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嫡女毒医嫡女毒医_第126章

嫡女毒医_第126章(1/2)

作品:《嫡女毒医

    双方之间的关系搞出两套说辞来。

    经过一番商量,素问的想法终于获得了定北侯府的认可。他们捣鼓出了两套说辞,假的那一套用来打发外人,真的那一套则是说给皇帝听的。他们当初闹出的动静不算小。相信皇帝现在定然已经掌握了一些情报,只是没有把话点透罢了。

    做出决定以后,定北侯便主动上了一道折子,将与华母之间的原委一五一十的交代了清楚,并附上了上一代定北侯的遗言。

    收到折子后,皇帝面上没什么表示,心中却极为满意。如洪迁所料,他其实早就知晓了定北侯府与素问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直没出言点破。如今他们能主动坦白,他就放心了,这起码说明定北侯心理清楚谁才是这天下的主宰。

    将折子压了两天。皇帝这才做出了批复。他并没有多提别的,只是说亲戚之间该走动就要走动,无需顾忌太多。

    收到回复,定北侯心中大喜。他知道皇帝这样批示就是代表同意了,这使得他们双方的走动算是拿到了许可。这年月当臣子的真心不容易,连认个亲戚都必须小心翼翼。若是走得太近。他们还得担心君主是否会心生猜疑,实在是有一种如履薄冰之感。

    拿到了认亲许可后。定北侯府便主动放出了将会与安和公主府认亲的消息。反正华母一直都用着上官这个姓氏,他们正好用来伪造双方之间的关系。寻常外人谁也不会起疑。

    消息一传出来,京城的舆论场就是一片哗然,谁都未曾想到一向低调的定北侯府竟然与素问有亲缘关系。不能怪京城百姓大惊小怪,实在是这两批人之间看起来没什么牵连。京城的豪门和云州女户,这两家怎么看都不像是有联系的样子。

    为了掩人耳目,定北侯府对外宣称华母是他们家的表亲。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们就这么说了,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听到了这样的消息,自然会有好事者去素问那里求证。她已经与定北侯府商量好了,因此颇为痛快的承认了双方之间的亲戚关系。按照事前商议的结果,她还指明了华母乃是定北侯的远房表妹,进一步将双方之间的关系坐实。

    有素问的佐证,两家之间却有亲戚关系的事情终于明朗。众人在啧啧称奇的同时,心中还忍不住升起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这两家如此高调,白家自然也收到了风声。他们偷偷派人看过素问的样貌,一下子就将她与当年的华母联系在了一起。结合定北侯府异常热络的态度,白家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毫无疑问,华母就是他们家当年神秘失踪的大小姐。

    时过进迁,白家在定北侯府的打压之下早已今非昔比。他们虽仍顶着个世家的名头,却已经沦落为最末流的世家,几乎都快要被京城百姓遗忘到脑后了。

    就在他们为东山再起寻找机会的时候,定北侯府与公主府来了这么一出。他们知晓了华母的身份,自然把主意打到了素问的身上。在他们看来,既然华母身上流淌着白家的血脉,就有义务助白家一臂之力,帮着他们在太子身边谋个一官半职。

    不得不说,白家人实在是太天真了。他们光想着能从华母身上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却从未反省过当初又是如何对待她的。

    抱着对未来的憧憬,白家把家主的儿子派了出来,直接到公主府求见素问。白家现在的家主乃是华母的庶弟,按辈分他的儿子还比素问高一辈。派一个长辈求见一个晚辈,他们自觉已经做到仁至义尽,公主府自然不能不给面子。

    遗憾的是,想象总与现实有不小的落差。他们派来的代表压根就没见到素问,便直接被守门的侍卫给轰出来了。

    觉得自己家被轻视,白家岂能忍得下这口气。他们到处宣扬华母白家女儿的身份,企图借此令公主府和定北侯府陷入难堪的窘境。不曾想,天不遂人愿。他们所言起初还有些人会听,但很快就再也没人理会他们这档子破事了。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这一切都是素问的手笔。她之前就已经料到了白家可能的反应,所以早就做好了应对他们这一招的方案。

    一察觉到白家开始散播对华母不利的言论,素问就立即将方案付诸实践。她也没干别的,只是将自己出身华家的事情爆料了出来。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招异常有效,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京城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将白家的言论压制了下去。

    将自己的身世告诉素问的同时,华母也把华家的历史说了出来。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些时日,素问却仍然清晰的记着她提起华家悠久传承时的神情。

    从华母口中,素问知道了华家的来历。与一些世家类似,华家也有着悠久的传承,往上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光是历史悠久也就罢了,别的世家并不比华家短多少年,最重要的是华家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祖先――华佗。

