡不起来了,他们从来没有发现,蔺晨原来是如此有本事的一个人。飞流根本不关心这些,他只知道他们现在待的地方将来要卖很好吃的那种菜就足够了。
一直以来,由于梅长苏太过优秀,而掩盖了蔺晨的光芒,或者说是蔺晨隐藏了自己,由台前转为幕后,尽心竭力的帮助梅长苏完成他的心愿,自己做了什么也不会说出来,所以就给人一种错觉——医术好的少阁主,仅此而已。事实上当然不会如此,就说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和梅长苏那样聪明已经达到了顶级的人在一起并发展到亲密无间的关系,蔺晨怎么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郎中呢?只不过是性格大大咧咧狂放不羁过了头,而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罢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拿眼下来说,要不是蔺晨闲得无聊掺和一脚这件事,估计等开张以后就惨兮兮了,要知道人们对于新店的态度总不是很友好的,因为尝试新鲜事物会有一定风险,而那偏偏又是美人喜欢的。还有竞争对手的存在,周围的酒楼肯定不会和善地对待这家心开张的饭馆,即便是有地头蛇的玉龙山寨撑腰也是一个道理,悠悠之口防不胜防,别家老板随便给你抹点黑,饭馆就有开不下去的可能。
经过蔺晨的指点则大为不同,不说是地理位置很合适,周围没有竞争力很强的的老字号酒楼,都是一些小饭馆,甚至还有许多有时限的地摊。所谓有时限是指每天只有固定的时间出来,而不是像店铺一样全天候都在,比如早点摊子是很典型的例子,那样的话竞争就会少很多。
选择这里不是因为抱着捡软柿子捏的这种非常不厚道、不道德的方法,而是想要互惠互利。要知道他们的主打菜品固然好,问题就是过于单一,而要是增加菜品扩展成综合性的则会失去特色,也就是失去了和大酒楼竞争的资本。因此落户在这里,和周围的小摊子搞好关系,相互促进一下生意,有钱大家一起赚是一个非常高尚的目标,相信那些阿公阿婆都会感激他们的。
这个就和金陵为什么有许多什么什么一条街是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商家挤在一起会买不了,反而是将所有的顾客吸引到此地后再各凭本事做各自的生意,与传统的观念背道而驰,老百姓世代相传的智慧积累。要是零零散散分开的话,总是会有漏网之鱼的,赚钱是要动脑子的。作为最有钱的江湖门派,琅琊阁少阁主的生意经绝对要听从,简直是必须且值得代代相传的不二秘诀。
位置决定了也要实地考察一下,眼见为实。最好是选择人流密集的地方,那样客人会多一些。经过商议,蔺晨觉得街口的那家水粉铺子盘下来不错,正好附近还有许多早点摊子,互惠互利嘛。叶千红和谢晟只剩下点头的份儿了,不要说反驳了,就连低一级的提意见都做不到了,蔺晨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们根本跟不上有木有。
水粉店的老板早就有将店铺盘出去的打算,甚至还在门上贴了告示,所以看到有人主动找上门来很是高兴,表现为直接一口价,都不加价,就按照他原本买入的价格转手卖出。一来是因为开在这里真的挣不了几个铜板,二来就是家中有急事而需用钱,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这点要比玉龙山寨的人强上不止一星半点儿。
最近一直都很憋屈,难得碰到一件痛快的事情,蔺少阁主心情很是舒畅,没有还价不说,还主动多付了一些,美其名曰是补贴——反正不是他掏钱,根本不心疼。老板本来还想推辞,架不住梅长苏的劝说,就收下了,作为回报,将店里上好的胭脂水粉给叶千红拿了一些,“这是老汉家中婆娘自己做的,小姐不嫌弃的话就拿上用吧。”还别说,这店要是开对地方了,真的能火起来,因为叶千红发现老板给的胭脂水粉比金陵的百年老字号要略胜一筹。
蔺晨耳朵一竖,灵敏的捕捉到了这句话,特意询问了老板的姓名以及籍贯等个人信息。梅长苏当时很好奇,不过懒得问,日后有事情去了金陵才发现老板在金陵开起了铺子,生意还相当不错的那种,几乎能与皇家御用的媲美了。
接下来就是内部构造了。内部构造很重要,它是在食物之前真正能吸引客人的第一要素。首先要令人感到宾至如归,也就是说要有家的味道,在这里会很放松,没有任何拘束,心情好了胃口自然也会好,生意也就来了。这是在场所有人都认同的。
