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陵春金陵春_第198章

金陵春_第198章(1/2)

作品:《金陵春

    ,程劭就去了书房。

    可程劭的话还是像一颗投入常氏心里的石子,泛起了阵阵的漪涟。

    她还是决定去看看从前曾经和她一起进宫却做了教养嬷嬷的老姐妹。

    只是没有想到她去的时候遇到了老姐妹的还留慈宁宫当差的干女儿方氏出宫去看她。

    三个好好地轻快了一番。

    不仅喝了酒,还临时叫了个瞎先生来说了段书。

    但她们还是在宫里呆得太久了,这样的轻快却让她们始终都觉得放不开。

    常氏的老姐妹自嘲道:“做奴婢做惯了,没有办法啊!”

    一席话说得常氏和方氏都沉默了半晌。

    方氏忙插开了话题,对常氏的老姐妹道:“干娘,四皇子要去就藩了你知道吗?听说太后娘娘知道后很不高兴,问皇上既然四皇子要去就藩了,为何三皇子还留在京里?据说四皇子走后三皇子和八皇子也会去就藩。”

    都是在宫里呆了大半辈子的人,宫里的事比外面的事还要熟悉了解。

    常氏的老姐妹闻言笑道:“太后娘娘没有催着给皇太孙选妃吗?她老人家最喜欢儿孙满堂了。当初就嫌弃太子妃只生了皇太孙一个人。不过,皇上知道后肯定又头痛了。”

    皇太孙今年才十一岁。根本不可能成亲。

    方氏笑道:“可不是。”说着,她面色微凝,悄声道:“可四皇子妃昨天进宫,想把娘家的一个侄女托付给皇太后……皇太后竟然应允了。还把人放在了林太妃的身边,让林太妃教导她……”

    常氏和老姐妹都有些动容。

    话说到这里该说的也都说了。

    三个人又说了谁谁谁是什么时候进的宫,如今在哪里当差,谁谁谁是什么时候进的宫,如今却成了坤宁宫的大宫女之类的家长里短。就散了。

    常氏回到家里,家里的丫鬟告诉她程池过来了:“……和二老太爷在书房里说话呢!”

    虽说都是侄子,常氏却感受到程劭更喜欢程池。

    她亲自端着茶点去了书房。

    程池起身恭敬地向她道谢。

    常氏忙屈膝行礼,替他们关了房门。

    但程池的话还是飘了出来:“四皇子身边的石宽让人带了信给我,说他会留下来帮着四皇子府收拾行李,想在四皇子离开之前和我见一面……”

    难道程家站了队?

    皇上那么器重程家,程劭也不是那没有见过世面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常氏快步离开了书房,抚着胸站在庑廊喘着气。

    西下的夕阳映红了半天的天空,院子里的玉簪花争相开放。浮动着馥郁的香味,安静的仿佛一幅画。

    这是她求了半辈子才得到的安静。

    常氏脑海里浮现出程劭清瘦却温文的面孔。

    她抿了抿嘴,招了身边的小丫鬟道:“你进去喊了二老太爷出来,就说我这里有要紧的事跟他说。”

    小丫鬟不知轻重地欢声应“好”,欢欢喜喜地去了书房。

    不一会,程劭就出现在了庑廊上。

    “出了什么事?”他关心地问,眉宇间没有一点点的不耐烦。

    这就更让常氏下定了决心。

    她小声地把方氏的话转述给了程劭。

    程劭的表情一下变得严肃起来,他道:“你跟我来――这件事得让四郎知道!四皇子可能不好直接和那些阁老打交道,倒是和这些阁老家里的子侄们走得很勤。”

    常氏松了一口气。

    程家不是主动站队,这就好。

    她去了书房。

    程池听了程劭的话良久都没有说话。

    书房里的气氛很是压抑。

    常氏也有些忐忑起来。道:“也可能是我猜错了……我去打听打听四皇子妃的侄女到底有多大?也许只是想让她留在皇太后面前尽孝,免得他们在信阳呆的时候久了,皇太后忘记了他们……”

    “也好。”程池道,“只是婶婶要小心。千万别勉强。若是让人看出什么破绽来把您给牵扯进去就麻烦了。”

    “我知道。”常氏笑着舒了口气,开玩笑道,“我也不是不会说话的人。”

    看她还有心情说笑,程劭和程池也跟着舒了口气。

    第五百八十九章 等待

    天子无私事,后宫的动向通常都会成为庙堂的风向。

    加之男女有别,皇上的后宫,对朝臣来说就成了绝对的禁地。

    朝臣不要说是同声同枝了,就是打听消息也很困难,有些人就把心思放在了外戚的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皇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外戚的缘故。

    程家是正经的读书人家,自然不会去走外戚的路子。可他的手已经伸到了宫里,可想知道东西六宫的动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如今有了常氏,关于四皇子妃娘家侄女的事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那小姑娘只有八、九岁?”程池坐在程劭的书房,喝着常氏亲手沏的茶,面色肃然地和常氏、程劭说着话,“知道是什么样的出身吗?”

