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其凉 第30节(2/3)
作品:《北风其凉》
峰的桃花又是一次。
会稽山多松柏杨柳,花也开得小家碧玉,害羞带怯的。而映晖峰上的罕有几树桃花,最是绮丽,在整个青悠悠的会稽,几乎成了唯一的点缀。庄白英喜欢得不行,每逢春暖花开,常挨着花枝坐一下午,饮茶看书。
然后程九歌无意中把那树上繁花似锦最好看的一枝剪了——他想拿去试药。
当天庄白英刚出房门,见了残花败枝,险些急火攻心。他立即二话不说,从旁边随手抄起一根笤帚,追杀程九歌一直打到了藏前,他就差没跳下山崖了,动静之大,险些惊动闭关的怀虚真人。
程九歌最终无处可逃,躲到了谢凌的床底下,庄白英则被他难得大发慈悲的二师兄不声不响地送客了:“九歌?没见过。他敢往我这儿跑吗?”
谢凌打发走了庄白英,从静心苑外回来,鄙视床底瑟瑟发抖的程九歌道:“瞧你那点出息,好像他真会把你怎么样似的……不就是桃花,至于么。”
程九歌钻出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语重心长道:“二师兄,你不懂。”
然后他被谢凌拎着扔出了静心苑。
从树上摘下的桃花枝没能入药,它被程九歌偷偷别到了庄白英小院的院门上。此间主人自庭院出来,刚一开门,粉白绯红的灿烂砸了满身,香风扑鼻。
这日夜间一起在阳明峰用饭,庄白英和平常一样给程九歌添了汤,又往他碟子里放了块肉,没头没尾地批评道:“小九太胡闹,下次我非——”
程九歌嬉皮笑脸:“师兄还是留着我的腿吧,以后好替你跑路呢。”
其实他早就知道,庄白英挂在嘴上的话便是要把他打断腿,可他连一个巴掌都没落到程九歌身上过。
而这种微妙的独宠在秦无端来之后,陡然崩盘。
庄白英无妻无子,生平只收了两个徒弟。当年薛沉还没露出马脚,平素稳重得很,万事不用庄白英操心,唯有小的那个,激发了他全部的父爱。
秦无端太过聪明,一点就透,入门之时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却已拜读过诸子百家。他自己找上阳明峰来,庄白英本意是想把他随便一扔,等熊孩子玩腻了自己就回家去,哪知无意中交谈,却发现这小子心性意外的豁达,于是一留就是这么多年。
自秦无端搬进映晖峰的庭院后,程九歌好不郁闷,每天没了掌门师兄嘘寒问暖,只得骚扰杨垚。
他第一次拿正眼看秦无端,是庄白英开始忙于《步步生莲》之后。
庄白英和谢凌自从领会了其中某种害人不浅的奥妙,便开始致力于寻找解法,再加上谢凌的病症日渐严重,庄白英不得不多担待些——凌霄九式名声大噪之时,谢凌在江湖中却越发不受人待见。
于是他泛滥到半截的父爱突如其来地收敛了,留下个手足无措的秦无端。
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师父从某个下午开始不理人了。大人的事庄白英自然不会告诉秦无端,也没有时间解释,等他反应过来时,秦无端已经自作主张地不愿和他亲近了。
可这事他纵然想解决,也不知从何开始,庄白英无言以对,他找到门中唯一说得上体己话的程九歌,凝噎了许久,欲言又止。
程九歌:“师兄,你有意中人了?”
庄白英:“小九不要说瞎话,我有事找你商量。”
等听清楚了庄白英郁卒的来源,程九歌明显地咂了咂牙花子,阴阳怪气道:“他不爱理你就不理呗,小孩子闹脾气,管他作甚。”
庄白英:“你也是小孩子……罢了,我是想,你们年纪差的不多,总比我好说话。他现下不愿理人,不知想了些什么,你……帮我去问问?”