内部的重建是投入人力财力最多的部分。梁柱是上好的沉香木,有安定心情的作用。座椅板凳都是色泽柔和的原木材料,还带着点木头的清香,很是怡人。
总共两层的小楼,一楼是大厅,完全开放的环境,里面也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没有名贵的字画,没有高档的青花瓷瓶,一切都很自然,只有墙角有几盆盛开的当季鲜花——这个花是要定时更换的,以保证常年都是开花的品种,毕竟不会有花常年不凋谢的绽放着。柜台边摆着一个青瓷小缸,里面有几条体型较小的锦鲤游来游去,增添了生机的同时也增添了一点趣味。
二楼主要是以雅间为主,方便一些江湖上的或者是官场上的人谈一些隐秘的事情。每两间房之间特地加了一层砖,更好的隔音,保护房间内客人的秘密。当然也只能简单的抵挡一下普通人偷听,对于内力高强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无视那多出来的一层墙,不过那就与店家无关了,谁让你自己招惹上不好对付的人了呢?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人力资源了。在这里人力资源不单单是指店内的伙计,还有外面摆摊的小贩也算;两厢相加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才是蔺晨的一贯风格。
店里的小二当然要机灵一点的,特别是二楼的,毕竟是江湖人的生意,最初来的还是江湖人居多,等以后名声传出去了,普通人才会多一点,有眼色的伙计向来为人喜欢。外面的小商小贩就按照最初的计划,大家有钱一起赚,不仅是早餐摊子,还有类似卖糖葫芦的流动小摊,也有卖糕点的点心铺子,都要和睦相处。
嗯,店的名字就由长苏决定吧,大家一致认为长苏比较有学问,知识渊博,取出的名字一定寓意深广且容易被人记住,谢晟即便不自谦也比不过梅长苏,人生的阅历就在那里摆着呢,他可比梅长苏小了将近十岁,自然从阅读量上来说就比不上。大家一致忽略了玉龙山寨的那群真草莽,要是让他们取名字,这个店有可能会毁了一半。
梅长苏想了一下,也必要取什么难懂不好记的,只是个名字,契合一点就好了,因此“家和”横空出世。意思是有着家一般和睦的味道。
多年后,这里成为了闻名与大梁的小吃街,以家和为中心,各种小吃数不胜数,慕名前来的吃货络绎不绝,整条街基本上每天能一直人声鼎沸到后半夜,足见其人气之旺。他国的人专门来的也很多,连带着这座城市也逐渐发展名声大噪的美食城。
玉龙山寨现在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体力和人力了。何涛拿到房契地契和内部装修的图纸后,就召集自家的汉子们一起去上工,梅长苏他们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剩下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当然要由他们来完成,到这个地步还不主动一点,就等着饭馆归属与琅琊阁或者江左盟吧,要知道还有个一叶山庄在一边看着,并不是他们想怎么做都可以的。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或者说银子的魅力是巨大的。好不容易看到了出头之日的小伙子们那是卯足了劲儿干活,昼夜倒班不停工,本来要建半个月的二层小楼,短短六天就完工了,而且质量还不错。
硬件搞定就是软件,招帮工的事宜就交给谢晟、叶千红还有几个山寨“懂事儿”的人一起,何涛带着梅长苏和蔺晨,主要是蔺晨去确保货源。虽然山寨有种蔬菜,但是那只够自给自足,供应市场是肯定不够的,那就要找到可靠的供货商。除了蔬菜还有大米也是必须品,因为是主食,消耗也不会小。
为什么要拉上蔺晨呢?当然是因为蔺晨见多识广火眼金睛,对于食物好坏的辨别很是有一套自己的妙招。用梅长苏的话说就是,“别人是久病成医,他是久挑成好手,自己平时太挑剔了自然对好东西很熟悉,简答的说就是好的吃多了,所以能轻而易举的分辨好赖。”
在这次去市场的队伍中,真正的闲人是梅长苏,他是顺带跟着蔺晨来的,因为不想一个人待在山寨。好像也不是因为无聊,明明他以前能一个人看一天书而不腻味的,现在嘛~想不通事情就不要理会了,反正是无伤大雅的小事,跟着蔺晨也没什么的。
?
