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1/2)

作品:《我真没想寻死啊

 哪知道人其实一个人在异国他乡都过得好好的呢。

    温南星开窗的手稍稍滞了一下,没打算再接着瞒下去:“嗯。”

    稳了稳心神,岑黎又问:“有人知道你……在这里吗?”

    “你家人现在不会报警,到处找你吧?”

    温南星摇摇头:“不会。”

    “他们会直接杀过来。”

    岑黎:“……”

    听上去像港片里的黑白两道,一言不合就“灭族”那种。

    配合温南星似笑非笑的唇角,更惊悚了。

    “那你好好地,怎么,想到要来这儿,国外的风景不好看么?”喉结上下滚了两下,岑黎忽地语序混乱,都不知道该怎么问。

    他本身想说的是,回来是想做什么,是有人在等?亦或者是找谁。

    陈跃之前还问过他,是不是介意喜欢的人有难忘的过去,他当时答的什么?飞快地脱口而出说不介意。

    也就能骗骗不知情的人。

    压了又压,长舒一口气,过往云烟,往事随风……才怪。

    不介意。

    他介意得快发疯。

    但那之所以是过去,也正是因为已经发生过。

    如同春去秋来,四季轮转,新的嫩草总会将枯草覆盖,脑中的记忆也是如此。

    或许天生乐观的人总是受上帝照拂,所以这时候温南星说:“我来看看记忆里的海。”

    岑黎看向他。

    “我爸妈就是在海边遇到的,然后,他们就相爱了。”

    很土的故事,男主在海边找灵感,结果灵感没捡漏到,倒是捡到了女主的鞋,等了三天三夜才等到失主,物归原主后以为只是一次萍水相逢,结果又在同一个求学地遇到。

    都说六人定律是经过真实验证的,任何一个人和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

    世界说大,但又很小。

    “他们几乎每年都会去看海,世界各地的海,但是我妈妈她身体不好。”

    后面再接一句话,那一定就是——她已经过世了。

    “所以我只见过一次海,特别小的时候。”

    岑黎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

    “其实我没有印象,一点也没有,就连她的长相都是记事以后从相册里看到的。”温南星回头。

    所以也没觉得有多难过,他心说,只是偶尔会羡慕别人。

    “可能只有这片海记得。”

    油门松了,速度慢下来,风声也浅。

    温南星声音也跟着轻而缓。

    “不,不止海,”岑黎摇头,“你记得,你家里人也记得。”

    “能被人记得,她一定很高兴。”

    今天的路程很远,单纯赶路确实很无趣,也容易让人困顿。

    那么最能有效驱散睡意的方法,就是聊天了。

    后座有微弱的呼吸声,温南星缄默了一会儿,倾斜着脑袋顶着窗外风平浪静的海平面出神。

    一时半会儿,两人都没再开口说话。

    也许是话题太沉默。

    容易让人想起点什么,有关尘封的记忆。

    许久,岑黎才接着说:“你猜我长到现在,一共见过我爸几次?”

    像是要活络气氛,把这句话讲得尤为雀跃。

    “嗯?”温南星收回赏景的视线,朝岑黎投去一个茫然的眼神。

    岑黎举起三根手指,信誓旦旦:“三次。”

    数得特别清楚,就三次,还是五岁以前的记忆,也说不上为什么,就是记得特别清楚,到现在还能放电影似的一帧帧回放当时的场景。

    嘴唇翕张,温南星想问为什么他记得那么清楚,岑黎就已经替他解答了。

    “一次是他俩离婚,我爸当天带着另一个女人来登记结婚,三个人,再加一群看戏的,把人家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吓得差点报警。”

    声势浩大,扯嗓门大呼小叫。

    像是只要气势在,吵架就能赢了一样。

    温南星切实震惊了:“啊?”

    岑黎又峰回路转:“没结成。”

    “他没想到,离婚还有冷静期呢。再者,登记结婚还得提前预约。”他说,“当时赶上结婚热潮,人人都想挑个好日子,那个差点成为我后妈的人也是个赶时髦的,说必须要拿出六点六万的彩礼,吉利,然后房产本也得写上她的名字。”

   


    第5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