    本朝五品以上的官吏之家的女儿不得入选皇家之媳。

    “父亲是个从九品的库吏。”毕竟是在乾清宫呆过,一问就通。常氏道,“五代同堂,母亲是京城有名的全福人。有四个哥哥,两个妹妹。”

    全福,宜男。

    这样的人家,皇家是最喜欢的了。

    也就是说,这个女孩子是准备给皇太孙的。

    “亏得他能找到这样一户人家。”程池撇了撇嘴。

    常氏忍不住道:“四皇子只怕不会甘心,四爷还是小心点为好。”

    最好是不与之交恶,也不要走得太近。

    程池觉得自己的这个新婶婶倒是个拎得清的人,想了想,道:“如今我是皇太孙的授业师傅之一,皇太孙还赐了我永业田,我就算是想不得罪四皇子,万一四皇子成事,谁知道他会怎么想?现在是只能和他周旋到底了。”

    常氏沉默了几息,苦笑道:“宋阁老这样,也不知道是帮了你还是害了你?”

    程池觉得既然常氏都能感觉到四皇子的野心。宋景然这个白手起家的草根阁老不可能完全不知道。

    他不由笑道:“也许他觉得他自己避开了一时风云,万一我落魄,只要他还在朝庙有一席之地,就可以把我重新拉回去……”

    如果没有周少瑾的示警。他也会这么想。

    甚至会庆幸宋景然这个时候要回家丁忧。

    可有了周少瑾的前世之说,程家安危却来自于皇家本身,已不是宋景然能左右的了。

    程家也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程池拿定了主意,然后去见了石宽。

    或者是四皇子要离京了,琐事很多。石宽神色有些疲惫。

    两人在小酒馆见了面,切了几个小菜,要了一壶酒。

    程池一面喝着酒,一面听石宽说话:“……四皇子这一去,就算是回京朝贺,那也是有数的。正房的梨花木家具是皇子妃所爱,后花园种的数百株绿萼是四皇子所爱,还有东暖阁的西府海棠,西跨院的百年丹桂,碧漪轩的那对孔雀。林林总总的,七月半之前肯定是收拾不完的。四皇子请了熊师傅在皇太孙面前说项,让我们能把东西都搬走。到时候还请程大人帮着在一旁美言几句。”

    听上却是举手之劳。

    可皇上已经驳了的事,寻常的人又岂敢再抚那逆鳞?

    程池却爽快地答应了:“……到时候定为四皇子说项。”

    石宽眼底闪过一丝困惑,可看着程池神色坦荡,他又不由地把这份困惑压在了心底,两人说起了四皇子就藩的一些事宜。

    程池问起了程辂:“他是跟着四皇子去藩地还是留京城?”

    石宽心中咯噔一下,笑道:“他是有功名的,跟着我们四皇子去藩地做什么?”

    自从程辂以陈立女婿的身份与四皇子交往之后,四皇子对他很有好感。家中的宴请常叫了他过来热闹,他话里话外都劝四皇子掌握先机,四皇子虽然没有说什么,可做为心腹。石宽却看得出来,他的很多话都搔中了四皇子的痒痒处,四皇子就藩,程辂曾表示和四皇子一起去信阳,四皇子当时没有说什么,可临到定了启程的日子。却把程辂留了下来,鼓励他早日考取功名,好到四皇子的藩府任长史。

    此时程池问起来是什么意思?

    程辂可是程家除了名的子弟。

    何况程辂除名还与程池的夫人有关系。

    石宽笑道:“程大人莫非有什么指教?”

    “那倒没有。”程池笑道,“我只是有点好奇罢了。”

    石宽问不出什么来,只好把这件事放在一边。

    程池微微地笑,回到家里就嘱咐怀山:“派人盯着程辂。”

    怀山不解。

    程池冷笑道:“他可不是那种安分守己的人。四皇子若是有什么打算,那他就是从龙之功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失去这种机会的。我们盯着他,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收获的。”

    他记得周少瑾告诉他,前世四皇子是由皇上下旨登得基,如果是矫旨,那必有一个和乾清宫联系的人。

    前世是谁他不知道,今生却有可能是程辂。

    怀山应“是”,退了下去。

    周少瑾却担忧地道:“如果今生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呢?”

    程池笑道:“我们怎么能把希望都放在程辂身上。他毕竟只是四皇子的一个门客。盯着程辂,也不过是防范于未然的手段――我这几年在京城中诸多布置,若是引起了某些人的怀疑,正好借着盯程辂的事稍转移一下视线。真正要盯的,是乾清宫的陈立。”

    这件事,他已经和常氏说好了。

    常氏有人帮他们传递消息。

    陈立不动他们就不动,只要陈立有异样,他们就能得到消息。

    但四皇子到底是准备把那个小姑娘放在慈宁宫用来图谋以后,还只是个麻痹皇上的棋子,程池不敢肯定,只能做两手准备。他不希望周少瑾跟着他惴惴不安地等待这个结果。

    “你们去寺里看晒经的事都准备得怎样了?”他适时地转移了话题,“决定好去哪里了没有?”

