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锦绣路锦绣路_第52章

锦绣路_第52章(1/2)

作品:《锦绣路

    但毕竟是大功臣,所以不能去京师,便留在地方上,这是永王特地安排的。

    只是永王忙着登基的事,无瑕顾及太多人。但他的心思,许广多少还是能猜出大半,因此将慕师爷放在其中,让谢崇华定夺,没想到他竟然就挑了慕师爷,不由抿抿唇,“你倒是不避嫌。”

    谢崇华缓声,“举才不避嫌。这两人能力上的确是不及慕师爷的。”

    许广轻轻一笑,难怪宋大人会特别青睐他,根本就是一个脾气。他说道,“还喊慕师爷,得喊知府了。”

    谢崇华笑笑,又问,“好酒好菜,来不来?”

    “哦。反正我不去玉儿他们也要来爬我墙拽我去的。”许广说道,“留一双筷子给我。”

    说罢就出去了,脚步匆匆,也是忙得不行。谢崇华盼他能早点恢复如常,不然总觉有些生疏。

    寅时之际,下人都将酒菜买了回来。齐妙去厨房巡视一遍回到凉亭,重新拿起银针绣花。谢嫦娥在旁缠线,也不碰那针。都说有孕之人所住的家中不能穿钉打墙,孕妇也不能缝补衣服,否则会惊动胎神,伤了胎儿。无论是真是假,都还是信得好。

    “妙妙的绣活做的越来越好了。”

    齐妙笑道,“姐姐不嫌弃就好,这小枕帕,是我送给姐姐肚子里的孩子,我那小侄子的。”

    谢嫦娥失笑,“这也是明年的事了,远着呢。”

    “可到时候我们都在京师,也未必能回来。”

    “这倒也是。”她附手在腹上,说道,“你五哥想要个女孩,最好像小玉那样性子活泼的,说可以和青青作伴。他真是事事都为青青着想,可我看青青,却始终不肯喊他父亲,甚至也不喊他一声。”

    齐妙摇头,“姐姐眼里只有青青冷淡对五哥的举动,却忘了她不过是个孩子,就算五哥对她再好,她也难亲近他的。但姐姐可看见青青房中那颗夜明珠了?那不是五哥后来补给她的么,她没有丢了,也没放箱底,而是放在梳妆台上。那可是姑娘家最喜欢的地方。青青性子内敛,不爱说话也不喜将心里想法表露在外,可那样做,已经是亲近的一种。”

    经她这样一说,谢嫦娥才想起来。女儿的台上的确是放置了一颗很大的夜明珠。

    “姐姐心疼五哥,也疼青青,总想着他们能亲如父女,可青青年幼,这件事急不得的。”齐妙微微笑道,“青青是个有灵气的姑娘,五哥也是诚心人,两人不会那么快亲近,可也不会再生疏的了,姐姐安心养胎吧,不要操心那些事。”

    谢嫦娥叹道,“我这就是劳碌命。从小娘亲就要我多留意家里里外的事,要有做长姐的模样。到了常家,也是丫鬟命。如今好不容易顺心了,心却拧不过弯。”

    齐妙安抚道,“快早点将这心顺过来,郁结于心,对身子不好,五哥和青青都要心疼的。”

    谢嫦娥笑道,“姐姐会的。”以前总是不顺心,而今终于顺心了,实在不能像以前那样了。她也要多笑笑,这胎儿总折腾她,说不定是因自己太忧心,才让胎儿也烦躁。像当初怀着青青,也是如此。可齐妙也怀了两次,却说没什么反应,许是她人明朗豁达。

    还有半个时辰才用晚饭,庭院的孩子已经玩了起来,连常青也被拉了去玩。

    谢崇华和许广是一起回来的,进门闻得饭香,胃已翻腾。许广想去坐下等饭,刚进门就被孩子们扑了腿“许叔叔你去不去京城呀”“许叔叔我们要去京城了你也一起去吧,不然没人管你饭了”“对啊对啊”。

    叽叽喳喳的,吵得奔波一日的许广更饿了,只想快点入座吃饭,“那一起去一起去。”

