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君策君策 第29节

君策 第29节(1/4)

作品:《君策

    “是,已经送回去了。”徐校尉算算路程,又道,“皇后殿下若是派人来接应想必会走水路,约摸一个月便能到。”

    贺翎原本面无表情,此时听他提起萧珞,眼角添了几分柔和,漆黑的眼珠子也亮了几分,不过瞬间过后又忍不住苦笑起来:“唉……他必定猜到我受伤了。”

    徐校尉道:“陛下放心,梅大夫已经说了,再过一个月,您的伤就能彻底痊愈。”

    贺翎点点头,振作精神道:“快扶我起来,闷都要闷出病来了,出去透透气。”

    “是。”徐校尉应了一声,小心翼翼扶着他下地。

    万家村村民朴实,贺翎不想过于张扬,只留了徐校尉与四名亲兵随身照应,并且命他们在外人面前一律称呼自己为将军,因此这里的村民并不知他的真实身份,只以为他是朝廷派出去抗击突利的一名大将,恭敬景仰自然是少不了,不过毕竟早就相识,所以并不怎么拘谨。

    贺翎在此休养期间,村民们即便住得远,也会时不时过来一趟,送些鸡蛋老母鸡或是青菜菌菇之类的,很是热情,村里的孩童也经常过来玩耍,缠着那四名亲兵教他们功夫,把寂静的村落搅得十分热闹。这四名亲兵也是普通人家出来的,自然不摆架子,又得了贺翎的吩咐,不必紧巴巴守着这院子,只需在附近看着些就可以,所以很快就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贺翎在徐校尉的搀扶下走出屋子时,外面的孩子们正嘻嘻哈哈地笑闹着,不由让他想起京中的家人,苍白的脸色隐隐焕发出几分光泽来。

    万大哥正在院子里修理锄头,见他出来大吃一惊,忙扔了手中的家伙跑过来:“将军,你怎么就这么出来了?梅神仙说你还需要静养呐!”

    “不碍事。”贺翎冲他笑了笑,“万大哥你忙你的,我出来透透气罢了。”

    万大哥憨厚地笑了笑,忙搬了一张凳子过来给他坐下,也不与他多作客气,就捡起锄头继续忙碌起来。

    贺翎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万大哥,我怎么瞧着梅神仙的气色比两年前差了许多?”

    万大哥手中不停,长长叹了口气:“梅神仙身子越来越不好了,这次给你治伤,也是强撑着,他自己不说,我们也能猜到,这是病得重了。”

    “病得重了?”贺翎虽然隐隐有些预感,可亲耳听到还是不免诧异。

    万大哥点点头,又叹了口气:“梅神仙原本就不是吃苦的人,这几年过得很不容易,他又是个心思重的,熬着熬着就熬出病来。”

    万大哥是个粗人,自然说不出什么道道来,贺翎虽然不懂医术,却也能从他的三言两语中猜出大概,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思虑成疾,再加上一直都有“医者不自医”的说法,看来这梅神仙的确是得了重病。

    正说着,梅神仙就牵着孩子上门来了,贺翎忙与他招呼了一声。

    梅神仙微微一愣:“将军怎么起来了?当心伤口崩裂无限之不死不灭全文阅读。”说着忙走过来替他检查了一番,又给他诊了诊脉,这才放心下来。

    贺翎见他面颊消瘦青白,脚步都有些虚浮,连忙让徐校尉搬了凳子过来给他,待他坐下后笑了笑:“两次得梅兄相助,真不知该如何感谢。”

    “举手之劳罢了。”梅神仙神色微赧,“若不是上回被将军骂醒,我恐怕至今都不能释怀,也要谢谢将军才是。我虽深居山中,却也并非不知岁月,如今天下已定,我也听了不少传闻,得知当今圣上勤政爱民,惩治了不少贪官污吏,又御驾亲征攻打突利蛮夷。将军为这样的天子打天下,值得敬重,梅某两次相助,也算是略施薄力,实乃幸事。”

    旁边的徐校尉听了他的话,想着他夸赞的天子就近在眼前,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见贺翎瞥过视线来,忙憋住笑。

    梅神仙说了长长一段话,忍不住咳嗽起来,而且咳得十分厉害。厨房里的万大嫂听到之后忙倒了一碗水过来递给他,一脸担忧。

    梅神仙喝了水缓了许多,又道了谢,一低头见自家儿子正靠在腿间扬起脸瞪大眼看着,小声道:“爹爹,你怎么了?”

