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权臣之妻 第50节(2/2)
作品:《[红楼]权臣之妻》
黛玉去,左右这位林姑娘,只要真嫁给了和珅,那便不是他们能随意蔑视的。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气氛倒是热烈了不少。
在众兄弟中,乾隆本也只与和亲王的关系更深厚些。
待开了筵席后,乾隆却是将和亲王、和亲王妃、黛玉引进了殿中去。
原来殿中又另外摆了筵席,而和珅早已经等在里头了。
乾隆让众人落了座,又将疼爱的女儿抱在怀中。
黛玉与和亲王妃坐在一处,倒也真有几分受母亲关怀疼爱的味道。
而和亲王则坐在乾隆的下首。和亲王的年纪并不大,只是似乎是早年过于荒唐的缘故,致使他的身子骨并不大好,瞧着面色也多见青黑。
不过他倒是个爱笑的人,从方才就一直笑到现在。
乾隆见了他的模样,不由出声指责了几句:“你这整日都不见着调的时候,朕还指望着你来帮朕……”
和亲王忙笑了笑,道:“皇兄英明神武,麾下文臣武将优秀者众,臣弟没甚本事,便不来丢人现眼了嘿嘿……”
乾隆摇摇头,面色微沉,显然不喜这个弟弟的做派。
很快,乾隆动了筷。
旁的人方才跟着也动了筷子。
和亲王妃是个不大爱说话的人,而和亲王又是个开口便不大着调的人。
于是一时间,席间便只有皇后、乾隆与和珅三人的声音了。
皇后怕冷落了黛玉,便主动问黛玉:“和侍郎可又送了什么杂书给你读?”
“杂书?”乾隆被引出了兴致,不由多问了一句。
皇后笑道:“正是,这和侍郎与旁的人啊,都不同。因为知晓林姑娘爱读书,和侍郎便每隔上一段时日,都要送些书去给林姑娘解闷儿。只是和侍郎实在是个粗心的,竟是什么书瞧也不瞧,都往林姑娘那里送。什么风俗志,农桑志……这些书都送去了。”
乾隆不由取笑出声:“和珅还有这样的时候……倒也不曾问问人家姑娘读的什么书,爱读什么书!”
和珅只是淡淡抿唇一笑。
黛玉本能地为和珅辩解了一句,道:“倒也是爱看的,初时读的时候,不大能读得进去,但到了后头,也寻出点趣味儿了。”
乾隆本就是重文的人,听黛玉如此一说,倒是生起了些欣赏。
难怪和珅相中了这么一个姑娘……旁的谁都不肯要。
这样一瞧,和珅一心重情爱,倒也是正常的事了。
乾隆又问了几句,和珅送的什么瞎书去。
这一问,乾隆才发觉,黛玉读的书竟有如此之多,而且她的记x_i,ng极好。许多原文,她能面不改色地复述出来。隐约间,乾隆倒有一种考校女儿的滋味儿。
可他的女儿们,倒还真不比黛玉聪慧。
黛玉一时不自觉,说了许多话出口。
等她意识到的时候,她不由顿了下,更陡然想起来,她刚到荣国府中时,外祖母问她可曾读了什么书,那时她怕过于招摇,更怕惹得其他姊妹不快,便只说“刚念了四书”。
谁知晓,一转眼到了如今,她却敢在皇上跟前侃侃而谈,丝毫不必再作遮掩了呢?
“朕瞧,这怕是和珅打算好的,他也爱读这些书。日后你们若成婚,岂不愁没话说。只怕你们二人扎在一处,恨不得一同钻进书堆里去……”乾隆取笑道。
黛玉想起在花园时,和珅的举动,嘴角不自觉地翘了下,只是耳根也跟着红了下。
她的指尖微微垂下,突地碰到了腰间的香囊。
而此时乾隆正低声问和珅:“朕前次问你征缅之事,如今你可有腹案了?”
不过这话口吻听来轻松玩笑,倒像只是席间随口说说。
而黛玉朝和珅看去,便见和珅也正在瞧她,和珅眼眸黑亮,带着些许的柔情。
这头乾隆不等和珅回答,又道:“这缅甸土司着实不像话……”
黛玉攥紧了香囊,隐约明白了什么,她抿了下唇,带着少女特有的口吻,浸着些许天真,道:“它不听话,打它便是了。皇上真龙天子,定能叫那些土司降得心服口服。”
这话却戳中了乾隆的心病。
与缅甸之争,自乾隆二十七年便开始了,然而至今日却还未征下缅甸。哪个皇帝不想征疆土创此伟业功绩?
