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李唐逸事 第23节(1/2)
作品:《[历史剧]李唐逸事》
长安虽然是西京,但关中毕竟不如江南富庶。一旦窦建德吞了王世充,李唐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
可是不退兵,就这么和窦建德的军队硬碰硬,能行么?
李世民都快将那地图盯出一个窟窿来了,还是没有想到好的法子。
李承乾看了看李世民发愁的面容,忽然抬手指向了一处关隘:“父王,这个名字好,虎牢关,你一定能把洛阳城守住的。”
李世民抬眼一看,顿时愣住了。虎牢关,是东都洛阳的门户。它南临嵩山,北抵黄河,最重要的是,从窦建德行军的方向来看,虎牢关是通往洛阳的唯一关隘。如果在此处能够将窦建德的军队全数消灭,那么洛阳就安全了。
李世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捧着李承乾的脸亲了好几口。李承乾无意的一句话,竟然让他苦思冥想了那么久的难题得以解决,这叫他怎么能不兴奋。
最终,李世民做了一个无比大胆的决定。他知道此刻军队之中,依然保有雄心壮志的人已经不多的。他从所有的兵马当中,挑出了三千五百个十分有决心,能够拦住窦建德队伍的士兵,由他亲自率领,日夜兼程奔赴虎牢关。这三千五百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挡住窦建德东进洛阳的脚步;而李世民的大部队,则由大将尉迟敬德率领,依然在洛阳城外,包围着王世充,让原本想跟窦建德里应外合的王世充,不敢轻举妄动。
第57章
窦建德怎么也不会想到, 会在虎牢关这个据险而立的关隘处, 看见李家的大旗。
他根本就没把这个关隘放在眼里, 一心直扑洛阳去的。可是李世民那支三千五百人的小队, 早在关隘之上搭好了家伙。直到这个时候,窦建德才意识到,要想从此处通往洛阳, 就必须攻破虎牢关。
洛阳城外的李唐军营内,称心折了一根枝条, 在沙地上勾勒着什么。李承乾疑惑地伸过头去, 仔细地瞧了瞧,唇角含笑地问道:“你画的是什么?”
称心回过头, 瞄了一眼神出鬼没的人,失笑道:“地形图。”
准确的说,称心画的,是虎牢关周围的地形图。称心一边画着, 李承乾就一边感叹:“这地形也是绝了,当真的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架势。”
称心把枝条扔下,三两下又将那沙土踩平了:“确实,以秦王之才,这样的关隘能拖上窦建德许多时日了,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撑到王世充开城献降的那一天。”
李承乾一愣,他敏感地察觉到了称心话中的隐忧:“你是担心, 两军相遇,父王赢不了窦建德?”
称心伸手戳了戳李承乾越凑越近的头:“难道你不担心?秦王带去的小队只有三千五百人,而窦建德麾下有十万大军,要真的对打起来,秦王能有多少胜算?我猜想,秦王原本的计谋就是如此,先用三千五百人拖住窦建德的脚步,待到王世充献城,洛阳的唐军再赶到虎牢关增援,与窦建德殊死决战。”
几乎所有人,都抱着和称心一样的想法。就连窦建德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十万和三千五,这两个数字实在太悬殊,窦建德完全就是一副猫逗老鼠的姿态。在他看来,自己是那只志在必得的猫,而李世民是那只虚张声势却终将灭亡的鼠。
所以他一点都不着急,就在关外和李世民耗着。
期间,长孙氏生产的消息也终于从长安传到了河南。长孙氏成功地诞下了一枚男婴,据说在生产的当晚,天降祥瑞之异象。