    几人欢呼一声,这才随嬷嬷去洗手吃饭。

    许广坐下神,揉揉眉心,再看看常青,还是觉得孩子还是安静点好啊。

    和和睦睦用过晚饭,男人都喝了些酒,等残羹撤了,又去院子里喝酒。齐妙见他们高兴,也没拦着。吩咐下人明天一早就开始收拾东西,也是挑些轻便的带去。其余的都留在这,姐姐和五哥决定住在这,也不搬去大宅子了。说是人少了一半,觉得大宅空荡,这里已经够住,小宅虽小,却多几分人情味。

    翌日一早,下人陆续收拾东西。东西不多,轻车从简。

    下人齐妙带的不多,百人护卫护送前去,也不担心山贼什么的。她清点人数时,想到酒婆。酒婆如今也算是一家人了,但她近来身子不好,去京师也不近,有些担心。夜里寻了她过来,问她可要一起去京师。

    酒婆说道,“老奴出身皇城,如今也想回故土去看看。”

    齐妙问道,“那京师可还有亲人在?”

    “没了。”酒婆抬眼看她,“谢家就是老奴的家。”

    齐妙轻声,“姐夫和姐姐不会薄待你的,去京师路途遥远,而且急着进京,怕要赶路。一路颠簸,怕你辛苦。”

    酒婆摇摇头,“老奴舍不得玉姐儿。从太平县跟到冀州,又从冀州跟来这,一把老骨头也没散,还撑得住。”

    齐妙见她坚持,也就答应了。

    到了第二天,酒婆用过饭,厨娘又端了个炖盅给她,“夫人怕你路上辛苦,让我熬了人参,让酒婆你补气健身的。”

    酒婆微愣,伸手接过。揭开盖子,浓香四溢,是上好的人参。想到她竟这样有心,酒婆又想起许多事。喝这人参汤时,本是甘甜的参汤,却有些苦。下午出门,去了附近旧宅,进门关好,就见弟弟已经等在那,“九弟。”

    徐伯过去扶她,“徐二爷不去京师,我也不能跟着去,还要让姐姐去,是弟弟不孝。”

    进了里面,不过只有两张凳子。地上灰尘满落,但凳子却很干净,可见是常有人坐的。

    酒婆坐下身,徐伯便从怀中拿了几包东西出来交给她,“二姐让我去找人买的毒丨药,只需一点,就能夺人性命。”

    酒婆略有迟疑,没有立刻接过,“厉太师死了没?”

    徐伯冷笑,“狗贼命大,还没死绝,但也要吹成人干了,我看撑不过两天。等他一死,我便让人送信去京师,暗喻告知。”

    “好……”酒婆还是没拿拿药包,思量很久,才道,“非要杀魏家人不可吗?”

    徐伯一愣,几乎要站起来,“二姐这是什么话?当年那姓魏的杀我们家八十二口人!不过是听了厉家一面之词,就夺了我们全家性命……”

    “可永王不是当年的狗皇帝。”

    “但他姓魏!”徐伯急得面红,“厉家填了一半的命,剩下的就该永王填。当初我们便说好,若永王得了天下,那就将他一家送去填命。都是坐龙椅的魏家人,有何不同。他的祖父断我们家血脉,我们也要断一次他们的血脉,这才是血债血偿。”

    酒婆叹道,“可我们这样做,会连累谢家和徐家的。当年若非徐老爷,你如何能活到现在?”

    徐伯这才想起徐家对自己的恩情,他在家族的掩护下,侥幸逃脱。却因各地官府都贴了通缉令,不能去做活赚钱,只能以乞讨为生,躲躲藏藏了几年,才终于等来朝廷将那通缉令撤了。可又因没有户籍,没东家收留。得了重病不能自理,奄奄一息时,被徐老爷救了回去,还给他一口饭吃。不问出处,留他在身边。

    徐家对他有恩,可想到魏家所为,他就断了这感恩念想,“对我有恩的是徐老爷,为了徐老爷我也鞠躬尽瘁,耗尽心血,我的债已还完了。二姐,你是不是不想报仇了?”

