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浮生小记浮生小记_第80章

浮生小记_第80章(1/2)

作品:《浮生小记

    七郎只带着儿子回去,卢八娘不想也知道肯定不行,看来自己只有妥协了,可她心中的气并没有平,“想到你竟然与小董氏私相传递,暗通曲款,我就不愿意再同你回去。”

    这确实是司马十七郎的污点,他深深地悔恨,“就连池师兄都笑我,说我被迷了心窍。”

    他嗟叹了半晌,“王妃,你说史书上会不会记下我这一段,给我一个好色的评价呢?”

    不知为什么,本来一直气得很的卢八娘听了这样的话,突然决定不再因为小董氏的事情与他纠结了,让司马十七郎自己纠结去吧。她只是郑重地说:“因为顺儿,因为肚子里的孩子,还因为我心里有你,我这一次同你一起回平北城,以后……。”

    “没有什么以后了,相信我。”司马十七郎答道,用坚定的目光看着王妃,他是真地醒悟了。

    于是没几天卢八娘便答应下来,“我先去青山城住上几天,然后就同你回府。”毕竟再过些日子她的身子会更不便,无法赶路。

    司马十七郎喜不自胜,“我陪你到青山城处理公务,再安排好车子,这一路可要小心再小心。”

    青山城确实有不少的事情要做,最重要的一件看看新纺出的棉布,刘三娘子新自把各类的产品呈了上来,她给王爷和王妃行礼后介绍道:“棉布虽然没有丝绸轻薄亮泽,但是成本很低,而且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特别吸汗。”

    棉花种成功后,因为与丝有很大不同,所以在纺成织品过程中颇费了些心思。为此,刘三娘子前些日子去了崖洲,回来后借鉴崖洲的经验才将棉布织出来。

    “看来这一次崖洲之行非常有收获呀,”卢八娘笑着点头赞赏。

    “是啊,那边的纺织术很不错,织机与我们的不大相同,也有可学习之处,”刘三娘子笑道:“只是天气太热了。”

    司马十七郎对棉布也非常感兴趣,棉布如果能大量推广完全可以代替麻,成为普通百姓能够用得起的织品,但质量却远高于麻,遂也认真地细看细摸。

    就听那边刘三娘子对王妃说:“陆刺史非常热情,不但让我在崖洲随意看织机,招待也特别好,临行前还让我给王妃带了不少礼品,我正要让人给王妃送过去呢。”说着将礼单递给王妃。

    王妃接过来扫了一眼,便笑着说:“陆刺史倒是个细心的人。”

    司马十七郎上前接过礼单,上面都是王妃喜欢的小东西,什么果脯、果干、椰子、棕榈之类的林林总总几十样,马上便想起了旭儿曾告诉他的一件事。

    为了将新鲜的荔枝运送过来,陆刺史特别将整株的荔枝树移栽到大木桶里,放在船上送到鹿岛,这些果树到了鹿岛虽然养不活了,但是树上的荔枝吃起来却刚刚好。

    “这陆五郎还真会讨好王妃呢,”司马十七郎等刘三娘子走后道:“西北产的水果更好,这次我把凉国打败了让他们年年进贡,想来我们回到平北城就应该送来了。”

    “我还给你留了一个宝贝呢,是这么大的一块玉石,够做一张玉石床的,不过要等冬天结了冰才能送过来。”司马十七郎用手比着,还在西北时,见到这块与床差不多大的玉石后,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到只有王妃用着才合适,但那时他们还处于冷战阶段,所以他便一直没有对任何人说。,

    男人就这么爱攀比吗?卢八娘赶紧反对,“不要送了,实在太劳民伤财。”这样大的玉石重量应该是上万斤的,运送时只能先在路上浇水结冰,再由人畜拉回来,非常费力。

    司马十七郎心里已经想好一定要给王妃做个特别大的玉石床,把别人都比下去,所以早已经打定主意,不管多麻烦一定将玉石运回来,因此只是评论起陆五郎,“我听说他把崖洲建得不错,很得当地百姓爱戴,只可惜品德有亏。”

    陆家被贬到崖洲时,有好几位妇人和离留京,王妃的妹妹卢九娘是一个,陆五郎的夫人也是一个。卢八娘却笑道:“陆刺史的夫人并不是真心与他和离,而是只有和离才能留在京城帮陆家打点,所以算不上品德有亏。”

    “那他也比不上我……”

    卢八娘嗤笑着打断他,“王爷不必与别人比,只比我就好了。一直也都有人想撞到我面前,可是我却从没动过心,王爷可是不如我?”

    别人暂且不论,但是陈春暄的心思没有人比司马十七郎知道得再清楚了,但是他一点也没有怀疑过王妃。所以这句话说得司马十七郎心服口服,惭愧不已,“王妃说的对。”

    但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与王妃靠得更近了说:“我也有几句话要说,王妃你可以把心思对旭儿说得那样清楚,又讲了那么多的道理,但为什么不这样对我说呢?”