可若是仔细询问异象的细节,又各有各的说法,也难以分辨孰真孰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李渊本人,对这个孩子可谓是恩宠有加。李泰刚一出生,就被李渊亲自册封为宜都郡王,纵观诸王的子嗣,有此殊荣的实在不多,更不要说,李泰并不是嫡长子了。
这则喜讯大大激发了唐军的斗志,尤其是虎牢关那三千五百守将,个个都摩拳擦掌,就想要给窦建德一点颜色瞧瞧。
可无论他们有多想一展身手,秦王的开战命令一天没有下达,他们就还得等着。
王世充也一直没有开城献降,只是雪片儿似的书信飞到了窦建德的桌案上。洛阳城中,此刻已是生灵涂炭,到了夜晚,王世充甚至不敢阖眼,他怕自己的部下,趁他酣睡之际将他的头颅割下来,第二天开城献给唐军。更多的时候,那些侍从给他端上吃食,一双眼睛却闪现着饥饿的睛光。王世充甚至觉得,他会随时扑上来,啃咬自己的皮肉。
再这样下去,洛阳城还没有破,王世充自己的精神却要崩溃了。他开始频繁地催促窦建德,一声声地质问他为什么还没有兵抵洛阳。到了最后,忍无可忍的王世充,已经将脸面全都丢掉了,他威胁窦建德,如果还不发兵,自己就开城向唐军献降。
窦建德见状,将那封张牙舞爪的信揉碎了。即便心中对王世充的做派再不屑,他也知道,不能再拖了。
可就在他准备动员十万人马,击破虎牢关之时,窦建德的军中,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当然是支持窦建德拿下虎牢关的,而另一种,则是觉得窦建德不应该在此处与李世民纠缠。李世民带出来的,都是李唐王朝的精锐之师,而在这个时候,地处河东的李唐大本营兵力最为空虚,因此窦建德麾下的谋士凌敬提议,窦军应当使个障眼法,绕过太行山,直接攻击此时守军薄弱的长安。
一旦长安被攻击,李世民无论如何都得回援,洛阳之围,自然就解了。凌敬的这个战略,军中有许多人听着,都觉得颇有道理。可窦建德心里却清楚,他千里迢迢,从河北来到河南,瞄准的就是王世充手中的河南。什么解河南之围,那对他来说都是屁话,他从头到尾,就没想过真的帮王世充。
如果长安没有打下来,李唐王朝一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为了一个王世充,值得么?
正是因为不值得,所以到了最后,窦建德还是坚持他的第一种办法,和李世民硬碰硬。
这一仗,从头到尾都没有人觉得李世民能赢。可事实上是,李世民真的就凭这三千五百人,让窦建德成了自己的俘虏。这一仗,他谁都没有靠,靠的就是自己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积累出来的战争心得。
唐军的骑兵在窦军攻关的间隙,一鼓作气将窦军的步兵阵营冲散。混乱中窦军无数高层被俘,其中就包括了做着灭李吞王美梦的窦建德。
兵士们一看,主帅都被俘了,再多的人马也变成了一盘散沙,逃的逃,散的散。
这实在是意料之外的收获,洛阳没有攻破,先将窦建德的河北拿了下来。
称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着身侧抱作一团相拥而泣的将士,甚至还有人不管不顾地高呼秦王万岁。再看人群中的李承乾,绝对是最淡定的那一个。
看样子,李承乾是一早就知道,秦王此役会以多胜少。
称心走过去,从人群中将李承乾拉出来,等两人到了安静偏僻处,称心才一个劲儿地揉着李承乾的脸。
到最后,李承乾不得不捂着脸怒道:“你做什么?”
称心轻咳一声,只说了一句:“秦王打了胜仗,我高兴。”
李承乾简直哭笑不得,刚想开口,又听称心问道:“我听说......京中传来消息,王妃顺利生产了......”