☆、开张
? 菜和米最好是找一些种地的农民购买,一来是价格公道,二来就是品质有保障。他们毕竟是开张做生意的,需要一家长期固定的供货商,而不能是像平民百姓一般,随时随地地来回变换,那样就有可能出问题,或者是质量上的问题,或许是数量上了问题,一次两次还好,次数过多就会影响信誉了,商人最看重的就是信誉,要是连招牌都砸了还做什么生意,趁早回家吃自己去吧。
万事俱备,挑个吉日开张就好了。六月初六听上去就是好日子,距离也近,而实际上它也是个好日子。梅长苏博闻强识对于周易之类的书籍也有涉猎,所以大致算个开张的吉时是绰绰有余的。在这天开张还能赶得上六月十八的继任仪式,算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宜早不宜迟,早早结束了这里乱七八糟的事情,早早去下一个地方游山玩水散心,实在是不想再和这群糟心的专职拖后腿的搅合在一起了。
大度淡定如梅长苏也架不住蔺晨的枕边风,也就定了一个最近的时间来开业。虽然他对玉龙山寨的人没有好感,但是也说不上想蔺晨那么厌烦,既然蔺晨不喜这里那么也没有必要留下来,霓凰托付他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早点动身离开对谁也好。估计玉龙山寨的老古董已经是不待见他们到了极致,即便是他们提供了一条生路,也改变不了终归是外人的事实,要不是碍于一叶山庄和云南穆王府的情面,已经把他们扫地出门了也说不定。
这边在想尽一切办法尽快离开,那边也在绞尽所有脑汁驱赶他们,算是惊人的不谋而合吗?不过双方的出发点是绝对不会相同的。在饭馆大致成型以后,那些没学乖的人还是不死心,总是敌视梅长苏,认为他不怀好意,窥伺他们的家业,典型的过河拆桥,不想想要是没有梅长苏你就该去睡大街了,哪还有闲工夫在这里大放厥词。而进谗言就是必然的结果,所幸何涛是个明白人,懒得理那些脑子不清醒的人。
问题是对方还孜孜不倦很是有恒心,何涛屡次镇压不下,一时心烦也就不想管了,终于有一天事情闹大了,传到的了蔺晨的耳朵里,那些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或者说日后永无宁日了。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在开张揭牌的当天,山寨所有派得上号的人都去了饭馆里,梅长苏等人作为贵客也被何涛邀请在列。其实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能分得清楚是非好赖的,知道梅长苏是他们的大恩人,山寨相当于是他救活的,对他很是亲切友好,甚至年纪小一点的都变成了崇拜。
不过这个世界上总是不缺脑子不清醒的人,何涛也知道有极小一部分人对梅长苏很是不友好,当时为了避免两方人的冲突,特意将他们安排在两个雅间里,而不是和其他人一样坐在一楼的大厅里。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真的是是祸躲不过,本来蔺晨想着马上就要离开了,不想和那些老古董计较,省得以后长苏说他不尊老,当成黑历史调侃他。
真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非来闯楼上总共好几个雅间,恰好是他们旁边的那个雅间里的人在非议长苏。蔺晨的内功在江湖上是能排的上名号的,要不然怎么会有飞流这样的高手,所以耳力是毋庸置疑的,达不到顺风耳的地步,穿过几层隔音墙还是绰绰有余。
“二哥,听说那梅长苏也是忠烈的后裔呢,应该不会那么小家子气看上咱们这点家业吧?”一个三十多将近四十的汉子说道。接下去估计是那个“二哥”的回复,“唉,老五啊,你这就不懂了,见钱眼开是天性、是人之常情,和一个人的出身地位没有任何关系,要是他真的那么清心寡欲,哪里还会有江左盟成立呢?”
另一人好像不是他们一伙儿的反驳,“二当家,你这样说就不对了,江左盟做的都是正经的生意,与个人私欲无干啊!”那个倒霉的二当家完全不知道当事人就在他背后的那堵墙过去坐着,接着大言不惭,“这就是你们孤陋寡闻了。据听说那人是利用江左盟为他家报仇呢,根本就是泄私愤,哪里管的上江左盟的死活啊!”这句话一出,不论他们那桌怎么想,反正梅长苏这桌是彻底炸开了锅。
在座的除了谢晟和梅长苏本人是文人,没有内力听不见,叶千红和蔺晨可是听得清清楚楚,脾气火爆的叶千红当下就忍不住要踹翻那堵墙,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在那里乱喷。关键时候蔺晨是最镇定的人,拦住了要去揍人的叶千红,不动声色的安静吃饭。熟悉他的梅长苏很是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蔺晨的性子通常是过于活泼的,而他一旦安静下来就代表着发怒了,还是那种滔天的怒火,无人能阻挡。
叶千红很不满,他不知道蔺晨现在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还当他有什么顾忌而龟缩不发呢,“你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他们可是在说你家长苏的坏话啊!”蔺晨一个眼神飞过去叶千红果断噤声了——那一眼太过骇人,好像数九天的风雪,将人连同血液都冻住了。
其实要是说点别的也就算了,蔺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能过去,错就错在他们说的是蔺晨最宝贝的长苏,平时自己都舍不得说一句重话的宝贝,怎么能让别人妄加议论了去。而且说得还是最不应该说得话,蔺晨听不得一切关于长苏在金陵的事情的话题,那是他一生中不能承受的痛,那里就像是有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大怪兽,总是想把长苏从他的怀里抢走,然后嚼巴嚼巴吐下去,连渣子都不剩下一点一滴。话已至此,那帮人的下场注定凄惨没跑了。
俗话说龙有逆鳞触之者死,那么蔺晨的逆鳞无疑就是梅长苏——曾经的好兄弟现在的爱人,常常吊儿郎当的人一认真起来是最可怕的,他一旦发怒可不是那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怒,那可是要人命的怒火。
梅长苏从蔺晨的行为中看出事情与他相关,蒙也能蒙出来是有人又说了什么不中听的了,都和他说了多少遍了,不要计较这些无关的人说的话,天下那么多张嘴,悠悠众口怎么可能堵得住,他就是不听,明明是不羁的性
[琅琊榜]阁主宗主游江湖 第4节(3/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