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乱世风雨情乱世风雨情 第2节

乱世风雨情 第2节(2/3)

作品:《乱世风雨情

扬镳的,可凌云却说大家都困在这个林子里,一起找出路,互相照应较好。

    弘毅开始时还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可后来发现那人的野外生存能力比凌云还好,就渐渐接纳了他。

    当然,弘毅依然会偶尔小声的对凌云抱怨道:“那人怎么这样啊,好歹我们救了他,也不感谢我们,真是善无善报。”

    凌云倒是对这些看得很淡,不甚在意的说:“做人要施恩不图报。”

    弘毅捂着胸口气得要倒,又道:“那至少要自报家门,交代一下自己的来历吧。”

    凌云依然不在意的说:“他不愿说,肯定有难言之隐。而且我倒觉得此人不错,至少没有胡编个身世骗我们。”

    弘毅找不出话来反驳,再者他们也隐瞒了身份,双方算是扯平了。

    ☆、第十六章

    可弘毅天生好奇心极强,自然不会放过对那位身受重伤的陌生人的探究,以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于是弘毅时常观察那人,还真发现了不少东西。

    那人是个英俊的男人,剑眉星目,神情俊朗,下巴和脸颊边上有点黑黑的胡子渣,看上去大约二十多岁的样子。

    不过令弘毅惊奇的是这个人身上的气质。那是在战场上才能历练出来的如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对生死的淡漠,非一般人所有。

    弘毅猜测他是位将军,可凌云立马否定了他的想法。因为凌云在给他疗伤时发现他身上伤痕累累,而且多是皮鞭抽的伤。试想,若是一位将军,身份该是多么高贵,怎么可能被人鞭打。

    所以,凌云给出的结论是——那人是一名奴隶。可弘毅怎么也不能相信凌云的猜测,两人争辩半天,却是不分胜负。至于答案到底是什么,也只有那人自己知道了。

    然而关于迷路的问题,经过凌云摸索几日,总算有点头绪。弘毅通过周围景物变化,也觉得是往深林外缘靠近,那么走出深林就指日可待了。

    就在他们欣喜万分之时,不幸的事发生了。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碰头。当他们再次遇上孤剑的时候,真可谓是百感交集。

    孤剑其实也困在这个林子里好几天了,他本来也没刻意去找弘毅,却没想到他们自己送上门了。

    弘毅的第一反应是拉着凌云就跑。可孤剑吃一堑长一智,这一回怎可能再让他们逃掉呢。

    于是孤剑比弘毅更快的行动了,他足尖点地,只一个飞转,便成功阻截了他们。

    孤剑冷冷的看着弘毅,一步步的逼近他,慢慢抬起手中的剑,露出一个残忍的笑容。

    弘毅也同样露出一个笑容,可却是苦笑。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一次,在劫难逃。

    就这样束手就擒吗?那凌云怎么办,他决不能有事。想到此,弘毅剑出鞘,身已动。

    明知不可能打过孤剑,可弘毅还是上前缠斗,只为给凌云逃生的时间。

    凌云怎会不知弘毅的想法,他眼眶微湿,却仍然站在原地,没有动。

    弘毅见凌云如此倔强,只得冲他大喊:“云,快跑!”

    可是凌云仍然没动。如果要死,那就一起死吧。虽说生命很宝贵,但他决不会为了活命,而抛弃弘毅。

    弘毅无法,只得向从头至尾都在隔岸观火的那个人喊:“喂,那谁。看在我们救你一命的份上,快把他带走。”

    这时凌云终于开口了:“毅,我决不走。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弘毅知道凌云的性子,只能寄希望于那个陌生人身上了。于是他一边与孤剑纠缠,一边对那人大喊:“直接把他打晕,然后扛走。”

    令人想不到的是,那个人像是没听见似的,也没有动。只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孤剑。

    弘毅气结,一般人遇见这种情况肯定会逃跑的,而那人不仅没有带凌云逃命,自己也不逃命。弘毅心道那人该不会是吓傻了吧。

    孤剑饶有兴致的看在他们三人,对弘毅并没有下杀手。他仿佛故意逗弘毅似的,虽然剑剑狠辣,但却没有刺在关键部位。

    就当弘毅束手无策之时,一直冷眼旁观的那个人骤然出手了。

    ☆、第十七章

    孤剑猝不及防,急忙转身,堪堪避过了那犀利的一掌。

    可那人没有给孤剑喘气的机会,又连发几掌,掌风凌厉,不知震落多少树叶。

    弘毅见状趁机退出战斗,吃惊的看着那人,觉得当真是善有善报啊。

    而此时孤剑已看出此人是高手,脸上漠然的神情变得狂热了几分,浑身也散发出一股肃杀冷酷的杀气。

    弘毅知道,这是高手间的对决。他将手中的剑抛向那人,让那人有与孤剑对等的条件。

    至于胜负,那就听天由命吧。

    那人接过弘毅的剑,冷眼盯着孤剑。宝剑在手,他浑身上下那种不同寻常的气质更浓,肃杀冷酷之气渐显。

    弘毅识趣的带着凌云默默退到一边,给他们二人留出决斗的空间。

    伴随着兵刃相接的声音,一场血腥的厮杀无情的展开。

    一时间飞沙走石,冷风如刀……

    他们二人间的战斗,持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可弘毅却觉得,仿佛有一生一世那么久。

    那两人的一招一式,都是最快的、最狠的、最有效的!出招必是残绝无回,中招必是骨断血绽!

