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1/2)

作品:《我被迫造反了

得的人物,如果没有他,我们也没好日子过。”

    出了营房后,秦阙翻身上马,直奔营房北侧的官道疾驰而去。远远的秦阙就看到官道上停着一队人马,熟悉的马车上悬着端王府的灯笼,灯笼下,温珣正含笑看着秦阙来的方向。

    朦胧的烛光照亮了温珣身上天青色的衣衫,也照亮了他温润的眉眼。离开蓟县至今已有月余,直到看到温珣的脸,秦阙才知晓自己有多想他!

    骏马速度极快,眨眼间,秦阙就已经冲到了马车旁边,端王爷翻身下马几步快走,一把将温珣搂在了怀中。熟悉的香味悠然入鼻,秦阙感觉自己狂乱的心跳和呼吸逐渐恢复,他低着头,将口鼻埋在温珣脖颈旁边,感受着熟悉的温度,他低声唤道:“琼琅,琼琅。”

    秦阙搂得那么紧,温珣感觉自己的身体被箍得发紧生疼,他轻轻拍了拍秦阙的后背,缓声道:“嗯,我在。”

    马蹄声由远及近,秦甲崔昊他们也来了。秦阙不舍地松开了温珣,他双手捧着温珣的脸,拇指在温珣面颊上轻轻摩挲着,眼神中满是惊喜和难以置信:“你怎么来了?”

    温珣笑道:“前几日带人去盐厂,正巧见到辽西号在附近巡视。想着你离得不远,便过来看看。”走水路比走陆路方便,辽西号逆流直上,将温珣送到了漳水河下游河道分叉出,温珣再驱车前来。

    “听闻你感冒啦?身体可好了?”温珣抬手探了探秦阙的体温。

    额头传来的凉意让秦阙无奈,他弯下腰横抱着温珣上马:“好了,早就好了!天这么冷,你怎么站在车外受冻,回头又要难受了。走,今日有好消息,我带你去见新加入的弟兄们。”

    “琼琅你今日来得正好,我们同朝廷军对峙大半个月,偏你一来,他们就投诚了。”

    “哦,对了,还有,师伯他们也劝降了西线的朝廷军,如今我们多了十五万兵力。”秦阙双手拥着王妃的腰身,下颚搁在温珣的肩膀上,迫不及待地分享着最近的好消息。

    感受着温珣的体温,秦阙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沉,语调越来越慢。看着调转马头兴奋向着营账奔去的部下,秦阙突然意识到,他最想对温珣诉说的不是战况,最想做的也不是带他去见柳庸等人。

    “嗯?行远?”听不见念叨的声音后,温珣疑惑回眸,这一回眸,便看到了秦阙幽深的眼眸。

    端王爷低头,含住了温珣的耳垂,再一次将自己的王妃搂在了怀中。他低声呢喃着:“阿珣,我很想你,非常非常想念你。”

    温珣心跳猛地加速,他的掌心轻抚住了秦阙的手背,语调温柔又坚定:“我也是,很想你。”这份思念促使他放下幽州政务,跨越千山万水,只为见秦阙一面。

    他不会告诉秦阙,这一路走来他的身体有多疲惫,也不会告诉秦阙,一路上他心中有多焦躁多不安。哪怕千里迢迢赶来只能见秦阙一面,哪怕明日大军就要拔营继续南下,只为了这一面,他愿意。

    第110章

    不是所有投诚的朝廷军都能随着铁骑大军挥师南下,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阵营,其中不少将士都是被抓壮丁硬拉入伍凑人头的平头百姓。别说临阵对敌了,光是让这群人保持阵型看懂令旗就已经不容易了。

    大军在漳水河畔停留了十日,这十日中,铁骑将帅们靠着丰富的经验快速筛选能一同南下的人马。最终近八万人的朝廷军,只筛选出了一万多能同行的将士。

    对此,朝廷军的将士们一开始是有怨气的:什么意思啊,我们好歹是正规军,投诚端王不止是为了茍活也是为了建功立业,你把我们的将士给踢出去了,怎么?是想架空我们吗?是看不起我们吗?是想卸磨杀驴吗?

    柳庸敏锐的捕捉到了部下们的情绪,然而还不等他出面安抚,他就见识到了铁骑营房中那些军师们的作用。以曲为单位的军士们派出了最能言善辩的同僚,将归顺的朝廷军将领们召集到一处开了一场内部会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旨只有一个:端王不是厚此薄彼的人,他是为了大家好才会这么做。

    军师们连最精明的藩王都能忽悠瘸了,何况热血的将帅们?会议结束之后,朝廷军那边的将军们红着脸主动加入了筛选人马的队伍中,有了他们配合,挑选工作顺畅了不少。

    没被选中的将士们也不用着急,他们并不是被抛弃了,而是会带上充足的口粮安全地返回原籍。曾经是士兵的,依然去镇守原本的城寨;曾经是百姓的,也能回到故土过自己的安生日子。

    光是这一


    第17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