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楼之幸福人红楼之幸福人_第9章

红楼之幸福人_第9章(1/2)

作品:《红楼之幸福人

    小的孩子就是迎春,而探春是在王夫人怀宝玉的时候有的。不过根据下面人送上来的报告,从她进入荣国府到现在,贾政只去过赵姑娘房里两次。

    是的,赵姑娘。而不是赵姨娘,因为此时的赵姨娘还是贾政的通房丫头。怕是要等到有了孩子,才能升任姨娘这个身份。

    考虑到这里,她想着说不定这个孩子不会是宝玉。有可能是被她蝴蝶了的贾探春。不过这样想着,也算不真切。到了晚上,她让人仔细给王夫人做了探查。修真者的能力,如同有了b超一般。很容易得出王夫人肚子里的情况。

    只是,王夫人怀的的确是一个男孩儿。只是,这孩子似乎长的有些慢。发育上根本不像九个月的样子,倒是像五六个月的时候。

    听到这个,安澜了然。这怕是不知道被动了什么手脚了。不过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呢?好吧,她其实挺八卦的很好奇这是如何做到的。要知道,中药很是神奇。但到达现代都失传了很多,古老的技术也只有古老的年代才会保留。

    十月末,住在隔壁街道的甄家来了一个媳妇,说是要求见老太太。安澜听到这个消息,觉得甄家这时候来的有些奇怪。难道是关于元春的事情?她本就对要等到剧情答题结束,才能修行很是怨念。眼下有了热闹,她更要看看才好。十多年的时间,如何消磨本就是个问题。

    让人去了老太太那屋的隐蔽处,弄了窃听的工具一笔一划的将所听的记录下来。在人走后,整理送到安澜手中。看着上面说的,安澜张大了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眼下是封建王朝,这甄家怕不是吃了天大的胆子才有了这种胆量。

    现任皇帝真宗,是顶着弑父杀兄的名头上的位。他兄弟中行四,原本的皇长子才是前任皇帝定下的太子。作为嫡长子出生,早早就册封为太子的皇长子一直都很不错。只是在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子后,似乎迫切的希望能够坐一坐那把椅子,就以下犯上让真宗圈禁。

    太子没了,新的太子总是要上位的。真宗到底是心仪曾经的太子。眼下圈禁也是想着日后还能重新传位。可是让朝臣举荐新的太子的时候,朝臣竟然举荐的不是曾经的太子。而是六王爷翼王。这让老皇帝及其不满,甚至公开在殿上训斥:

    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母家微贱、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自此朕与翼王,父子之恩绝矣。

    这段话,足足让翼王常卧病榻三年久。但是能够让朝臣一致认为,最适合登上储君之位,并且堪当大任的男人如何会被这么一段训斥打到呢?

    他在缠绵三年后,身边的人卧薪尝胆又蛰伏了五年起兵造反。诛杀重新册封储君的太子,领太子人头以太子欲领兵造反为由逼宫。现任的皇帝,同太子本是一母同胞。事情发生时,正在边关巡视。得到消息,快马加鞭进入京城。之后的事情如何,就无人可知了。只是清楚,他逼死了自己的父皇,登上了皇位不说,还追杀翼王到边疆自此毫无踪迹。

    在位六年来,兢兢业业更是两次亲征来犯蛮族。可谓是开拓了一番盛世。只是眼下身体上据说因为战事受伤,便不再亲自领兵了。可见这位帝王是一位如何了得的枭雄人物。

    前太子一脉几乎被翼王剔除,世子临郡王更是不知所踪。翼王之子前些年在边疆还有些许的消息,这几年也没有了。甄家这次前来,只是说她们家的一个姐儿从边关那边过来。据说怀了临郡王的孩子,没得办法肚子里面是双生的。因此上门,希望贾母能够看在临郡王的面子上。若是两个男孩儿,就担上一个做了她儿媳妇肚子里的那孩子的双儿。若是女孩儿,她们家也就自己养下了。

    贾母并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说要考虑考虑。那产妇的已经到了生产的时候,怕是过了这个年就是。此时找上门,也是看着王氏的肚子大了,眼下还不生说不得也是个双的想法。

