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1/2)
作品:《别有天》
道长安的伤好些了没有?”
——
越州河道衙门。
衙吏躲在假山后张望,见岑辗所住厢房的烛火大亮,看起来像是还在拟写奏疏。
他打了个哈欠,看了看天色,心中纳闷:“都这么晚了,岑大人怎么还没写完?”
却不知此时的厢房内空无一人,本该伏案撰文的岑辗早已趁着衙门轮值的空档从后门悄然离开。
王瑞诚抿了口茶水,审视深夜前来拜访的客人,笑问:“少卿大人怎么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观阅!
第45章 靠山
“深夜叨扰,望王公公海涵。”岑辗不再遮掩自己的面貌,解开了身上的斗篷,向王瑞诚微微躬身。
王瑞诚瞥了一眼小太监,“还不快给少卿大人看茶?”
小太监含胸垂首道:“是。”
岑辗见小太监端来茶水,“多谢。”
已入深夜,王瑞诚却衣着穿戴整齐,仿佛早知道岑辗会来。他似话家常般和气道:“算一算,杂家有些日子没见着少卿大人了,大人近来可还安好?”
“是离开了越州几日。”岑辗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放在了桌上,缓声道,“本官近日暗访越州各县城情况,草拟了一份奏疏。”
王瑞诚眸光一闪,而后伪作不解道:“少卿大人的奏疏差人快马送去庆都即可,不必深夜前来知会杂家这个河道监管。”
岑辗看王瑞诚在装傻,便用手指轻点了点奏疏,问:“公公难道不好奇本官都写了什么?”
受旨意赴任河道司法官的大理寺少卿深夜登门,是人都知道岑辗这是什么意思。
王瑞诚凝视着奏折,却依旧岿然不动,微笑着对岑辗说:“杂家问心无愧,何须多看?”
岑辗见王瑞诚还是不肯说实话,又从袖中拿出了两块石头,放在了奏疏边。
这是他从湑河里捞出来的两块石头,不论商会的人如何狡辩,明眼人一瞧就知道石料的材质有差。
石块一摆上台面,岑辗就看到了王瑞诚的脸色变化,他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底气,说道:“王公公,不论河堤工事发生了什么,本官都希望公公能明白一件事。司礼监的天是皇上,只有公公的心向着皇上,这把刀才不会落下。”
他说着,将桌上的奏疏又往前推了几分。
王瑞诚开怀一笑,端坐着回道:“就算这奏疏上真有杂家的名字,大理寺也绝对查不出杂家行贪墨之事。少卿大人,没人比太监更清楚自己的主子是谁。”
岑辗噤声,心中顿时豁然,迁户的安置金不了了之,筑河工事又存在偷工减料,其中有多少公款凭空消失?
杨文晖兴建私宅,日日佳肴美酒,又有美人相伴,奢靡无度。蒋济钢在城外也有一处府邸,更是为河防营新修了两处校场。
身在局中的王瑞诚怎可能孑然一身?
王瑞诚既然说他知道司礼监有皇上直接管控,那意思就是,河道监管与河道衙门、河防营分的赃款并没有回到国库,而是进了皇帝的私账。
“少卿大人,您之所以会出现在此处,是皇上的良苦用心。大人如此聪慧机敏,想来平步青云,是指日可待。”王瑞诚说着,两指搭在奏疏边缘,稍稍使劲将其推了回去。
皇上为何会让岑辗来湑河?一是因为他底子干净,不牵扯任何人脉和权势,就算真的在建越两州出了事也不会有什么顾虑。
再者,太子与敬王在朝堂上暗自较劲,为保局势稳固,皇上需从中制衡,遂命司礼监负责河道监管。
国库是大齐之命,就算是帝王也不能轻易支出,户部也有账面记录宫廷开销,想要银子就只能从外面想办法。
以次充好确实不当,可适当减料看不出什么,也不会出发生什么大事。坏就坏在杨党贪得无厌,暗中与商会勾结,近乎抽了一半的利。
眼下湑河坍塌,偷工减料一事败露,皇上便想让局外人来收拾残局,既能保住皇庭威严,又能借机敲打太子和敬王。
只要岑辗能够忠心,皇上愿意许诺他大好前程。
他一言,想必名满庆都的大理寺少卿定能明白皇上的真正用意。
岑辗自然是明白王瑞诚和皇上的意思,可他的心中却只剩下失望。之前他差点落入杨党的引诱,现在又有“前程似锦”的诱惑摆在眼前。
如若不是陆先生有心命人提点他,恐怕他的意志不会如
第5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