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楼]权臣之妻[红楼]权臣之妻 第50节

[红楼]权臣之妻 第50节(1/2)

作品:《[红楼]权臣之妻

    黛玉扫了她一眼,隐约记得她似是叫“晴雯”。

    晴雯进门,瞧见桌上堆了不少粽子,她神色似有一丝不快,便快步走上前,随意将那粽子搁在桌案上,搁完便准备走了。

    黛玉瞧她眼圈微红,像是在哪里受了气似的。

    不过在哪里受了气,也不该在潇湘馆撒。何况宝玉的粽子,莫说吃了,她便是瞧了也觉得膈应的。

    黛玉坐起身子,道:“将它拿出去罢。”

    晴雯一怔:“林姑娘不吃么?”这下她倒是收敛起了那股轻慢的姿态了。

    “不吃。”

    晴雯没动,毕竟她想不明白,黛玉为何不肯要。当然,她也不会想明白,黛玉不喜欢宝玉。

    毕竟宝玉房里的丫头,没有一个是不喜欢宝玉的。按他们的想法,哪里会有人厌憎宝玉的呢?

    这头黛玉见她不动,也没了什么好x_i,ng子,便直接了当地站起身来,抬手拿起那盒子,扔了出去。

    “回去罢。”

    晴雯惊在当场,面上的神情霎时变得有些好看。

    这林姑娘的脾气果真是个傲的。

    晴雯本也不大喜欢黛玉,此时见了,便也撇撇嘴,倒也不怕宝玉责骂她,转身便回去了。

    雪雁在后头轻笑一声:“当谁稀罕呢。”

    晴雯脚步顿了顿,面上倒是有了一丝臊意。毕竟她倒是稀罕的,只是她不稀罕宝玉给别人的东西。

    而等晴雯走后不久,贾政院儿里就来人了。

    雪雁笑眯眯地亲自出门,将东西迎了进来,道:“这才是咱们肯要的呢,宝二爷的东西送到咱们这儿来,也不怕脏了潇湘馆。”

    紫鹃拍了下她,忙将那盒子接过来,放在了黛玉的跟前。

    黛玉拆开来,便见里头放了两个粽子,看上去着实有些寒酸。

    除此外,还有一封信。

    黛玉拆开信来,便见和珅的字迹映入眼中。

    “内置甜咸二粽,馅料特制,不必怕伤了身体……”想来只送两个粽子,便是怕她多吃伤身了。

    再想一想,按他惯常的风格,只怕这次又是亲手做的。

    黛玉不自觉地将那信纸捏紧了。

    传来什么和珅升官的消息,倒未必令她挂心。但就这么两个粽子,一张信纸,反令她展颜……

    第一百零二章

    端午过后, 和珅又忙碌了许久。

    而和琳得了职务, 也整日忙得见不着人影。兼之如今宝玉已遭禁足, 和琳觉得没趣儿,便也不爱往荣国府上跑了。

    黛玉倒不觉受了冷落,得了闲工夫时, 若不是与李纨等人吃茶作诗, 便是自己窝在屋子里, 看那些和珅送来的闲书。

    只是她不紧不慢,荣国府上下却不免紧张了几分。

    等到黛玉去贾母房里定省时, 贾母便特特将她留住了。

    “近来身子如何了?补药可有在吃?”贾母照例是先出声关怀。

    黛玉挨个都应了。

    然后便听见贾母低声问:“我听你舅舅说,近来侍郎府并不曾再往潇湘馆送东西了?”

    若是黛玉头一回打贾母这里听见探听的话,或许便当真什么也听不出来, 可早有了前头作例子, 黛玉立即便反应了过来。

    贾母今日留住她说的这些话,又哪里是心疼她呢, 原是担心着和珅与她关系疏远呢。

    黛玉当即冷笑了一声:“往日送得还少了么?”

