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锦绣路锦绣路_第51章

锦绣路_第51章(1/2)

作品:《锦绣路

    鸟却是一群拥簇,叽叽喳喳,没个正常的调子。

    齐妙终于是百般不愿醒来,睁眼看去,枕边人已经醒了。看着眼里的精神气,醒的时间还不短。她摸摸他的下巴,青渣滓又刮指间了,“男人倒是奇怪,怎么这里会长胡子,女人却不会。”

    谢崇华侧身抱着她,微仰下巴让她摸着,“男子还有喉结,女子却没有。如果什么都一样,可就不好分男女了。”

    “也是。”

    齐妙缓缓起身,去拿床外的衣裳。

    肤色如霜白净,透着淡色胭脂,还有昨夜欢愉的痕迹在。侧脸美如画,鼻子眼睛都看不腻的。

    察觉到灼灼视线,齐妙便提了被子挡了身,“可不许再来了,你等会不是还得去城外远一点的地方巡视么?”

    谢崇华笑笑,伸手拿了衣裳给她,“怕我累么,我又不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齐妙笑笑,就是不许他碰了,反正日子越发安定,最危险的时候已过去,让他总得逞,她还怕他以后要腻。

    洗漱后,还有好一会才到用早饭的时候,两人在房里又说了许久的话,这才出去。到了大堂见陆五哥出来了,谢崇华忙问道,“五哥伤口没大碍了吗?”

    陆正禹作势要往腰上拍两巴掌给他瞧,被谢嫦娥拦下了,微微瞪眼,他才收手,“在房里闷了那么久,想出来透透气。”

    谢嫦娥看了一眼陆续到桌前坐下的人,问道,“三弟还吃住在军营吗?”

    “伤兵多,军医少,嫌每天来回要费不少时辰,就干脆住那了。”谢崇华笑道,“如今军营不乱,三弟打算久待军营,趁着这个机会多努力些,也是好事。之前永王还怕他太年轻,脾气急躁,前一阵子还跟我夸赞他了。”

    听见小弟也有了出息,一家的日子可算是都好过起来了,谢嫦娥面露安慰,爹娘可以安心了。

    谢崇华见许广这个时辰还没过来,让下人过去叫他。一会下人回来,说许广出门去了。这才没等他,让下人去拿早点。

    陆正禹知道常青不爱吃甜食,所以桌上总有咸的早点。今早炒了炒粉,配了胡萝卜,看着鲜亮有食欲,提筷给她夹了一筷子。

    常青也没将碗推开,他夹了便吃。

    依旧是闷头不语,可陆正禹总觉得,青青对自己的敌意少了很多,甚至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漠了。

    两家人和睦用着早饭,而一早就在城外骑马驰骋肚子饿得不行的许广也在想,此时谢家该开饭了吧。

    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他竟然有朝一日会满脑子饭,也是怪事。

    到了京师后,他一定要在谢家隔壁住下,再贵的房子他也要买,然后就能天天过去吃饭,不愁三餐。

    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找到厉太师。

    凌晨探子回报,厉太师一行想从小路路过利安府,逃离永王势力范围追捕。找到厉太师,提了他的人头去京师,想必更能让永王事半功倍,将那乱党一举歼灭。

    快进小路,满是荆棘,马已经过不去了。他弃马步行,带着五十命精锐抄小路过去。

    走了几步他就深深担心起来,这条路可见不是常有人走的,只因这杂草荆棘还未成路。但地上的青草有些明显是被人踩过,那过路折断的刺头,从汁液上看来,是刚折断不久。

    难道……厉太师已经从这里逃走了?

    可他派出去的探子一直在各个关卡打听厉太师的消息,厉太师又不会飞,怎会知道。

    莫不是有人同样在盯着厉太师,如今早他一步,去找他了?

    可现在天下势力两分,又会是谁在这么做?

    许广怎么想,都想不通。90

    ☆、第91章 最后通牒

    第九十一章最后通牒

    许广继续带兵从小路直追,可半个人影都没看见。按理说厉太师出逃,肯定要带金银和侍从,走不快。他刚得到消息就来了,不会真的是被人中途劫走了吧?

