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君临天下:本攻要登基君临天下:本攻要登基 第6节

君临天下:本攻要登基 第6节(2/3)

作品:《君临天下:本攻要登基



    三天前,虽说章太傅让阿奴于今日辰时在威武军门等他,但这三天来,经过缜密的思考之后,章太傅觉得事有不妥,所以并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一来,那天章太傅之所以做出那个决定,是因为当时灵光一闪,想到节度使大人日理万机,身旁却没有一个惬意的侍婢。阿奴懂事又知书达礼,如果将他培养起来,呆在节度使大人身旁服侍,章太傅觉得,或许可以帮大人消疲解劳。然而,在章太傅的眼里,阿奴只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小男孩,跟他自己的儿女们差不多大。想到这个,章太傅于心不忍了。

    二来,章太傅认为,那小男孩挂在嘴边的知恩图报只是说说而已,他拿了钱回家之后,兴许会改变主意。这一点,章太傅还真是错了,他没想到阿奴虽然还是个小男孩,但果真是知恩图报、遵守诺言。

    三来,章太傅也曾想,就算那小男孩如约来到威武军门等自己,他也将选择视而不见。因为他心里明白,节度使大人的身旁可是个龙潭虎穴之地,自己若果真将阿奴送入,那就是一手把他推进这个万丈深渊。

    所以,章太傅认定,自己若是遵守这个约定,对那小男孩而言,兴许并非一件好事。这样想过之后,章太傅便将这个事情抛之脑后,不论阿奴是否如约前往威武军门。

    然而,今日辰时,当章太傅坐着八人大轿经过威武军门时,他还是下意识地朝轿子外面看了几眼。或许,他只是想确定,那小男孩是否会如约来到这里等他。

    章太傅坐在轿子里,朝左右两边的窗口外东张西望了一会,像是在偷偷摸摸地做着什么亏心事。他此时多么希望,那小男孩不会出现在他的眼前。但就在威武军门前的墙角下,章太傅还是极不情愿地看到了阿奴的身影。

    阿奴焦急而彷徨的颜色,使得章太傅犹豫起来,是否放弃原本做好的决定。他让轿夫停了下来,自己静静地坐在轿子里思索了几秒钟。章太傅这么大年纪了,从没有这么纠结过一件事情,好比是第一次让他做一件坏事,内心充满了挣扎。

    算了吧,思索不出一个结果来,章太傅索性保留了之前的决定。他让轿夫继续前进。就在此时,他注意到了那小男孩的眼神中透露出的落寞和不安。

    轿子继续前行,通过威武军门。章太傅朝着后面的窗口,继续张望着。只见那小男孩仍然坚定不移地目送着自己的轿子。章太傅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目光,那是在逆境当中,仍然永远心存希望的目光。

    就在这个瞬间,章太傅改变了主意。他让轿夫再次停下了前行,并且落了轿。章太傅走出轿子,朝威武军门外的阿奴招了招手。

    当阿奴认出是恩公朝自己招手时,他欣喜若狂,急忙一路奔跑到恩公的面前,说道:

    “阿奴拜见恩公大人。”说完,正要下跪行礼,却被章太傅的双手及时托住。

    “阿奴姑娘不必多礼,你我也算有缘,今后大不必叫我恩公大人,我姓章,官职是太傅,你就叫我太傅大人就好了。”章太傅说。

    “是,太傅大人。”阿奴说。

    “嗯,你且跟我来,我们一边走一边谈谈。”章太傅说着,吩咐轿夫自行离去,他便和阿奴一起朝着都督府门走了去。

    “你母亲的后事都操办妥当了?”章太傅问道。

    “谢大人关心,我的母亲已入土为安了。”阿奴答道。

    “你为何如约前来威武军门,难道你当真要把自己的自由给出卖?”章太傅不太客气地问道。

    “太傅大人,我阿奴年纪虽小,但还是懂得知恩图报、言出必行的道理。我固然觉得自由很重要,可是怎么能够为了自由之身,成为一个言而无信、知恩不报的人。”阿奴说得振振有词,已经不像一个十三岁的少女了。

    “说得很好,我问你,你可知前方有重兵把守的是为何门?”章太傅又问道。

    “阿奴从未曾到过此处,并不知晓。”阿奴老实答道。

    “那门叫都督府门,你可听说?”

