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2)

作品:《我被迫造反了

了一圈后,飞快地回到长安辞了官,然后安安心心呆在了部曲大营当起了一个快乐的贤才。每天吃着大营膳食堂可口的饭菜,听着大儒讲学,同同僚们一起商量战术互坑……头发都长出来不少!

    直到谢世卿离开之后,柳庸还面向北方瞳孔震动。多少?多少人马?掐着指头算算,幽州竟然有近三十万人马?

    “好险,好险!”柳元帅猛地吐出一口浊气,面上浮现出了笑意,“好一个端王,深藏不露啊~”

    短暂的团聚之后,温珣和秦阙又要分开。大营以北的官道上,秦甲崔昊等人站在骏马身旁,看着王爷和王妃道别。

    秦阙伸手将温珣身上的大氅拢了拢,语调中满是不舍:“回去之后别太操劳,一些小事就让下面的人去分担。实在不行,还可以把师伯师叔拉出来溜溜。”

    温珣噗的一声笑了,瞳孔中倒映着秦阙认真的模样:“幸亏师父师伯他们没听到这话,不然他们得气得跳脚。”不知情的还以为这些大儒有多轻松,事实上就连最会偷懒的章淮,每日都得批文书到深夜。

    秦阙再一次抬手轻抚着温珣的面颊:“这一去再回来怕是要到秋天了,你且放心,等捉到了秦璟,我就回来。”

    温珣认真点了点头:“嗯,我等你回来。”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秦阙的目光在温珣身上转了好几圈,最终他牵着温珣的手,送他上了马车。同时还不忘关照驾车的韩恬:“回去的路上慢点,不要太颠簸了。冀州这边的官道比不得我们幽州,早些给辽西号传信,让他们早些来接王妃。”

    不等韩恬回应,秦阙掀开了马车帘子,亲眼看着温珣坐下:“我走了啊。你到家之后给我传个消息。”

    温珣很想给秦阙一个宽慰的笑容,可是他鼻尖酸涩,实在笑不出来,只能闷头应了一声:“嗯。你……注意安全。”

    车队向东驶去,秦阙站在风中,亲眼看着车队消失在眼中。眼见官道上再也见不到车队的影子,秦阙才抽了一下鼻子,声音沙哑道:“娘的,好远。”

    从蓟县到漳水河好几百里的路,琼琅得辗转好几日才能到家。而从冀州到南阳路程更遥远……

    端王爷再一次骂娘了:“混账秦璟,怎么不跑到交州去。”若是去了交州,他都懒得撵过去。

    强行稳住情绪后,秦阙转身翻身上马,大手一挥吩咐身后众将:“拔营,攻下南阳,早日回家!”

    得知朝廷北伐十五万人马齐刷刷投敌,还没在南阳站稳脚跟的秦璟整个人都麻了。简陋的行宫中,秦璟摔了折子发了好大的火,可是不管他的怒意有多强,他不得不面对一件可怕的事:他,敌不过秦阙了。

    幸亏迁到南阳时京畿大营的几万人马也跟着来了,要不然连个抵挡的人都没有。

    当然,就凭着京畿大营的那些人马根本不是幽州军的对手。秦璟知晓轻重,眼前的形势已经由不得他再马虎了,于是他祭出了手中的两张王牌。

    第一张王牌,便是大景最强的水师,江淮水师。南阳城外有丰富的河网,江淮水师将会成为他们最强的护盾。

    第二张王牌,便是凉州铁骑。多亏了去年腊月的那场胜利,才让秦璟找到了机会将林渊从凉州卫中调走。现在秦璟的人马已经接管了凉州卫,林渊就算有心阻拦,也无力回天。如今那林渊和他的家人在京畿大营将士的看护下也在南阳城里,凉州卫主帅在此,秦璟就不信凉州卫中那些刺头能不顾他们前主帅的生死。

    四月初,春光正好的时节,北下的幽州铁骑和东行的凉州铁骑在南阳郡西北的淅川县城外相遇了。凉州铁骑快一步,他们抢先占了淅川县。

    淅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凉州铁骑守住淅川县后,秦璟心头大定,能专心催促江淮水师赶路了。

    不得不说,秦璟是会选地方的,南阳和长安之间隔着大片的山岭。崇山峻岭就是天然屏障,给南阳增加了不少安全感。

    秦阙的目光透过望远镜看向了淅川城墙上熟悉的战旗,他甚至看清了战旗下熟悉的面孔。半晌后,秦阙面色古怪地放下了望远镜,对身侧的将领微微颔首。

    攻城之前先读檄文,老生常谈的事情了。到了现在,秦阙和秦璟的身份已经对调了,秦阙不再是反贼,而是能大大方方骂人的那一方了。

    然而檄文还没来得及读,淅川县的城门就开了,凉州卫临时参将林珅骑着高头大马出了城。

    林珅手中握着凉州卫令旗,战马离秦阙还有三丈远时,林珅举起了令旗:“和瑞二


    第17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