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嫡女毒医嫡女毒医_第125章

嫡女毒医_第125章(2/2)

作品:《嫡女毒医

平安郡主这边怀孕了,有同样需求的人家便主动寻了上去,想从中打探出怀孕的秘方,借以在自己家人身上实验一下。这年月女人没办法怀孕生子,这可是一件会让人抬不起头来的事情,连娘家姐妹都会跟着遭殃。

    面对别人的问询,安阳长公主并没有藏私。她理解这些同病相怜之人的难处,十分痛快的就把向素问求医的事情吐露了出来。

    这样一来,素问能帮女子怀孕的消息便不胫而走。没多久,京城各家有女儿的人家便都知道了素问的这项本事。只可惜素问现在正跟随太子在外抗击天花,他们即使想上门求诊,一时间却也无计可施,只能天天祈祷她能早点儿回来。

    对于京城发生的这些事情,远在外地的素问却毫不知情。她这时候正全力以赴抗击天花,哪里有闲心理会这些京城流传的八卦消息?

    与京城之前的情况不一样,衡州府已经被天花完全侵占了。在这种情况下,接种牛痘基本上已经没什么效果了,她的当务之急是救治染病的人。好在她有现成的救治方案,只需根据衡州府的情况调整一下便可。

    在太子的配合下,素问的救治工作进行的颇为顺利。不得不说,她新获得的公主头衔这时候也为救治工作起了不少便利。

    ☆、第420章 往事

    在救治衡州府的同时,素问却也没忘记周边地区。她将手下的医护人员分出了一多半,把他们派到了周边一些尚未被天花侵袭的地区街种牛痘。

    在综合手段的治理之下,这一轮的天花扩散终于被压制了下去。虽然疫情一开始的损失颇为严重,但自从素问带人赶过来以后,发病率就有了明显的下降。随着发病率的下降,人口持续减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损失相应的也挽回了不少。

    除了把这次天花疫情压制下来以外,素问还顺手将种牛痘的法子传授给了当地的大夫。她和她手下的人是会离开的,但他们却会继续留在这块土地上,把种牛痘的技术传承下去。

    完成了这一次的任务,众人终于迎来了班师回朝的时间。他们一出去就是将近两个月,离开时京城已经是初夏时节,回来时夏天却已进入尾声。知道他们要回来,皇帝带领群臣亲自到城门外迎接,给他们做足了脸面。

    熬过了繁琐的欢迎仪式后,素问终于等到了解散的命令。她在迎接的人群中看到了云芝的身影,所以一解散就直奔云芝所在的马车而去。

    许久未曾在一起,母女俩好不容易再度见面,一时间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她们相互诉说分别以后的事情,下意识的都选择报喜不报忧。只可惜素问做的事情太轰轰烈烈了,即便绞尽脑汁进行粉饰,却依然令云芝心疼的直掉眼泪。

    面对心疼的云芝,素问心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她早就料到会是这样,云芝到京城后肯定没少听说她当初的传闻。而传闻又多有夸张之处,听了必然会担心。

    见云芝眼中浓浓的关切,素问心下感动,嘴里却故作轻松的说道:“娘,您无需太把以前的事情往心里去。现在素问可是陛下亲封的安和公主。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俗话说得好,梅花香自苦寒来。您想,若是没先前那些磨难,素问又怎会有今日的荣华?”

    听她这么说,云芝忙不迭的点头道:“对,正是这个理儿。梅花香自苦寒来。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一切平安,那些磨难也不算什么了。”

    在闲聊之间,母女二人所乘的马车已经驶入了公主府。下车后的第一时间,素问就拉着云芝一起去了华母的院落。她这么长时间没在老太太身边尽孝,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自然要在第一时间去报个平安,免得老太太担心。

    见到久违的素问,华母心情格外激动。幸好她一直注重养生,身体底子不错,否则素问就该担心她激动出个好歹来了。

    询问了素问一些在外的见闻,华母忍不住连连出口称赞。与云芝不同,她从小见过不少世面,所以觉得能多经历一些磨练挺好。她听着素问的讲述。脸上还露出一丝神往之色,看样子对她在外的经历颇为羡慕。