拒绝的话整整齐齐列到舌尖,被程九歌自己掐着咽下去,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好”字。
这便成了他与秦无端最开始的交集,少年人想得太多,在满心的“师父嫌弃我”中猝不及防得到了来自小师叔的关爱,顿时如同春遇甘霖,立刻一派欣欣向荣起来。
他开始和程九歌无话不谈,成天抱着书去找程九歌谈天说地。秦无端喜欢程九歌的字,要临摹他,吓得程九歌连忙劝阻,不敢再误人子弟,只好陪着他在藏把历朝历代的文献看了一遍,被强迫着也博古通今。
秦无端重新活泼开朗,程九歌也有了正事做。庄白英对于这个结果乐见其成,于是把小徒弟扔给程九歌,再也不管了。
其实秦无端是不错的玩伴,他知道得多,无论程九歌说什么他也能接上一二,两人聊的时间久了,程九歌不得不承认,和秦无端一起挺开心的。
他只大秦无端不到四岁,某种程度上,他们还是同龄人,无奈差了辈分。秦无端跟在他屁股后面乖巧地喊师叔,喊得程九歌鸡皮疙瘩起,觉得自己仿佛老了十岁,凭空长出胡子,成了个老学究。
他无奈地和对方沟通:“你不要叫我师叔了。”
秦无端从善如流地改口道:“九歌。”
程九歌:“……你还是叫师叔吧。”
如此称呼最终几经波折,秦无端在“师叔”的头衔前加了个“小”字,听着不像话,而两边当事人却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他和对方亲近后,越发地被惯坏了。庄白英对他好,大都出于责任与关爱,而秦无端却有些无原则,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似的。
秦无端话多但不聒噪,还很懂得察言观色,虽说不是谄媚,但与人相处就是有分寸,就是舒服。程九歌为自己当初疑似吃醋的行径内疚了片刻,决定也加倍地对秦无端好一点——谁让他师父不管他了呢。
此后数年,春日一同在山阴市集走走,盛夏偷偷躲到先辈闭关的石洞中乘凉,中秋自有菊黄蟹肥,共饮桂酒,醉到深冬半日闲。
后来程九歌回想,那的确是他最无忧无虑,也最放肆自在的一段时光。
等到秦无端弱冠之龄,他得了庄白英的许可下山游历,一走就是整三年。期间,其无端只与程九歌传信,事无巨细,将千里江山的风景一一描绘,程九歌看得心向往之,若不是他隐约猜到了大祸临头,又怎么会固守在阳明洞天。
彼时谢凌的病症一拖再拖,药石无医,看着他一日比一日痛苦。而苏锦年纪尚小,程九歌和庄白英免不了多照顾他。会稽山上不复当日鸡飞狗跳,他在夜半梦回时,偶尔会想念那些恣意胡闹的日子。
一别经年,秦无端后来没再回会稽,他写信时只说想在尘世多停留几年,等到堪破红尘,自会回到山中终老此生。
程九歌捏着这封信,没来由地觉得心慌。
而后纷争顿起,秦无端在风雨如晦之时被召回至临安暗桩看护,不日他便回了信,每次洋洋洒洒好几页的手书竟然只有一行字:“薛沉惨死,临安有我,师父顾好自己。”
程九歌来不及多想,他还有许多事要忙,阳明洞天大祸临头之时,程九歌怎么可能按照庄白英说的独自离开。庄白英要他遣散众人,要他送走苏锦,办完这一切他假意听话,半途好不容易跑了回来,最终他却被庄白英不由分说地打晕了锁在柴房里,躲过一劫。
他说:“师兄,不要赶我走!”
