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楼]总受外史之百花缭乱[红楼]总受外史之百花缭乱 第1节

[红楼]总受外史之百花缭乱 第1节(1/3)

作品:《[红楼]总受外史之百花缭乱

    书名:(红楼)总受外史之百花缭乱

    作者:斑目学长

    文案:

    这是一对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攻受,然而就在命运的巧合下……他们相遇了

    在断袖这条路驰骋了四年的总受,就算打死他他都没想到自己会摊上这只蠢霸王

    摊上就算了,自己居然还动情了……

    人生啊,怎么能这么寂寞如雪呢

    这简直就像是迎面把盆狗血扣在自己身上,浇了个透心凉心飞扬!

    但……待他抖落金衫狗血,却猛然发觉,心窝里好似被这盆血撒的还挺暖和的……

    “唉,世事无常啊”冯大爷窝在薛家霸王怀里,小爪子揉进霸王掌心,甜甜蜜蜜绵绵,一声喟然长叹

    这里是作者君专栏求包养233333333

    文风类型以及人设系列233333

    主受文,首推风流受,配对蠢萌攻

    大概就是一句话的剧情吧:浮生以往,不过一场虚妄。三丈红尘,皆是人间痴惘。

    其实是逗比的温馨甜文(真的是_(:3」∠)_!!!)

    然后非常感谢小天使果子帮窝做的封面!么么哒,抱抱!!!作者君好感动qaq!!!

    内容标签:种田文 欢喜冤家 灵异神怪 布衣生活

    搜索关键字:主角:冯渊(l柳湘莲),薛蟠 ┃ 配角:福宝,喜宝,蒋玉菡,贾瑞,水溶,王熙凤,贾宝玉,秦钟(原著众人) ┃ 其它:

    ==================

    ☆、复得玉碾

    金陵冯家,虽说只是城里小乡绅,算不得大富大贵,但在这地界里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了。

    但可惜的是成亲后三年,冯老爷就被大夫告知得了隐疾,不能生儿育女。

    这可苦了这对夫妻,为了求个孩子,时不时的就布粥济贫,每逢节日的还要往各个庙门里捐些钱财。观音求子庙门槛都快让他俩踢平了,地都要跪穿了。

    老两口终于在四十这一年生了个儿子。

    姓冯名渊。

    自从冯渊出生后,这项善事也越来越频繁了。

    善心有善报,老两口一直认为是自己平生做了不少善事,所以这神仙才赏了他们这么一个白白嫩嫩,香香软软的小宝贝疙瘩。

    冯父冯母四十才得了这么一个孩子,而且又是个儿子,自然是万般的疼爱有佳。

    这颗来之不易的独苗,老两口疼的恨不得都把心都掏给他。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只要是冯渊想要的,哪怕是天边的星星月亮,这老两口都要拿着试着梯子去够一番。

    冯渊三岁那年,家里来了两个疯疯癫癫的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

    冯氏夫妇见那两人穿得破破烂烂的,身子也不是很利索的样子,便心生可怜,请了两人来家里做客,好吃好喝的款待了他们一通,接着又拿出一点银钱要赠予他们。

    那道人和和尚却万般推辞,见此,他们也只好作罢。

    临走时,这道人和和尚朝着老两口深作了一揖,说道:“施主,善有善报,施主有此善心,将来必有富贵荣华加身一日。”

    这老两口只当是和尚和道人吃了他家的一顿斋饭,说个吉祥话,也就没当个事情。

    爷笑着还了一揖,道:“承蒙两位师傅吉言。”

    听见家里来了客人,小小的冯渊趴在树后偷偷地探出半个脑袋,小心翼翼的观摩着外面的两个人。一双细长的狐狸眼滴溜溜的转着,见那两人生的有趣,想上前搭话,却又有些害怕,只得在这里偷偷地观望着。