    聊完了素问在外的见闻,华母就讲起了来京城之后的事情。她被接回京城以后。也遇到了许多事情,说起来令人唏嘘不已。

    从华母的讲述中,素问验证了先前的许多猜想。华母果然出身名门,但并非之前想的那样来自定北侯府。准确的说,定北侯府其实只是她的外祖家。她本家姓白,在京城也曾是世家之一。后来被定北侯府搞垮了。

    虽然白家被定北侯府暗中搞垮了,但华母却丝毫都不恨定北侯府。原因无他。她真正恨的其实是白家。

    从出生起,华母就生活在一个矛盾重重的家族里。她父母之间并不和谐。几乎时时都在冷战。她父亲生性风流,纳了一房又一房美妾。光是纳妾也就算了,最过分的是她父亲竟然干出了宠妾灭妻的事情,这招致了她母亲的激烈反抗。

    反抗的结局是惨烈的,她母亲与父亲终于彻底决裂。她母亲想要和离,但定北侯府碍于两家的面子,却并没有答应这个要求,只是向白家当家人施加了巨大压力。

    一转眼的功夫,华母就长大了。她见证了父母之间的悲剧,心中便决心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她不愿意服从白家的利益,只想自己选择未来生活的伴侣。好在有母亲的支持,她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与当时年少的华老太爷定下婚约。

    为了女儿的幸福,华母的母亲力排众议定下了与华家的亲事。这样一来,她几乎得罪了整个白家,生活的环境越发差了,几乎连下人都敢当面对她冷嘲热讽。

    见女儿亲事已定,华母的母亲再也没什么可操心的。她早就厌倦了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若非为了女儿,或许多年前就已经自我了断。如今女儿有了好归宿,她再也不堪其辱,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只留下一封鲜血写成的遗书。

    对于母亲的选择,华母心中虽然万分悲痛,但并不觉得意外。她知道母亲生活的有多么苦,这样的选择或许才是一种解脱。

    家里发生了自尽的事情,白家第一反应自然是隐瞒下去。他们虽然是世家,拥有不晓得权势,但定北侯府却也不是好惹的。若是这条消息走漏风声,他们两家可就算是结下不解的死仇,从此由姻亲变成仇家。

    眼见得白家要秘而不宣,华母岂能随了他们的意。她早就将白家人恨到了骨子里,发誓势必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以偿还这么多年欠她们母女的。

    逃过白家奴仆的监视,华母拿着母亲的血书找到了定北侯府,并将事情的真像全部吐露出来。她别无所求,只愿他们能替母亲讨回公道,最起码不能让母亲埋在白家的祖坟里。她只是一介弱女子,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收到消息后,定北侯府当家人心中悲痛万分。他之前逼着自家女儿忍气吞声,却不料竟然换来了如此惨烈的结局,心中追悔莫及。

    就这样,定北侯府杀气腾腾的冲到白家讨公道。他们强行冲开白家人的阻拦,终于看到了自家女儿的尸体。一切都如外孙女所说,自家女儿并非自然死亡,而是活活被逼死的。事实确凿,他们岂能善罢甘休,不讨回一个公道来绝不罢手。

    被定北侯府死磕,白家恼羞成怒。他们知道了这一切乃是华母所为,就打算对她进行惩罚,把她送给朝廷重臣做妾。

    遗憾的是,他们却再也没寻到华母的行踪。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她便从京城地界消失了一般。他们到处派遣人手搜查,却始终一无所获。直到后来,他们发现华家也是人去楼空,这才意识到了事情可能的真像。

    如他们所料,华母其实早就离开京城了,与她一起离开的还有华老太爷。他们拿着婚书,逃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州,并在那里成亲安家,从此过着夫唱妇随的平静日子。

    意识到华母已经逃走,白家恨得咬牙切齿。只可惜有定北侯府在旁边虎视眈眈,他们却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小心应对。面对身为皇帝亲信的定北侯府,白家这点实力自然不够看。双方较量了几轮之后,他们便在斗争中遭遇了失败,从此一蹶不振。