    他料想得不错,厉太师的确是被人劫走了。

    追至末路,闻得青草中夹着血腥的气味,死伤一地。捉了一人问,才知道是厉太师的随从,而厉太师已不见踪影。

    厉太师也不知道劫持他的人是谁,只知道途中突然有人冲出,将他的侍从打得落荒而逃,独独捉了他。麻袋一扣,将他扛起,不知要往哪里捉。而让他心惊胆战的是,那绑了他的一众人,完全没有去看一眼地上的钱。

    在这穷乡僻壤里伏击他,却不为钱,那……

    厉太师嘶声叫了起来,刚喊一声,就被那人重摔在地,痛得他不敢再喊,否则这人非得直接将他摔死不成。

    也不知走了多久,像是下坡又上坡,路很是崎岖窄小,偶尔还会碰上尖锐硬物。许久,厉太师已经被颠得头晕,这人才终于停下,身后那紧随的脚步声也停了下来。一切都像是训练有素,而非普通山贼。更何况山贼哪里不要钱的。

    袋子系口一开,厉太师没有急着喊饶命,只是缓缓睁眼迎着强光往前看,只看见一个老者负手站在那,身旁站了几人,正是刚才伏击自己那些人。他看这老者面生,实在不知哪里得罪过他。但这双眼,却有毒蛇般的毒辣,看得他心头紧揪。

    “咳咳。”

    众人身后又传来痛苦的咳嗽声,片刻那老者闪身,微微弯身迎着一个佝偻老妇出来。

    那老妇少说也有七十年纪了,身形瘦弱,面上褶皱几乎已成沟壑,道道深可盛水,条条可见沧桑。视线触及,便立刻生了厌恶和冷意。

    酒婆跋山涉水来了这,身体已疲弱不堪,可看见厉太师,却觉不枉此行,“厉老贼。”

    闻得此称呼,厉太师更断定这些人与他有仇,可却想不起来到底结了什么仇,“你们是谁?”

    酒婆冷冷一笑,“你们厉家害的人那么多,哪怕是说了,你也不会记得。我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五十年,你们厉家也有倒台的一日,让我有机会,亲手为我的家人报仇雪恨。”

    目光冷厉,看得厉太师自觉难逃厄运,性命受了威胁,便没了刚才的冷静,“我如今无权无势,不过只有一条老命,你要了有什么用。不如将我放了,我所带的金银,所藏起来的钱,全都给你。”

    徐伯听得面色越发冰冷,终是气恼不过,喝了一声“老贼”,便上前一脚将他踹倒在地,恶声,“你这老贼,夺我令狐家八十二口人命,就算是将你千刀万剐,也无法让我令狐家一众冤魂瞑目!”

    乱拳挥来,厉太师苦不堪言,想了许久,才终于想起他所说的令狐家是什么一回事。

    当年他年幼,不过七八岁。随父亲去一处人家做客,不知父亲和那家主人谈了什么,只知道父亲很是生气的出来。回到家中,父亲便让自己编造谎言,去说给皇帝听。那谎言,便是他在花园玩耍中,听见令狐一家想要造反。

    他素来听从父亲的话,便进宫按照父亲吩咐说了。

    过了不多久,令狐家上下八十二口人,成年男丁全都斩首,女眷发配各地做了官奴。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父亲想要笼络令狐家,却被刚任巡抚的令狐大人给拒绝了,还要将厉家安排心腹去各地做肥官的事上书请奏。

    于是惹恼了父亲,干脆将令狐氏族斩杀干净。只是当年皇帝念及令狐一家有功绩,便留了女眷性命。途中曾有男丁逃走,却始终追踪不到下落。时日一久,朝廷也就忘了,厉家也忘了。