乾隆自然也想。
奈何现实并不如意。
乾隆当然不会在席间自揭伤疤,他笑道:“到底是小姑娘……想得轻易。”
黛玉瞧了瞧和珅,见他仍旧没有要开口的意思。黛玉便只好又道:“我也只是读了两本书,有些浅显之言罢了,皇上莫取笑。”
乾隆自然不会将这放在心上,便也只是抱着长辈的姿态,笑道:“那朕便考考你,你读了那些书,可知晓打仗要什么?”
“……钱,粮,兵?”因为有了前头的侃侃而谈,这会儿黛玉倒也不觉紧张,更兼之和珅就坐在一旁,黛玉反倒变得更大胆了些。
“倒还是认真读了书的。”乾隆又笑了笑,道:“这道菜,便赏给林丫头了。”言辞间,竟是又亲近一分。像是真将黛玉视作小辈了。
黛玉脑子里还放着和珅与她说的话,于是此时不由道:“我瞧书上说,打仗须得记得兵贵神速,粮草充足。”
“不错。”乾隆瞧她弱柳扶风的模样,却还能说出这些话来,一时的反差,倒是更让人觉得喜欢了。
“大清富饶,不缺粮草金银。”黛玉又道。
乾隆叫她这简单的两句话,说得通体舒泰,点头道:“正是如此!”
“大清士兵骁勇善战,曾平过噶尔丹。”
乾隆再度点头:“不错,我大清勇士颇多!”
“那便让他们行兵快些,岂不很快便能收服那些土司?”
乾隆忍不住又笑了:“这话说得孩子气,快与不快,哪里是你说了算的呢?”
黛玉抿唇:“若是修出一条道来,可速速行去,那不就快了?”
“何来这样的道呢?”
“轨,修轨。”
乾隆骤然顿住了。
那厢和珅微微垂下眼眸,把玩着手边的杯盏。
宋时便有蒸汽,但为何至清朝时,欧洲都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了,清朝却仍旧没有动静?
闭关锁国。
尤其自乾隆起,清朝便正式走向了衰亡。
和珅不打算做个何等伟人。
但若本该能改变大清国运的东西,他为何不让这些提前出现呢?
借黛玉之口,则是因着他还有另外的图谋。
这坑已经是挖好了。
乾隆不跳,也得跳。
第一百零四章
黛玉没有直接将那图纸拿出来, 她记x_i,ng好, 按着和珅给她瞧的模样, 大致画了出来。
她纤瘦的手指沾了些水,随意在桌面上涂抹了一阵。
皇后瞧着瞧着,渐渐也收敛了面上的笑意。
而和亲王夫妇也微微屏住了呼吸。
待随手画完后, 黛玉便不大好意思地抬手拨弄了下发丝, 道:“我就想到这些……”
而乾隆已经彻底震在当场了。
蒸汽等物, 他早早便从书本中得知了。
但却并未想过,将那蒸汽用来为车发力, 再在车轮底下铺上路轨,让它按路线而走,如此便可行得极快。
只是乾隆难免想得更多。
若是真有这样的玩意儿修成, 那岂不是旁人想要打他大清, 同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行至京城外?
黛玉低声道:“我不过胡乱说说,皇上随意听听罢。”
乾隆却想立刻将和珅召走, 商议此事。
征缅已经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花了无数钱粮,却硬是啃不下这块骨头。乾隆一心想要有祖父那样的成就,又哪里肯轻易放手?
大清的脸面, 他的脸面, 胜过一切!
所以哪怕在想到有此车、轨后, 必然也会带来许多危险,但乾隆依旧忍不住心潮澎湃,想要去试一试……
这顿饭草草吃过了,乾隆便将和珅召到养心殿中去了。
乾隆知晓, 女儿家能说出这些来已是不易,若真要施行此事,还须得和珅出力。他脑子更为灵活。
当日筵席过后,送黛玉出宫去的,乃是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女。
而回到荣国府,同样还是乘坐的宫中的车舆。
等一回府中,贾母、王夫人便将黛玉请去了,他们急切地想要从黛玉口中问出来元春如今的境况。
“我并不曾见到荣妃娘娘。”黛玉道,“宫中不得四下随意行走,我也不好与皇后提起此事。”
贾母、王夫人闻言,不免心下失望。
看着黛玉的目光,也略见暗淡。而贾母更甚至忍不住想,莫不是因着近来黛玉与她不比从前亲近了,于是黛玉如今在此事上也不肯出力了?