    把自家女儿的遗体安葬在自己家的祖坟里之后,当时的定北侯并没有将白家赶尽杀绝。他要留着白家人的性命苟延残喘,将来交给自家外孙女亲自处决。

    在定北侯看来,他们侯府亏欠自家女儿与外孙女。如果不是他们当初固执己见,又怎会酿成后来的惨剧?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欠那一对母女一个交代。为了弥补先前的过失,他们派人到处寻找,可惜却迟迟没有寻到外孙女的行迹。

    直到临死之前,当时的定北侯还对这件事念念不忘。他留下了遗训,无论花多少财物与精力,都要寻到自家外孙女或者是她的后人。

    至于再往后发生的事情,素问就全都知道了。她来了京城以后,立刻就吸引了定北侯府的注意力。她继承了华母年少时的容貌,身上又有一身绝世医术,姓氏又是华,一看便知是华母与华老太爷的后人。

    从关于素问的传言中,他们知道了华母这么多年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她两个儿子都没了,如今身边只留下两个女儿作伴,这使得定北侯府的人心中越发内疚。

    等华母被接到京城以后,定北侯府的老太太立刻登门拜访。她是华母的表嫂,当时两人曾有过不错的私教。时隔几十年再相见,姑嫂二人一眼便认出了彼此。她们先是相顾无言,而后忍不住就是抱头痛哭,相互诉说分开以后的经历。

    虽然彼此相认,但华母却并没有立刻答应将双方的关系公开。她并不是不想认这门亲,只是想在事前征得素问的同意。

    现如今,素问是皇帝亲封的安和公主,身份不同以往。认下定北侯府这门亲戚,必然会搅动朝堂格局的变化,所以必须慎之又慎。

    ☆、第421章 先祖

    知道了华母与定北侯府的渊源,素问总算是解开了心中的一个谜团。她清楚华母其实是希望能与定北侯府恢复关系的,但这件事却又只能从长计议。

    与寻常世家不同,定北侯府手握重兵,一向是皇帝的近臣。问题是素问现在分属于太子一派,若是与定北侯府走得太近,就怕皇帝会心生猜忌。要是那样的话,他们还不如继续把关系隐藏下去,等太子将来登基后再说。

    尽管心中有这种念头,素问却也没立即表态。她虽然活了两辈子,但政治经验上却还是一个菜鸟,为求稳妥还是询问一下洪迁的意见比较好。

    讲了这么多,华母也有些累了,见此素问便和云芝先离开了。她们俩忙了这么长时间,各自也都感到了一阵疲惫,便先回房休息。反正时间有的是,她们并不急在这一时,有什么没说的可以留待日后慢慢交代。

    休息了一日,素问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洪府。她正为定北侯府的事情烦恼,想着向洪迁求教,因此来的便格外早。

    听说了素问遇到的情况,洪迁眼中闪过一抹了然之色,但随即就恢复了平时的淡然。他早就知道素问与定北侯府有一段渊源,只是未曾料到竟然如此曲折。时间相隔了几十年,难怪他之前三番两次调查却一无所获。

    思考了一下,洪迁就一脸认真的答道:“既然有这样一个缘故,你们又何必刻意隐瞒?陛下手眼通天,或许早就明悟了你们两家之间的瓜葛,只是没有出言点破罢了。”

    听了洪迁的分析。素问顿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她之前光纠结双方走进将会带来的风险,却忘了隐瞒实情同样蕴藏着风险。对于一个帝王来说,隐瞒实情的严重程度显然要比实情吐露后的威胁来的更令人不快。

    再者说了,一旦双方之间的关系被发现,皇帝只会起更重的疑心。到那时候。隐瞒也将会变成加重罪责的有利证据。

    考虑到以上因素,当前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坦白。他们双方之间确实有姻亲关系,这是上一代人造成的结果,没什么见不得光的。至于太子这边的影响,他们平时来往时注意一点便是,尽量把双方之间的交流放到台面上。

    有了洪迁的指点。素问便做出了与定北侯府公开亲缘关系的决定。考虑到白家的因素,她又决定要


    嫡女毒医_第125章(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