    酒婆又叹了一声,“我何尝不想,从我入狱开始,就日日想,夜夜想。哪怕是过了五十年,我还是没忘记这血海深仇。可谢家人并没错,连累了他们,我们这样报仇,果真对吗?”

    “二姐,你不能心软。”徐伯老泪纵横,已跪在她面前,“以后就再没这样好的机会了,你我都已年迈,不能再等。永王妃和谢家一起入京,谢崇华又是功臣,两家来往密切,你定有许多下手的机会。”

    胞弟已朝她跪下,就像是令狐家八十二口人的命都压在了她肩上,压得她身体更是佝偻,坐在凳子上心口都要贴到膝头。再无法拒绝,终于接过毒丨药,怔了片刻,才看着胞弟说道,“让二姐多看几眼,这一去,就回不来了。”

    徐伯宁可死的是自己,但徐正不去京师,他也没有办法跟去,否则更惹人注意,到时候不要说复仇大计,就算是想靠近永王,都没可能,“二姐……”

    酒婆说道,“给我们家留个血脉吧,令狐家的根不能断啊。”

    徐伯年已六十,就算娶妻也不知能否得子。他也不是没想过成亲留血脉一事,但是家仇未报,根本无心欢歌。这一拖,就拖到如今。他嘴里答应着,可想的却是,二姐若报了仇没了,他也跟着去死。这血海深仇,不能让姐姐一人背负。

    酒婆见他答应,才稍得安慰,“我得回去了,否则玉儿要寻我。”

    想到小玉,酒婆眸光更是黯然。谢家上下那么多人……都对她这样好,一旦事发,谢家也要被连累了。

    可令狐家的血债,必须由魏家来偿还一半。

    否则她也没有颜面去见那八十二个冤魂。

    酒婆将药包放入怀中,拖着疲累的身体往徐谢府里走去。到了前面,踏步进里头,便见下人已经在搬行李。那几个小孩儿手上也拿了东西出来,瞧见酒婆便见笑颜,“酒婆婆,你去哪里啦。娘亲已经把酒婆婆的东西收好了,酒婆婆去马车上坐着就好,不要乱动好不好。”

    酒婆默然半刻,手轻轻捂住放药包的地方,像是又碰到了八十二个嘶叫的冤魂,声音有些冷,“好。”

    这些人不是她的亲人,她真正的亲人,已经深埋地下……

    ☆、第93章 齐之以武

    第九十三章齐之以武

    京师七月下旬,已见凉意。快要入京,众人已加了一件轻薄长衣。秋高气爽,倒觉这样上路舒服。

    小玉趴在母亲腿上正睡着觉,突然耳边就吵闹起来,惹得没睡醒的她有些生气,“弟弟妹妹不要吵。”

    可那两个小家伙却不停,还要拽她起身,“爹爹说红枫山到了,全山都是红色的,可漂亮了。”

    齐妙拿帕子给她擦擦脸,笑道,“娘刚才也看了一眼,的确很好看,玉儿也打起精神看看吧。”

    小玉百般不愿坐起身,还打着哈欠。跪在车内长椅上往小窗往外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了,竟被映了满眼胭脂红色。她见过春夏翠绿,秋冬枯黄的山峦,甚至看过因开满桃花而变成粉色的山,却从未看见过这样的。

    视线所到之处,都是红色。像是从天上打翻的胭脂盒子,洒落满山,看得她咋舌,“娘,好漂亮呀。”

    齐妙还是很小的时候随父亲去外地行医,见过这样的红枫山林,但也没这些多。别说孩子,就连她刚才往外看了一眼,都觉震撼。

    车窗太小,弟弟妹妹又跟她抢地方。做姐姐的她总不能跟他们抢,干脆撩开帘子往外探头,看着在前面骑马,背影英气的父亲说道,“爹爹,你带玉儿骑马好不好?”

    谢崇华微停马步,等马车靠近,俯身伸手,“上来吧。”

    小玉大喜,探出身子,被父亲的手捞上马背,稳稳坐在前面。眼前红色山景尽收眼底,看得她什么困意都跑光了,“爹爹,我们不要去京城了,住在这里吧。”

    谢崇华笑道,“这里离京城不远,以后可以来看。而且这里只有秋景如此,过了秋天,就光秃秃了,玉儿真要住吗?”