黛玉将他们的模样收入眼底,突然觉得心境平极了。
今日与皇上坐得那样近,更在皇上的跟前侃侃而谈,这与黛玉来说,是从前绝不可能发生的事……
可它的确就那样发生了,而一旦当见识过这样的广阔之后,旁的东西,似乎也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外祖母、二舅母的心思。
包括曾经令她觉得厌憎的灵月、史湘云等人,都显得是那样的渺小与可笑。
黛玉隐约有种,她与他们早已经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的感觉。
黛玉离开了贾母的院儿。
王夫人瞧着她的身影,夸道:“林丫头如今是越来越有气度了。”
贾母本也想跟着夸两句,只是不知为何,心头像是叫什么堵住了一样。
黛玉回去后。
雪雁忙笑着问她:“姑娘今日没带咱们去,在宫里没吃什么委屈罢?”
“没有。”黛玉摇了摇头。心说,相反呢,如今她还得了个和亲王作干爹,和亲王妃作干娘。
说出去,只怕旁人都是不敢信的。
黛玉没有炫耀之意,但第二日,这消息却传了出来。
盖因和亲王府特地来给黛玉送了一趟礼,来的乃是和亲王的儿子永璧。
荣国府上下惊异不已,全然不知晓发生了何事。
但惊异归惊异。
谁都知晓和亲王与当今如何亲厚,那位和亲王虽说不着调,但皇上却极为爱护这个弟弟啊!
哪里是他们这些汉臣能与之比的?
贾赦、贾政亲自迎出了门。
永璧和其父亲的气质颇有些如出一辙,他大步跨进门来,大笑着道:“我是来瞧妹妹的……”
众人摸不着头脑:“谁?您的妹妹?”
永璧直接了当地道:“你们府上的林姑娘,昨个儿父亲与额娘认了她作女儿,这不正是成了我的妹妹么?”
贾政呆了呆,哪里会想到,自己那个侄女,原来还有这样的造化……
他不得不立即让人去给贾母传了话。
等贾母得了信儿,贾母心底原本还有的那么点儿不快,霎时消散了个干净。
“玉儿,是个能干的。”贾母笑着让嬷嬷搀扶着自己起身,随后亲自往潇湘馆去了。
此时黛玉才刚刚起身,用了些食物。
雪雁正拿了帕子给她擦手呢。
突地就听见人说:“老太太来了。”
贾母是什么样的身份?哪有她来看小辈的道理?
纵使黛玉此时并不大愿意见到贾母,但也还是迎了出去。总不好叫人说她没有规矩。
而等她迈出门,便见贾母迎面走来。
贾母握着她的手,笑了笑,道:“昨日玉儿怎么不与我说这等喜讯?玉儿是个好福气的。如今都是和亲王府的义女了。”
黛玉只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贾母心中心思百转。
这样好的机会……日后黛玉能接触到荣妃的时候,接触到皇室的时候只怕更多了……
他们日后便务必不得与黛玉起了嫌隙……
可贾母怎么会想到,这还不止。
一封圣旨到了荣国府上。
贾赦兄弟二人手忙脚乱地摆了香案,而那宣旨的公公,却是一笑,道:“圣旨是给林姑娘,且请你们林姑娘出来罢。”
这头贾母方才落座,便有贾政身边的小厮飞也似的跑进来,高声道:“林姑娘!宫里来了圣旨!是……是给姑娘的!”
贾母愣在了那里,手都微微抖了起来。
这回又会是什么圣旨?
黛玉心下隐约有数,她抿了抿唇,让那小厮带路,往前厅去了。
这圣旨是乾隆一夜高兴难以安眠后,立即让人拟下的圣旨。
封黛玉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号乐安,赐县主府邸,并赐下封地、庄子,令其不必搬入府中居住。
县主,乃是皇族女子的封号。
如今落在黛玉的身上……
贾母等人颤巍巍地想,如今……如今黛玉的身份地位,较宝玉都高出一大截了。
莫说宝玉,就连贾政日后见了黛玉也须得客气。
[红楼]权臣之妻 第50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