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 第9节(2/3)
作品:《士为知己》
默。
之前,齐牧凭着区区两万兵力,以少敌多,对抗叶昭的十万大军。各个方面,叶昭都似乎比齐牧要强大。对峙之中,齐牧的处境一天比一天艰难,一点点地陷入绝望的境地,再加上方华意欲偷袭盈州城的消息席卷而来,弄得齐营人心惶惶,惴惴不安。不确定能否见到明日的朝阳的,何止是齐牧?谁都一样啊。
那般形势下,一封封明哲保身、另寻出路的书信恰如这冬日的雪花般簌簌地飞向叶昭大营,也许这些人万万没想到,叶昭将此等铁铮铮的证据都留在了自己的大营里,且这座大营,竟被齐牧踏了进来。
今日,怕是有人欢呼胜利的同时,也有人冷汗直流罢。
齐牧缓缓地摇了摇头,顾决还琢磨着他什么意思,齐牧便一挥袖,“放把火烧了。”
“啊?”顾决讶然,“烧了?那罪证……”
“罪证什么。”齐牧打断他,“这些人好歹没有直接投奔叶昭,只是给自己留条后路,我今天要是带着这么一堆东西回去,不是要将他们生生逼反吗?刚刚解决叶昭,又给自己捅娄子?”
顿了顿,他又叹道,“罢了,罢了,叶昭如日中天之时,我连自己都无法保全,能怪他们什么?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烧了,都烧了,一点渣滓都别留下。”
顾决恍然大悟,当即道,“是!”
“还有,”齐牧补充道,“将这消息跟着战报一起快马传回盈州城,使上下安心。”
很快,齐军烧毁叶军粮仓,焚毁叶军大营,打得叶昭落荒而逃的捷报,传入了盈州城,举城喧腾。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大家都不记得,盈州城上一次出现此等境况,是什么时候了。
总之,齐牧在打了一场历时最久、难度最大的仗后,得胜而归。
齐牧入城后,家小都未来得及团聚,第一件事便是安置好殷子夜,并把陈大夫请来。本来,齐牧万不得已答应殷子夜让他留在军营跟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就有想过将陈大夫也弄过来,殷子夜死活不同意,说陈大夫这么一把年纪了,经不起这个折腾。齐牧一琢磨好像是这个道理,陈大夫可是盈州大地有名的再世华佗,是普通医师难以替代的,殷子夜往后需要他的日子还多的是,只好将就着继续征用军医。
陈大夫这回也没说出什么太新鲜的话,脸色却不太好,多了几分凝重,在齐牧的一再追问下,他也只是说殷子夜过度疲劳,身体负担太大,接下来需长时间的一段休养。
瞅准齐牧与陈大夫唠嗑得差不多了,顾决见缝插针地赶紧插话,“侯爷——”
“怎么?”
“各位夫人……候您多时了。”
顾决话说得已算委婉,齐牧的妻妾们那边,眼神都快把他瞪出个窟窿了。
齐牧愣了愣,“哦。”
顾决快哭了,这哦是什么意思,爷您倒是给个准信啊?
顾决只得硬着头皮接着问,“侯爷啥时候去见见?”
齐牧不耐烦地摆摆手,“等会儿。”
顾决默默地风中凌乱。
他真的无比羡慕何炎、陆荣那些战场厮杀汉。别人都觉得他这职位好,贴身护卫齐牧,实则动刀枪的机会不多,平时就是上传下达一下,他的话很多时候简直就是齐牧的口令,权力高,面子大,至少没谁会轻易得罪他,到打仗那会儿吧,主将所处的位置一般比较安全,顾决既然要保护齐牧,当然也不能到处乱跑,所以即便想壮烈殉职也多半轮不到他。简而言之,活儿轻松,待遇不菲,更没什么生命危险,还不够好吗?
