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阕离歌长亭暮一阕离歌长亭暮 第16节

一阕离歌长亭暮 第16节(1/3)

作品:《一阕离歌长亭暮

    这个案子听起来多么可笑,一个在穆朝做了二十年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居然还需要卖国求荣。赵南柯看到秦小楼递上来的状子,看秦小楼的眼神都变了。但是案子还是要查的,查出来以后的结果令所有人都震惊了。

    无数铁证指明王丞相和金人的确有不可告人的联系。丞相府里搜出来几件金人的服饰;相府密道里供着金太祖的画像;丞相枕头底下搜出完颜昭盖过大戳亲笔写的信,信上口口声声称王相为尊人;甚至官兵们突袭搜查的时候还从相府大院里找到一个正坐在院子里喝茶的金使,这个金使经过参加过战役的老将辨认,绝对是完颜昭至亲的亲信!这个金使被刑部的人带离相府前还在用女真语嚷嚷:你们不能抓我,不然王尊人一定会要你们丢掉顶戴花翎!

    如果说这些还不够,那么这个金使被抓以后完颜昭立刻派人来京求情,愿用二百两黄金赎回此人,也许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案子还没定下的时候,京城里说王相是金主亲戚的流言已经闹的沸沸扬扬了。秦小楼只是起了这个头,紧接着后续的事宜有不少人主动替他接过担子,一时间向刑部提交证供的家伙多如牛虻,真真假假的,甚至连觉得王家父子长得不像汉人像女真人都成了告发的罪证。

    墙倒众人推,痛打落水狗。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告王丞相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状子不决于堂,很多事件经过查证后的确属实,以至于无论他到底是不是汉奸,那些罪状加起来也足够砍他几十次脑袋了。

    说起来其实王丞相的确很冤。他为官几十年来亏心事的确没少干,但干的也不算多,朝廷里哪个高官真的是清清白白的?说他贪污,他贪的绝对没户部那几个蛀虫多;说他徇私,他三个儿子的品级加起来没有副丞相两个儿子加起来的多;说他媚上,这年头哪个官员不讨好皇帝?至于说他通敌卖国,王丞相真是笑都要笑死了。可是那些证据究竟是怎么回事,谁偷偷溜进他家密道挂的画像,谁在他枕头底下塞的信封,谁把那个金使放进门的,他真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当年秦小楼在朝堂上提出改革,其中一条就是免除不杀士大夫这不成文的规矩。皇帝虽然说是准了,不过这么多年来还没哪个倒霉的家伙撞过这刀口。王丞相倒成了第一个。

    赵南柯其实是不舍得杀王丞相的。但是当他看到势难回天之后,命三司会审早早结束,判了一个抄家夷三族,通敌的案子考虑到影响太恶劣,明面上不准再查,对全临安实行封口政策,谁都不许再提这事。

    相府被封、王家锒铛入狱的当天晚上,顾肖峻闯进秦府大院,在雨夜里把秦小楼拖出了房间。

    这个大儒是生平第一次拿起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握剑,手抖若筛糠,剑尖指着秦小楼的咽喉,颤声质问他:“秦小楼,你怎么会有这么恶毒的心?!”

    秦小楼穿着青衫站在茫茫细雨中,清丽的像是九天下凡的仙子,笑容却是不折不扣的魔。他说:“顾大人,我问过皇上,你姓顾不姓王,不会被你舅舅牵连,还能做你的大学士。”

    顾肖峻手里的剑又逼近了他一分:“舅舅害了你父亲一人,你要报仇,若是冲着他一人去,我不敢有半分怨言。王府上下几十口人,他们欠了你什么?!你凭什么这么狠毒?!”

    秦小楼笑盈盈地叹了口气:“顾大人。你若要听实话,我就告诉你实话。从我最初选择这条路,我的确是为了报仇。然而很多年以前,我早已不是为了报仇,早已忘了仇恨。”

    顾肖峻手抖得更厉害了:“那是为什么?”

