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节(2/2)

作品:《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怕是连字都忘了怎么写了。

    虽然陆川说过他会想办法,但谢宁看着小果儿天天无所事事,就知道玩,他觉得有点糟心。

    他也不懂自己的心态,明明在云南的时候,小果儿经常玩他也不觉得有什么,而且他还常常带着小果儿一起玩,怎么现在就见不得他玩了呢?

    “那是因为在云南的时候他在上学,偶尔玩一玩那叫放松,现在天天玩叫不学无术,这哪能一样!”陆川调侃道。

    “凡事都过犹不及,他要是天天学习,你会想拉他去玩,他要是天天玩,你就会想叫他去学习了,都是正常心理。”

    “原来是这样。”谢宁恍然。

    随后他又想起来什么,说道:“说起学习,你给昭哥儿找到可以读书的学堂了吗?”

    第274章 面谈

    其实谢宁也不是没有想过,联合福寿郡主一起办一个专门招收女子哥儿的学堂,这样他就不用愁小果儿的学习了。

    但他和陆川认真讨论之后,夫夫俩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且不说能不能招到学生,光是招聘夫子就极为困难,应该说是招聘符合陆川谢宁他们要求的夫子很困难。

    如果开设了专门招收女子哥儿的学堂,为了避嫌,就只能招聘女子或哥儿当夫子。

    京城富贵人家,大多会请女夫子或者哥儿夫子到家中给家中女儿哥儿教学,但大多数是教导她们琴棋书画以及各种为人妻子的规矩。

    而谢宁他们大多数时候也只能请到这样的夫子,这与陆川对小果儿的期望并不相符。

    在陆川看来,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如何管教他管不着,但他的孩子,他希望小果儿能快乐成长,学什么都是因为他自己,不是为了嫁人而学一些利他性很强的东西。

    陆川只希望,小果儿能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接受知识,拥有友谊,度过一段快乐的读书生涯。

    如果有可能,他还希望小果儿稍微长大一些后,能跟夫子去各地游学,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

    而不是一直困在京城,到了年纪就谈婚论嫁,一辈子居于后宅。

    谢宁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大安人,但他跟陆川生活了十几年,做了报社的十几年的主编,主持着多个地方妇联的工作,他知道对事业对女子哥儿有多重要。

    不管小果儿以后的职业选择是什么,他们夫夫俩对小果儿的期待绝不是长大后就嫁与他人为夫郎,从此相夫教子。

    “有点眉目了,等过些日子,小果儿应该就能进学了。”陆川想到小果儿终于能去上学了,脸上浮起了笑容。

    谢宁惊讶:“有眉目了?是哪家学堂?”

    “是白枫书院。”陆川说。

    谢宁提高了声量:“白枫书院?”

    看着谢宁快惊掉下巴的表情,陆川没忍住,往他嘴里


    第405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