    “阿奴听母亲说过,都督府是福州的军政重地。”

    “说的没错,但又不对。”

    “请太傅大人赐教。”

    “唐开元十三年,福州升为都督府。唐乾宁四年,福州升为威武军。可那曾经的宣武军节度使,后来的梁王朱温,现如今荒淫无耻地篡唐称帝,改国号大梁,唐朝已经宣告灭亡。这都督府也就不是原来的都督府。你可知这都督府门里面是什么地方?”

    “阿奴听别人说过,是威武军节度使大人的府邸。”

    “没错。我问你,你可愿意当一名丫鬟?”

    “既然已经卖身,那便是做牛做马,阿奴也都无怨言。”

    “说的倒是很好,如果要你今后在节度使大人的府邸里服侍大人,你可有心理准备?你可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阿奴不懂,还请太傅大人费心指点。”阿奴说着,噗通一声跪在了章太傅的面前。他心里明白,自己算是遇到了一位大贵人。

    章太傅牵起阿奴,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章仔钧说道:

    “你大可不必心急,他日安排妥当,我再带你进宫不迟。今日你可先到我的官邸去,遵义坊你可找得到?”

    “知道,去西湖的时候要经过遵义坊。”

    “嗯,我还有要事前往节度使大人的府邸,你拿着我的信物,自行到遵义坊的章宅。我的正室练夫人回老家祭祖扫墓了,所以你只能去见我那侧室黄夫人。他虽然有写刁钻无礼,但只要看到这信物,他便会好好安顿你的。”

    “是,阿奴谢过太傅大人。”

    告别之后,阿奴目送着章太傅走进了都督府门。他朝着府门内张望了几下,好像迫切想看看那气势恢宏的金鸾凤殿是个什么样子。

    阿奴听章太傅的话,回头走出了威武军门,朝西湖方向的遵义坊走了去。

    遵义坊一带都是高级官员的官邸。阿奴一路走来,看到了黄宅、徐宅和翁宅。

    之后,阿奴便看到了章宅。

    章宅的门口有士兵把守,阿奴拿出章太傅给的信物,递给守门的士兵,说道:

    “这位大哥,太傅大人让我来找黄夫人,这是信物。”

    士兵接过信物,说道:

    “你在这等着,我去通报。”

    一会儿,士兵出来,说道:

    “黄夫人在后寝正忙着,你跟我进来,在前堂等候吧。”

    第28章:误闯汤泉池

    阿奴于是跟着士兵,第一次走进了一座如此豪华庞大的大宅子。

    一个声音传来——“是谁找我呀,老娘我这几天可是累坏了!”

    话音刚落,内寝走出了一个身形臃肿的女人,此人便是黄夫人。

    阿奴赶紧回答道:

    “恕阿奴冒昧登访,打扰夫人了。”

    “打扰那是必然的了,就怕是屁大点的事情,白白浪费我外出郊游的宝贵时间!说吧,是什么麻烦事?”

    没等阿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黄夫人说一遍,黄夫人便不耐烦了。

    “行了行了,我已经听出是什么屁大的事了,正巧这些天奶妈们都回乡下扫墓祭祖了,你就先顶个缺吧。”