顾决心里憋屈啊。他一身武艺、昂藏七尺的大汉,往好了说,是打杂的,往不好了说,就是个保姆,平时跑腿传信什么的就不提了,有事没事还得替齐牧照顾殷子夜啊,安抚他的老婆们啊,以及看护他的孩子们啊……顾决感到心很累。
好在这趟齐牧没忽悠他,过了一会儿,送走了陈大夫,又与殷子夜说了些话,才起身离开,前往舒夫人的寝屋。
齐牧前脚一走,沈闻若后脚就来了。
实则不是巧合,而是沈闻若知道齐牧在殷子夜屋里,有意错开。对于齐牧与殷子夜的关系,沈闻若心情很复杂。此事严格说来,或无可厚非,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当时,沈闻若的结亲之议被殷子夜婉拒,他未来得及旁敲侧击地对殷子夜加以劝导,叶昭便向齐牧宣战了。大敌当前,一切以国事为重。
一别,就是一年多。沈闻若提着礼盒进门,看到靠坐在床上的殷子夜,客套都忘了,让阿罗接过礼盒后,便大步走到床边,在他身旁坐下,“子夜,你……”沈闻若一介鸿儒子弟,平日出口成章,这会儿却找不到合适的措辞,别来无恙?显然不合适,沈闻若想来想去,只得道,“你没事就好。”
“子夜能有什么事?”殷子夜笑道。
看着殷子夜轻松的神色,沈闻若叹息一声,“子夜,实不相瞒,愚兄早就得知子夜在军中卧病,心中忧虑,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子夜病重昏迷之时,侯爷曾写信问询于我,意欲退兵据守盈州城,愚兄极力劝阻侯爷,望侯爷坚守到底。愚兄深知,战场险象环生,条件恶劣,若子夜……若子夜有何三长两短,愚兄便是千古罪人了——”
殷子夜一把握住他双手,“闻若兄何罪之有?若子夜当时神志尚清,必定也会力谏侯爷坚持下去,此乃关乎天下走势之关键,子夜随侯爷出征,便是要尽一个谋臣之责,而子夜失职之时,闻若兄恰做了该做的事。反过来说,若真的因子夜,而令侯爷作出错误的决定,误了上下臣民,误了中原百姓,那么子夜才是千古罪人啊!”
沈闻若怔了怔,略带欣慰地点头,“子夜……当初向侯爷几番推荐你,实乃愚兄此生引以为傲之抉择。”
“闻若兄言重了。谁人不晓闻若兄乃爱才之人,且胸襟广阔,绝不吝于向侯爷举荐贤良,有闻若兄此等正直之臣,乃朝廷之福。”
确实,除了殷子夜以外,沈闻若先后为齐牧推举的人才不在少数,或是当今名士,或有不世之才,基本一一受到齐牧任用。
沈闻若不置可否,反又说到殷子夜身上,“这次子夜助侯爷大胜而归,奠定大势,功不可没,可喜可贺。”
“子夜出力有限,无甚大功。反倒一身顽疾,给侯爷添了不少麻烦。”
“子夜别过谦,开战之前,正是子夜你一席话振奋了军心,之后又力主侯爷迅速前往安州平定杜灼之乱,最重要的——”沈闻若神秘一笑,“听说子夜预测方华被刺一事,当场就把大家都吓到了啊?”
殷子夜抬眼看他,“闻若兄也认为子夜是信口雌黄?”
“哈哈,”沈闻若笑道,“此言若出自他人之口,愚兄必不能信,但既是子夜说的,想必你有自己的道理。再说,如今叶昭已然败退,仍未有方华来袭的消息,不已经有足够的说服力了?”