庄白英说什么来着,“我不想你送死。”
可对方只当他在说傻话,不肯让程九歌与整个阳明同生共死。若是当真不放心,庄白英大约不会让程九歌独活。
庄白英珍惜他,亦爱护他,可唯独不了解他真正在想些什么。
这些事秦无端大都被蒙在鼓里,他按苏锦带来的手书所写,把苏锦送走。可却参不透庄白英说“若无转圜余地,千万看好程九歌,不教他做傻事”,正当秦无端百思不得其解,驿站中他又收到程九歌的信,当中所载让人心惊肉跳。
他师父死了。
那封手书竟然是绝笔。
还未曾消化庄白英突然西去的消息,秦无端攒着那封信,在临安城的黄昏中手足无措地想,“那小师叔呢?我离开这么久,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他不敢怠慢,日夜兼程地回到会稽,在一片烽火狼烟包裹的废墟中,忍着心中强烈的不安,最终发现程九歌还活着。
阳明洞天不再是他熟悉的模样,而自己也并非十二三岁的少年了。
秦无端双手颤抖,听到远处不甚清晰的动静,不由分说又在那柴房上加了两道锁。直到误会解除,他才看到一身狼狈的程九歌,手脚齐全,只是有点脱水。
几乎就在同一刻,悬在喉咙口的心脏猛然坠回原位,一声巨响砸得他头晕目眩。秦无端在烧毁了大半的静心苑坐下,眼看程九歌给苏锦诊脉,他故作忙碌地翻出一小包茶叶,一边把自己弄得闲不下来,一边想,“完蛋了。”
他在这时才晓得,彼时心急如焚,不是因为师父的遗笔,害怕程九歌不在了他会因此被庄白英怪罪——
秦无端根本就不将庄白英的话放在心上,左右这么些年的师徒之情,庄白英并未真正给过他什么,他也不欠对方。而所有慌张和不理智之举,包括下意识地反锁了柴门的反常行为,统统指向了某个唯一。
他只在乎程九歌。
“完了完了。”这念头如影随形了好多年。
☆、番外二 春秋(下)
无数个冬去春来中,程九歌自然知道的。他不是木头人,有些旖旎无非看破不说破,他都不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只得装作蒙在鼓里,一边唾弃自己,一边情不自禁地享受秦无端日复一日半分不差的好。
毕竟唐青崖和苏锦都能看出来这听着有些胆大妄为的感情,秦无端打一开始没想过要藏——反正藏也藏不住。
只是后来饱受波折,又颠沛流离,谁也没心思再去风花雪月,直到如今安稳下来,程九歌才蓦然醒悟,他之所以不拒绝,并非是不喜欢。否则以他一贯的性子,早就该和秦无端划清界限,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
既然容忍了,想必自己心尖上依然是有他一席之地的。
他才知道秦无端的妄自菲薄,不由得心道,“是我这么些年对他太不厚道么,竟然磨平了棱角……他当初不是这样。”
最开始遇见的会稽山上的少年,来自江南富商之家,大言不惭地要跟着庄白英学本事。而后无论四季,他都悠然自得,何曾有过半点彷徨?
“觉得自己没那么大的本事?”程九歌避重就轻道,“无端啊,你师父九泉之下要得知你如此的不把自己当回事,恐怕又要打你了。”
“师父从来不打我。”秦无端本能地反驳。
程九歌:“那你倒是别成天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秦无端:“小师叔,我可比你要好一点儿——我要觉得自己是废物,那你是什么?”
他顶完这句嘴,没等来程九歌的巴掌,桃花眼闪烁了片刻,见他表情略微呆愣,眼角发红,不由得喊了句:“师叔?”
程九歌如梦初醒,屈指在他额上一弹,如他所愿地“正常”道:“胡闹,不就是做了掌门,当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秦无端旋即喜笑颜开。
在他愉悦的口哨中,程九歌一颔首悄悄擦掉眼角那一点水光,后知后觉地想,“我终于能平常地和他提起师兄了。”
庄白英过世时,他几乎以为自己的天都塌了,终日茶饭不思,一副凄凄惨惨、恨不能随他而去的样子。可如今不仅不生气了,连平时那副伤春悲秋的模样都正常不少,程九歌眼眸低垂。
不再去害怕面对,就是已经走出来了吧?