    “没事。”梅神仙笑了笑,在他头上摸摸。

    贺翎见他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模样,比自己这个受了重伤的还要虚弱,想了想道:“我们夫妻受了你的救命之恩,却从未有机会报答一二,实在心中有愧。你若不介意,不妨随我去京城,京中不乏名医,也不缺珍稀药材,去试一试总比在此处听天由命的好。”

    梅神仙苦笑摇头:“将军的好意,梅某心领了,去京城路途遥远,我这身子骨恐怕没折腾几下就要交代给阎王了,还不如留在此处静静养着,说不定能拖个一年半载。”

    贺翎微微挑眉:“这么说,你其实是愿意出去的?”

    “之前是我有失偏颇,以为偏安一隅便是最好的,不过多亏将军点醒,我已经想开了。如今天下太平,我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小儿着想,若不是身子不好,我倒也希望带着他出去读读书,见识一番。可惜天不遂人愿……”

    “既然你已经想通,那就好办了。”贺翎笑道,“一个月后我们或许会乘船回京,用不着奔波,你若愿意,不妨带着令郎与我们一同登船,我与长珩也正好借机报答救命之恩。”

    梅神仙当初收了萧珞赠的石头,现在听他这么说,自然猜到长珩就是萧珞的表字,忙摆手道:“不过举手之劳,将军严重了,梅某愧不敢受。”

    “哪里的话,捎你去京城,对我而言也是举手之劳罢了。”

    梅神仙听得愣了愣,想想似乎是这个理,但是又担心自己路上万一身体不适给对方造成麻烦,还是想谢绝他的好意。

    贺翎不等他开口,又道:“梅兄若是留在此处,恐怕也舍不得令郎长大后辛苦,若是去了京城,将身子养好后可以行医谋生,令郎也能入私塾念书,将来也好有一番作为。”

    梅神仙如今唯一挂心的就是儿子,听他这么说不免有些心动,可心动归心动,想着离开此地少不了要麻烦他们,便怎么都开不了口。

    贺翎虽然与他相处时日不长,但已经将他的性子摸得透彻了,知道他这人比较见外,且有些别扭,见他犹豫半晌,迟迟不能做决断,又道:“若是梅兄不答应也无妨,你于我有恩,我总不能袖手旁观,不如你将病症告知于我,我回去后给你找些好的药材着人送过来。”

    梅神仙听了吓一跳,连连摆手,想了想,与其麻烦别人来回跑,还不如自己跑一趟,最后斟酌道:“那梅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就随将军一道去京城吧,多谢将军如此看重。”

    贺翎见他答应,心中舒坦了不少。

    这次深入突利腹地凶险万分,他作为将领自然要身先士卒,虽然副将与徐校尉等人拼命相护,可最终还是让其中一个部族的神箭手从背后偷袭了,虽然最终顺利回来,却每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若不是有梅神仙相助,他有没有性命回去见萧珞都未可知。

    梅神仙行医救人自认是帮了小忙,他却不能不还这个救命之恩。

    贺翎心里舒坦了,也就不再就此多作言语,低头看看他身边的儿子,想起上次来时这孩子尚在襁褓中,估摸着也就比铮儿小半岁多,又见他长得讨喜,便忍不住在他头上摸了摸,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子十分乖巧,虽然在乡间长大,见的人少,却不怎么怕生,瞪大眼好奇地看着他,嗓音软糯:“虞长生!”