    那道人携那和尚将要转身时,正巧瞥见偷偷趴在树后望着他的漂亮小娃娃。

    这一瞥不要紧,这道人立马箭步上前,将这小娃娃抱在怀中。

    见着衣衫褴褛的道人饿虎扑食似的直接奔向自己,冯渊吓得一个机灵,立马撒丫子往后跑。还没来及迈出脚,就被这道人揪在怀里了。

    见这道人衣衫褴褛,且又疯疯癫癫,冯渊心里打的就跟上堂鼓似的,手脚齐用的开始使劲挣扎起来。

    那道人箍他就跟箍个小鸡崽儿似的,片刻功夫,冯渊就被制服了。

    强烈的恐惧战胜了这个三岁小娃娃的脑袋瓜子,张起小嘴就啃在了道士脖子上。

    刚碰上还没来得及用力,周身似被一种平静安详的氛围笼罩着。

    那发热的小脑袋瓜子顿时也跟着安静下来,自然也知道自己啃了什么东西了!冯渊虽然小,但不傻!这一口咬的,冯渊都想绝食三个月了!

    立马眼圈就红了,脖子上那一抹灰也不知道自己舔了多少下肚,涎水还挂在那道士的脖子上拉的老长!

    但是……静下心来却发现,预想之中的那股味道倒是没有闻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新的香味,只觉得一闻便让人心神安定,说不出的舒服。

    心稍微放下来一点,把泛红的眼圈愣是又给憋了回去。

    因为冯渊觉得自己很糗,啃了别人脏兮兮的脖子一口,自己还哇哇大哭,就跟隔壁老王家的熊孩子豆苗一样。过大年的时候往别人尿罐子扔进了个炮仗,炸的自己浑身都是,还哭得像个泪人一样……当然这件事至今还是金陵大街小巷的排名靠前的热点话题,因为平民宣传力度太好了,以致豆苗到现在都是光棍一根……

    想到这里,于是冯渊便很安静的缴械投降了,乖乖的趴在他怀里不再挣扎,但其实挣扎没也啥用。

    那道士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这时候倒也不见得他跛足了。

    老两口见他这一番堪称诡异的行动,又见自家宝贝儿子乖乖的趴在那道人怀里,不觉得有些发亥。

    还是作为一家之主冯父最先缓过神来,颤巍巍的开口问道:“这位……道长,可是有何事?”

    谁知那道人一听这话,立马就热泪盈眶了,把脑袋深深埋进冯渊的颈窝里嗷嗷就大哭起来:“想不到你与他还有一番孽缘,倒是我从中自作多情了,为了那孽物,抽了你那丝,做了玉碾。”

    说的话倒是有几分禅意,但是怎么都让人不能和他此刻几乎夸张到令人发指的逗比模样相吻合。

    冯渊被他勒的发紧,脸都快憋红了,使出吃奶的劲扭了两下腰,开始挣扎。

    那道人勒了他一会儿,揩了冯渊一身的鼻涕眼泪,见他挣扎,也就把他放了下来。

    从怀里掏出一个通体洁白无暇的园滚滚珠子递给了冯渊,用袖子又拭了拭新出的泪,说道:“今日我就把这玉碾还你,这珠子需得每日你亲自用活水祭之,待到十几年之后,你必有一难,等到那时,只要将此珠子服下,便可保全性命无忧。”

    说完略又顿了一会儿,又接着道,“这珠子中还留有少许玄机,就当是我赔的不是,将这玄机赠与你罢。”

    自顾自的疯言疯语了好久,也不知道别人听得懂没听得懂。从怀里掏出一个珠子就强硬的塞入了冯渊的手中。

    冯渊眨巴眨巴着狐狸眼望着他,捧着珠子打量了好久,又仰起头来仔细瞧了那道人一番。

    只觉得这道人生的好生眼熟,但却想不起自己是在哪里见过他。低下头又瞅了两眼手中的那颗珠子,便只是握着,就感觉有股沁人心脾的清爽感,从手心蔓延至全身,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捏了半晌,抬起头,又瞪着那双狐狸眼望着道士。那道士的神情很是认真,说的也不像是随口胡诌的假话。

    虽然自己是听不懂,在这个氛围下,冯渊那小脑袋瓜子也被感染了,立马点了点头。

    老两口本来只当他们是外出游荡的可怜人,谁知那道人语出惊人。这一席话,惊的老两口半晌都没反应过来,傻愣在了当地。

    缓了好一会儿,把惊掉的下巴合上去,心下又开始细思。

    听他们方才话语,绝非等闲之辈。看这光景,难道是遇见得道高人了?