    孩子日后如何,安澜不知道。但是她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那临郡王早早过世了。唯一留下的子嗣,就是那秦家可卿。这事情,实际上在皇室也是挂上牌子的。只是老皇帝不说,也就是当了一个小官的女儿。毕竟,眼下对于老皇的人而言,临郡王还是生死不知的。若是日后来人,也有别的打算。

    至于翼王和翼王世子果郡王,安澜倒是知道一些。只是说,那果君王去了西夏。眼下怕是要做西夏王的上门女婿呢。这消息,七绣坊下世家都有收集。

    她将那番谈话的纸张放在小炕桌上,手指敲打着桌面左右思索了后,唤出一边此后的琉璃:“老爷呢?”

    “回太太,老爷出门去姜大舅子家了。”

    “等他回来,将这个给他送到书房。”安澜抿唇一笑,眯眯眼很是开怀。她倒是想知道,贾赦看到这个会有如何想法。要知道,若是老太太同意了。那么,不管是否有一个贾宝玉。荣国府都会担上罪责。不管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只要皇上认定你有欺瞒,那就是诛九族的罪名。他最近貌似是想出仕的,看看他有什么想法吧!

    贾赦回来的有些晚,姜呈刚刚升任吏部尚书,如内阁行走不说,还有了太保的身份。可谓之人之喜事,两个人开怀畅饮了一番趁着宵禁前贾赦才回到家。

    吃了醒酒汤,他用内力散去剩下的酒气,换了一身衣服就看见琉璃将一叠纸放在他的书桌上,拿起来一看却是心惊不已。

    他皱眉,这甄家胆子不小。当然,有慈航静斋支持。这胆子,也算正常。只是如何不报上朝廷?若是在皇帝那里挂了号,实际上并无大碍。可是看着想两家分担风险,怕是没有上报的。如此隐瞒,所图的是什么呢?

    他单手支撑着头,一页一页的翻看,又一页一页的重复看。看了很多遍,也没想出这甄家到底图什么。

    若是慈航静斋的打算,那么势必之后会有乱世。可是眼下皇上治下正好,虽然没有设立太子但是只有两个皇子。皇长子年纪稍大,圣上身体不错日后怕是孙子辈的继承也有可能。那是甄太妃所出,慈航静斋若是想要掌握朝政,必然是眼下的忠顺王最为合适。

    其次就是目前唯一存活的非甄氏所出的皇子,皇五子。只是这个皇子目前年幼,据说跟母亲居住在靠近冷宫的地方。可见非但不得宠,就是姓名能不能撑到成年都未可知。

    隐藏前太子的孩子,对慈航静斋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以说,是惹火烧身的事情。他们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让圣上确定下一任的继承人。然后培养圣女还接替甄太妃的位置才可以。

    他这边反复思索,那头贾母也是睡不着。今天甄家来人说的事情,她着实吓了一跳。但是突然间觉得,兴许也是一个机遇。她的儿子她清楚,看着为人正派。但实际上,也就是有一些小的算盘。大事上也是个糊涂的,胆小怕事。日后元春在宫里,没有一个依仗是不成的。况且,元春不是唯一的路。必须有男丁撑起来才好。

    她是不看好贾珠的,因为贾珠的身子太弱了。就是下场考试,怕都未必能够好好地出来。这样的身子,能够留下血脉传承就好。但是贾珠终究是嫡长子,没有爵位能够继承的也不过是五品官和国公府次子,所继承的那些钱财的罢了。她年纪慢慢大了,身体也会慢慢跟不上。能够照看他们多久?

    甄家的提议,她是有些动心的。这事情,往好了说就是帮助皇室保留皇家血脉。日后皇上老了,想起太子的好来必然会进行封赏。只要不进行好的教养,吃喝玩乐好好的供着皇上就不会忌讳。赐封爵位也是必然的。到时候,难道就不会感激自家吗?

    老大是个不成器的,她这些年如何看不明白。风花雪月,他是能手。但要说做事继承祖业,那就别想了。还不如给他银子,去弄些古董字画来得强。

    到那个时候,想要谋划这个爵位也就可行了。琏儿的身体不好,若是连子嗣都没的。还有什么问题?