    秦小楼道:“为了我没有回头路。顾大人,你有没有试过这种感觉?你在岔路口选了一条路走,走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自己走了远路,甚至是错路。可是不能回头,走下去是已不是为了那个目的地,而是为了你先前走过的路。不管那条路的尽头是什么,既然选了,就要去看一看。”

    顾肖峻两手一起握住剑,恨不得立刻一刀劈下去!

    秦小楼突然伸手握住他的剑身,往自己拉近一点,左手点着自己心口,悠悠叹息道:“冤冤相报何时了。顾大人,你且往这里捅,免得一剑刺不死,我痛苦,你也痛苦。”

    秦小楼和顾肖峻开始了角力。稀奇的是,顾肖峻抓着剑柄把剑往外拔,秦小楼握着剑身,拿剑往自己身上捅。争斗的最后结果是顾肖峻松手弃了剑,大笑大哭着跑出了秦府。

    秦小楼看着自己满手的鲜血,看着顾肖峻癫狂的背影,笑着摇头:“顾肖峻啊顾肖峻……”然而到底是怎么样,他却没有再评价。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次更新的时候不小心多复制了一遍,所以现在写了一章新的内容补上~

    开始收尾工作,我要理一理前面的故事,自己都有点忘了,要给每个出场过的人物一个交代吧~韩渣渣出来打这场酱油是因为五更钟里有这个剧情呀,那时候我已经把秦小楼赏给他吃了一顿,所以……(抱头)不要打我

    第六十三章

    王丞相倒台以后,上秦府讨债的人几乎踏破了秦府的门槛。

    曾红莲自拟休书一封,空手出了瑞王府的偏门,走进秦府大门,要秦小楼兑现承诺。秦小楼笑眯眯地拨给她一百两银票:“夫人自己去挑凤冠霞披,喜欢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噢,对了,记得带上我秦家的儿子一起过门。”

    完颜昭的使者上门说君主已经按照秦小楼的计划全部配合了,要求秦小楼兑现承诺,秦小楼笑眯眯地把剩余的账册也交给他们:“不急,不急,请贵主给我两个月的时间,我一定遵守承诺。”

    朝堂里那些帮忙扳倒王丞相的官员来找秦小楼,秦小楼热情好客地一一接待,光明正大地拉帮结派。

    与此同时在金国,完颜昭的亲信问完颜昭秦小楼会不会背信弃义,完颜昭摸着那些记满赵平桢罪状的账册,将信将疑地说:“应该不会吧?他连他老情人都卖了,他自己的把柄也握在我们手里,怎么背信弃义?除非他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隐姓埋名地躲起来,还要不被他们的皇帝抓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丞相行刑的那天,临安的东市在办白事,临安的西市却办起红事来——秦小楼用八抬大轿,把瑞王府的弃妇曾红莲娶进门了!

    临安府的百姓们左耳是凄凄凉凉的哭喊声,右耳是喇叭唢呐的喜乐声,真真是左右为难,不晓得究竟该去哪边看热闹。

    外面的人在闹,秦小楼却穿着缟素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后院的一间做灵堂用的屋子里。这间灵堂供着秦程雪的牌位,牌位后的墙上悬挂着一副未尽之画,画上的人却是秦小楼。——这一天,也是秦程雪的忌日。

    自从秦程雪走后,秦小楼比往常更爱笑了,时时刻刻脸上都挂着笑,甚至常常笑得停不下来。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笑些什么。

    这一回他还是笑着走上去把秦程雪的牌匾抱进怀里,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弟弟的名字,喃喃道:“程雪,我说过让你等我两年,我做到了。你看到了吗?”

    回答他的只有屋外喜娘高高兴兴的吆喝声。

    当天晚上新妇在洞房里被新郎官灌醉了,趴手趴脚全无形象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新郎官趴在她肚子上听了一会儿,可惜怀胎只有一个月,什么都听不出来。

    秦小楼悠悠叹了口气,小声道:“红莲,我没时间了。若是个女儿,你给她找个好夫婿,也能有个善终。若是儿子,便成全了你的心愿。我答应你的,算是守诺了。但愿……只求这孩子不是姓王的。便是姓王……罢了,那也都罢了。”

    曾红莲突然一个激灵,醒了。她猛地坐起来,双眼通红地抓着秦小楼的胳膊,高声道:“秦明栋!你不能毁约!你要八抬大轿娶我过门,光明正大做你的秦夫人!”