李承乾脸色微变,望着称心的目光渐渐凌厉起来。直到这时,称心才觉得眼前的李承乾变了许多。
经过一段时日的行伍生涯,李承乾吃住都跟士兵们在一起,李世民从不允许他搞特殊化,很多时候,他甚至还要和士兵们一起训练。现在的李承乾,个头拔高了些,皮肤也黑了,一双眼睛却格外地明亮。
“没错,我有弟弟了......”李承乾的声音很平静,并没有上一世提到李泰时的歇斯底里。称心设想过李承乾有可能出现的数种情绪,不安有之、沮丧有之、暴怒有之,却唯独没有想过,李承乾居然会一脸平静地说出这个事实。
“世子......你......”称心准备了一肚子劝慰的话,如今看来却像是派不上用场。
“我是唯一的秦王世子,这个事实,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的。”李承乾一双眼睛专注地望着称心,似乎能看到人心里去。
称心愣住了,他有多久没有见过这样的李承乾了。小孩儿比从前又长高了不少,一张脸透着自信的神采,冲着他说,我是唯一的秦王世子。
印象中,只有在刚认识李承乾的那些年里,李承乾才有这种自信张扬的模样。
称心忍不住又上手捏了捏李承乾的脸,心里无声地呐喊道:“很好,保持住呀!”
下一刻,李承乾却将他的魔爪揪了下来,踮起脚,凑近了称心的耳际轻声道:“所以,你休想我放开你!”
说话的气息喷洒在耳边,有种热热痒痒的感觉,暧昧得就如同李承乾惦着脚尖,在亲吻着称心的脸颊。
称心脚下一软,险些整个栽倒在地。窘迫之际,却忽然听见军营内有人大喊:“秦王回营了——”
李世民带回来的小队,远不止最初的三千五百人,还有许多是原属窦建德部队的投降人马,如今全数被编入唐军之中。
李世民笑看着手下的将领肆意地庆祝,眼睛却在搜寻着李承乾的踪迹。虎牢关之役,如果不是李承乾启发了他,他也想不出那样好的计策。要说这首要的功劳,李世民可将它算到了李承乾头上。
正找着,忽然就瞧见李承乾和称心一前一后地朝这边过来了。李世民领着两人,走到了被捆扎在营中的窦建德跟前:“承乾,这就是父王跟你说的豺狼。”
这还是李承乾第一次见窦建德,眼前的人虎背熊腰,长相也有些凶恶,比李世民看起来还要壮实。
李承乾挠头道:“我怎么觉得,他长得比较像熊罴?”
一句戏言,让四周的人都忍俊不禁。
窦建德瞪了李承乾一眼。落到如今这个田地,他也就什么形象都不顾忌了,泼皮无赖般吼道:“别磨磨唧唧的,要杀要剐,给个痛快话,反正我也就只有贱命一条了。”说着,还冲李承乾的方向吐了口唾沫。
李世民嗤笑道:“别着急啊,留着你还有大用处呢。”
第58章
留着窦建德, 确实是有大用处的。至少李世民将他带到王世充面前时, 王世充看着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窦建德, 手中所有的底牌, 都被李世民掀翻了,再没有能够和李世民抗衡的力量。
李世民默默地瞪着这个跟自己斗了大半辈子的对手,只留下一句:“现在归降, 还来得及,我可以答应不杀你。”
王世充看着城下装备齐整的唐军, 期间还有好几张熟面孔。如今这些昔日的部下摇身一变, 都变成了李世民麾下有头有脸的人物,只有自己跟李世民手边的窦建德一样。
成了俘虏。
他绝望地闭了闭眼, 双手一抬,手中的刀落在地上,发出了清晰可闻的声响。号称铜墙铁壁的洛阳城,终于成了李世民的囊中之物。唐军的铁骑涌入城中, 无论是将士本身,还是洛阳城中幸存的百姓, 无不欢呼雀跃。
窦建德见状,唇角浮起了一丝轻蔑的笑意:失民心到这个地步,王世充居然还痴心妄想着打败李世民?