    言下之意便是,她都不曾在意少与不少,哪里又轮得到荣国府来指指点点?只是贾母此时不觉黛玉离心, 听了话反而觉得, 和珅近来的举止将黛玉都气狠了。

    贾母心下暗自琢磨的时候, 一面倒是又温声安抚起黛玉来:“玉儿倒也不必多想,如今和侍郎乃是皇上身边得力的臣子,忙一些倒也是人之常情。”

    黛玉听了只觉好笑。

    她淡淡应了声,便立即告了辞。

    贾母见她远去, 不由皱了下眉,道:“我本是为她考量,她倒半点不懂得我的心思。”

    嬷嬷忙在一旁劝了几句:“林姑娘年纪轻,母亲去得又早,哪里懂得这些……”

    贾母吐出一口气,道:“只盼着,莫要出了纰漏。正值这个当口……”

    黛玉出了贾母的院儿,面色越见的冷了,紫鹃此时都不大敢劝。等一路回了潇湘馆,紫鹃方才出声:“姑娘不必将老太太的话放在心上,和侍郎待姑娘如何,姑娘心头比旁人更清楚,又何须在意旁人的话?”

    黛玉摇头,冷声道:“我本也不在意他们的看法。只是他们不该在我面前,这样直白地表露出心思来。将我当成什么了?”

    这头话音才落下,雪雁的脚步声就逼近了。

    “姑娘!姑娘……”

    雪雁快步走进了屋子里:“姑娘!”她面上露出喜色,“宫里头送帖子来了!”

    黛玉也不起身,她倚靠在桌边,怒火稍减,抬手从雪雁那儿接过了帖子:“我瞧瞧。”

    雪雁瞥见黛玉的模样,心底没由来的有些震动。她怎么觉得……怎么姑娘瞧上去,比从前要更显得冷傲了一分,可那冷傲里头又多了些理所应当的贵气。再无法叫旁人觉得姑娘孤僻冷傲,目下无尘了。反而心生一种敬畏之情……

    黛玉并不知晓雪雁的心思,她翻了翻那帖子,道:“原来是公主的生辰,皇后欲宴请一些皇室宗妇前往……”

    雪雁立马笑了起来:“如此一来,且瞧那些个长舌妇,还如何编排咱们姑娘。”

    宫里送了帖子来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贾府。贾母和王夫人霎时松了口气。

    他们甚至还立即动了心思,想着让黛玉去见一面元春,也好叫他们知晓,如今元春究竟如何了……

    于是在黛玉进宫之前,贾母又将人唤了过去。

    “如今你大姐姐在宫中,实在叫人牵挂得紧。如今咱们府里,便指着你进宫去,见你大姐姐一面了……”贾母从言辞上,刻意将黛玉与元春的关系拉得近了些。

    可这亲情血缘,又哪里是靠称呼亲近,便能将关系也拉得亲近的呢?

    黛玉心下失望,外祖母年纪大了,竟是连这些也想不清楚了。

    贾母不知晓黛玉的心思,拉着黛玉的手,亲近地与她说了足足半个时辰,随后又叫鸳鸯取了新打的首饰,与新做的衣裳来,让紫鹃为黛玉拿回潇湘馆去了。

    黛玉也不推拒,只是眼底始终不见什么感动之色。

    贾母勉强定了定心,才让鸳鸯送黛玉走了。

    转眼便到了公主生辰这日。

    这回和珅并未为她准备马车,荣国府倒是殷勤极了,只是荣国府的马车方才停在门口,便又见一架车舆来了。

    定睛一瞧,车舆两旁,跟了太监与嬷嬷。

    原是打宫里来的!