    秦小楼笑着拍拍她的脸:“是,八抬大轿,你已经过门了。”

    曾红莲打了个酒嗝,气势弱了点,迷迷瞪瞪地喃喃道:“你要……信守承诺……我手里是有你的把柄的……除非你不想当这官了……”

    秦小楼还是笑:“是,你有把柄,每个人手里都有我的把柄。”

    曾红莲总算放心了,一头栽下去继续呼呼大睡。

    秦小楼弯下腰,温柔地替她将鬓发撩到耳后:“你们每个人都有我的把柄。有的要我卖身,有的要我卖国。如果我不守承诺,又能怎样呢?人心中有欲念才会被人要挟,而我在这世上最后一件想做的事已经做完了。”

    他站起身,脑海里突然闪过赵平桢的脸。然而他只是甩甩头,把那音容笑貌统统甩出去,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新房。

    两个月后,有人往刑部投交了一份匿名诉状,说秦小楼利用职权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受贿,金额巨大,要求彻查严办。

    户部是六部里肥的流油的好地方,户部出来的官没两个不贪的。这些事都是不成文的规矩,皇帝知道,朝廷里的官员都知道。然而又能怎么办?要查要办势必要伤筋动骨,没到非办不可的那一天,没有想出万全之策,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赵南柯接过状子的时候先是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地打开看了一眼,在看到金额数时却砰一下从龙椅上跳了起来。——那个数字,简直够派北疆军队两年的军饷了!

    等刑部的人赶到秦府的时候,秦小楼已经畏罪自杀了。整个灵堂被烧得只剩下一堆灰烬,从灰烬里翻出一具尸骨和两块秦小楼亲手刻的牌匾,一块上刻的名字是秦程雪,另一块——是秦小楼自己。

    刑部的人排查完户部的账册,亏空的数额和匿名状上写的一模一样。然而他们翻遍秦府,几乎掘地三尺,没有找出一锭金子来。

    三天后,一个樵民装扮的青年骑着毛驴在城郊的小道上走,却发现不远处有一背着弓箭的男子牵了匹马,挡住了小道的路。待那男子转过身来,青年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那是一个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瑞王赵平桢。

    两年多的时间不见,赵平桢看起来比从前苍老了很多。当年离京的时候他还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如今头发已是半白,面容略显沧桑,昔日的傲气遗失殆尽。

    赵平桢道:“你这两年多来每个月能暗中给我送来这么多银钱,我就已经怀疑你日后的打算。”

    赵平桢又道:“秦明栋,王丞相死的那天,你迎娶曾红莲的那天,我就回来了。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也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

    赵平桢还道:“金蝉脱壳。你这一计使得不错。”

    秦小楼很平静地问他:“你认得出我?”他的脸上带着上一回从韩诩之那里讨来的人皮面具,如今便是他自己站在镜子前也不见得认得出自己了。

    赵平桢低头微微一哂:“如果我说,你化成灰我也认得出你,你信是不信?”

    秦小楼道:“不信。”

    赵平桢耸肩:“好吧。既然我知道你要做什么,我早就派人监视你了。你混出城门时我尾随在你身后,然后到这里来截你。”

    秦小楼看了眼他背上的弓箭,道:“殿下截我做什么?要带我回去认罪伏法?”

    赵平桢默默地看着他不说话。

    秦小楼又笑了:“殿下不必如此严肃,我不过说笑罢了。殿下若是那样的人,十年来我有一百颗脑袋也不够砍。”他跳下毛驴,走到赵平桢面前,接过他手里的马缰:“殿下这是为我送马来了。”

    赵平桢果真将手里的马缰递给他,道:“算是你跟了我十年的回礼罢。”

    那马是西域来的高头大马,秦小楼在京中呆的久了,也有一阵时日没有骑过马了。为了翻身上这马,他还费了一番功夫。

    赵平桢看着他狼狈地上马的姿势,也不帮把手,反而退后了一步,问他:“你打算去哪里?”