    司马十七郎的眼睛看着卢八娘,深情而专注,又含了无限的委屈,“若是王妃也如此讲给我听,我想自己也不是那种听不进的人吧?”

    卢八娘一向灵牙俐齿,但现在却哑口无言,刚刚飞扬起的眉眼也不复原来的骄傲。

    司马十七郎说得很对,自己虽然对他说过不许他纳妾,却从来没有敞开心胸地与他谈一谈,讲讲道理,只是把心思都放在了围追堵截上了,然后就甩手离开,确实太简单太粗暴,完全不符合自己平时的行事作风。

    这是为什么呢?

    卢八娘将头埋进了司马十七郎的怀里陷入了沉思。

    作者有话要说:这么快就到了第九,还真开心呢,不过作者又弄错了一件事,以为进了前十就会在晋江首页上出现,所以才会那么激动。不过,这也算是难得之喜了,又是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才实现的,谢谢大家了!

    大家很多留言都帮到了我,其中还真有不知道的呢,作者真够不上是合格的作者,不过最近学了很多,也尝试着多了解晋江的规则。但是作者天生就特别不喜欢看条款类的东西,基本看不进去,往往需要签什么合约的时候,从来都不看就签了,心想反正都是现成的条款,也不可能为我一个人改,我看只是浪费时间而已,这可能也是一种病,还没法治--

    感谢tianshi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09:04:16

    感谢小边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09:09:01

    感谢bbh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09:47:16

    感谢888406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13:07:49

    感谢8628470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13:13:25

    感谢坐在岸等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13:20:50

    感谢杏芸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13:25:59

    感谢953326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14:33:54

    感谢16148387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22:55:09

    另外感谢锦绣君为我的旧文《女医学博士的爱情与婚姻》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13 03:50:16  顺便为自己的《女医学博士的爱情与婚姻》做个小广告,这是篇现言,因为作者一直不知道现言与古言的规则不同,所以写完《女医学博士的爱情与婚姻》后就这样放下了,也是最近才知道可以申v,于是就申了,申v后不到两天就涨了近八十个收藏,高兴之余更是意识到不会借助晋江的平台宣传自己是真很吃亏的。如果大家没看过的,可以过去看看,喜欢就点个收藏。

    第228章 最是无言坦诚相问 嫣然一笑

    卢八娘毕竟是个理智聪明的人,很快就认识到,原来自己从来没真正相信过司马十七郎,从内心深处就给他打上了一个迟早要离开自己的标鉴。所以每次遇到问题总是没有全身心地解决。

    是的,如果自己能更多一点信心,早点把问题摊开解决,司马十七郎未必不能理解,只看他到现在没有自己发话一直没随便收过人就知道了。

    一直以来,卢八娘都是认为自己完全正确,是司马十七郎负了自己,而命运和不同的想法观念更是造成他们分开的罪魁祸首,现在想来实在是可笑,原来责任最大的原来是自己!

    如此想来,在鹿岛上暗自嗟叹,伤心落泪有多么不值!原来自己本可以一直幸福地生活。

    好在,现在还不晚,司马十七郎竟然又一次来接自己,卢八娘满心欢喜,竟然低泣起来,“幸亏你来了。”

    司马十七郎并没有想到王妃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倒有些慌了,赶紧拍拍她的后背,“都是我的错,快别哭了,你正有身孕呢。”

    “我没事的,”卢八娘抬起脸笑了,“我是高兴你还能来接我,如果把我一个人留在鹿岛,我该怎么办?”

    “那怎么能?”司马十七郎笑道:“我一直想的是,你若是不肯同我回去,我总会想出办法来的。”

    然后他们就都想起了司马十七郎潜进城堡的事了,二人一起大笑起来。

    顺儿这时跑了进来,“父王母妃,有什么事这样高兴?”

    “乖儿子,过来。”司马十七郎近来都这样叫他的三儿子,因为他突然觉得顺儿实在太乖了,不用吩咐就能帮自己说话,平时淘气点不过是小节而已。他将儿子抱在怀里,指了指桌上的棉布说:“父王和母妃因为棉布纺织成功而高兴,从此淮北会有更多人穿得更好更暖了。”

    然后捷儿也被接了过来,这期间他见过母妃数次,倒是第一次见到父王,亲热之态自不必说。不过他还是拒绝了一同回平北城,要继续在书院学习。

    既然已经到了青山城,司马十七郎又带着卢八娘给他的皇祖父和父王上了香,还去火器厂看了看。

    因为卢八娘身体状况,回平北城不免多用了些时间,他们俩所性把这段行程当成了旅游散心。成亲这么多年,他们能如此悠闲的时候并不多,所以带着顺儿一路玩回来。

    顺儿最喜欢到新鲜的地方看看,不急着赶路他最高兴,不过等到进了王府,他却不由得高声欢呼起来,“我们又回来了!”