    酒婆见厉太师毫无悔过之意,看着他的脸愈发生厌愤怒,也往前慢慢走去,多年不曾落泪的眼,也是含了泪,颤声,“我的祖父,爹娘,手足,全都因你们厉家而死。我的女儿,还那么小,在牢里生了病,你们却不许狱卒给她请大夫。我求了你们一天一夜,磕破了脑袋,眼睛差点哭瞎,可你们无动于衷。她在我怀里喊我,说她浑身都疼,可我却没有办法为她做任何事,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痛苦,直到再也不会喊我。”

    她厉声大骂,“你们厉家人作恶多端,老天有眼,让我等到今天。”

    许是一口气说了太多话,体力更是不支。徐伯忙扶住她,“二姐,不要为这种人动怒。我这就将他绑了,挂在悬崖上,让他受尽风吹日晒,直到晒成人干,让他赎罪。”

    厉太师惊愕,跪求道,“当年我年幼无知,听了我父亲教唆,才犯下大错。错的是我父亲,不是我。厉家祖祠如今想必已经被乱党捣毁,厉家列祖列宗都成了孤魂野鬼,你们报仇了,这与我无关,我什么都不知道。”

    徐伯冷笑,“连自己的祖宗都可以害的人,我当真不信你当年的心肠真如孩童,什么都不懂。哪怕当年的你不懂,后来你可有为我们令狐家平反?并没有,你父亲早已死了,那狗皇帝也早就死了。我先要了你的命,再去要魏家人的命,你们谁也逃不掉!”

    厉太师冷汗直落,已不知要怎么办才好,“我、我可以带你们去找皇帝,他还在宫里。”

    “不过是个傀儡皇帝,永王会要了他的命。”

    “你们……想要永王的命来偿还?”

    酒婆冷声,“这与你无关,反正,魏家也要有人去给令狐家的人陪葬。无论去陪的是那狗皇帝的儿子还是孙子,只要是姓魏,我们就能安心去见九泉之下的族人了……”她冷盯着厉太师惊恐的脸,真想将他千刀万剐。可她知道许广也在追查厉太师的下落,不能逗留太长时间,“九弟,把他挂悬崖上。”

    厉太师一听,立刻跳了起来,想趁着最后的机会逃走。可徐伯的那些心腹个个都身手了得,哪里会让他逃。这刚起身,就被人一脚踢在腿骨上,像是要踢折了。他痛得倒地,眼看自己手脚被捆上,痛苦道,“饶了我一命,我定会……”

    不等他话说完,嘴就被封了起来,再说不出话来。

    他惊恐地乱蹬,可毫无作用,被人抬着慢慢走到悬崖边上,将捆得严实的他慢慢往下放。

    脚下已迎山风,低眼一看,差点没被那深不见底的深渊给惊吓得晕过去。他抬头往上哼声求饶,却没有丝毫作用。

    头晕脑胀地被放下不知多少丈,山风在耳边呼啸,还看见了旁边树上的鸟巢,蹬了蹬腿,身体也跟着在空谷里晃了晃,吓得他赶紧停下,不敢再乱动。

    徐伯让人将绳子牢系,又寻了树木青草遮掩,看看天色,也该回去了,吩咐一人道,“七天之后,来看看他可还在。”

    那人问道,“若是死了,尸首如何处置?”

    “就让他在这做游魂野鬼吧。”徐伯冷声叮嘱,再看姐姐,脸上神情不是轻松,也不是释怀,而是落寞。他明白,哪怕是厉家人全都陪葬,死去的亲人也不会回来了。

    他轻叹一声,扶着她的手,一起下山离去。

    他们离开这座山头后不久,许广也按照活口的话搜寻到了这里,可怎么找都没有找到厉太师,便以为他被挟持到了别处。找了一天,夕阳已落,还是没有寻到踪迹。这里仍是深山老林,夜里猛禽多,许广便带兵下山,先去附近的客栈住下。

    跟着厉太师出逃的活口还剩七人,如今都老老实实待在那儿,没有往日的放肆。许广问了几人在厉太师身边担任何职,有了大致了解,在几人脸上扫视一圈,才懒声道,“你们都是厉太师的近侍,得力的探子,难道连你们也不知道是谁将厉太师掳走了?那人是从京师追来的,还是早就埋伏在那的,你们一点也没察觉到?”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没有谁说话。只是许广已经从几人脸上看出些什么来,打量一会,便指了那个模样最慌张的人说道,“你说。”

    意外的那人也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摇头。看得许广奇怪,“厉太师如今已经失踪,甚至可能遭遇不测,你们还要为你们主子守什么秘密?”