    “好名字!”贺翎赞了一声,见长生眯着眼笑了笑,一下子就想起自己的儿子来,许久没见儿子们,简直父爱泛滥,差点就想把这孩子抱起来揉一揉了,不过想想自己身上的伤,只好无奈放弃。

    此时的京城,萧珞正如他猜测的那样,看到信时又气又担心,知道他必定是受了伤,不然不可能无缘无故留在万家村不回来,而且他原本在西北,现在竟然跑到东北去了,真不知他在突利究竟做了些什么。

    容不得他细想,他恨不得自己亲自去接应,奈何形势尚未稳定他不能轻易离京,最后只好匆忙派人走水路过去,京城偏西,由西往东顺流而下比走陆路要快上许多。一切安顿好后,他又另外传信给贺羿、贺翡等几路人马,让他们回来,此后便只能耐着性子等。

    不过他刚收到贺翎的信,很快就有捷报从西北传来,说突利敌军忽然大乱,被我军趁机攻打,死的死伤的伤,而突利可汗虽然不知所踪,但根据打探恐怕是凶多吉少,因为突利大军的混乱正是因为可汗忽然遭遇变故所致。

    这一消息很快在朝堂上传开,人人喜形于色,萧珞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连日阴霾总算散开,脸上也有了笑容。

    贺翎在万家村住了一个月,身上的伤终于没有大碍,得了消息说船已经快到渡口,就简单收拾一番与万家村的村民道别致谢,又留了些银两硬塞给他们作为报答。村民与他已经极为熟稔,再加上梅神仙对村子有恩,竟然全都出来相送。

    贺翎面对这些淳朴热情的村民很是没辙,最后对他们抱了抱拳以示感谢,转向万大哥一家,道:“多谢万大哥、万大嫂两次照顾,在下铭记于心。已经快到村口了,诸位请回吧。”

    万大哥回头笑呵呵挥挥手让大家回去,自己则坚持又往外送了送,路上一直嘱咐梅神仙好好照顾身体,显然已将他当做自家兄弟。

    梅神仙较之前更为孱弱,不过却面带笑容将他的嘱咐都仔细听了,连连点头。

    几人正说着话时,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接着就见一人一骑很快冲到近前,那人跳下马来,抱拳跪地:“启禀陛下,船已停在最近的渡口,山中大军也已开拔,一路带着俘虏回京,另一路将沿途护送。请陛下移驾登船!”

    徐校尉想要阻拦已经来不及,这朗朗的声音传到贺翎身后,将万大哥与梅神仙给震住了。

    贺翎点点头:“起来吧,带路。”

    “是!”

    身后的梅神仙迅速回过神,连忙把儿子放下地,又拉了拉万大哥,恭恭敬敬跪到地上:“草民眼拙,恳请陛下恕罪!”说着再次扯了扯万大哥的衣角,又握着儿子的手臂,教他下跪叩首。

    贺翎忙转身将他拉起来:“不必多礼。”

    一旁万大哥怔愣了半天,见梅神仙被拉起来才猛地惊醒,来不及细想怎么家中接待了两次的竟是如此大的人物,一时间手足无措,扑通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贺翎原本平日在京城被人磕头磕惯了,可最近在万家村这一个月过得舒坦自在,让万大哥这一磕头,竟觉得有些头疼,忙把他拉起来,笑道:“万大哥……”

    “哎呦使不得!”万大哥听他这么称呼自己,魂都吓飞了,腿一弯又想跪下。

    徐校尉怕贺翎崩到好不容易养好的伤,连忙替他将万大哥扶起来。

    贺翎依旧是与之前在村子里一样的神色,笑了笑:“叨扰这么久,大恩不言谢,改日定会报答。天色不早,万大哥就送到这里吧。”

    万大哥双手不知该往哪里放,只好愣愣地点头应下:“哎!哎!”

    贺翎转头看向梅神仙:“梅兄请!”

    梅神仙连忙拱手:“折煞草民了,陛下直呼梅青姓名便可。陛下请!”