    秦小楼道:“去到哪里算哪里罢。”

    赵平桢知道,他没有说实话。在问出这话之前,赵平桢就已知道秦小楼不会说实话。他道:“你不想再见到我。”

    秦小楼承认的很是大方:“是啊。”

    赵平桢轻笑了一声,却不知是个什么意思。从头到尾,秦小楼没有问过他,为什么要背着弓箭来这里。

    秦小楼上了马,低头看了赵平桢一眼,似乎在酝酿最后的告别词。然后他听到赵平桢问他:“秦小楼,你心里可曾有过我?”

    秦小楼一怔。他从来没有见过赵平桢这样柔和的表情,以至于他有点怀疑眼前这个人究竟是不是赵平桢本人。他有一刹那的茫然,旋即笑了起来:“那么,贞卿心里可曾有过我?”

    赵平桢深深地看了他良久,侧身给他让了条道,轻声道:“在我后悔之前,走吧。”

    秦小楼纵马跑出十数米,忽又勒马停了下来,回头高声唤道:“赵贞卿!”

    赵平桢还站在原地,默默地看着他。

    秦小楼在那一刻只觉胸口气血翻涌,有什么呼之欲出,却被他生生压了下去。他用力地喊道:“赵贞卿!后会无期!”

    赵平桢不可抑制地向他迈出一步,秦小楼却毫不留恋地转身策马而去,只给他留下一片尘土。

    赵平桢看着他的身影一点一点消失在视野里,摸了摸身后的长弓,轻声道:“你以为你又是一个孟金陵吗?我不过,借着打猎的由头出来截你罢了。”

    63、末章 ...

    赵平桢很快就垮了。

    他在回平城的路上病了,病来如山倒,三天以后他要起身都很难了。当地的官员为他找来最好的大夫,药服了一剂又一剂,扎了一针又一针。最好的大夫最好的医术最好的药,赵平桢却恢复的比旁人更慢,大概十几天以后才又有了点精神。但这一场病掏空了他的身体,半个多月人就消瘦了一大圈。

    赵平桢一辈子也没有这么狼狈过。他始终是凌驾于别人之上的,即使是皇帝的命令他也捡着爱听的听,下面的人触犯了他,他想要谁的命就要谁的命,觉得有趣儿的就留下来逗自己开心使。

    他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也经历过很多无趣的事。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赵平桢的嘴里不再有“有趣儿”了,他一直在说“无趣”。桃花开了是无趣的,新鲜的莲子是无趣的,美人的歌舞也是无趣的……就连想念秦小楼,也是那样的无趣。

    病的最厉害的时候,赵平桢恍恍惚惚想起一件很久远的事来。那是他成年之后与秦小楼的第一次会面,他带着朱立明假扮成神医去秦府给秦程雪治腿疾,秦程雪能下床之后,秦小楼允诺会答应赵平桢的三个条件作为报酬。当时赵平桢用去了两个,说好还欠着一个,日后想起来再告诉他。虽然这些年秦小楼为赵平桢办了不少事,但那第三个条件赵平桢始终没有提过,也是因为漫不经心便忘却了。但忘了,不代表承诺失效。

    赵平桢想,如果下次还能再见到秦小楼,就用这第三个条件让他陪自己一辈子吧。反正已经十年了,那种习惯是深入骨髓的,即使分别两年,他每天早上醒来还会习惯性地摸摸身边的位置,想把那个人抱进怀里。要他摈弃这种习惯重新来过,就像是把骨髓生生抽走,实在是太痛了。

    赵平桢回到平城以后,就彻底甩手不管事了。因为这些年他时常会任性地撂挑子,偷偷摸摸潜出去一两个月是常事,而且他又足够信任他的手下们,所以


    一阕离歌长亭暮 第16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