    不过也不能光看好处,坏处也是有的。

    都说伴君如伴虎,做皇帝的那个不是多疑。隐藏皇室血脉,说不好听就是欺君之罪。可是皇帝她是熟悉的,他最是念旧。前太子对他甚好,只是当年的事情内情繁多。没办法给前太子正名,但日后必然会有补尝兄长的想法。要知道,他可是前太子一手带大的。

    眼下情况不名,她这个当年贴身的女官如何不明白他的难处。自己暂时隐瞒,好生养护甚至做的委屈一些。就留这个孩子,将王氏生的送走。那么也必然会在日后得到皇帝的肯定。

    她这么想着,突然间觉得思绪清明起来。越想越是个事情。不过她没想这么早答复甄家老太君的要求,怎么也不能让她白答应不是。磨上一段时间,让甄家出出血才好。

    ☆、第16章 宝玉出生

    贾母在拖了甄家一个月后,终于开口如果能够一天的话,只要差上个一两个时辰就好。不过开这个口的同时,她还想到了更绝妙的事情。

    王氏的肚子日渐的大起来,看着是个双摸着却是一个。就是请了宫里的妇科能手,也是说不确定。这种局面,贾母看着甄家那边的消息,决定私下找人给王夫人用药。不管怎么说,人家那也是龙子凤孙的,用了药怕是不好。同时派人下了金陵,在他们这一房所有的庄子里修了一个小宅子派了人守在那里,等到这边生了就送过去。虽然说,日后就要当这个是自己的亲孙子,但说到底血缘关系不能错了。

    安澜和贾赦看着这些事情一件件的在稳步发生,两个人只是当作不知道。

    贾赦刚知道的第二天,就找了姜呈。之后这件事情,就上了御书房的御案上。他不知道皇上是作何打算的,他过了年也是要领了差事离开这个家的。就算是怪罪,也怪罪不到他的头上。到时候最多就是削去爵位罢了。

    贾赦无所谓,安澜更是无所谓。她原本是想不通的,为何贾珠的时候拼命读书,到了贾宝玉这里就成了吉祥物。现在看来,贾母日后非但把贾宝玉当作吉祥物,甚至会当成祖宗供起来也不是没的缘由的。只是这王氏肚子里古怪的孩子,怕是没有那个福气了。

    过了年,迎春的四月王氏发动了。二房的院子里热闹腾腾,烧水的、寻人的、拿布匹的等等人物都在来去匆匆。安澜在一边陪了一会儿,看着天色说了迎春年纪小,眼下跟她亲的很怕是睡不着的。贾母想到早早安排好的事情,也觉得安澜若是一直在这里也是不妥,就让她回去了。

    王氏一直疼到半夜,才看看生下一个孩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孩子出生后没多久她又剧痛难忍。稳婆在里面嚷嚷着还有一个,但是她已经疼的昏了过去。

    此时双生是不吉利的,若是龙凤才能成祥。若是两个男娃,那就要舍了一个的。富贵一些的人家,会送到别的地方养大,但是却不入宗谱。王氏醒来的时候,有些昏昏沉沉的。只是看着挨着自己的两个小包子,询问了身边伺候的嬷嬷,顿时要流泪。

    “太太快别哭了,这月子里哭不得。老太太说了,这孩子太太带到满月后再送到金陵那边。”周瑞家的看着自家的主子,叹了口气。不过想到当时的祥瑞,立马换了口风:“要我说,太太还是有福的。这大哥儿生来就带着一块玉,含在嘴里。”

    “快拿来我看看!”听到自己生的两个双生中,有一个生来就含着玉,王氏顿时来了精神。

    看着那已经包在红布中的玉,不足成人拇指大小,上面刻着两行字用锉金手艺镶嵌进去。

    “莫失莫忘,山寿永昌……”看着这四个字,王氏虽然不懂大道理,但是却是明白意思的。她哎哟哟的抱着用红锦缎包袱皮包裹,黄色绸带扎紧的儿子来回亲热。然后小心的将玉放回小儿的襁褓内。又看了看用蓝色缎子做的包袱包裹的小儿子,叹了口气。看向周瑞家的:“可是娶了名字?”