    作为三国时期最有名的神医,华佗如今早就成为一个传说。在万千百姓的心中,他几乎无所不能,任何病症遇到他都能药到病除。

    穿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素问自然之道华佗的地位。由于原来那个世界也有华佗的传说,因此她并没有太往心里去,只以为是巧合而已。不曾想,她穿的这具身体竟然是华佗的后人,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消化了好半天,素问才算是接受了这个现实。直到现在,她才明白华老太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秘方,甚至连失传已久的麻沸散都有。

    作为华佗的后人,继承一些秘方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这就跟许多民间艺术一样,传承方式就是在家族中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当然,有着现代思想的熏陶,素问并不认同这种传承方式,但事实确实就是如此。

    知道了华家的来历,素问当时就想到了皇帝对待她的态度。毫无疑问,当初能毫不犹豫的允许她为太后医病,这其中定然有华佗后人的因素在。

    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素问当即就意识到这个秘密迟早会公诸于世。既然华家早晚都会回归到众人的视线里,那她自然想把这个机会掌握在自己手里。主动纰漏华家的真实背景,这便成了她专心思考的一个问题。

    只是稍微思索了一下,她就想到了用华家归来的消息打压白家的主意。

    ☆、第422章 经营

    意想不到的是,华家的消息会引起那么强烈的轰动。消息放出去的第一时间,就有许多京城的权贵前来探听虚实。

    在消息得到确认后,华家一时间几乎到了门庭若市的程度。京城附近的权贵名流纷纷云集而来,竟然一个个都还打着华家世交的旗号。这般变化令素问始料未及,一时间竟然感觉有些应付不过来,最后只好寻个委婉的理由闭门谢客。

    知道了素问的身份,最惊讶的就属莫易了。他原以为素问不过是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孩子,却不料竟然有如此不凡的出身。

    平心而论,若是单单论出身的话,永宁侯府远远无法与华家相提并论。他们永宁侯府的历史仅仅百年而已,比华家悠久的历史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最重要的是,他们永宁侯府并没有出过能千古留名的名士,但华家却有华佗这位赫赫有名的先祖。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原先的灰姑娘摇身一变成了出身名门的千金。这样的变故来的突如其然,莫易一时半刻有些难以适应,心中总是暗暗的患得患失。

    知道了莫易的想法,素问特意为其修书一封。她在信中细数了两人曾经经历过的点滴,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心意委婉的透露出来。温习完共同的回忆,她又谈起了两人畅想过的未来,借此表示了将会与其共度余生的心思。

    在这封信的末尾,素问还没忘鼓励莫易上进。她并没有说任何冠冕堂皇的话,只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浓浓的信赖。

    收到这一封信,莫易心下颇受震动。他明悟了素问的心思。心中立刻就放下了先前的患得患失,变得重新振作起来。有一个有本事的心上人,这是压力却更是动力。为了他们俩将来的幸福,他接下来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见莫易从阴霾中走了出来,素问觉得十分欣慰。经过了这件事。她越发肯定莫易就是那个生命中正确的人。

    这个时代男女地位并不平等,因此导致了大男子主义颇为盛行的现实。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大部分男人都会选择比自己逊色的女子成亲。如素问这般惊才绝艳的女子,爱慕者虽说不计其数,但真正敢下决心追求的却寥寥无几。

    对于男人来说,娘子太优秀可不是什么好事。倘若被娘子压一头。他们必将遭受到吃软饭的非议,到时候自己的脸面又该往哪里搁?

    与寻常男子不同,莫易并没有大男子主义的缺点。当初素问出身平凡的时候,他并没有嫌弃。如今她摇身一变成了名门之后,他却也没有因此望而却步。光是从他始终如一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莫易爱的只是素问这个人,并不是那些附着在素问身上的种种光环。

    至于素问是平民女还是世家女,这一切并不重要。只要素问还是那个素问,他就会矢志不移的喜欢下去,一直到地老天荒。

    明白了莫易的用心,素问心中颇为感动。她不是一个真正十几岁的无知少女,明白感情也是需要花心思经营的。既然莫易能放下顾忌和她在一起,那她自然会把这段感情好好经营下去。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势必要做到白头偕老。

    在这个时代经营感情,首先就要从维护男人的面子做起。只有男人的尊严被照顾到了,那些虎视眈眈的小三小四们才不会有可趁之机。这一点对他们俩尤为重要。

    照顾男人的面子必须从细节做起,那一封信就体现出了素问在这方面的造诣。她没有谈两人之间的差距,只是表明了一种对莫易绝对信任的态度。被心上人坚定不移的信任,任何一个男人的虚荣心都会获得满足,从而产生一种要更努力对心上人好的动力。

    从事实来看,素问这样的打算显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她的鼓励之下。莫易并没有继续消沉下去,而是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为事业打拼。

