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节(1/2)

作品:《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己,他们不是主事人,就算有责罚也不会太重。

    至于会不会有人因此而丢官帽,已经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了。

    听到秋水县之事已经上达天听,梁尚书也没了施压的心思,在圣上面前及时补救才是正经的。

    没了梁尚书的反对,刑部的人也不拖后腿,事情进展得很顺利,陆川把今天这一场探讨会的结果,写成奏折呈给圣上。

    圣上同时看到工部和陆川的奏折,顿时勃然大怒,大安竟有如此蠢钝的官员!

    不过现在更重要的不是追责,而是如何补救,圣上强压下怒火,召集工部和科研司的人进宫,共同探讨秋水县即将到来的雨季。

    陆川把唐政送出吏部的大门,唐政全程没说几句话,仿佛有他没他都一样似的。

    但唐政在其中的作用可不小。

    陆川感激地看了唐政一眼,眼含笑意道:“谢了。”

    唐政斜了他一眼:“小事儿,客气什么。”

    对唐政来说,确实是小事儿,不过是向工部尚书递几句话而已,他之前在工部干活的时候,工部尚书对他还不错,不管是因为他父亲还是他因为他的才能。

    唐政也想回报一二,毕竟按照陆川的说法,他是一定会把秋水县的事情闹大,到时候最先认错认罚的部门,才更容易得到圣上的原谅。

    陆川挑眉:“行了,我也不多说什么,有空叫上苏幕和席东,大家一起喝酒!”

    唐政点头:“好啊,正好趁着苏老二还在京中,等过些日子他带着学生去江南,想见也见不着了。”

    陆川惊讶:“我记得他之前写信说,他去过江南了,怎么还去?”

    唐政笑道:“他说想重游旧地,好几年没去过了。”

    陆川想到他当初出京时坐船到江南,在船上晕了大半个月,就心有余悸。

    他感叹道:“他还真能跑啊!”

    两人又聊了几句,唐政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中午在里面,有个吏部的官员很殷勤,又是给我上茶又是扇扇子的,就是想要一台风扇,不知道现在还想不想要?”

    陆川笑着摇头:“现在应该是没心思想风扇了。”

    唐政想到刚才正堂内众人的反应,几乎所有考功司的官员都心神不宁的,他深有体会地点了点头。

    陆川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不仅烧得旺,还把工部和刑部给烧了。

    不少官员知道了陆川的行为,都暗暗心惊他的惹事能力,连白阁老也不禁感叹,不愧是钟老头选中的人,果然不同寻常。

    陆川是带着大功劳回京的,这些年过去,他发现的土豆和玉米,已经在大安推广开来,百姓们不用再饿肚子,连边军也不用饿着肚子去操练。

    之后在玉山县研究出防治天花的牛痘,救活了整个县城的百姓,如今各地百姓在朝廷的主持下,大多数都接种了牛痘,杜绝了以后再爆发天花的可能。

    去到云南之后,鼓励当地百姓开垦梯田,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制定完善的商业制度,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死后可以配享太庙的大功劳,也是陆川的保命符,只要他不作死想要谋反,就算是圣上,也不敢轻易动他。

    所以陆川不怕得罪人,他已经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小官员,他也不想跟这些京官使什么弯弯绕绕的心计。

    能直接碾压的事情,又何必多耗费自己的心神呢。

    白阁老做了几十年的官,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并不觉得陆川鲁莽,反而很是欣赏。

    梁尚书也不是不明白,只是陆川来吏部,明显就是来分他的权的,他哪能老老实实遂了圣上的意。

    官场之事谢宁不了解,他如今正苦恼着小果儿的学习呢。

    这些天他忙着重新接管大安报社,和荣斋先生做交接,因为这几年在其他地方也开办了几个地方报社,地方报社的事情也需要了解,整个人忙得不行。

    谢宁没空搭理小果儿,他又不愿意自己呆在家里,让他去永宁侯玩又嫌无聊,谢宁索性把人扔在隔壁的妇联。

    反正妇联有福寿郡主在,肯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这正合小果儿的意,在妇联不仅能听到各种家长里短,还有泉哥儿陪着他一起玩,等谢璟休沐后,谢璟这个表哥还会带着他和泉哥儿去探索京城的大街小巷,玩得不亦乐乎,都忘了还有学习这回事儿。

    要不是陆川每天晚上监督他写两页大字,他


    第40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