    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方才款待他们时,只吃些粗茶淡饭而已,许给他们银钱他们又不要,而且又似与自己的孩子有一番因缘。

    又想想自家的孩子是自己辛辛苦苦求了二十多载又广善布施了这么多年才得来的,此刻又见这两位高人与自己儿子关系非比寻常。

    本来想再多问问,但是又想了想,若是真的,那此事必为机密,定是不能随便告知于,所以便作罢了。

    心下暗暗记住道士说的话,方才道士说活水,但何为活水,又怎样祭之?

    思及到此,冯母便上前问道:“敢问道长,何为活水,又如何以活水祭之?”

    那道人指着院内桂树前的那口井,又望向冯渊,说道:“此便为活水,需谨记,定要一日一换,将这珠子放入水中,以此供之,需这小娃娃亲力亲为才可,待到十几年之后,便可救他一命。”

    冯母有些丈二,想起那句亲力亲为,又问那道人:“道长,我这娃娃才三岁,如何提得动水?”

    道人甩了甩脑袋,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又没说让他打水,就只是这珠子别让别人碰了,失了灵机可就无用了。”

    那癞头和尚在一旁望了许久,又笑着对着那道人说:“人家两个的因缘,你倒是从中插手做什么,可苦了那蛛儿了,平白无故挨了你这一顿怒火。”

    那道人也不反驳,听闻这话后居然又开始嗷嗷的哭起来,拉都拉不住。哭哭啼啼的说道:“我怎知会如此,当时只想着这蛛儿害了我养的那只孽物的命,诓了万蘅山又要得千年的恶果。心下鲁莽,便拿了它做了玉碾,却不晓得他居然能化了那冤孽,轮回入世,与那孽物竟然还有段亘古奇缘。”

    道士和和尚虽然言语有些疯疯癫癫的,但冯氏夫妻广善布施这么些年,又在佛堂里抄读佛法许久,连庙里的老主持都拍着他们肩膀夸有慧根。

    所以听闻至此,虽不知这两位高人神神叨叨一阵说的是何物,但听完这番言辞,老两口心下大喜,一拍大腿:哎呀!没跑儿了!这两个乞丐似的老头儿一准是世外高人!

    况且刚刚他们好像又破解了自己宝贝儿子的命劫,冯氏夫妻顿时感动的泪流满面,立马趴下来的就要叩首言谢。

    谁知刚趴到地上,第一个响头刚磕完,再抬脑袋哪里还有那道人和和尚的影子。

    知道自己这是遇到真神仙了,老两口又“咣咣”朝已经空无人烟的地方叩了两个响头,方才爬起来。

    口里也喃喃念着,“多些神仙指引,多些神仙指引。”

    拜别了之后,才抱着三岁的冯渊起身回房。打上来一桶井水,命冯渊亲自将珠子放出水中,才放心下来。

    冯渊当时还是个玩泥巴的年纪,自然不能理解这么高深的事情。天天日日都如此,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习惯了。

    再加上冯老夫妻每天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冯渊把这习惯养的就跟吃饭睡觉玩泥巴似的。每天不给那珠子换遍水,他就浑身不得劲。

    于是这件稀里糊涂的事儿,冯渊也就稀里糊涂的坚持了十几年。

    作者有话要说:  红楼梦同人,请大家多多支持,跪求收藏啥的感觉同人系列贾环,贾琏,宝钗,宝玉,林妹妹比较受欢迎些……)

    冯渊这个小人物……,嘛,种田文系列的,前面内容略微正经些,第六章开始其实很逗比的,请大家放心食用br />

    【这里是作者小小修文之后的文章……修文之后其实感觉第一章也挺逗比的(?)