从那以后,他们仿佛默契地不再想从前,只是一起练字却很有当初的影子。
*
想起这些往事,程九歌蓦然低头,看那张被写坏了的字,伸手揉皱了扔到一边。练字切勿走神,可他已经七弯八绕地把这些年的际遇回忆了一遍了。
铺开一张崭新的宣纸,他叹了口气,正要重新写过,倏忽窗边多了个身影。
秦无端抢了他扔在旁边的废纸铺开,笑道:“哎,这可是名篇。小师叔的字一向都好看,为什么突然扔了,不如给我拿着。”
程九歌气笑了,问他道:“给你拿着做什么?”
秦无端桃花眼中闪过一丝揶揄:“我拿去找人裱起来,挂在房间里。这上面写得极好啊,‘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咦?怎么污了?”
程九歌伸手去抢,可他身手不如秦无端敏捷,那人见他不给,立刻明目张胆地带着赃物脚底抹油,闪出了庭院。留下屋中那人孑然独立,目光却顺着他离去的方向,落在了庭院中枯萎了好几个春秋的桃花树上。
他难得多看那桃花几眼——程九歌又不是庄白英,对花草没有那份附庸风雅的心思——这定睛一看之下却出了端倪。
当日黄昏程九歌走进阳明峰的大殿,讲经堂边的小卧室中,秦无端正争分夺秒地睡觉。他不由分说往秦无端脑袋上就是一巴掌,把人从小憩中拽了出来。
秦无端打了个哈欠,一双桃花眼水光潋滟:“怎么了?”
那当中朦胧的景色太美,程九歌难得地噎了片刻,捋直了舌头:“映晖峰的桃花……长花苞了。”
秦无端:“啊?”
他自是不知道那一茬的,那会儿秦无端还不曾拜入阳明。
程九歌在他床榻边坐下了,似是自言自语:“当年我折了那花枝,把你师父气得不行。后来为了赔礼道歉,我给他写了张小纸条,你猜我写的什么?”
秦无端哑然失笑:“你定是不肯乖乖赔罪的,写的或许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吧。”
他果真猜到,程九歌抑制不住地心旌摇曳,仿佛一阵春风破窗而入,堪堪在他搁置多年、枯萎良久的荒土上吹出一颗幼小的绿芽。他眼见秦无端,终于得以认真去打量他的神情,他总是深情款款得让人误会。
程九歌一直还以为是眼形的原因,哑口无言地想,哪来那么多话本里的说辞。
他嗫嚅道:“你……你怎么知道的?”
秦无端轻声道:“我了解你啊。九歌,这么多年了,我临过你的字帖,去过你心向往之的地方,拓过你喜欢的每一处石碑——世上不会有人比我更了解你了。”
那人说话并不十分温柔,也全然没有做低伏小的讨好。他每句话似乎都胸有成竹,这一刻程九歌突然觉得过去以为秦无端自暴自弃实则是个天大的误会,他剥去了那层外壳,无论何时都游刃有余,身处何地都潇洒恣意。
他骨子里还留着当日会稽山上不分四季都在享受风花雪月的少年,程九歌一见他,难以自已地想起那些年的回忆。
秦无端如同叹息一般说“这么多年了”,程九歌喉头微动。
“我是不是……这么久了,我对你,是不是特别差?”
他果然一直都知道。
秦无端一笑,那双桃花眼眯起来:“这种事从来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人只道我做的全是徒劳,可我却甘之如饴。当然了,若是不拿我当师父来映照,或许明日给我一碗毒|药,只要你对我笑一笑,我也能面不改色地喝了。”
只要换来朝夕相处,把从前缺席的日子都补上,用自己的方式对他好。
北风其凉 第30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