    原来小小的孩子也知道恋家,卢八娘更是如此,觉得淮北王府的一草一木都那样的亲切。

    而她想念的大儿子旭儿笑着迎了上来,殷勤地扶着她回雍和殿,又说:“母妃,这次应该给我们生个妹妹了。”

    司马十七郎站在一旁微微一笑,只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让他感觉到淮北王府重新恢复了生机和热闹,变回他熟悉的家。

    虽然每天还是与过去做事,但是心情就是不一样的!

    旭儿在空闲时悄悄地在父王朵边说:“父王这么快就把母妃接回来了,真没想到啊!”

    “这有什么想不到的!”司马十七郎拍了拍旭儿的头,“其实你母妃也一直在等我去接她呢。”

    然后他又教导儿子说:“男人嘛,要大度些,你懂了吗?”

    “是。”旭儿虚心地受教了,这话听起来很对,而且父王又一向英明,最根本的是父王去了鹿岛没多久果然将母妃接了回来。他半点也没想到,父王其实是受了自己的启发才能把母妃劝回来。

    卢八娘休息了几日,不顾家人的反对,恢复了接见贵妇们的活动。

    毕竟她离开几个月了,城内已经有人一直在置疑王妃为什么滞留在青山城不回,虽然她早已经准备了生病的官方解释,但还是让很多人不大相信。如今卢八娘现身后,方知她有孕在身,不便上路才先留在青山城,也算将事情圆了过去。

    董青河前些日子被派去京城给董侧妃上坟,而小董氏则出家为她的姑姑祈福,至于她是真的斩断红尘还是权宜之计卢八娘并没有追究,她要的结果已经达到了就可以。

    当然董家的事肯定有人会知道,卢八娘并没有特别掩饰些什么,淮北还没有人敢公开说她的坏话,就算是有人想败坏她的名声也所所谓,她宁愿给大家留些忌惮,得罪她的下场就是如此。

    小董氏的结果给所有打算送女人进王府的投机者一个严厉的警告,此后,在淮北再也没有人敢打淮北王的主意了。

    淮北王妃的这番举动,包括她在此之前在沙县公开审杨月婵案的详细经过,都极大的促进了淮北女人的地位。就在当年,就另有一例诰命夫人和离案。

    从某种角度讲,女人能够自由地离婚,就是女性社会地位的进步。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卢八娘果然如大家所愿生下了一个女儿。

    司马十七郎就是再重视儿子,对姗姗来迟的小女儿也疼到了骨子里,旭儿捷儿和顺儿也都欢喜至极。一家人最喜欢围在小床边看着小小的女婴,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那样可爱,引起大家一片赞叹。

    “母妃,你看小妹妹笑了!”

    “小妹妹笑得真好看!”

    这么小的孩子哪里会笑?但是卢八娘随着大家一起看着小婴儿,竟然也觉得她笑了,“就叫她嫣然吧。”

    在怀着捷儿时,司马十七郎就说如果生了女儿就由卢八娘起名,这也是常见的风俗了。现在他听了便笑着说:“嫣然一笑,真是好名字!”

    “是好听!”顺儿也表态,“正好先生刚教了这个字,我觉得写起来也很好看。”他的想法一向与别人不一样。

    “司马嫣然,我们的妹妹一定每天都很开心,”旭儿说着仔细地看着小嫣然,“母妃,我觉得嫣然长得比我们都漂亮。”

    旭儿长得很像司马十七郎,特别他长大后从神态气质上与他的父王更为神似;而捷儿就是卢八娘的翻版,就连爱好都相近;至于顺儿,可以说既有司马十七郎的影子,也有类似卢八娘之处,唯有刚生下来的小嫣然,似乎谁也不像。

    但是刚刚满月的她已经能看出是一个小小的美人,特别是笑的时候特别婉约可人。

    “嫣然与你们的姑姑长得一模一样。”司马十七郎温和地说,看儿子们似乎没有明白,就又解释说:“不是湖阳姑姑,而是你们父王一母同胞的小姑姑。”

    这么说小嫣然应该也很像司马十七郎的生母了,那个传说中很美但命运却不济的女子。

    卢八娘恐司马十七郎伤感,就笑着向大家说:“嫣然这么漂亮,你们都喜欢她,母妃都嫉妒了!”

    “母妃也漂亮!”顺儿扑到卢八娘的怀里,儿子总是认为母亲是最美的。

    大家越发笑得开心。

    司马十七郎也与卢八娘商量,“嫣然太小了,我们今年就不回京城了,等明年她满了一周岁再走。”

    定下要回京城已经过了一两年,却由于一件又一件的事拖延下来了,“不如你带着旭儿回去吧。”

    “现在急的不是我们,等一等不要紧。”司马十七郎从容而镇静,现在的形势很明朗,淮北势大,朝廷羸弱,主动权完全在司马十七郎手中。

    可以说如果他振臂一呼,只消一两个月就能将皇帝从肉体上消灭。但是越到这个时候,他越发谨慎起来,与朝廷保持着足够的礼仪来往。

    卢八娘明白他不想落得个“篡”


    浮生小记_第80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