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雨情 第2节(1/3)
作品:《乱世风雨情》
浓情之后,两人静静相拥,共看这时的繁星满天,共享这刻的静默安详。
两人此刻都没有说话,彼此相依,寂静喧哗。
原来,这就是两情相悦的味道。
原来,这就是爱情的味道。
如此美好,令人心醉!
弘毅偏头看向凌云,见他已阖目而卧,似乎在安恬沉睡。睡梦中他仍是那么清丽无瑕,秀逸的侧面在分外清凉的月夜下,更显得温润优雅。弘毅含笑凝望着他平静的睡颜,轻轻在他眉间落下一吻。
情迷,玉人已倦……
弘毅坐起来,轻轻将他抱回屋内,仔细为他盖好被子后,神情从容悠然,面带微笑的往门外走去。
打开门,抬头仰望夜空;今夜星光璀璨,岁月静好。
而此时医仙躲在一旁偷笑,心道看来药效不错。话说医仙准备的酒,敢随便乱喝吗?那酒里自然会加入什么东西啦。
医仙见弘毅出来了,赶紧上前打招呼,还故意装作只是一场偶遇。
弘毅此刻见到医仙,微微有些尴尬。此时他并不想多聊,略微点头后便想走开。
可医仙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拉住弘毅故作不知的问道:“你说了吗?”
弘毅这才后知后觉的想到一个问题,今天应该是我表白啊,怎么就成凌云了呢?
“算是……说了吧。”弘毅含糊的答道,抬腿打算就走。
医仙不依不饶的继续问道:“你可知,何为情,何为爱?”
弘毅闻言停住了脚步,疑惑的看向医仙。倒不是因为医仙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一本正经的语气让弘毅有点吃惊。
医仙则是表情严肃的看向他,等待他的回答。
弘毅见医仙如何重视这个问题,便收起玩世不恭的态度,老老实实回答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不对。”医仙一口就否定了。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也不对。”
弘毅顿时觉得医仙在耍弄自己,挑衅的问:“那是什么?”
医仙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有些伤感的看向远方,良久才缓缓道:“相濡以沫,相忘江湖。”
弘毅闻言深深心头大骇。当年,他曾问凌云何为爱情时,凌云也说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他们两人曾一起聊天品茶,一起赏雪看花,一起下棋看书,现在又一起逃难天涯。如今,弘毅明白了相濡以沫的意思。可是,为何会相忘江湖?
弘毅想问医仙,而医仙此刻已经走远,留下一个孤独寂寞的背影。
弘毅忽然想起医仙曾讲述的那段美好的情史。可是,那故事中的女子,今在何方?
医仙此刻也想起伤心往事,看着弘毅和凌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可惜,一个胸怀天下,一个心系苍生;注定了相忘江湖的结局。
☆、第十二章
翌日,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艳阳高照。凌云微微睁开双眼,目光朦胧的打量着房间四周,仿佛不知身在何处。
犹记昨夜缱绻缠绵,今朝衣散落红点点。回想起昨日,凌云脸微红,当时自己仿佛是失去了理智,只希望得到那刹那的美好。
此时响起了敲门声,随后门被推开。站在门口的弘毅一身黑衣,却不是他平日里穿的那种华服,而是一身粗衣麻布;手中还端了碗乌黑的药,对凌云说是医仙熬的补药,必须要喝。
凌云一听,便知医仙已经知道了;觉得更加尴尬,忙仰头咕咚咕咚喝完药。而弘毅有些怔怔的看着他,没有一点要离开的意思。正沉默中,忽然弘毅又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我们许过誓言的,‘天涯海角,不离不弃。’对不对?”
凌云点头,有些困惑的看向弘毅,不知他此时为何突然提及这个。弘毅见凌云点头,心情顿时就舒畅了。于是他便不动声色的转移话题,向凌云侃侃而谈他随医仙今早去上山采药时的趣闻趣事。凌云含笑听着,心道这才一天时间,弘毅怎么对医仙的态度转变了这么多。也不知以后他与医仙会不会成为忘年之交。
果真如凌云所料,随后几天弘毅和医仙时时混在一起。他们俩性格本就相仿,都在放浪形骸之人,在一起时自然是志趣相投,相处甚好。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寒冬已过,春回大地。
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与医仙分别的日子也终于来临了。
弘毅知道要离开时真是有点恋恋不舍。虽然他开始时对医仙的有些地方很无语,但随后与医仙相处越久,越对医仙产生敬佩之情。老人如酒,越陈越香,入口甘淳,后劲有余。医仙久经沧桑,所感所悟,自然比弘毅凌云更为深刻。
这晚,医仙又一次准备了丰富的酒宴,可众人兴致都不高。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离别宴。
弘毅与凌云默默低头喝酒吃菜,医仙见他们伤离别,忙举杯劝道:“都端起酒杯,高兴一点。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弘毅也附和道:“对,又不是生离死别,何必伤感?”