    许广逼问得紧,才终于有人开口,“只怕是小的说了,更难活命。”

    “你不说我保证你连今晚都活不成。”

    几人脸色微变,又细思半会,才终于有人说道,“我们怀疑的人,听闻是永王的得力部下,许大人的好友。”

    两个线索加一起,许广已想到谢崇华,“谢大人?”

    “正是。”

    “你们为何怀疑他?”

    那人说道,“厉太师和他有仇,他投靠永王,不就是为了自保。如今厉太师落难,他当然是要除之而后快的。”

    许广已听得有些糊涂,“你细细说,厉太师和他有什么仇?”

    “谢大人的事是小的去查的,最清楚不过。当年谢大人进京赴考,常出入宋大人家中。太师便让小的去查他是何人,谁想竟发现这谢崇华的妻子,正是当年御医齐寻礼的孙女,而那齐寻礼,曾上奏先皇,害死了太师堂弟。厉家一直耿耿于怀,知道谢崇华身份后,便在会试将他点了十名外的进士,派到偏远南方做了知县。宋大人曾去查过科举的事,又故意绕到南方和谢崇华见过面,所以小的想,谢崇华定是知道此事,所以才投靠了永王。否则小的实在不知,谁会在这种地方埋伏捉走太师。”

    许广第一次听见这件事,十分诧异。又想起当年谢崇华前来投靠永王,那时他和永王都觉谢崇华能投靠有些意外,但接着忙于打仗,也没细想。又因他忠心,更是忘了那疑惑。现在再提,才终于记起。

    难道……谢崇华当年都是做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他救了永王,而是永王救了他。

    否则以厉家有仇必报的小肚鸡肠,在平定内乱,夺得大权后,定会陷害谢崇华吧。

    他坐在椅上,难忍这瞬间袭来的欺骗。

    诚然当年他和谢崇华未成挚友,这种事是不说为好,可心里到底不舒服。但如今两人也算是知己好友了吧,他还为谢崇华为自己的家人求情而感激他,那种感激就算是要他舍弃性命也行。可却敌不过这种背叛感。

    如果真的是谢崇华把人抓走了,那就是说,他现在还是没将自己当做朋友,仍在继续隐瞒。

    许广紧握双拳,脸色铁青,也没了找到厉太师的心思,“回城。”

    “那这些人如何处置?”

    “押回大牢。”他留了二十人明日继续寻找,其余的人都带回城内。

    连夜赶回去,已快巳时,路上商铺几乎都关了门,一路灯火不明,让许广心中更染阴云。到了家门口,刚下马,隔壁就传来开门声,一人走了出来,问道,“许大人可算是回来了。”

    这摆明了就是在监视自己,亏他还傻乎乎的以为人家乐意和自己做邻居。他阴沉的脸色在晃动的灯笼烛火下看得不太清,下人刚倚在门上睡了一会眼还没全睁开,笑吟吟说道,“家里今晚熬了肉丸子,大人记挂着您,便让厨子留了一碗,小的这就让人端来。”

    “不用了。”许广牵马往马厩走,也不多言。

    等他从后面绕回来,那下人还是端了碗在门口站着,“大人和夫人知道您喜欢吃,特地留的。”

    许广紧抿唇角,这才接了过来。过了一会,门外又有人敲门,出去一看,竟是谢崇华来了。想必是刚起来,还披着衣裳。

    谢崇华说道,“听说你去捉厉太师了,抓到他了没?”

    许广微顿,问的自然,难道抓走厉太师的人不是他?


    锦绣路_第51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