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个小皇子 第12节(1/3)
作品:《捡到一个小皇子》
吴崇禧面不改色,然而心里暗暗佩服锦桓的胆识。
“当年皇上还是五皇子,得胜归来战功赫赫,却因不得先皇喜爱在众皇子间默默无闻。恰逢六皇子亡故,二皇子有谋害的嫌疑,上官家通敌卖国之罪证也被呈到先帝面前。接二连三的事情令朝局动荡,皇上是唯一还能用的皇子,便接手了上官家的案子。最后上官家的家主,也就是你的爷爷被处以极刑,上官家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从本朝开国至今,一直屹立不倒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六皇子最得先皇宠爱,然而命途短暂,二皇子是嫡长子,早已被立为太子,然而经此一事也被废成庶人,圈禁起来。先帝大皇子早夭,三皇子醉情诗书,四皇子生母出身微贱,所以皇上便顺理成章地被立为了太子。”
吴崇禧说完,走到桌前喝下杯中的茶,好像说这些陈年往事耗费了他很多力气。
锦桓却仍不满足,追问道:“太傅与上官爷爷的交情很好吗?为什么把锦桓带出来?”
吴崇禧背对着他,没有马上回答。
锦桓又说:“据锦桓所知,上官家手握兵权为武将之表率,而吴太傅当年身为左相是文臣之首,两家并无交集,甚至因为政见相左经常争锋相对。”
吴崇禧仍背着身,“殿下说的不错,我与上官并无多深的情谊,只是同朝为官久了,总有些惺惺相惜。”
“太傅是皇伯伯的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太傅一定很关心皇伯伯,怎么会把他一个人扔下面对夺嫡之争,自己辞官归隐呢?”锦桓步步紧逼,完全不想放过难得的机会。
“你这小子真是通透。”吴崇禧转过身来,一边摇头一边笑,“你才十五岁而已,如何知道为父的心情?”
“锦桓不知道为父的心情,但是锦桓知道太傅跟锦桓一样非常重视皇伯伯。如果是锦桓,绝对不会在那样的情况下离开,锦桓猜太傅也是一样。所以,太傅的离开一定还有别的原因。”锦桓非常冷静,面对着夏文轩时,总是又哭又笑的脸上无甚表情,认真地观察着吴崇禧的每一个举动。
饶是吴崇禧阅人无数,也被他这样的眼神盯得发毛,“好吧,既然你已经猜到,老夫就多告诉你一点。”他走近锦桓,放低了声音,“当年的事你皇伯伯也参与其中,当然,夺嫡之争再谨慎再惨烈也是有的,稍加推波助澜也无可厚非。老夫虽能理解,可是看着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学生一步步陷入泥沼终究不忍,所以在他对上官家下手之前带着你离开。一来老夫已经知道他胜局在握,我离开反而能令对手小觑于他,二来若是能把你带走,让你远离朝野纷争长大,避免了灾祸也为上官家留了后,算是为他免除一点灾厄吧。”
锦桓听了也不免动容,夺嫡之争,他没有经历过。但是如今即使锦礼哥哥是唯一的亲子,皇后还是把他这个养子视为眼中钉一般,就能看出皇宫中人对那个位置的执念了。
“太傅是觉得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学生变得这么攻于心计,所以接受不了了吧。”锦桓说道。
吴崇禧一怔,长叹了一口气:“不愧是上官家的孙子,小小年纪如此聪慧。”
“不是因为是上官家的,而是因为锦桓有皇伯伯。”锦桓说道,“生恩不及养恩大。不论曾经如何,锦桓只知道,没有皇伯伯就没有现在的夏锦桓。如果当年没有遇到他,锦桓现在还只是乡野中的一个普通农民,只能在种地的空闲偷听一点私塾先生的教导,断断没有机会得吴太傅亲自指点。所以太傅放心,锦桓永远是站在皇伯伯这边的。”
吴崇禧笑了,“殿下当年天天在老夫窗外偷师,风雨无阻,老夫也好生佩服。”
锦桓没有回答,只是看着他和蔼的面容也甜甜地笑了。
中午,夏文轩没有回来用午膳,据说是去了贵妃宫里,实在罕见。锦桓难得也没耍性子,乖乖吃了午膳,休息片刻后去郭杨处报道。
锦桓到练武场的时候郭杨还没到,他等了一会儿,郭杨也没来。他觉得有些奇怪,郭杨从来不迟到的。
好在郭杨平日里休息用的房间就在附近,便信步走去。到了附近才发觉怪异,平日里这里虽算不上热闹,但好歹也会有些人来来往往,可是今天这附近的人好像都失踪了一般。
他慢慢靠近郭杨休息的房间,集中耳力听去,里面传出了奇怪的声音。有一点像有人被塞住嘴巴,但是拼命想要说话的唔唔声。
锦桓第一反应是郭师父出事了。
可是这里是宫里头,师父武功又高,怎么可能出事呢?