短暂的喜悦过后,留在李世民面前的, 是窦建德和王世充的旧部问题。杜如晦给李世民的建议是:窦与王的近臣都要悉数除去,尤其是为二人出谋划策的谋臣,更是一个都留不得。
在太平世道下, 太过聪明的人反而比那些大字不识的武将要危险。
让杜如晦没想到的是,在王世充亲近的部下中,居然还有自己的亲叔叔杜淹。杜淹其人,是王世充手底下的高官,要是按杜如晦的那套处决标准,他是决计不能被饶恕的,兼之杜淹曾撺掇王世充害死了杜如晦的兄长,因此杜如晦对这位叔叔,一直是厌大于喜的。
只是在李世民最后一次问杜如晦,是否要赦免杜淹时,杜如晦犹豫了。杜家的亲族一直在向各方求情,杜如晦的态度也在逐渐软化。最终,看在杜如晦的面子上,杜淹还是被赦免了。
就这样,能为己所用的收归麾下,不能为己所用的陆续处决,没过多久,王、窦二人的队伍就被重新洗牌。
这一次,李世民没有急着返回长安。他看出了洛阳已经被王世充折腾得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再不整治便极易生变,因而在洛阳停留了一段不短的时日。
李世民一停留,称心和李承乾便得了空闲,不用成日穿着铁甲。他们便没了拘束,玩劲儿上来竟还嫌内城无趣,一定要到城外的邙山上去看看。
两人沿着陡峭的山路一直向上爬,山林之中,人迹罕至,偶尔只听见几声鸟兽的鸣叫。邙山又自有一种神秘幽深的气场,一旦涉足此处,就会不自觉地带上几分敬畏之心。
李承乾和称心一路相互扶持着,累了就肆意地瘫倒在那大石块上乘凉。称心平复了好一阵,喘息声才渐渐地消下去,等他缓过劲儿来一偏头,就见李承乾不知何时将目光转向了他,正专注地盯着他瞧。
李承乾也出了许多汗,几缕发丝黏在了额头上,模样有些滑稽。称心被他这般盯着,忽然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世子,你渴么?”
李承乾简直郁卒至死,被自己这般含情脉脉地看着,称心怎么还能说出这么不解风情的话来。
称心见李承乾不说话,只好自顾自地接了一句:“我......有些渴了......”
李承乾闻言,一个鲤鱼打挺跃了起来,顺道拍了拍称心的肚子,偷吃了个豆腐,才满意道:“走,找水去。”
两人在大山深处兜兜转转,竟然真的被他们寻到一处天然的水潭子。称心刚俯下身将水囊灌满,再回过头时,李承乾已经脱了个精光。这数月以来晒出了色差的身子,就这样暴/露在称心眼前。
还不待称心出声,李承乾就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呼噜噜地吐了几声水泡,才浮上水面。被潭水浸湿的头发,在脖颈后划出了一道服帖的线条。
“呼......舒坦......”李承乾长出了一口气,一边凫水,一边冲称心眨眼道:“你也下来呀,这么大的日头,你不觉得闷得慌么?”
被李承乾这么一说,称心确实也觉得身上黏糊糊的,十分不爽利。可他还是有所顾忌,当下便犹豫起来。
李承乾一看他的表情,便隐约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上辈子的称心,可没有这股子扭捏劲儿,在床榻上李承乾要玩花样,他也统统来者不拒。李承乾只能在心头默默地吐槽,那经史子集真是摧残人的玩意儿,好好一个坦率的人儿,都被教成什么模样了。
李承乾见一次点不着,索性又加了一把柴:“快来呀,水里头可舒服了,你怎么扭扭捏捏的,跟个大姑娘似的。”
称心一听,心里顿时就不是滋味儿了,看着李承乾在水潭子里像一条灵动的游鱼,称心咬咬牙,终于开始褪自己的衣衫。
这下子,李承乾水也不凫了,一双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紧盯着称心的一举一动。称心原就想躲着他,这下子见了他的眼神,手下的动作就越发慌乱,那脱的速度,反而比原先
[历史剧]李唐逸事 第2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