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金进京记 第28节(2/3)
作品:《央金进京记》
王莲江在外面等我,冲着我勾了勾手指头,说道:“我带你去见白芍。”
……
白芍住在陈家医馆。陈家医馆就是陈锦堂家以前开的医馆,后来陈家人都没了,雷丰瑜把这个地方买了下来,但一直闲置,这次把白芍找来后,虽说没有难为他,可也不许他再离开京城,就让他住进了这里。
白芍身上穿着麻布的白色袍子,头上是稀稀疏疏的白发,胡子也是稀稀拉拉的三缕小胡子。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个得了道的白老鼠精。
我到那里的时候,他正在一口大锅里煮膏药。看见我来,他忘了搅拌锅子了,只顾着瞪着我看。
“药要糊了。”我说。
“行,你闻药的鼻子还是灵敏不减当年!”他把灶堂里的火灭了。
我看了看手上还拎着的锅盖,正好替他盖上。
“把衣服脱了吧,让我瞅瞅。”白芍对我说道。
我脱下衣服丢在旁边积了灰的旧椅子上,然后取出刚才从御膳房里顺来的酥油,把酥油放在锅盖上,锅盖已经被熏热了,很快把那团酥油融化了。
我抓起酥油抹在胸口上,缓缓的揉搓着,胸口上一层皮就渐渐的掀了起来。
“有意思!”白芍和王莲江一起看着,惊奇的说道。
“牦牛骨熬出的胶,只溶于牦牛乳汁中提炼的酥油里。”我说。
将那层皮揭了下来。“嘶!”这层胶已经粘了太久,与皮肤都长在了一起,这一揭下来撕皮裂肉,点点血珠渗了出来。
鲜血淋漓的皮肤上,并排着两个十字型刀疤。
“我的天,你还真做到了!”王莲江手指点着我胸口靠中间位置的那个十字型的刀疤,兴奋的都有点喘了。
“那是,我早就说过我医术比你强。”白芍得意洋洋的说道,“医术就是需要创新。”
“创新?当年你给人挖脸上的痣,结果害得人家整个脸都烂了,还有你给人接断掉的手指头,最后不得不把整只手砍了,要不是你如此胡闹,师傅当年也不会把你赶出师门。”王莲江说道。
“鼠目寸光的!”白芍冷哼一声:“现在我成功的例子就摆在你面前。“他指着我说:“这不是吹嘘,这是真正活死人而肉白骨的奇术。”
“活,活个屁了,他这样也叫活?”王莲江大声反驳道。
“你们俩先别吵了。”我把这两个老头拉开两边,“你们能不能先说说,我这怎么样?算是治好了,还是没治好?”
“没有,当然没有。”王莲江抢着说道:“我早说过,你就快死了,虽然当时我搞不清你究竟是什么病,但是以我给人治病的经验,早就觉得你不对劲。”
我看向白芍。
白芍对我说:“总之你还活着,这就是医学史上的飞跃。”
“然后呢?”我问。
“既然是飞跃。”白芍揽住我的肩膀,对我说道:“就总有飞不稳的时候。”
“飞不稳就像那个烂脸的,和那个剁手的?”我又问。
“那个烂脸的和那个剁手的,你可以叫他们为先驱。”白芍说。
第112章 不要让我太感动
“你当时所处的环境异常的寒冷,因此避免了感染,让你暂时把命保了下来,不过硬接上去的血管和那颗心,随时可能发生病变,发生堵塞等等意想不到的事,至于会发生什么,要等到你死了,把那颗心挖出来才能知道。”王莲江说道。他兴奋的用手掌摩挲着他的药箱,似乎很想现在就挖出来看看。
“其实往好处想,任何人也不知道自己会什么时候死,怎么死法,你看有的人喝水呛死了,有的人还吃饭噎死了呢。”白芍说道。
“你这是往好处想?”我叹着气问。
“反正这病也是没得治了,那多活一天不就是赚一天吗?”白芍拍着我的肩说。
“哎!算是吧,或者就是赚了。”三个哥哥、一个老婆、一堆朋友,噶尔多吉、杰布、东嘎将军等等,甚至还有拓跋思远也算一个。“赚大发了!”