    “那爹爹和娘会住在这吗?”

    “大概是没办法常住的。”

    小玉这下不多想了,脆声道,“那就不要住了。”

    谢崇华见她一点也不犹豫,温声,“以后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爹就带你来玩。”

    小玉拍手称赞,刚腾手就被谢崇华念了一声扶好马鞍。她背靠父亲,看着满山红景,惬意极了。

    下了红枫山,又行三里路,就到京师了。

    进了京城,谢崇华细看行人神情。虽然两旁都是摊贩,店铺也都在开门,但很

    显见到他们一行人进京,还是带着警惕。这一年都战乱,百姓已对穿甲胄的将士没什么好感。

    才进城片刻,就有人快马驰来,急拉缰绳,在马背上作揖说道,“恭迎王妃、谢大人许大人,王爷让小的前来接您们。”

    谢崇华微微拧眉,“劳烦带路。”

    那人前头带着侍卫开路,路开得又宽又大,将两边摊贩逼得站在店铺门前,挤在台阶上,眼里满是敢怒不敢言。

    谢崇华和许广相觑一眼,没有说什么。

    那人先带他们去暂时住的府邸,等安置好家眷,再领他们去王府。永王还未正式登基,入住皇宫规矩不合,会显僭越落人话柄,因此也住在宫外。

    到了大宅,谢崇华送妻儿进去,等会就要走了,送王妃去王府再拜见王爷。

    齐妙抱着已经睡着的儿子,柳眉也是轻拧。进了屋里将儿子放下,见他要走了,轻拉了手,说道,“二郎方才瞧出什么问题没?”

    “嗯,怕是永王……”夺得皇位,就自大起来了。否则怎么会纵容手下在京城这样横行霸道。平定了京城,不用再打仗,百姓应当高兴的。就如利安府的百姓,哪怕是被京军入城骚扰了半日,但将他们打退,重建铭城时,每人的脸上,都是见笑颜的,这京师却非如此。谢崇华反握她的手,轻声,“你先歇歇,我去见王爷。”

    齐妙也是轻声叮嘱,“说是要说,但忠言逆耳。”

    谢崇华笑着轻弹她脑袋,“女诸葛,我求王爷给你封个官好不好?”

    齐妙噗嗤一笑,“好啊,封个一品官吧。”

    “那我去求王爷。”

    齐妙知道他在开玩笑,外头又有人来催了,便让他快去。

    谢崇华从大宅出来,上马后又看看门匾,那还挂着“朱家”二字,想必本是民宅。占地宽广,门面光鲜,可见是大户人家。刚才里面还很新,不见旧颜,应当不是弃宅,就问那领路人,“这宅子是临时买的么?”

    那人朗声笑道,“我们要的房子,哪里需要买。”

    所以这房子是抢来的?谢崇华脸色已不太好,那人却没发现,倒是得意地自夸起来,“王爷要小的去找几间宅子给两位大人,小的相中这家,就同那人说了。那人不知好歹,竟不乐意。”

    许广声调微沉,“所以你就抢了来?”

    “这哪里算是抢,天下都是王爷的了,这只是暂时征用嘛。”

    两人这才听出来,王爷怕是不知情的,只是交代了部下,他们滥用职权,强征田地了。

    到了王府,王妃下了车,带着孩子进去。孩子走的慢了,她便交给嬷嬷,自己先进去,想见见久未见面的夫君。进了里头果真看见丈夫在大厅上站着,俊气无双,龙气萦身,“王爷。”

    永王念了一声“王妃”,快步上前,只托了一托她请安的手,便绕了过去,“谢参军许参军,你们可算是来了。”

    王妃瞧得只觉心底空荡,男人以事业为重是好,但自己终究是个女人。想想方才谢崇华,将人送到门口了,还要亲自进去跟齐妙说一会话才出来。他们那边已经说开,她插不上话,也用不上她,欠身同他告


    锦绣路_第52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