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1/2)

作品:《别有天

思着说道:“我怎么觉得那位岑大人像是发现了什么?”

    “以防万一,我们还是去见主子一面。”女子款款走来,两人相视点头。

    屋内一阵幽风吹过,窗户微开,一切归于平静,仅剩被塞进衣柜的柳娘子浅浅的酣睡声。

    ——

    岑辗快步走出了临春楼,疑心地摸了摸藏在胸口的名单,再向城门方向走去,远远瞧见了那个熟悉的排满灾民的粥棚。

    灾民见有人不排队,正想教训两句,但见他衣着不像是普通人家,只好偷偷低语,疑惑此人来意。

    岑辗站在粥棚边向里张望,见陆寒知并不在屋内,遂对正在施粥的易小闻问道:“小哥,你家主子今日怎么不在?”

    易小闻:“主子近日病重,大夫说了,需要好生静养。”

    “大善人病了?严重吗?”

    “难怪有些时日不见善人了,他可好些了?”

    在百姓们的问候声中,岑辗将易小闻拉到了一边,低声询问道:“承蒙陆先生关照,铭毅受益良多,想当面表达感谢,不知小哥可否帮忙引见?”

    离开潽县的那日,他发现自己又被人盯上了,一时仓皇无措,发现了埋藏尸骨的深坑后,心神便被案子引了去。

    后来他越想越不对劲,那些“追杀”他的人明明身手极好,却一路和他保持着距离,又时不时发出声响,似乎是有意在提醒他。

    而那个深坑的位置很是隐蔽,若非有心之人,极难寻其所在。

    在返回越州城的路上,他沿途调查黑市,一路上极少碰壁,此事极为幸运,但最可疑的就是他太过幸运了。

    如果消息这么容易就能得来,那这个埋藏了六年的秘辛早就能沉冤得雪了,何至于等他来解?

    岑辗今日来寻陆寒知,其实是想试探一下对方究竟是不是在暗中帮他的那个人。

    虽没有证据,但陆寒知是他在此次查访河堤毁塌一事中,唯一一个帮助过他的人。

    易小闻会心微笑,抱手微躬,“岑大人,主子正在养病,近日闭门谢客。但主子料到大人会来寻他,便命小人给大人带句话。”

    岑辗赶忙道:“您请说。”

    易小闻:“主子望大人不必介怀此事,他身为一介草民,只是想找个能为百姓说话的好官。他还想让大人记住一句话,山水有靠,行事大吉。”

    “山水有靠?”岑辗默念了几遍,想参透其中含义。

    易小闻见领粥的队伍越来越长,便和岑辗拜别:“大人,小的继续施粥了。”

    岑辗的心思全在那句话上,简洁地应了一声,沉思着向河道衙门走去。

    他抬头看着“越州河道衙门”的匾额,蓦然醒悟,想必陆先生是在告诉他,王瑞诚出自司礼监,太子于蒋济钢有知遇之恩,而杨文晖的背后是敬王,他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在其中孤立无援,其实不然,他也是有靠山的,建越两州所有无辜受难的百姓都站在他的身后,他是那个替百姓说话的人。

    “岑大人。”杨文晖一听说偷偷出城的岑辗竟公然出现在了越州大街上,便想通自己派出的人手全都没了消息。

    岑辗听到有人喊他,转身拜会:“杨大人,多日不见了!”

    杨文晖冷笑一声,他还没问此事,岑辗就自己提出来了,便开门见山地询问了:“确实许久未见了,岑大人离开时也不知会一声,让本官担心了好一阵,不知大人近日去了何处?”

    岑辗一脸惊诧,“杨大人何必隐瞒?下官都知道了。”

    杨文晖当即警惕,问:“知道什么?”

    难道岑辗已经知道那些人是他派去的了?可岑辗只有一人,是怎么从他的人手底下逃出来的?

    岑辗笑了笑,“想必大人是担忧下官独自出行的安危,才派人暗中相护。这些下官都明白的,定会感念杨大人的恩情。”

    杨文晖并未轻信岑辗所言,眯了眯眼,追究问道:“岑大人如今回来了,可是查到了什么?”

    “下官知晓杨大人待客有礼,只是这奉旨办差,哪有在一个地方一直呆着的道理?回头让皇上知道了,定要问罪下官的。”岑辗避重就轻地说着,欲将手里提着的礼物递给杨文晖,客气道,“出去走一趟,才知越州大好风光,下官还给几位大人带了各县的特产回来。”

    杨文晖犹疑地打量着岑辗,一时间竟看不出对方的用意,伸手去接岑辗递来的特产。

    岑辗突然收回,一副愧疚模样,“哎


    第5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