凌云也端起酒杯,微微翘起唇角:“是啊,离别有期,重逢可待。”
三人举杯同饮,一扫伤感气氛。
而后医仙谈论着他早年游历时的所见所闻,弘毅与凌云在旁聆听,时有说笑。饭桌上,一种淡淡的,温馨的气息在静静流淌。仿佛从未有过什么逃亡,也没有什么离别;仿佛他们只是平凡人,没有倾国太子,没有第一说客,也没有医仙。
酒正酣时,凌云一时兴起,拿出“长相思”吹了一曲。弘毅微微眯眼倾听,还不时用筷子敲碗助兴。医仙在旁含笑静看,心中却有些伤感的想:或许他们今后会分别,会痛苦;可是这一刻,如记忆中的珍宝,即便埋入尘土,也永放光芒,不会忘怀。
喝到最后,众人微醺,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一切,惬意而又美好。
☆、第十三章
弘毅与凌云一大早起来正要收拾行装,医仙却跑来说帮他们都准备好了。医仙早年四处游历,野外生存经验丰富,帮弘毅他们准备吃的穿的用的小巧又实用,还带了各种各样外敷内服的灵丹妙药,为防途中生病受伤。
凌云微微感动,默默接过医仙手中的包袱,只觉得无以为报,不知该说什么好。
最后众人依依惜别一番后,弘毅与凌云又再次踏上了归途。
总得来说,在医仙这里的日子,是一段美好而温馨的日子。而且该表白的表白了,该干的都干了,也算是不枉此行。
然而山中岁月无忧,世上百事已过。
因为弘毅与凌云躲到了医仙隐居之处,所以俞王翻遍俞国,也没有找到二人。俞王这才知道弘毅不是好对付的,便使出了杀手锏。
俞王的杀手锏是一个刺客——孤剑。他可不是一般的刺客,他是混江湖的人就该闻名而动容的人物,他就是俞国第一刺客。
此人剑法超众,以快闻名;性格孤僻、冷漠。但对俞王忠心耿耿。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孤剑自出道以来,从未曾失手过。所以被孤剑盯上的人,必死无疑。
而弘毅,则很不幸的被孤剑盯上了。所以,当弘毅与凌云走到半路时,突然前方出现一个身穿黑袍,手持长剑的怪人,那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孤剑笔直的立在路中央,仿佛知道弘毅要来,已在此等候多时了。可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没有露出一丝急躁的表情,就好像假如弘毅今天仍然没来,他也不介意再等上几日。
虽然弘毅没有见过孤剑,但他也不会傻到去问黑袍人是敌是友,为何拦路。于是反应迅速的拔剑当胸,上前一步挡在凌云身前。
凌云站在弘毅身后,明显看到弘毅被凌厉的杀气压迫得身形微颤,却依然毫无畏惧地和孤剑对峙着,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护在身后。
此时的弘毅,再也不是三年前的弘毅了。以前的弘毅如一把刚出鞘的剑,锋芒毕露。而如今的他则是在潇洒狂放中增添了成熟内敛的气质。
而此刻局势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倏然,孤剑与弘毅同时出剑,快如闪电。弘毅想先下手为强,足尖点地,直刺向孤剑的眉心。孤剑却比他更快,更快的出剑,只轻轻一挥,便打掉了弘毅手中长剑。
快,真快!弘毅从没见过这样快的剑,他满眼震惊,不可置信的看着孤剑。
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只一招,弘毅就输了。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如今在这敌强我弱的形式下,啥也别说了,快跑吧!
弘毅一把拉上凌云,运用毕生所学的各种轻功向前飞去,什么“踏雪无痕”啦,什么“一骑绝尘”啦,使出看家本领,简直是算超常发挥了。
幸好弘毅轻功是极好的,而凌云也正好学过轻功,于是两人手牵手一路飞奔,再加上深山老林本就容易迷路,两人左拐右拐一阵乱闯,总算甩掉了孤剑。
当然,甩掉孤剑的代价是,连凌云这种博闻强识的人也不知道如今身在何方了。
☆、第十四章
迷路了,彻底的迷路了。两人在这个破林子里转了半天,依然没有找到出路。
走了半天,弘毅累极,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了,仰头幽怨的看着凌云,懒懒的问道:“出不去,怎么办?”