    荣国府讪讪地撤下了自己备的车马,然后目送着林姑娘登上了那宫里来的车舆。

    待回去后,自然有人将门口的事,绘声绘色地描述给贾母与王夫人听。

    贾母神色复杂地道:“原还担心玉儿失了和侍郎的心,如今一看,恐怕半点也未呢……”

    不得不说,之前贾母心下是有一分私心的。

    她一面不希望和珅冷落了黛玉,以致荣国府与他的盟友关系,显得不牢固;可一面贾母又隐隐希望他们二人之间是有些问题的,唯有如此,黛玉方才知晓,唯有荣国府才是她坚实的后盾,她若要与和侍郎长久下去,便得有荣国府在背后作助力……

    如今这个局面,要贾母来说,便也不过是不好不坏罢了。

    若是黛玉能带出来元春的消息,那方才算得上一件好事了!

    这厢黛玉坐上车舆,顶着无数敬畏与欣羡的目光,一路进了宫。

    她早先出入过皇宫多次,因而此时也不显局促。皇后派来接她的宫女,待见了黛玉的模样后,都不由暗暗感叹。

    这林姑娘如今变化倒是快,瞧着一日比一日更好看,这气质也一日比一日更显贵气了。

    宫女将黛玉领进了皇后的宫中,跨进门时,皇后正在与嬷嬷说话,待见了黛玉后,皇后面上的神色立即便温和了许多,半点也不怠慢黛玉。

    “前些日子忙着,便不曾将林姑娘邀进宫里来,今日可算得了工夫。林姑娘坐,待会儿皇上得了闲,你再与我一同去御花园。”

    黛玉应了声。

    要等皇上得了闲?

    难不成今日她还要见着皇上?

    黛玉思来想去,心底甚至隐约有了些猜测。

    难不成今日公主的生辰,实际是在皇室中办了一场家宴?

    否则她来时,怎么也不见其他夫人的车驾?

    皇后突然抬手,将黛玉招到跟前去,低声与她说了会儿话,姿态慈和得,仿佛是她的长辈一般。

    过了会儿功夫,有个嬷嬷进门来了,附在皇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皇后一笑,道:“林姑娘去外头走走?”

    皇后自然不会无端提起这样的话,黛玉点了头,跟着一个宫女起身跨到了殿门外。

    待出了殿门,远远的,黛玉便瞧见一行人朝这边行来。

    像是……

    像是龙辇。

    等再定睛仔细一瞧,黛玉便瞧见了龙辇旁的和珅。

    他着一身朝服,更显丰神俊朗。

    而此时乾隆正微微附身,歪着身子与和珅说话,丝毫没有帝王的架子。

    按理说,她应当紧张的。

    毕竟朝她行来的,那可是帝王啊!

    那是世间许多人穷其一生,也未必得见一面的帝王啊……须知多少官员,哪怕是上朝时,都尚且得按品级站开,品级低的,是不得近距离窥见龙颜的。

    但这会儿,黛玉却偏偏就是镇定极了。

    眼瞧着他们越行越近,身边的宫女跪了下去,口呼:“万岁。”

    而黛玉这才也福了身:“皇上万岁……”

    乾隆笑了笑,立时将目光投到了和珅的身上,随即道:“原是林姑娘。”

    黛玉微微一颔首,透着不卑不亢的味道。

    乾隆瞥见她的模样,容色美丽,举手投足颇有几分仙子之风。立时便明白过来,自己这个臣子,为何一心装着这个林姑娘了……

    乾隆本就是喜好美人的,如今一见黛玉,他虽不至到肖想臣子未婚妻的地步,但却一下子被黛玉的容貌勾起了一点思绪……他想起了那个寄住在荣国府中的宝姑娘。

    宝钗容色雍容美丽,如冠上东珠一般的美……

    乾隆心下一动,口中打趣道:“侍郎去罢……朕先行一步,去瞧一瞧皇后。”

    和珅顿住脚步,面上一丝红晕都不见。他谢过了乾隆,便目送着乾隆行远,而后才看向了黛玉。

    方才还极为镇静的黛玉,这下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没想到,在宫中,连皇上都亲自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她又哪里知晓,乾隆本就不是极为循规蹈矩之人,何况乾隆更乐得见到和珅与她感情深厚,又哪里会有阻碍的道理呢?