他一点一点小心挪到门前,推开一点点,往里窥探。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锦桓立刻从脸红到脚!
郭郭郭师父抱着一个人在亲!而且是亲嘴!那个人的服饰看起来……是男人!他穿着禁军的盔甲,不过样式稍稍不同,应该是有官职的。
而唔唔声是这个人发出的,他似乎想挣扎,但是被郭杨抱在怀里以吻封唇,连话都说不出来。
“腿软了?”郭杨放开他的嘴,在他耳边轻声絮语。
“你混蛋。”那人的声音里已经带了哭腔。
“你知不知道,我最喜欢看你一本正经的脸上出现这种表情。”
“唔……”
郭杨的手不知道碰了哪里,那人一脸潮红得瘫软在他怀中。
“乖一点,”郭杨亲亲他的脸,“本统领要去给二皇子上课了,副统领好好的在这里面壁思过,可不许想着本统领做些不该做的事。”最后一句,郭杨是压低了嗓音在他耳边说的。
锦桓这才恍然,那个人不就是卫锋嘛!之前被皇伯伯贬到这里来做了副统领的,郭师父还说过他的武功特别好呢!
可是他这样脸红红的样子好好看啊,锦桓想着,如果皇伯伯脸红红的,会不会比他更好看?他突然想起某一次梦见皇伯伯按着自己猛亲的场景,脸颊发烫。
那次醒来后还弄湿了床单呢。
“二皇子对本统领的私事很感兴趣吗?”门突然被打开,锦桓暴露在郭杨的面前。
他尴尬地抬起头,脸上的红云还未褪去:“呵呵……师父,锦桓来找你去上课。”
“走吧。”郭杨挡住锦桓的视线,反手把门关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的支持~如愿以偿新晋榜爬到首页了!明天开始恢复日更至完结~鞠躬~
+++++++++++++
我错了orz...上传的时候漏了一张,补在上面了,此章是二合一
☆、生病(上)
郭杨一剑刺来,“铛”得一声,锦桓的手腕脱力,剑被震落在脚边。
“殿下神思涣散,在想什么?”郭杨持剑而立。
“锦桓想像师父请教一些事情。”锦桓弯下腰捡起脚边的长剑,归剑入鞘的同时跟郭杨说道。
郭杨挑了挑眉说:“殿下要向末将请教些什么呢?”
锦桓咽了咽口水,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想知道皇伯伯以前是怎么样的,就是打仗的时候…”
郭杨走到练武场的旁边坐下,招招手让锦桓也过去,“殿下什么时候对皇上的旧事这么感兴趣了?”
锦桓乖乖走过来,苦思冥想了半日,只憋出一句:“有点好奇…”
“好奇的话你可以让皇上自己讲给你听。”郭杨不以为然,以皇上对他的宠爱,不过是些陈年旧事,有什么说不得的。
“师父,你今天擅离职守了。”锦桓调皮地笑起来,“还把人都赶走跟副统领在屋内…你说锦桓要不要去告诉皇伯伯呢?”