    各种绝学,各种绝技,都在那一刻尽情展现!弘毅顿时觉得,自己和他们的武艺,不是一个层次的。

    两人时而空中缠斗,时而地面追逐。弘毅见交战的二人身影交错,只觉得眼花缭乱,黑影闪动,已辩不清谁是谁了。

    蓦地,其中一人一口鲜血吐出。弘毅和凌云同时心头一紧,不知是谁负伤了。

    渐渐的,孤剑的速度慢了下来,没想到受伤的居然是孤剑。而那人依然步步紧逼,丝毫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孤剑自知不敌,脚下移动如电如箭,逃之夭夭了。他还一边逃一边空中传音,撂下话来。

    三人听见空中传来孤剑气急败坏的声音:“自出道以来,还从未被人逼得如此狼狈过。待下次再碰面,必再与之较量。”

    打斗结束后,弘毅看那人的目光都不一样了,心头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而凌云只是略带探究的看向那人,含笑不语。

    可那人却像是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神色平静,一声不坑的走到一旁坐下调吸。

    弘毅本有一大堆疑问想问他,可见他在闭目运功,不便打扰,只好压下心中诸多疑问,先坐下休息疗伤。

    凌云却走向了那人,凝视他的面容。良久,忽然道:“你受内伤了。”

    那人睁眼看来凌云一眼,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凌云上前一步坐在他身边,伸手搭上他的脉,眉间渐渐凝结起来,转而佩服地看向那人:“壮士如此重伤还能隐忍至此,怪不得能做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壮举。”

    最后一句凌云声音低不可闻,却令那人神色一动,定定的看向凌云。而凌云也不说破,拿出医仙给的药丸让他服下后,转身给弘毅疗伤去了。

    那人注视着那一抹飘渺离尘的白色背影,神情复杂。

    ☆、第十八章

    虽然弘毅也是一身的伤,但并未伤在要害,且都只是皮肉伤,这令凌云微微松了口气。

    三人又得休养几日,等弘毅和那个人伤势差不多好了后,再一次出发寻找出路了。这一次没费多大周折,三人很快找到了出路。

    被困在此多日,历经千辛万苦,三人终于走出了这片深林。弘毅瞭望远方,见万里无云,天地浩大,忽有种重见天日之感。

    “这是哪里?”弘毅打量了一下四周,却是荒芜空旷,遥望远方倒是有座孤城,也不知道是何地。

    一直在一旁沉默寡言的那人居然开口,回答道:“这里是华俞交界地。”

    “华俞交界地?”弘毅反问一句,没想到居然快到华国了。

    凌云神情复杂的看向远方的孤城,良久才点头道:“是的,前方那个关隘,正是俞国边关——俞岭关。过了俞岭关,便是华国境内了。”

    而俞岭关是俞国边境重镇,龙盘虎踞地势险要,俞王十分重视此地,故派大将军常年在此镇守边关。

    凌云建议先去华国,然后再穿过华国入倾国。弘毅听后虽有些不情不愿,毕竟倾国和华国有世仇,但目前最大的敌人是俞国,于是他对华国也不是很排斥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反对的声音竟然来自那个沉默寡言的人。他是坚决不同意去华国,甚至说要和弘毅凌云分道扬镳。弘毅奇怪的望着他,不知他为何那么厌恶华国。

    凌云却是了然一笑,转头看向那人,正好撞上那人闪烁的目光。凌云乘机对他说:“是祸躲不过,迟早要面对。”

    那人听后满脸通红,低下头不再反对了。弘毅挑眉看着那两人,不知他们在打什么哑谜。

    好不容易意见统一了,又要开始头疼怎么通过重兵把守的俞岭关。要知道,弘毅和凌云可是被通缉的,那些边关将领肯定早接到俞王的通知,想方设法阻拦弘毅凌云逃出俞国。

    弘毅本想开口问凌云,但现在有外人在场,只好暂时不提,等与凌云独处时再谈。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是选择在野外露宿。弘毅吃饱喝足,然后等那个人睡着后,终于可以和凌云偷偷约会了。

    此时凌云正坐在火堆前,心事重重的样子。周围是无边夜色,他颀长身姿就倒映在微微的火光里,还是那么的风华绝代,举世无双。

    弘毅三步并作两步地蹭了过去,凑到凌云耳边说:“想什么呢?”

    凌云本坐在那里沉思,弘毅忽然出现发问,着实把凌云吓了一跳,停顿半天才回答道:“在想……如何过那俞岭关。”

    弘毅心道真是心有灵犀,自己也正烦此事呢。于是自然而然的坐在凌云身边,问:“你想到什么好主意没?”