凌云也找了个地方坐下,见天色已晚,今天怕是走不出这深山密林了:“先吃点东西,然后找个山洞住下吧。”
终于能缓口气了,弘毅和凌云各自拿了些干粮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了。
弘毅背靠树干,咬了几口干粮,恨恨道:“那个人到底是谁?武功还挺厉害的。”
凌云则是有些消沉,像是对前路没有了信心,神色显得疲惫,道:“那人能舞出这么快的剑,我猜他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孤剑了。”
弘毅偏头,眼神困惑,表示没听说过此人。
凌云知道他身在倾国,自然没听说过孤剑此人。于是详细解释道:“听闻江湖传言,孤剑他剑法超众,以快闻名于国内。而且心狠手辣,杀人无数,从未失败过。于是他是俞国公认的第一刺客,也是俞王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弘毅撇撇嘴,不屑一顾的轻蔑一笑:“那么他的神话恐怕要中止了,因为他杀不了我。”
凌云转头看向他,有些无奈的笑笑。没想到弘毅身陷困境仍能这么乐观。
弘毅看出他笑的意思,挑眉道:“怎么,不信?本太子有上天庇佑,自然能逢凶化吉。所以你放心吧,一切都会好的。”
看着面前这个自信满满的少年太子,凌云一时不在该说什么,他知道弘毅是为了宽慰自己,才装出毫不担心的样子。
顺着弘毅的话,凌云收起心中的顾虑担忧,重复道:“是,一切都会好的。”
吃饱喝足,接下来是解决睡觉问题。
两人又重新上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理想的山洞,眼见夜已黑,只好在一个很小洞穴里将就将就过夜了。
那个洞穴非常小,小到只能容身两人。凌云和弘毅只能可怜的蜷缩在一起。两人相拥在一处角落,周围一片漆黑,看不清彼此的面容,却仍觉得很安心。
黑暗中,弘毅轻声开口问道:“你怕吗?”
“不怕。”
“你后悔吗?”弘毅忍了半天没忍住,还是问出了口。
“不悔。”凌云言简意赅的坚定的回答道。
是的,不悔。不后悔相识一场,也不后悔相爱一场,更不后悔陪着他亡命天涯。
凌云做到了当年的承诺——天涯海角,不离不弃。一直陪伴在弘毅左右,陪他度过了最危险、最艰难的日子。
弘毅听到凌云的答案,眼底略有湿意,只是紧紧拥抱住凌云,久久不愿放开。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弘毅卸下所有伪装,只想紧紧抓住最后一丝温暖。
凌云能感受到他的身子微微颤抖,泄露了他全部的痛楚与恐惧。凌云知道这些日子弘毅心底其实是忧虑恐惧的,但他很好的掩藏起来,只为让自己安心。
而弘毅现在,应该还不到十八岁吧!当这个年纪的少年还在父母膝下承欢,还在与心爱女子花前月下时,弘毅却已背负起一个储君该有的责任,流落异国为质,历经磨难。想到此,凌云心底微叹,也紧紧反抱住他。
两个男子相偎相拥,耳鬓厮磨。就像两条涸泽之鱼,相依为命,相濡以沫。
直到最后,两人相拥而眠。
☆、第十五章
弘毅醒来的时候已是天明。清透的晨光投入洞内,空气里带着露水的湿意和寒意。而身边的凌云却早已清醒,身披锦裘,独自一人坐在洞口处出神。
弘毅舒展了一下筋骨,也出洞坐在凌云身边。两人有取出点干粮分了吃完,然后打算继续寻找出路。
两人走在林间小道,此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小道两旁百花争艳,风景秀美。但弘毅与凌云谁都没有心思去欣赏美景。弘毅百无聊赖的走在路上,忽然听见有叮咚泉水声响,立马精神振奋,向前跑去。
过去一看,前方果然有淙淙溪流。弘毅心中大喜,顿扫连日来的疲惫烦燥。一边招呼凌云过来,一边蹲下掬水洗脸,洗完用衣袖擦擦。弘毅看凌云拿出水囊正欲取水,便先起身沿着小溪随意走走,走着走着,他蓦然停住了脚步……
凌云取完水后,抬头见弘毅在俯身查看着什么,奇道:“毅,怎么了?”
弘毅招呼凌云道:“云,快来看,这里躺着一个人。”
凌云闻言赶紧跑去,却见有一男子倒在草地上,双目紧闭,眉头紧皱,似乎十分痛苦。大量的血从他的胸口伤处涌出,身下的草地都被鲜血浸透,不知他昏迷了多久。
凌云蹲下探了探他的鼻息,又摸了摸他的脉,惊喜道:“还有救。”随后把医仙给的灵丹妙药拿出一颗喂给他,又在胸口上撒上药粉。这样折腾了许久,那人总算是脱离生命危险了。
虽然那人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仍然昏迷不醒。若是没有人照顾,依然是死路一条。
凌云自然不会让他在此自生自灭,于是对弘毅说:“我们带上他上路吧。”
“什么?带上他走?”弘毅真觉得这世上再没有比自己更倒霉的人了。本来就已自身难保了,现在又要照顾一个昏迷不醒生命垂危的病人。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但凌云乐于助人,悬壶济世,才不管弘毅怎么想的,淡淡吩咐道:“对,快把他背上吧。”
因为现在有个重伤的病人,两人只好改变原计划,又返回到昨晚的山洞。而后两日弘毅和凌云轮流照顾那个病人,那人经凌云治疗后,渐渐好转。
两天后,那人终于清醒了。本以为那人会感激涕零,可是他自醒来后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而且对弘毅与凌云十分戒备,当问他家住哪里,姓甚名谁等问题时,他都闭口不谈。
那人对自己的身世来历保密,弘毅与凌云也懒得做自我介绍。弘毅本想和那人分道
乱世风雨情 第2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