郭杨眼角抽搐,曾经他很不明白为什么夏文轩宠爱他的同时经常会表现得忍无可忍,现在他明白了。
“殿下想听什么?”郭杨咬牙切齿地问道。
锦桓:“嘿嘿,我想知道皇伯伯所有的事情。”
“皇上的事情其实很简单,他是先皇第五子,这个你知道,从小先皇也不是太喜欢他。皇上很用功,文史武功都很出众,十三岁他求先帝让他从军,先帝允了。不过皇上不是一开始就带兵的,而是从最下等的十夫长开始,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功绩赢得帅位的。”郭杨很平静地叙述道:“我们这些人,就是卫锋、我、齐芮白、元隆、孟飞都是在这段时间认识皇上的,程中槐晚一些,皇上回京后才结识的。”
锦桓听得很仔细,关于夏文轩的每一点细节他都不想放过,“那先帝的二皇子和六皇子呢?”
“先帝大皇子早夭,二皇子是嫡长子,也颇有才华,很早就被封为太子。而六皇子是先帝最宠爱的孩子。曾经也有传言先帝想废长立幼,可是六皇子被二皇子所害。上官家也接连遭难,最后皇上被立为了太子。”郭杨说道。
“六皇子是被二皇子所害?”锦桓问道。
郭杨点点头,“六皇子死得突然,所有证据都指向二皇子,他无从抵赖。”
锦桓听了没说什么,想了一会儿提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那上官家因何而遭难?”
“这个嘛…”郭杨有些犹豫,“上官家通敌卖国是大家都知道的。”
锦桓记下了郭杨说这话时的神色,六皇子的死和上官家蒙难果然有颇多疑点。当时已值先帝末年,很快新帝登基,这些事都被束之高阁,自然也没人再去追究。
但不论是流言还是夏文轩、吴太傅和郭杨的反应,当年之事必有夏文轩的参与,才是他拿到了皇位。
想透了这一点,锦桓也不想再追问下去,只是想到刚才郭杨说,夏文轩是从十夫长一路走向帅位的,只是听一听便令他觉得揪心。
“师父,你和卫将军是…情人吗?”情人这个词是锦桓看杂书时看到的,觉得今天他窥视到的卫锋和郭杨的样子很符合他心中对此的定义。
郭杨猝不及防被问了这茬,点头也不是,摇头又不忍,左右为难。
“这个…二皇子不如去问…嗯…皇上?”郭杨搜肠刮肚终于想到个主意出来,感觉自己好聪明。
锦桓的小脸一下子垮了下来,“皇伯伯不让我看杂书,说小孩子要乖乖学习,不能分心。”
郭杨面上一本正经,心里却在偷笑,这果然是皇上会说出来的话。
“可是师父,锦桓不是小孩子了,锦桓十五岁了。”
锦桓说得认真,郭杨却忍不住终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殿下,你今年才十五岁,皇上却三十有一,在他眼里你当然是小屁孩。”
锦桓有些不高兴得翘起嘴巴,“师父不也比卫将军小。”
郭杨听了非但不停,还笑得更欢了,“我才比卫将军小几岁,而且我可不会叫他伯伯。”
锦桓低头想了一会儿,郭杨终于停了笑,他才抬起头又问他:“那要怎么才能证明锦桓已经长大了?”
“这个嘛…”郭杨想了想,“明年春天就会举办武举,不如殿下去参加一下,看看自己究竟实力如何?”
锦桓听了,在脑中绕了一圈,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武举是有乡试和会试,在各自的乡里和省里举办,我在宫中,怎么可能参加?”
“这个简单,这次负责武举的不正是大皇子吗?你只要求得他的帮助,这些都是小节。直接参加在京中举办的殿试也就罢了。”郭杨说道。
锦桓听了茅塞顿开,反正有没有功名他也无所谓,只要能证明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能与旁人匹敌的能力不就可以了?