我拿起自己的袍子想穿上,发现袍子上沾了灰。
环顾周围,这处陈家医馆里到处都是灰尘、蜘蛛网。想起陈锦堂那颗头颅,那颗到死了都干干净净的头颅,叹了口气。
动手将屋子里里外外都收拾打扫了一遍,这才离开,临走时把黑药膏再抹上,挡住胸前的疤,再嘱咐白芍要保密。至于王莲江就算了,也没人信他的话了。
离开陈家医馆,我继续奔京郊兵营去。我真的想见我哥他们,趁着还没被喝水呛死,被吃饭噎死前多看看。
到了兵营,老远就看见明黄旗子迎风飘扬,一匹大黑马立在营前,雷丰瑜火红衣袍迎着风坐于马上。
当我看见他时,雷丰瑜也看见了我,催马奔来。
“你怎么来了?”我问他。
他从马上跳下来,我看到他怀里抱着一件狐球,“太阳落山就冷了,忘了让你要多加件衣服了。”他用那件狐裘将我裹上。
“你公事处理完了?”我问他。
“没有什么比你重要,稍后再处理不迟。”他说着给我系好领口的衣带,却看见我衣袍上没抖干净的灰,“这是从哪弄了一身灰,而且怎么耽误这么久,我在这里等的都担心了。”
“我去了趟陈家医馆,看了看白芍,顺带把那里打扫了一下,白芍真是太不讲究了。”我说道。
“这倒是我疏忽了,我这就给白芍也配几个医童,跟他学学医术,也照顾他生活起居,毕竟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雷丰瑜说道。
“白芍、王莲江、安庆,我看咱们干脆开个老人院吧,让他们都住进去,有人照顾也能互相做个伴。”我说。
“好主意啊,等到我们老了也住过去。”雷丰瑜说道。
我沉默了。
“怎么了?”雷丰瑜皱起了眉头。
我摇了摇头。
“你是不是知道了?”他问。
“嗯?”
“吐蕃太子跟我提出了辞行,他们要回归吐蕃去了。”雷丰瑜说道。
我将头抵在他的肩上叹了口气。
“我们留他们多住些日子好吗?”雷丰瑜搂住我,拍抚着我的背脊,“我们留他们到开春,然后我们再一起送他们出关,这样大家就还能在一起两个月。以后我们可以常去看他们,他们也可以随时来看你。”
“好!”我调整了下心情,对他笑了笑。
他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拉着我的手,牵马向兵营走,“那我们就去找他们去吧。”
“对了,你怎么又穿上这件红袍子了?”又不是去狩猎,又不是去行军,雷丰瑜这会儿又穿上了这件大红色的战袍。
“不好看吗?”他问。
“倒不是不好看,只是一个大男人总穿红色的衣服感觉有点怪。”我说。
“红色比较显眼,这样你才能从远处一眼就看见我。”他说。
哎!能不能别给我太多幸福,太多感动啊?
……
幸福每天都有很多,感动每天都有很多,我觉得好像是活在梦里。只是每天吃饭喝水的时候都格外小心,怕一个意外就终结了这一切。
就这样过了我人生最美好的两个月之后,汉人的除夕到了。除夕过后就算是春天了,是新的一年了。
那天晚上,雷丰瑜给我换上大红锦缎华服。
“怎么也让我穿红的?”我问他。
“吐蕃呆的太久你都忘了?在咱们这二十才及冠,及冠前都只是少年,少年就是孩子啊,在除夕晚上是要穿红色的,还要给压岁钱。”雷丰瑜拿出一个红封给我。
我打开一看:“呃!”木头牌子,就是他雕刻出来的,交给风不服的那个。“这个是?”
“以前我给龙跃的是官职、地位,还有黄金的大印,现在我给央金的是我的心。”他俏皮的眨了眨眼睛,“我后半生的性福,随时挂在你身上。”
“明显是小气。”我撅了撅嘴。
“你可以用这个去把国库打开。”雷丰瑜说道。
“真的假的?”我问。
“要不然去试试。”他说。
“不用试了,就算只是一般的木头牌子我也喜欢。”我把这块牌子挂在了腰间。
“走吧。”雷丰瑜拿出一件雪白的狐皮大氅给我穿上,他自己也穿了件一样的,拉着我往外走。
“去哪?”我问。
“去走走,像我们认识的第一个除夕那样。”他说:“我一直觉得那一次跟你走的不够久,一直想再走一次,不,每年都走一次,直到我们老的再走不动的时候。”
我的小心肝,不要总刺激我好不好?
心里叹着气,还是任凭他牵着我出了宫。
天上下着雪,很大的鹅毛大雪,将房屋树木都染成了白色,不过街上的人还是很多,爆竹声也不绝于耳。中原这里百姓有守岁的习惯,大约会热热闹闹的一直到天亮。
雷丰瑜拉着我,边走着,边将各处指给我看。
“那是我们打着伞走过的街。”“那是你中状元时披红挂彩走过的街。”“那是咱们初次相遇的地方。”
后来他将我带到一处相对幽深的巷子里。
“这里是……”我停在那门口,这地方是龙将军府,我等着嫁做戎狄太子妃的时候还住过。现在是忠义堂了,有一些流浪的倭国浪人住在里面。只有门口的照壁上还龙飞凤舞的写着个‘龙’字。
我转头笑了笑,“这里就不用进去了。”因为跟平岩久治彻底闹翻了,见到这些人也不知道要怎么样说。
“不进去也好。”雷丰瑜拉着我转身走开。
走了几步他停下来,问道:“那柄魔焰宝刀,不知道你把他放在哪里了?”