    不过还是跪求各位小天使的支持,收藏和评论什么的嗷qaq(真的是跪求了嗷qaq!!!!!!!!!!!)

    作者君很喜欢冯渊,虽然他在红楼里一句话就被带过了,但还是真的很喜欢他。

    人品风流,长到十□□酷爱男风,最厌女子。守着几亩薄田度日,又无兄弟姐妹什么的。虽然出场少,但是这个小人物真的是那种深入骨髓的那种感觉,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作者君就深深喜欢上这个人了,嘛……怎么形容呢,大概就是一瞬间世界变开始缤纷绚烂起来吧……想还给这个小人物一个别样多彩的人生,不再是炮灰,不再是那个因为和薛霸王抢香菱三天后抬回去就命丧黄泉的龙套,作者君觉得,他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恩……】

    ☆、学堂误师

    冯渊小时候身子不是很好,隔个三五天,便要发发热。

    这娃娃看丢一会儿都能带一身病回来,冯老夫妻怕冯渊到处乱跑,所以每天都盯他盯的紧紧地。

    待到冯渊七岁那年,身子稍微好点了,也终于脱离了那个动不动就惹出一身病的体质。

    老两口看他在家闲的无聊,总是玩泥巴。于是就从外头买来了两个小娃娃,来陪着他解解闷。

    选了几天,终于挑了两个性子沉稳的小娃娃买了回来。一个名唤福宝,一个名唤喜宝,皆比冯渊小两岁。

    本来是要叫寿宝的,寓意福寿双全,也是为着那道人说必有一难,博个彩头冲冲喜。但是冯渊皱着眉头嫌寿宝不好听,于是改成了喜宝。

    因为年岁相近,冯渊与福喜俩宝玩的倒也是投缘。

    那两个小娃娃,人小心思也单纯。冯渊这小子虽生的文文弱弱的,细胳膊细腿的。虽然是足不出户,但那双狐狸眼滴溜溜的转着,鬼点子可多着呢。

    与这两个娃娃相处不到半日,就收服了他们。

    欺负人家娃娃心思单纯,于是天天玩泥巴的冯渊就天南海北的胡夸起来,立马就让这两个新来的小娃娃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屁颠屁颠的跟在冯渊身后,直管他叫大王。

    冯父听见了,也不责怪他,笑呵呵的把他抱在怀里,亲昵的捏捏他的小鼻子:“还要人家娃娃管你叫大王,你这是要占山为寇吗啊?”又笑着对那两个娃娃说:“别听渊儿胡说,就叫他小少爷。”

    冯母笑着走过来戳着冯渊的小脑袋:“你啊,真是个小魔王,这般贫嘴。若等你长大了,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乱子来呢。”

    冯渊嘿嘿笑着,笑弯了那双好看的狐狸眼,撒娇的望了望冯母又望向冯父,将脑袋在冯父怀里蹭来蹭去,酥酥软软的开口:“爹~娘~,渊儿听话得很呢。”

    冯母笑,指着冯渊对冯父道:“你瞧瞧,这么小就会撒娇耍赖皮的粘人,也不知道是跟谁学得。现在都这个样了,这以后长大了还不知道要骗多少姑娘呢。”

    冯渊听见,索性把头埋在冯父的怀里,在冯老爹怀里蹭啊蹭:“渊儿不会娶亲,渊儿要一直陪着爹和娘呢。”

    冯渊不知道的是,他玩泥巴的年纪说的这一句玩话,到后来居然真的一语成谶了!

    这人生,真是那啥,那啥,又那啥的……

    冯父冯母倒是没在意,毕竟稚子童言嘛。听到这儿“噗嗤——”一声就乐了,揉着冯渊的小脑袋瓜子笑:“你现在这么说,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追着我和你爹要媳妇呢。”

    逗乐了一会儿,刚才和喜宝福宝追着玩了一上午,冯渊已经开始犯困了。迷迷糊糊的趴在冯父的肩膀上。老两口见他玩的累了,便把他抱进屋子里休息去了。

    一直到十岁,冯父与冯母相


    [红楼]总受外史之百花缭乱 第1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