    “准备去柘潭寺。”周少瑾笑道,“大家都觉得总是去大相国寺,没有意思。”

    程池笑着点头,道:“我给你二百两银子做私房钱。你陪着娘去柘潭寺好好玩玩,明天再回来。”

    “好啊!”难得程池这样主动提起让她在外面过夜,周少瑾笑道,“我到时候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程池忙道:“庙外面的东西你可别乱买了吃。都不干净的。要吃就吃寺里的东西。特别是韫哥儿,不能让他吃外面卖得那些什么糖画糖人的。你们就在庙里逛……”

    周少瑾不住地点头,抿了嘴笑。

    等到了六月初六那一天,程笙早早的就过来了,随后彭城伯家的女眷和邱氏、谢氏、程箫也都陆续地到了。只有常氏,已经过了约定的时候还没有到。

    周少瑾正要派人去催,双榆胡同那边的一个小厮喘着气跑了过来,说是家里突然来了客人,常氏来不了了。

    大家很是可惜,让那小厮带话回去,说回来的时候会给常氏带些柘潭寺的斋菜饼给她的,就上了马车,鱼贯着出了胡同。

    小厮又一溜烟地跑回去报信。

    常氏赏了那小厮一把铜钱,转身回了内院。

    本应该去上朝的程池此时却站在程劭的书房里。见到常氏问道:“她们都出了城?”

    神色极其冷峻。

    常氏点头,迟疑道:“二老太爷那里?!”

    “你放心。”程池道,“我已派了人跟着二叔父。就算二叔父被皇上召去问话,也能递消息给韩大人。倒是婶婶您,还是想办法找个地方躲躲吧!四皇子在路上突然病了,谁也不见,今天又是西山大营和五城兵马司换防的日子,过了今天,四皇子不可能混水摸鱼地调防,他要动手。只能是在今天。城里肯定会乱起来的。柘潭寺那边却有我们程家的护卫守着,就算是山西大营的人去,一时半会也占不了便宜,何况今天太后娘娘会去白云观听道。四皇子就算是想要挟皇上,也会往白云观去,柘潭寺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我知道。”常氏镇定从容地道,“所以我就更应该呆在家里了。我答应了我那姐妹淘的,若是事败,定会和她共进退。她要是看不到我。还以为我们欺骗了她。等你走了之后, 就会去她那里等消息。”

    “这怎么能行?”程池皱了眉。

    常氏却打断了程池的话,道:“时候不早了,您不是还要去衙门吗?你还是快去吧!现在说这些都已经迟了。没有了程家,也就没有了我。我愿意和二老爷共进退。四爷就不要劝我了。如果周氏知道您打得什么主意,她肯定也不会离开京城的。这也不是您瞒着她的原因吗?”

    程池不再说什么,朝着常氏揖手说了句“保重”,就从后门离开了双榆胡同。

    常氏看了眼安宁静谧的书房,也转身离开了双榆胡同。

    乾清宫里,皇上下了朝之后就觉得心里有什么事似的。

    批了会奏折,心情还是没能宁静下来,他问陈立:“皇太孙呢?”

    陈立躬着身子,恭敬地应道:“在上书房跟着熊师傅读书呢!”

    皇上问:“四皇子让熊师傅向皇太孙求请,皇太孙是怎么答的?”

    陈立的身子躲得更低了,道:“皇太孙说,这事得您定断。”

    皇上觉得心里更烦了,他把奏折放到了一旁,道:“去请了程大人来,让他陪我下两盘棋。”

    今天程劭在翰林院那边当值。

    陈立应诺。

    自有机敏的小内侍飞一般地朝翰林院跑去。

    第五百九十章 重演

    程劭得了召,急步去了乾清宫。

    皇上坐在临窗的大炕上,初夏早晨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在他的脸上,他的脸腊黄腊黄的,疲惫而憔悴。

    程劭暗暗心惊,想到前些日子听到的一些只言片语。

    皇上的身体难道真的每况愈下?

    他不敢露出异样之色,恭敬地上前行礼。

    皇上让人收了炕桌上的奏折,道:“坐下来说话吧!”

    二十几年的君臣。程劭没有客气,脱鞋盘坐在了茶几的另一边。

    内侍微躬着身子,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摆了棋盘。

    皇上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执棋,而挥手让屋里服侍的都退了下去,问程劭:“你的两个重孙怎样了?”

    程劭有些意外,道:“您是问阿宝和阿仁吗?”

    皇上点了点头。

    程劭笑道:“两个孩子品行都很纯良,至于是不是读书的种子,现在还看不出来。但相比从前,性子倒是活泼了不少,每次去子川家时,和子川的长子逗鸟追狗的,闹得一团糟。”

    皇上听着笑了起来,道:“看来


    金陵春_第198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