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用来记恨未然之事。

    “那就不必计较借还了,你如今……足够讨人喜欢了。”

    第22章

    1.

    荧惑守心,六界生变。

    固城王登魔尊之位,招降卞城王,陈兵忘川。应龙腾啸九霄,润玉神魂重聚,夜神归位。

    润玉还与旭凤去了蛇山。

    太微对此并非无动于衷。实则他派人暗伏云端,若是发现廉晁有出世正名之意,定要不择手段,不计代价,将他拦下。

    若是夜神助他抵抗,便同谋逆罪论处。

    而暗探回报,廉晁上神并未离蛇山半步,只是任二位殿下在他面前磕头鞠躬。辞别他后,是火神殿下主动设了护山结界。

    太微如今已不似当年那般年轻气盛,对着廉晁,只有个隐约的兄长印象,也无心绪起伏。换作过去的他,定要斩草除根,而今见兄长果真无心权谋,便也不计较了。何况廉晁曾救过他。

    他不是恨廉晁,亦不惧他。事实上,除了花神梓芬之外,他再未对谁有过浓烈情感,杀谁护谁,其实也无关爱恨。

    他只是不平于天道不公。

    天道轨迹,见于一切既成事实,不必论一时胜或负,正或邪。有强者噬弱,亦有以弱胜强,长久以来终得均衡而已。

    既是众生平等,便都该是一分所出换一分所得。争来之胜,才是长胜。安守现状之人,不配得到太多。

    花界划域自封,魔界内斗自耗,人界庸碌无知,水族偏安一隅,偏偏多见百姓攀谈热闹,生活无忧。廉晁不愿练剑,无心帝位,却偏偏是长子。先帝看重他,赞他清和超然,有心传位。鸟族公主荼姚也爱与他调笑。太微在演武场成日苦练,布兵遣将,倒抵不过他一两句不慕名利的偷懒之言。

    像旭凤和润玉这样,才是正常。多树战功、尽出风头者,该受众人宠爱。不慕名利,独自向隅之人,则一无所有。

    润玉连 Xi_ng 命,都不是自己争回,而是旭凤替他争回。太微与他同为龙族,亦有痛惜。只是他既自诩淡泊,一无所搏,便不该说在乎。

    若有一日,天界亦走向绝路,百般挣扎都无力翻身,那便是天道所赐劫数。但成王败寇,如今尚能一争,便不能不争。

    九霄云殿上看去,一切仍然规整庄严。为商议出兵忘川之事,众仙齐聚,恭敬立于殿下,待行王令。

    也或许是在等别人。毕竟应龙夜中广布甘霖,六界皆有感应,早已心照不宣。

    果然,太巳仙人还在请他按照天界惯例,亲征鼓舞士气,便有仙侍进殿来报。

    “火神殿下……与夜神殿下求见。”

    殿上隐有哗然之声。

    太微沉出口气,也露出几分为父的欣然语气:“……快宣。”

    2.

    脚步声近,金银袍袖轻摆,二人双双迈入殿来。

    众仙站列自当中分开,为他们让直通玉阶的路来,一面以目光追随打量他二人。

    此前簌离一案匆匆审结,天后猝失修为,穷奇暴亡,夜神殒身,明里暗里,无一不是震动六界的大事。都道近日才有荧惑之灾,却仿佛有祸根早已经埋下。众人原本惶然,只觉此处既非祸端,纵然罚星移位,星象归宁,也未必就是真正的终局。

    而如今夜神归位,仿佛此前乱象,总算有了转危为安之机。

    当时润玉出事,真相本无人知,天帝亦不发声,便有说辞是夜神带着御魂鼎私赴魔界,纵了穷奇。是几日后旭凤陪天后闭关结束,才将此事闹大,为夜神正名。先在魔界兴师动众搜了许久,回来又是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连帝后召见都不理会,大有六亲不认,六根清净, Y_u 追随兄长而去的劲头。

    而今他迎回兄长,面上却波澜不惊——倒不如说,如今这两兄弟,彼此染了对方风姿。旭凤眉宇间的热忱生气被淡漠寒凉化开些许,而润玉的神色中多了从容傲然,让他的清冷轮廓似乎暖热几分。

    众仙素知旭凤耀眼,如今见了润玉发间不加掩饰的寰谛凤翎,才真觉得自己要瞎。只得故作矜持地别开眼去,暗中讨论火神那枚玉扣发饰会是什么来头。直到太微轻咳一声,才又安静下来。

    “儿臣拜见父帝。”旭凤与润玉对周围议论只作未闻,齐声拜见。

    “快免礼。”太微笑道,“我儿润玉平安归来,于本座是大大的失而复得之喜。”

    “多谢父帝挂念,”润玉垂首道,“儿臣一时大意,惹父帝


    第4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