    “大的行二,老太太做主叫宝玉。小的这个,跟了玉字辈,叫贾q。”周瑞家的说的是两个孩子出生后贾母跟贾政定下来的,王氏听了点点头。看着小儿子,她擦了擦眼角压下眼泪。她娘家到底是鼎盛的,虽然比不上眼下国公府的名头,但说到底当年四大家也是共同进退。爱者她娘家的面子,这个小儿子日后也是不会差的。若是差了,大不了她用嫁妆贴补就是了。

    这么想着,她到底是宽了心。随即问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只是听老太太做主抬了那赵氏做了姨娘,她恨恨的哼了一声。看向一边周瑞家的:“既然是老太太做的决定,我也没的什么好说的。将我怀前的旧衣服,寻了四套两冬两夏的,还有我初显怀的时候的,给她送了去。另外,再给她两匹颜色鲜艳的缎子……”说到这里,王氏想了想:“并上二十两的银子,一并给了她去。眼下老爷正喜欢着,我在月子里也不好做那个坏人不是?”

    周瑞家的点点头,给王氏递了热水:“奶嬷嬷老太太给选了四个,按照正经公府少爷的款弄得。为此,大老爷还生气了呢!”

    说到贾赦为了这个摔了茶碗,周瑞家的就得意的笑着。王氏听了,也笑了起来。她琢磨着,她儿子看着就是个日后有福分的。只要等上一等,这国公府还不是她儿子的。

    想到这里,原本小儿子要被送走的愁云也消散的差不多了。

    贾赦的确因为贾母对刚出生的孩子摔了茶碗,拂袖离去。但是安澜却做了一把好人,她笑语盈盈的端着茶碗看着一边的贾母和贾政:“老爷就是孩子脾气,老太太又不是不知道,他这个人……”

    说着她低眉一笑:“要我说,四个怕是不够的。怎么都是两个孩子,哪怕日后小侄子要送去金陵祖宅,说到底也是要吃奶的不是?不如一个孩子四个的好,我琢磨着我们家老爷,怕也是不愿意送走q哥的。说到底弟弟家有了长子,这次子是一个还是两个的,有什么的。况且,老太太都说了,那宝玉是个有造化的,如何也不会被兄弟冲了去才是。”

    她说的婉转,贾政听得舒心但是贾母却听出了这其中的讽刺。她先前就说,送走老三是为了不让老三冲了宝玉的运到。毕竟这运到是给一个孩子的,眼下一分为二了,如何是好。可这么说,就将她之前的话全部挡了回去。贾母皱了皱眉:“你年纪轻轻的,如何懂得这里头的东西?行了……这事情就这么定了吧!”

    安澜低头用眼睛的余光看了贾母一眼,抿了口茶放下茶碗:“既然老太太都如此说了,那我那头还有事情要做。前些日子,姜太保夫人请我去她家做茶会,只是担心弟妹的事情,好生耽搁了了。正好下午有空,到底是要去赔个不是的。”

    贾母听着那软绵的语调,挥了挥手。倒是贾政没有走,他看着贾母想了想:“宝玉出生就带着福缘的,原本这等子事情发生在我们这等人家,怕也是养不足。他生的好,我看着倒是比那刚出生的都要强上的多。不弱就留下老三吧!虽然说是双生冲了一些,但也说不定就这么留了下来。”

    贾母拍了一下桌子:“糊涂……这怎么留的下来。眼下能不能保住宝玉的那块玉,还是个事情呢!”

    看着母亲拍桌子,贾政缩了缩脖子低下头不说话。贾母看着他叹了口气:“这玉,向来不是王爷就是王子皇孙的,有了说是应该的。我们这等人家,有了这等事情就等着皇家猜忌。我原本想着,若是两个孩子正好珠儿也大了,双的就双的也没得什么。可若是宝玉的事情上面怪罪下来,当如何?你大哥是个什么东西,你还不知道吗?眼下最主


    红楼之幸福人_第9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