    凌云不答反问:“你想到了吗?”

    弘毅低头思索一会儿,良久才抬头郑重的看着凌云,说:“没有。”

    话说,想通过俞岭关,要么硬闯,要么偷渡。除此之外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可凌云永远是有办法的人,他胸有成竹的对弘毅说:“我有办法。”

    ☆、第十九章

    弘毅听后两眼放光,迫不及待的追问:“什么办法?”

    凌云却是高深莫测的说:“天际不可泄漏。”

    弘毅依然不放弃,继续追问道:“你是不是知道一条通往华国的秘道?”

    凌云被弘毅的猜测给惊到了,哭笑不得的说:“怎么可能。”

    “那是什么?”弘毅对凌云所说的办法持怀疑态度。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凌云还是不说。弘毅郁闷,却拿他没有一点办法。

    “你不说算了,但另一件事,你必须回答。”弘毅往凌云那边挪了挪,压低声音说,“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那个人的身份?”

    “你难道没有猜到?”凌云反问道。

    “那我们把答案写在地上,然后一起公布,看看你我想法是否一致?”

    凌云含笑点头:“甚好。”

    说罢两人转身,都背对着对方,用树枝在地下写下那人的名字。写好后两人同时转头,看到对方写的字后,二人相视一笑。

    弘毅与凌云写的是同一个名字——寄奴。

    他们猜得不错,那个人的确就是发动奴隶起义,引起华俞战争的大名鼎鼎的寄奴。

    自从华俞战争结束后,华国也遵守了当初的协议,不再追究奴隶叛乱事件,并除去西北奴隶的奴籍,恢复自由身。而寄奴也解散了起义军,打算去过自由自在的平民生活。

    当然,事件不会就这么简单的结束,华国的贵族们更是不会放过敢于反抗他们统治的奴隶的。于是他们暗地里做手脚,派出刺客暗杀寄奴。寄奴没办法,只能逃到俞国避难。但刺客却不放过他,也追到了俞国,并重伤了他。要不是凌云和弘毅及时出现,寄奴早就身死人手,不在人世了。

    所以说,永远不要相信统治者的话,更不要相信什么条约。

    弘毅微微一叹,朝寄奴歇息的方向望去,肃然说了一句:“他的确是个英雄。”

    可惜,寄奴虽然是英雄,却因为奴隶身份,只能一辈子埋没于尘土之中,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然而,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制度。奴隶是最下贱的,是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奴隶的后代也世代为奴,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即使一些奴隶有才华,但他们生来就低人一等,没有人会相信他们有能力有才华,更没有人会给他们提供表现机会。

    凌云也明白这个道理,微不可闻地轻叹口气,轻声说:“是英雄又有何用,可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弘毅也叹了一声,抬头望向夜空,却没有说话。

    “贵族与奴隶的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引发战争,导致天下动荡,人民生活颠沛流离。如今,已经不再适合奴隶制了。我想……”凌云说到此处突然停了下来,静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废除奴隶制。”

    “你说什么?”弘毅转头,睁大眼睛难以置信看向他。

    “废除奴隶制。”凌云这一次语声铿锵,毫不犹豫的说道。

    ☆、第二十章

    弘毅张了张口,想要让凌云放弃这个荒唐的想法,却寻不出话来反驳。其实,弘毅也知道奴隶制是残酷野蛮的剥削制度,必须得废除。但这是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制度,岂是说废除就能废除的。

    即使有个别高瞻远瞩的人知道奴隶制已经落后,不再适应这个时代。但由于废除一种制度异常艰难。所以,没有人提出过,更没有人打算去做这件不可能办成的事。

    而凌云,又打算去挑战权贵,提出了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宏大理想。

    “那你有何打算?”弘毅试探性的一问,他认为凌云只是一时兴起,还没有想好具体措施。

    可没想到凌云居然微微一笑,显然是胸有成竹了,随后缓缓说出六个字:“废井田,开阡陌。”

    见弘毅露出疑惑的眼神,凌云近一步进行解释,讲什么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奖励农耕,鼓励生产等等。

    凌云侃侃而谈,条条策论都能说的鞭劈入里。弘毅在一旁托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拊掌大笑。他们两人围坐在火堆旁,晚风轻柔的吹拂着二人的发丝与衣衫,可他们未感寒冷,仿佛毫无知觉,一个说的出神,一个听的入迷。二人彻夜未眠,谈了整整一夜,竟不知东方之既白。

    直到寄奴睡醒起床,叫他们吃饭,他们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肚子已经咕咕叫了,不约而同的爽朗一笑。

    弘毅略带惊叹的看向凌云,心中感慨万分。本以为凌云只是一位口才高超的说客,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却没想到他竟有卿相之能,宰辅之才。

    然而,司空瑾早就看出了凌云之大才,曾向弘毅说过:“慕容公子乃是宰辅之才。”当时弘毅并没


    乱世风雨情 第2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