“无事便好。”殷子夜沉吟道。
“愚兄深知子夜向来别具一格,不拘常理,凡俗之人远不能及啊。”
☆、难得糊涂
这一句本是赞颂之词,可此刻殷子夜听来,却不知沈闻若是否别有一番言外之意。
有也好,无也罢,殷子夜又能作出什么回应呢?人生在世,有时难得糊涂啊。
沈闻若也发现了,只要一涉及这话题,不论他蕴含得多么微妙,殷子夜都无一例外地和他耍太极,以柔克刚,装聋作哑,让沈闻若完全找不到着力点,使不上劲。
罢了,来日方长,沈闻若有的是机会。
各方都安顿得差不多后,齐牧下令军中开设盛宴,大举庆功,犒劳将士。齐军此战死伤不算太多,但奔波劳碌了那么长时间,都不容易,总算能吃上一顿像样的了。
一时间,酒肉飘香,歌舞升平,四处是欢声笑语,豪情壮志。宴会整整持续了三天,撑得大家三年不想再喝酒吃肉。
此战尘埃落定个多月后,接近年关,盈州城上下才收到一个令大家后知后觉的消息——东南阳州势力的方华,不幸逝世了。
而逝世的原因,令不少人瞠目结舌——方华原率军欲北上袭击盈州城,结果还没踏入盈州城边界,就死于刺客之手。
齐牧麾下一阵哗然。
此前有人讽刺殷子夜“铁嘴判命”,这下可好,实践检验真理,不是铁嘴判命是什么?
但没人有那个心情去钦佩殷子夜运筹帷幄,料事如神。这真的太“神”了,超出了正常人可理解的范围,要不是亲身经历,说什么也不能信。
巧合,一定是巧合。
只能这样解释了。
于是,绝大部分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缘由。
对此,殷子夜一笑置之。
既然已平安度过一劫,哪怕真的是巧合,又何妨?
却不可否认,也无法阻挡,殷子夜声名渐大,有关他的光怪陆离、面目全非的奇闻,渐渐流传开来。
其中,不好的比好的多。
甚至有个这样的版本,说齐牧得了修炼成精的妖道襄助,以至于千里之外可以暗杀方华,以少打多也能大败叶昭。
殷子夜交友甚少,沈闻若不是个八卦之人,齐牧日理万机,听不见,看不到,倒也六根清净,怡然自得。
总算又可以过个好年。自天下大乱以来,齐牧至少一半的春节是在战场上度过的。
大年初一,齐牧照旧一律推却了所有应酬,命人备了一桌子菜,万事俱备后,屏退一众下人,偌大的寝屋里,只剩两个身影。
“侯爷,新年好。”殷子夜正正经经地行个礼。
“好好好。”齐牧笑着摸出块东西,“来,给你压胜钱。”说着,将那物事放到殷子夜手中。
殷子夜意外地细一端详,是一挂以红绳吊着钱币的腰佩,简洁朴素,钱币正面刻着“福寿康宁”,背面则雕有龙凤图案,这种装饰物一般并不值钱,只是寓意着去殃除凶、如意吉祥。
殷子夜哭笑不得,“侯爷还当子夜是孩童呢?”
“你不是,你家小妹是。”齐牧另一手又拿出一块,“这还有一枚,拿去赠与你小妹吧。”
虽然自殷子夜将殷果送入沈府后,齐牧便再没见过这个小姑娘,但殷子夜在乎这个小妹,齐牧是清楚的。所谓爱屋及乌,大体不外如是。
“来,现在就给你戴上。”齐牧说着,也没等殷子夜回应,贴得更近了些,稍稍弯腰亲手将腰佩挂到了殷子夜腰间,殷子夜定定地站着,任由齐牧的动作,直至齐牧直起身子,“好了。”
“谢侯爷。”殷子夜轻声道。
“与我,不必言谢。”
殷子夜脸上有些发热,略带慌张躲开目光,将另一块一模一样的腰佩小心收好,想到什么,“子夜没给侯爷备礼,失策了。”
齐牧意味深长地扫他一眼,“你人都是我的了,备什么礼。”
“……”
殷子夜看着他,半天没答出话来。
“看什么?”齐牧打趣。
殷子夜摇摇头,“两日不见,侯爷的造诣越发高深了。”
“嗯?”齐牧一挑眉,“这话怎么听着像骂人呢?”