    说完,黄夫人叫来了管家,给阿奴安排到了一个丫鬟的房间。

    当日傍晚,阿奴独自走在章太傅家的大宅子里,竟不小心迷失了路。这一迷路倒是让他偶然撞见了一位命运之中的有缘人。这算是他们的第二次偶遇吧。

    原本管家安排了阿奴的住宿之后,说是先去帮他问问黄夫人,给阿奴安排个什么差事,然后再抽个空带阿奴熟悉一下章宅的环境和布局。

    可是,这管家就像是那黄鹤楼的黄鹤,一去不复返了。害得阿奴一个人呆在屋子里,闷都闷坏了。

    本来屋子里还住着一个丫鬟,只是今天恰好出门办事去了,这就更让阿奴一个人在空屋子里闷得慌了。

    这管家姓李,是当年黄夫人嫁给章太傅做二房时,跟着黄夫人一起到章宅来的,所以归根到底算是黄夫人的人。

    李管家安置完阿奴后又去见了黄夫人,表面上是问问给阿奴安排什么差事,实际上是想探探口风,看看这个阿奴到底是什么来头,竟然独自拿着老爷的信物跑上门来了。

    当黄夫人不冷不热地说了句,哪里缺人就让他填补哪里,哪个事情没人做让他去做就是了。

    黄夫人这么一说,李管家算是听出了点意思,别说亲自抽空带阿奴熟悉一下章宅的环境和布局,就连带路的下人都懒得给阿奴找个,早已完全把阿奴晾在一旁了。

    这样就导致,闷坏了的阿奴独自走在大宅子里,迷失了路。

    阿奴走出门,见到两个丫鬟,年纪和阿奴相仿,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两个丫鬟手里拿着一些男人的衣裳,像是刚换下来要洗的。他们的头顶上,都戴着两朵花儿,只不过一个戴着的是红花,另一个戴着的是蓝花。

    “两位姐姐,我是新来的,请问在哪里可以见到管家?”阿奴十分有礼貌地问道。

    “管家?你指的是哪一个?”其中那个头戴蓝花的丫鬟反问道。

    阿奴纳闷,难道管家还不只刚才那一个?另一个头戴红花的丫鬟见阿奴迟疑,便问:

    “我们这儿有两个管家,一个是练夫人身边的孙管家,一个是黄夫人身边的李管家。”

    阿奴这才明白,说道:

    “我见的是黄夫人,想必就是李管家了。”

    那两个丫鬟听了相视对看后,噗嗤一笑,然后那头戴红花的丫鬟说道:

    “是李管家呀,那我们可就不知道了,我们可是老夫人身边,孙管家的人。”

    两个丫鬟说着,突然趾高气昂了起来。阿奴见状,看出了敌意,想着可以去前堂看看,只好问道:

    “那么,请问两位姐姐,去前堂的路该怎么走呢?”

    那头戴蓝花的丫鬟听了,张着嘴巴正想回答,却被头戴红花的丫鬟拦住了。头戴红花的丫鬟把嘴巴凑到头戴蓝花的丫鬟耳边,说起了悄悄话。

    说过了悄悄话,两个丫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脸上露出极其明显的红晕,显得十分失态。笑过之后,头戴蓝花的丫鬟继续回答阿奴说:

    “你想去前堂是吧,那可就听好了。”

    “嗯嗯,劳烦姐姐了。”阿奴说。

    “你从我们身后一直走,到了后庭的花园子里,找到一个叫汤泉池的入口。穿过汤泉池,就是前堂了。”头戴蓝花的丫鬟说道。

    “谢谢姐姐了。”

    “记住了,汤泉池假山林立,你一定要穿过去,不然是到不了前堂的。”头戴红花的丫鬟补充说到。

    “知道了,谢谢姐姐提醒。”

    两位丫鬟趾高气昂地走开了,一路还在偷笑,留下两副扭曲的背影。

    看着这样的扭曲背影,阿奴对两位姐姐的话不免感到有点怀疑起来。于是他小心翼翼,沿着两个丫鬟身后来时的方向,走了去。

    不一会儿,阿奴果真便来到了后庭的花园。在园子里转悠了几圈,也果真看到有一处写着“汤泉池”三个大字。

    看来两位姐姐没有欺骗自己,阿奴这样心想,便消除了疑虑。按两位丫鬟说的,阿奴大大方方地走了进去,准备穿过汤泉池。

    果然,汤泉池假山林立,形状各异。更加神奇的是,有一股热气从地表散发出来。而前方的假山已经被浓浓的水雾遮掩,仿如仙境一般,想必那里就是汤泉池吧。

    阿奴曾听母亲说过,汤泉中的水是天然产生的热水。热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所以眼前的汤泉池热气腾腾、水雾缭绕。如今,他总算见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