“魔焰?”我问。
“就是我交给十一郎的那柄。”他说。
“不知道了,当时战的混乱,不晓得丢在哪里了。”我说。
“不要紧,丢了就丢了。”他说道。随即牵着我继续往前走。
我悄悄回身,看了眼那书着‘龙’字的照壁。
第113章 吐蕃人真直率啊
春节过后,天气还没有转暖,杰布和东嘎将军他们就启程了,我和雷丰瑜前往送行。
正好拓跋思远也要回草原,那就一路吧。
一路从京城打打闹闹的到现在,彼此都有点依依不舍。
所以大伙一合计,决定从京城出发前往中原的北部边关——卧虎关。出了卧虎关就是戎狄的地盘了。而从卧虎关不远的怒江溯江而上,就可以直达吐蕃的都城逻些了。
雷丰瑜为吐蕃赞普准备了丰厚的回礼,同样丰厚的礼物也送了一份给拓跋思远,虽然雷丰瑜对拓跋思远一直表现的比较抠门,但临别之际总算是大方了一把。
拓跋思远却将大部分礼物变卖了,换成了美酒,与吐蕃兵和雷龙战骑众将士共饮。
如此,这路上几日大家走的都是醉醺醺的。
“下次再见或者是在战场上了!”卧虎关前,拓跋思远把着雷丰瑜的肩膀,说道。
雷丰瑜给他的肩膀一拳,“那就战个痛快,不需要你手下留情。”
“哈哈!当然不会。”他笑罢了看向我,“好好等着,打败了他,我再抢你一回。”
“没问题,尽管抢。”我大方的说道。
高耸的,如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打开,吊桥放下。
黑羽骑重新整队成四方阵型。随着一声哨子箭的尖啸,拓跋思远带着他的人,卷起烟尘出关而去。
“我们……”杰布走过来。
我拉住他央求,“你们就再陪我两日吧,就两日。”
杰布看着我,大人般的叹了口气,像我哥他们那样,摸了摸我的头。我才发现出来一年杰布长高了一大块啊,跟我差不多高了。
“哎,也真是可怜,比我大不了几岁,就要永远的离开家乡了。那我们就再多陪你两天吧,就两天啊,我们这五千人,在边关这里吃饭,可不比在京城那里。”杰布说道。
“哎呦!看不出啊,想的这么周到啊!”打嘴架二组的龙月说道。
龙月身边站着高娃,她没有跟她哥哥回戎狄,她已经决心永远留在中原了,而月儿这次似乎也忘了赶她了。而且两人背后,小手手还拉着呢。
我忍不住发笑。
我的手,也被雷丰瑜勾住,“这两个很像咱俩当年。”他低低的笑一声:“我追你可比高娃追月儿追的狠呐,年头长了几倍不说,还等于是追了两辈子。”
“如果再来一次还会不会追?”我笑问他。
“追!”他斩钉截铁的答道。“再几辈子我也一直追。”
“转世轮回这么虚无缥缈的事,哪能次次都被你遇上。”我笑叹道:“能相伴一生就足矣了。”
他也笑。
此时卧虎关上守关的将士都列队两旁,等着雷丰瑜检阅三军。我们也不敢太过亲昵。玩笑了几句,雷丰瑜叫了人来给我们安排住处,他则去阅军,以及犒赏三军什么的。
对外我还是吐蕃来的差巴小子,皇后的替身,在边关军心很重要,所以反而不能像在德政殿上那样胡闹,雷丰瑜也就不让我伴在他身边了。
我自随他的内侍们去安顿。
这次出来的比较从容,准备的也周详,壮壮、风不服他们都一起来了。吃住用度都有他们打点好了,也不需要我动手。至于杰布和我哥他们那边,我也不属于他们一系的了,自然更不需要我做什么了。我就游手好闲的四处溜达。
这卧虎关乃是要塞重地,屯兵足有七八万,岗哨林立井然有序。不过站岗的这些差不多都是新兵蛋子,应该都没见过龙大将军,只有少数老兵,看着我的眼神有点怪,但也没有上来跟我搭话的。
只有一个年轻的文官,在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我。我回头,他就停下,我往前走,他又跟着,似乎是找我有事,可又犹犹豫豫的不敢过来的样子。
我又一次停步回头,看着那人,那人文质彬彬秀秀气气,带着点书卷气息,看他身上的官服,应该是个四品。
“找我有事?”我问他。
“那边阶井建好了,我想带你去看看。”他说。
“阶井?”
我随着这人往兵营外的山坡走,边走边闲聊了几句,这人名叫童江,现在边关这边修渠引水的事,就是他负责的。
“那就是阶井。”
站在山坡上,顺着童江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好几个四四方方的大井。说是井,有点不太恰当,因为太大,每一口差不多都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又有十几米深,从井沿到井底由台阶一层层的铺下去。
“井底没有水啊?”我说。
他看了看我,道:“这是囤水用的。”他向另一侧险峻的岩石峭壁一指,“那里正在用炸药开山,等开出缺口,就可以引怒江的水灌入阶井之中,足够种粮食和边关人畜饮水用了。”
“哦,真不赖。
央金进京记 第28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