    解决了莫易这边的事情。素问便开始着手对付白家人。他们家既然那么苛刻的对待华母及其母亲,又怎么能任其继续逍遥自在下去。只要是犯了错。就必须付出代价。哪怕罪魁祸首已经死了,那受益的后人也必须把曾经亏欠的丝毫不差的偿还清楚。

    凭借素问如今的地位,想要对付一个白家实在是太容易了。且不说有太子一派及其定北侯府的支持,单单是那群想与她结交的权贵就够可怕的。

    在那群人的眼里,与素问这样一个医术举世无双的神医相比,白家具有的价值简直不值一提。为了讨好素问,他们一点都不介意顺手把白家搞垮。如果这次搞垮白家的行动他们没有参与的话,万一将来有个需要用到素问的时候,想开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许多权贵的暗中支持下,素问轻而易举的就将白家这么多年犯下的罪状搜集了起来。她暗中鼓动那些受害者去告状,从而将白家推上了公堂的被告位置。

    有精心搜集的证据,又有各方权贵暗中打压,白家这一次自然在劫难逃。经过一番审理后,他们很快就被定了罪,仿佛就在一夜之间,白家这栋高楼大厦就受到了沉重打击,开始了迅速的崩塌,没多久便永远消失在了京城的世家圈子里。

    料理完白家的事情,素问的生活便进入了平淡期。她现在被分派了一份太医院的差事,隔三差五去走一趟便可,倒是悠闲地很。

    趁着现在有时间,素问就把医馆和点心铺子开了起来。她从云州抽调来了一部分骨干,然后便放心的把两家店里的事情交给他们来做。他们也没有让她失望,所有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很快就迎来了开业的日子。

    相比于当年云州开业时的隆重,这一次却要低调的多。毕竟素问如今身份不同以往,做起事情来还是要尽量保持低调。

    有云州的经验积累,两家店易开业就打响了口碑。没用多长时间,两家店就步入了正轨,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客人光顾。面对生意这么好的店面,惦记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只可惜他们虽然眼红,却没人敢真的来触素问的霉头,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羡慕嫉妒恨。

    转眼之间,时间就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一开春素问就忙碌了起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人员培训中,打算把接种牛痘的技术传授下去。

    为了完成人人都能接种牛痘的目标,素问特意向皇帝提出了培训个州府大夫的建议。她知道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依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完成的。只有运用朝廷的力量,她才能将街种牛痘的技术真正的推广到各个地方。

    说实话,皇帝本来就有此意,即便素问没有主动提起,也正打算分派相关的任务给她。现在好了,她既然主动要求,皇帝又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把培训的事情敲定下来后,皇帝立即就发出了一道圣旨,命令每个州府都必须选派五名医官前来京城学习接种牛痘之法。为了表示对此次培训的重视,他还特意在圣旨里强调了素问将会亲自授课的安排。

    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素问的名字如今早就传遍了天下。尤其是在知晓了她出身华家的事情后,传播的范围越发广了。

    收到圣旨,各个州府的父母官都十分重视。他们之前都听说过接种牛痘之法的奇效,明白这是应对天花的奇招。即便只是为了治下能免受天花疫情的侵害,他们也都不敢轻视这次培训,纷纷亲自选派前去京城学习的医官。

    等人员都到齐了,素问立刻就开始了培训工作。她一边培训,一边悄悄观察学员们的真实水平,从中寻到了一些基础扎实而又勤奋上进的人。

    待培训结束,素问便将这些人留了下来。她直接把他们送进了太医院,使其能接受到更高层次的医学理论。要想提高这个时代整体的医学水平,一套完整的进修系统便必不可少。她之所以这么做,主要目的就是尝试着建立一套医学的进修制度。

    当然,素问这么做自然是获得了皇帝的支持。不然的话,就凭她在太医院的资历,想送一些地方上来的医官进去就绝非一件易事。

    从进修的效果来看,素问还是颇为满意的。这些人进了太医院以后,并没有丝毫懈怠,每天都在不断的学习。他们每个人都分配到了一位资深的太医,从早到晚就一直跟在太医们的左右,将整个诊病抓药的过程都看在了眼里。

    为增强进修效果,素问还特意安排了讲课时间。每隔五天,她都会将进修的学员聚在一起,为他们解答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些人的医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待他们学有所成以后,素问又再度把他们发配回了原籍。

    ☆、第423章 大结局

    对于这样的决定,众人纷纷表示不解。他们觉得这些人好不容易培养了出来,就应该留在太医院供职才对,怎么能再遣散回去呢?

    面对众人的不解,素问只觉莫名其妙。她选这些人留下来进修可不是为了给太医院增加人手,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各个州府的医学水平。现在他们学有所成,她自然要将之送回原籍,否则又怎么能达到预想的目的?

    好在皇帝父子等人都了解她的心思,因此并没有表示异议。有他们背书,那些医官被送回原籍的事


    嫡女毒医_第126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