    阿奴走近池边,蹲了下来,他想摸摸池中的水,看看究竟有多么热。

    “果然是热水呀,热得不烫人,非常的温和呀。”当阿奴把手伸进池水中,他顿时感到一阵舒畅,就情不自禁地感叹起来。

    就在阿奴准备起身时,一个声音突然传来:

    “谁在那儿说话,是红花,还是蓝花?”

    阿奴方才舒畅的心顿时被提吊了起来。他胆战心惊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朦朦胧胧中只见对面有一个身影。

    那个身影趴在汤泉池边,上半身一丝不挂,半隐半现地裸露在雾气中,下半身浸泡在温水中,仿佛可以看见什么。长长的发丝湿答答地披在光溜溜的后背上,显得极其美丽动人。

    若不是刚才分明传来男人的声音,阿奴说不定会误以为这是一个女人的身影。听那人问自己是红花还是蓝花,阿奴想到了刚才那两个丫鬟,想必说的就是他们。于是连忙道歉道:

    “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不是红花,也不是蓝花,我是今天新来的,正要穿过汤泉池,到前堂去,并不是有意要打扰到你的。”

    “什么?新来的?去前堂?”那身影疑问纷纷,于是转过了头。

    朦胧中,阿奴还是看到了汤泉中那男子的脸,楚楚动人,漂亮得令人惊愕,虽然模糊,却有着似曾相识之感。

    就在两人四目交接的瞬间,一片安静。而此时,外面传来了丫鬟的声音,清晰可听:

    “二少爷,新衣裳已经拿来了,可以进来吗?”

    恰是这时,阿奴脚下的石头滑动,一个跟头栽进了汤泉池中,“哗哗哗”的水声响了起来。

    原来,这位汤泉池中的漂亮男子,正是章家的二公子,名叫彦琛。彦琛原本姓周,并非章太傅的亲生,而是乡下老家佣人的孩子,因为幼时告别乡下的父母,跟随章太傅一起来到福州城,索性便过继成章家的二公子了。

    彦琛天生丽质,长得玉树临风,生性风流倜傥。今年方才十七岁,就早已经被盛赞为闽都第一才子了。曾有众多的风尘女子慕名求见,但都被彦琛一一婉拒。要不是彦琛如此这般洁身自爱,恐怕早就失了童子之身了。

    之前的两个丫鬟,一个头戴蓝花的,丫鬟名就叫蓝花,另一个头戴红花的,丫鬟名就叫红花。阿奴刚才见到他们的那会,他们正是拿着彦琛换洗下来的衣裳。红花和蓝花虽然是彦琛身边的丫鬟,但这汤泉池,除了彦琛允许之外,任何人是不能进入的。

    红花和蓝花知道阿奴是新来的,而且还是李管家那边的人,就想趁机整一整阿奴。于是,红花和蓝花故意撒了个慌,欺骗阿奴说,去前堂的路,就是要穿过汤泉池。其实,这汤泉池除了一个出入口外,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的。

    现在,那汤泉池外,红花和蓝花听到了一阵“哗哗哗”的落水声,便料想到,阿奴肯定已经在里面捅了大篓子,大出洋相了。

    “二少爷,怎么有落水声呀!是不是有人闯进汤泉池了?”红花和蓝花一边叫喊着,一边没经允许就溜进了汤泉池。

    于是,他们信心满满地来到池边,以为可以一举抓获阿奴这个新来的小子。然而,眼前的一切却让他们大失所望了。汤泉池中只有二少爷一个人淡定地泡在水中,背对着他们,而汤泉池的四周没有任何一个身影。

    真是奇了怪了,明明刚才有


    君临天下:本攻要登基 第6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