    和珅转头看向那宫女:“带路。”

    宫女一言不发,默默地走在了前头,没一会儿,便将他们带进了一处花园。

    和珅转过身来,低声道:“近来忙于公务,有些日子不曾见你了,瞧着怎么像是削瘦了?”

    黛玉摇头:“又没什么事来烦我,外祖母又总送些补品来,哪有会瘦的道理……”

    黛玉话音未落,便叫和珅一把揽在了怀中,他的手随即轻轻贴在了她的腰间。他在她耳边,低声道:“瘦了……”

    黛玉面颊一红,有些想要扭头去看旁边的宫女太监。

    而这时候和珅却又再度出声问:“那本《天工开物》你可读过了?”

    和珅不会无端提起这句话来。

    黛玉一怔:“已经读完了。”

    第一百零三章

    待宫女太监都退下, 花园中只余二人时。

    和珅像是陡然来了兴致似的, 低声与她说起了书中的内容, 随即又道:“皇上今年欲征缅,路途遥远,须征钱粮……”

    因着和珅送了不少“杂书”与她, 于是黛玉读书的范围, 早已经不限于四书五经了……

    于是, 她虽不了解朝堂之事,但却并不妨碍她听懂这些东西。

    黛玉还不曾注意到, 自己的眼界,比较起初来荣国府的时候,已经比较起天底下绝大部分的闺秀千金都要宽阔数倍了。

    “你可知这是何物?”和珅突然在她面前铺陈开一张图纸。

    “何物?”那图纸上的东西, 却是黛玉从不曾见过的。

    和珅指了指那物:“若有此物, 征缅行军,耗费的时日至少减去一半。”

    黛玉大为惊讶, 不由凑近了去瞧。

    和珅又细细指着图纸与她说了会儿,眼瞧着便是小半个时辰过去了。

    宫女来到了花园,低声道:“侍郎, 前头筵席将开了。”

    “走罢。”和珅将那图叠起来, 塞入了黛玉的手中:“你且替我收好。”

    黛玉点头应了, 将那图纸特地叠入了香囊之中。

    “你先行罢。”和珅又道。

    黛玉应了声。

    二人先后抵达了御花园。

    御花园中筵席已经摆开,正如黛玉早先猜测的那样,果真赴宴的并无多少人。坐在席间的,多是皇室宗亲。

    和亲王妃因与黛玉认识了, 皇后便直接了当地将黛玉安置在了和亲王妃的身旁。

    待乾隆走来,瞧见黛玉与和亲王妃坐在一处,还不由笑道:“这丫头与和亲王妃倒是亲近……”

    和亲王与其王妃,只有一个女儿,乃是和硕和婉公主,然而早在乾隆二十五年便已经去了,那时她才不过二十来岁。和亲王妃如此照拂黛玉,未必没有仿佛见着女儿一般的心思。

    于是此时听了乾隆的打趣,和亲王妃便撑着站起身来,笑道:“我瞧着她便觉亲近呢……”

    皇后笑了笑,道:“既有这般难得的缘分,倒不如让林丫头便认了和亲王妃作母亲。”

    乾隆本也有意抬举和珅的未婚妻,于是便当即点了头,道:“皇后说的是,这倒也是难得的缘分。不如便认了和亲王妃作母亲,如何?”

    这声“如何”问的自然便是黛玉了。

    黛玉本就对和亲王妃的印象极佳,她又是个早早失了母亲的。而和亲王妃身子骨不大好,倒是真有几分像母亲。因而,这话一提出来,黛玉倒也不觉抗拒。

    于是她便从善如流地点了头。

    乾隆兴致上头,当即又让人端了酒来,让黛玉敬了和亲王、和亲王妃,又让她改口称“干爹干娘”。连带的,对皇上皇后的称呼也变了。

    在场众人,只要不笨的,都能瞧出来,乾隆此举是为给和珅一个面子。

    因而倒也不敢小瞧了


    [红楼]权臣之妻 第5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