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1/2)

作品:《聊斋最强关系户

突破了瓶颈。

    神力,妖力,仙元,苏离体内原本泾渭分明的三种力量竟然无比融洽的融合在了一起。

    他脚下生出一股清气,身体轻飘的仿佛烟气,若不是竭力控制,恐怕立刻就会飞往天上。

    苏离立马意识到。

    飞仙境,成了!

    第97章

    苏离这次回京的动静很大。

    五年前的他,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新科状元,虽然家世好,但没什么经验, 并不被朝堂中人所看重。

    而今日的他,有了名扬天下的叶城,已经足够说明他在政务上的才华,更别提还是被新皇三番四次请回来的, 足以说明其简在帝心。

    苏离也没有让众人失望,一入主户部就表现了强势的态度, 在新帝的撑腰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大力支持商贸, 提出了很多发展经济的措施, 并鼓励商人对外贸易,建设海外航线。

    原本朝堂中的大臣们还对他的一些做法颇为微词,但最终都在次年国库增长数倍后财报下闭嘴了。

    对于推行改革,苏离的态度很强硬,持反对意见的人不要光用嘴逼逼, 你行你来, 如果能像他一样赚这么多钱, 他立刻退位让贤。

    国库充盈了,新帝的腰杆子也硬了起来,更加倚重苏家,在他的支持下,苏离在户部不过三年, 就像火箭一样升上了正三品的户部侍郎。

    正当大家以为这位金财神会一直在户部搂住钱袋子时, 苏离却又猝不及防的转向了工部。

    进入工部后,苏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匠人的地位, 他鼓励创新,并在宝源局中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对匠人提交的优秀作品进行评定和嘉奖。

    同时,苏离还鼓励农桑,在屯田司中选了不少擅长农务的人开始尝试改良农作物。

    其实这件事情,苏离很早就在做了,甚至在之前的叶城就已经有了一些成果,眼下有了整个国家做后盾,他的实验很快就有了进展。

    苏离在工部待了整整五年,做到了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同时还兼任太子太傅,整日忙的不可开交。

    但辛苦是有回报的,他组建的班底经验越来越丰富,不但成功培育出了产量惊人的杂交水稻和小麦,还培育出了不少好吃的瓜果蔬菜。

    匠人们层出不穷的器具改良也渐入佳境,在专项资金的鼓励下,宝源局天天都能收到新东西,其中有不少都是民间百姓的发明,苏离甚至还在其中看到了一架类似现代纺织机的雏形。

    这些并不为朝堂中人所看重的奇淫巧技们,正如春风化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整个国家的民生和环境。

    费尽心力将工部的整个架构建设好之后,苏离又将目光转向了教育上。

    他没有贸然去动涉及了多方利益也最敏感的科举制度,而是将重心放在了百姓的扫盲上。

    苏离下令命人在乡镇建设了大量的识字堂,规定当地童生以上的学子必须每十日去识字堂上课一天,并用减税诱惑百姓,只要家中出一个人在识字堂读书通过考试,就能减免当年大半的赋税。

    一时之间,民间掀起了送孩子识字的风潮,尤其是家中那些还不能下地帮忙干活的小孩子,送去识字堂不但有人帮忙带,还能蹭一顿午食。

    小孩子记忆力好,年末的考试也不难,只要识得百字就可以通过,书读的比较好的孩子还能收到奖学金补贴家用。

    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则会被朝廷重点培养,进入启慧堂得到免费读书的机会,日后就算考不上科举,也能凭借自己的学识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

    苏离借助这些政策洒下了智慧的种子,他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最终会席卷为改变整个国家的浪潮。

    随着苏离各项改革的出色成果,他在朝中和民间的威望也日渐强盛,终于,在三十而立的这一年,苏离成了大梁历史上最年轻的丞相。

    …………

    “果子饮!新鲜的果子饮欸~”

    一个少年在摊位上叫奋力地卖着,他肤色微黑,但细看五官却是极为俊秀。

    看到客人上门,他手脚麻利地将饮子冲好,露出爽朗的笑容,“拿好,您的甘梅饮,客人慢走啊。”

    少年身后,一个身着麻衣的高大身影正在碳炉边烧着水。

    少年摊位上的果子饮滋味很不错,集市上逛街逛累了的人大多都愿意花几个铜板享受一下这片刻的甘甜,摊子上的两人忙的脚不


    第11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