    贺翎见他态度恭敬却不慌张,也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不去京城,甚至未显露任何犹疑之色,不由赞赏地笑了笑,想来他也是能成大事的,便不再与他客气,转身朝前走去。

    梅神仙顿了顿,微微松了口气,重新将儿子抱起来,转身与万大哥道了别,疾步跟上。

    123、太平盛世

    皇帝陛下打了胜仗班师回京,消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京中百姓为了一睹天子龙颜,几乎挤满了大街小巷甚至酒肆茶楼的窗口,不过因为有御林军在道路两侧把守,所以只敢偷偷张望。

    这一日,萧珞在一众侍卫的护送下带着文武百官亲自登上城楼迎接,远远便见到旌旗蔽日,耳中马蹄轰鸣。萧珞长身玉立,听着身后大臣们略显激动的声音,不由弯起唇角,不过双手却在袖中握成了拳,青筋隐现。

    弃船登岸的贺翎高高坐于战马上,带着四千骑兵往城门口行来,等到看清城楼上令自己日思夜想的身影后,眼中终于露出笑意,对身旁的副将抬了抬手。

    即便是皇帝亲自带兵,这么多大军也是不可以随意出入京城的,在贺翎的授意下,副将拨转马头对身后的大军下令,命他们暂驻原地,只留一小部分跟着继续往前行。

    贺翎轻夹马腹,缓缓靠近城门,心中如同燃起一团火,打了胜仗的豪情与见到萧珞的欣喜掺揉在一处,漆黑的双目变得更加幽邃,笑容中隐现的光芒变得越来越深,最后见到萧珞转身消失在城楼上,忍不住喉头一紧,顿了顿,狠狠甩了马鞭丢下身后一干人朝城门口迅速冲过去。

    萧珞带着大臣从城门口鱼贯而出,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齐齐下跪叩首,高声道:“恭祝陛下凯旋而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贺翎拉了缰绳停在萧珞面前,笑容张扬,高兴道:“免礼!”

    萧珞紧紧盯着他的脸,目光迅速打量他的眉眼与全身各处,先前的镇定全部消失无踪,眼底流露出的想念关切之情看得贺翎呼吸都有些沉了。

    “长珩!”贺翎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萧珞这才回神,忙躬身欲下跪行礼,却在下一瞬被贺翎俯身抓住了手臂,不由惊讶地抬起头来。

    贺翎俯身看着他,近在咫尺的眼中笑意盎然,手顺着他的手臂下滑,将他的手握住,干燥温暖的手指握着他手心紧紧捏了捏,哑声道:“上来!”

    萧珞愣了愣,唇角扬起笑,轻轻颔首,见他往后挪了挪,便借着他的力轻松上马,坐在他的身前。

    贺翎顿时觉得无比满足,迅速搂住他的腰,让他后背紧紧贴在自己胸口,随即缰绳一扬,对身后百官道了一声“回宫”,便催马缓缓步入城门。

    城里城外满满都是人,唯有城墙的门洞下面难得清静,贺翎刻意放缓马速,在一片幽暗中转过萧珞的脸,深深看了他一眼,短促却极尽缠绵地覆在他唇上吻了一通。

    入了城,眼前恢复明亮,夹道百姓早已跪了一地,四周显得极其安静,贺翎凑到他耳边低声道:“长珩,我回来了。”

    萧珞心口跳得厉害,好在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下,让贺翎偷偷在后颈又亲了一口,忍不住笑起来,将他揽在自己腰间的手覆住,轻声道:“回去吧。”

    贺翎听出他嗓音里的笑意,彻底放松下来:“好!”

    贺翎带着萧珞纵马疾驰,将一众大臣远远甩在身后,入了宫又迅速沐浴更衣,换上龙袍,见了家人,待出来之后,群臣也已陆续赶了回来,静静站在大殿中等待面圣。

    众人只知道打了胜仗,边关除了留下来镇守的将士,其余半数人也已经在凯旋归来的路上了,可他们却不知这胜仗究竟是怎么打的,自然免不了心中好奇,再加上听闻突利可汗敕烈已经被俘,坐在囚车内被押回京城,现下已经入了大牢,更是议论纷纷。

    仗怎么打的,贺翎自然没有必要向群臣交代,不过沐浴时见萧珞冷着脸站在一旁盯着自己,到底还是硬着头皮向他这个皇后招供了。

    因为战事胶着,突


    君策 第29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