他立刻丢下郭杨跑去了兵部找锦礼,可是锦礼却非常干脆地拒绝了他:“不行,这会影响到武举的公平性,不可如此儿戏。”
“锦礼哥哥,锦桓不要功名,让锦桓去试试,算是知道自己这些年学到什么程度了。”锦桓装乖卖巧,拉着锦礼的手臂撒着娇。
锦礼:“这个…”
“锦礼哥哥,给锦桓一个机会让锦桓试试吧。”锦桓略带祈求地注视着锦礼的双眼。
对视良久,终于令他败下阵来:“好吧,哥哥帮你这一回。”
锦桓欢呼着抱了锦礼一下,临走时关照道:“哥哥千万不要告诉皇伯伯啊!”
直到锦礼点头了他才兴奋地离开。
为了准备在武举上一展身手,锦桓上课也认真了不少,还经常逼着郭杨给他加课,害得郭杨苦不堪言。
这天锦礼走进夏文轩的书房时锦桓不在,只有夏文轩独自埋首于奏章中。
“参见父皇。”他施礼道。
“起来吧,”夏文轩从奏章堆里抬起头,扭扭头活动着脖子,然后问道:“武举的事宜可都安排妥当了?”
“回禀父皇,武举的乡试和会试已经结束,只等明年开春后在京中举办殿试了。”锦礼恭敬地拱着手禀报道。
“办得不错。”夏文轩赞赏道,他咳嗽了了两声,喝了口茶润润喉,“无事的话就退下吧。”
“儿臣有一事想请示父皇。”锦礼犹疑着开了口,“是关于锦桓的。”
锦桓二字立刻牵动了夏文轩的心神,“锦桓怎么了?”
锦礼恭谨地说道:“锦桓前几日来找儿臣,说是想参加武举的殿试,要儿臣帮忙。”
殿试?夏文轩没有立即回答锦礼,而是皱着眉,心里又开始百转千回得揣测起来。
“锦桓可说过是为什么?”过了一会儿,他问道。
“说了,说想比比看自己的实力究竟如何。”锦礼回道。
夏文轩点点头,片刻后说:“既然这样就让他参加吧,但是不许用夏锦桓这个名字,不准透露身份,你也帮他遮掩着一点。”
“是,儿臣明白了。”
本来夏文轩只是有点咳嗽,没想到到了夜里就烧了起来。幸好锦桓最近转了性,不再日日晚上都黏着他一起睡,不用担心会过了病气给他。
“皇上才三十一,身强体健的怎么就被小小的风寒给折腾倒了?”夏文轩虽然没声张,但是太后消息灵通,马上就赶了过来。
“朕只是偶感风寒,烧一烧就过去了,怎么能连累母后半夜前来探望,是儿子不孝。”夏文轩靠在床头,额头上还敷着冰凉的毛巾,浅笑着跟太后说话。
“皇上脸色都烧红了还说没事,哀家听李元说你近日天天忙于公务,甚少能在子正前休息。国事虽然重要,可皇上也不能不顾惜自己的身子。”太后坐在一边,深夜前来妆容也简单,倒是比平日里显得年轻了几分。
“朕没事,母后不用担心,早点回去休息吧。”夏文轩想叫李元送客,被太后拦住。
“你别想打发了哀家回去,然后再爬起来看奏章。”太后坐在那儿纹丝不动,“皇后在你跟前说不上话。锦桓虽住在清凉殿,但到底是养子,不贴心。哀家今天就在这儿,等皇上睡着了再走。”
夏文轩失笑,“朕都过了而立之年了,母后还拿朕当三岁小儿。”
“你多大了也是母后的孩子,在母后眼里就是三岁,别废话了,好好休息。”太后把他按下去躺好,又给他盖上被子,动作一气呵成不容质疑。
夏文轩也无法,只好乖乖睡下,希望明天醒来烧就能退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夏文轩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烧得更厉害了。
捡到一个小皇子 第12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