“没有,子夜在夸侯爷呢。”
明知他在揶揄,齐牧懒得跟他计较,扶着袖子拿起筷子,一下一下地往殷子夜碗里夹肉,“行了,再不吃菜就凉了。”
“侯爷……”殷子夜一脸哀怨地看着自己碗里的肉越来越多,“太多了。”
“才多少?我那小儿子比你吃的都多。”齐牧不容分说,“这都是陈大夫定的菜谱,你身体太弱了,军营里吃得又没营养,接下来一定要好好补补,”他终于停下了筷子,“先把这里的吃完吧,”说着,神色故作严肃,“不许剩。”
殷子夜很无奈。
便在此时,门外有人唤齐牧,是顾决的声音。
现在顾决学聪明了,有事找齐牧的时候,他的房门若关着,那肯定不会闯进去,若没关,顾决也坚决不直接上前,而是远远地喊上一声,好让齐牧做点准备。
齐牧有点不耐烦,大年初一的,想好好吃顿饭都不行,“就他事多。”嘀咕了一句,起身往门口而去。
趁着两人说话的当口,殷子夜灵光一闪,迅速地把肉都夹回到齐牧碗里。
坏事干完,殷子夜面不改色地继续端坐着。
齐牧关上房门,转身回来,还没坐下,目光就敏锐地捕捉到了什么,“你又给我弄过来了?”
“什么?”殷子夜一脸无辜地明知故问。
“你少给我装傻。”
“……”殷子夜叹口气,“侯爷,你记忆力也忒好了。”
“你啊,人都说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怎就你偏生只爱酒,不爱肉呢?”
殷子夜淡淡一笑,并不言语。
“笑什么,你以为装疯卖傻就过去了吗,今晚要吃不完,我就……”齐牧顿住了。
“就怎么?”
“我就只能亲自喂你了。”齐牧认真道。
“……侯爷,你又来这招。”
“对付非常之人用非常之法。”齐牧改编了殷子夜这句话,“本侯是说得出做得到的人,你看着办吧。”
两人说着,笑着,推杯换盏,对饮畅谈,时而共商天下大事,时而拉扯闲话家常。
幸福,大概便是这样的光景罢。
冬日里的温暖,战乱下的平和,曲折间的安然,争霸中的宁静。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上元节,殷子夜照旧受邀到沈府中作客。最激动的,还是殷果。知道这日殷子夜要来,早早就心不在焉地候着,一听到下人通报殷子夜登门,拔腿就冲了出去。
“哥哥!”
再不是一个小女娃,而是一个芳龄姑娘跑了出来。
仿佛只是一转眼间,七年已过,殷果已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子,芳华正盛,青春无限。她这一年年的长大,如白驹过隙,殷子夜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殷果便破茧为蝶了。
是啊,就七年了。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似水的流年从不等人,回望一步步走过的路,殷子夜只觉恍如隔世。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有些事情免不了改变,有些人却会停留得久一些。比如殷果,个子高了,年纪长了,可殷子夜没觉得她性子有变多少。
果不其然,殷果蹭蹭蹭跑到殷子夜跟前,一下子扑过去搂住了他。
殷子夜每次都被殷果整得一阵踉跄,好不容易稳住身形,不由道,“果儿,你已经是个窈窕淑女了,要注意仪表与礼节,让他人看到,成何体统。”
殷果朝他一撇嘴,“什么窈窕淑女,谁爱当谁当!咱亲人还得讲那么多礼节什么的,累不累呀?”
“……”殷子夜又语塞了。
如果他有那个能力,能豢养并保护这个小妹一辈子,他一点也不介意殷果一直保持此般天真烂漫、纯朴无暇的赤子之心,永远无忧无虑地活在最简单的世界里,然则……他很清楚,他做不到。这个社会,它的好与坏,它的现实,它的残忍,它的无奈,所有这些,你
士为知己 第9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