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2/2)

作品:《聊斋最强关系户

沾地,直到日头西斜人才渐渐少了起来。

    身着麻衣的高大男子收着摊子,少年则抱着钱箱数钱,一边麻利的将数好的铜钱用麻绳将其穿成串,脸上喜滋滋的,露出一口白牙。

    清点了好久,终于串完了所有的铜钱,少年用献宝的声音对身旁麻衣男子道:““舅舅,今天挣了好多钱啊,竟然有两贯!”

    他兴奋地晃着手中的两串铜钱,铜钱丁铃当啷地撞击着,声音很是好听。

    在大梁,两贯就是两千枚铜钱,相当于二两银子,普通的百姓家庭一个月生活开支也就差不多这个数,确实不算小钱了,也难怪这个少年这么高兴。

    被少年称为舅舅的麻衣男子,正是乔装改扮后的苏离。

    他笑着摸了摸少年的头,毫不吝啬的夸奖,“做的不错。”

    少年高高兴地地将铜钱放入麻布袋子中,想了想,又拿出了其中一贯,低头盘算着,“这一贯留着给母后买飘香居的荷花酥吧,她爱吃那个,正好可以称一斤。”

    看着少年对京城物价如数家珍的样子,苏离忍不住调侃道:“光给母亲买好吃的,不给舅舅买吗?”

    少年闻言,笑嘻嘻地从钱袋中抓出一把钱,道:“怎么会忘了舅舅,惜芳斋新出的话本,马上给舅舅安排上。”

    苏离笑着摇摇头,“舅舅不想要这个,舅舅只想知道,你今天做了一天的生意,有什么收获。”

    小少年听到苏离的话,知道舅舅这是在考校他了,连忙将背挺直了一些,态度也严肃了许多,开口道:“今天感觉很累,很辛苦,但也挺高兴的。我们摊子生意那么好,但是忙活了一天,也只挣了两贯钱,还不够母后衣服上的一粒珠子……作为普通百姓,可真不容易啊。”

    “我们还是体力精力比较好的年轻人,我看旁边的阿婆,那一篮菜卖了一天也没卖出去多少,要不是最后我帮她把剩下的菜买了,今天赚的肯定还不够午食的钱,真不知道她的日子要怎么过……”

    少年絮絮叨叨地说着感悟,苏离看着眼前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小太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苏离始终觉得,一个合格的君王是不能离民间太远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帝王和祭坛上的木雕神像没有区别,都是瞎子和聋子。

    于是,在帝后的支持下,从小太子八九岁开始,他就开始带着小太子去体验民间生活。

    第一年,他教小太子种地,手把手地教小太子如何播种,如何除草,如何施肥,如何秋收……

    在暴晒一年黑了不少后,小太子最终成功的收获了满满一谷仓自己种出来的稻谷。

    兴奋的小家伙将这些稻谷送遍了所有的亲人,当他吃到亲手种出的稻谷做成的大米饭时,小太子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而后两人更是越发不可收拾,苏离带


    第114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