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34节(2/3)
作品:《阁老夫人养成记》
来几盘点心果子,齐齐摆放塌上小桌上。
“前两日凤娘回来过一次,又提到你大哥亲事。”
雉娘捏点心的手停住,凤娘究竟要搞什么把戏,怎么老想抓着大哥的亲事不放手。
“她提的是哪家的姑娘?”
巩氏的脸色难看起来,很是不喜,“你怕是都想不到,她提的居然是方静怡。方家现在眼高心大,都有人在私下传方静怡怕是要被纳入东宫,哪里会看得上我们赵家小门小户。之前她们想嫁方静然进来,我们没有回话,要是再去向方静怡提亲,别人会怎么想我们赵家,凤娘也不知是怎么想的?”
“那你和父亲没有同意吧。”
巩氏笑一下,“自是没有的,你爹不同意。还是原来的话,等你大哥考完后再议。我看凤娘似是很不高兴,怕是觉得折了面子。”
雉娘将点心放进口中,慢慢咀嚼。赵凤娘最近太过奇怪,不知是想要谋划什么?前几日才把段鸿渐塞进胥家书坊,又想帮大哥决定亲事,她这么做是为什么?
就方静怡那高傲的性子,能看上大哥吗?赵凤娘明知这点,还怂恿娘去方家提亲,难道凤娘是不想方静怡进东宫,所以才想让大哥求娶?太子肯定是要有侧妃的,弄走方静怡,还会有其它的女人,凤娘难道都要插一手吗?
凤娘已经嫁给段家表哥,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另嫁他人,而且对方还贵为太子。
“随她吧,前几日她到胥府看我,说段表哥被夺功名后意志消沉。想给段表哥谋个差事,听闻胥家有书坊,央我把段表哥弄进去。”
巩氏没有得到消息,不知道还曾发生过这事。想着鸿哥儿的样子,还有守哥儿说过的话,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卖考题风波,有些忧心。
“鸿哥儿去胥家书坊,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雉娘想起夫君说过的话,宽慰巩氏,“放心,有人看着的。”
巩氏松口气,“那就好。”
雉娘拿出那张房契,交到巩氏的手中,巩氏吃惊地抬头,“这…这是什么?”
“娘,这是院子的房契,你们要常住京中,哪里能一直租住着。索性就买下来,也是我这个做女儿的粗心大意,还是夫君想得周到。”
巩氏不肯收,“姑爷买的,我哪里能收?”
雉娘将地契塞到她的手中,按着不肯她再还过来,“娘,他是你的姑爷,他的孝敬你哪里不能收?这房契写的是你的名字,就是你的私产。”
巩氏感动得泪水涟涟,还是女儿贴心,她本来是由妾升妻,没有半点嫁妆。虽然现在有皇后撑腰,但总觉得矮人一头。
她默默地将房契收好。
雉娘看着她收妥房契,和她话起家常。母女二人一段时日没见,围绕着雉娘肚子的孩子,闲聊起来。
许是自己也即将要为人母,雉娘对于巩氏更多了一份亲近,就算是巩氏不是亲娘,但她养育原主多年,投注的感情不比亲娘少。
巩氏心情很好,留着雉娘用过晚膳,看到胥姑爷来接人,才依依不舍地看着女儿离开。
临近三月,柳条抽芽,草木发绿。雉娘命丫头们将厚重的衣服慢慢往箱子里收,新做的衣裙终于能穿出来,松松的腰身,遮住开始微隆的腹部。
某一日,许久不见的梁缨上门做客,一脸的兴致勃勃,她身着枣红束腰窄袖及踝六幅裙,显得人十分的俏丽。
一进胥府,先是去拜见胥老夫人,老夫人很高兴,人年纪大了,就爱看爽朗爱笑的姑娘,或是如大孙媳妇那样软嫩娇美可人的姑娘,对于那些个冷艳高贵,知书达礼的女子反倒没有以前那般喜欢。
梁缨见过胥老夫人,从老夫人那里离开后,就直奔雉娘的院子。雉娘热情地招待她,今日的雉娘穿得正是新做的襦裙,呈散花般从胸口一直往下,腰身处并未束腰,行动起来飘逸灵动,因为才将将不到三个月,外人还瞧不出来端倪。
雉娘笑着请她坐下,脸色红润,如三月的桃花,白中透粉,又嫩又娇。梁缨看得有些发痴,等回过神来再瞧雉娘的打扮,心生狐疑。
眼下春暖化冻,万物开始复苏,冬日里躲在洞穴中的动物们都出来觅食。趁着野物们还没有开始怀崽,正是春猎的好时节。
“表姐,我和二皇子韩王世子他们约好,要去皇家围场狩猎。你年前不是还说也想去,我此番是特地来邀你的,你和表姐夫一起去吧。这次公主嫂子不能去,我二哥也不去,就我们几个,有点没意思。”
雉娘笑笑,她是真想去,听梁缨说得都动心,可是无奈身不由己,此次真去不成。若是以后还有机会,她一定去。
“你公主嫂子去不成,我也去不成,下回我们再参加吧。”
她说得婉转,方才梁缨就有些怀疑,听她这么一说,眼神瞄着她的腹部,见她水眸含笑,更加肯定,“表姐,你这不会是…”
雉娘带笑地点头,不自觉地低头看着自己的腹部,一脸的温情。梁缨两眼放光,激动地道,“那若是你生个女儿,肯定像你,以后我嫁过来,我帮你带。”
梁缨和胥良岳的婚事定在五月,算日子也快了。
永安公主腹中的孩子早就诊出男女,不过是没有外传罢了。一听御医说公主肚子里面的是个男胎,梁缨既为二哥高兴,又有些小小失落,她还盼着公主嫂子给她生个侄女,最好是长得像皇后和表姐的侄女。
这下好了,表姐也有喜,就算是这胎不生女儿,下胎也该是女儿吧。她以后嫁进来,就是婶婶,帮着带侄女是天经地义的。
“那行,我可就轻省不少。”雉娘笑道,没有提起大夫说自己是男胎的话,“不过良岳以后要回阆山,怕是我们相处的时间也不会多,更别提帮我带孩子。”
想到胥家二公子将来是要留在阆山的,梁缨噘起了嘴,就势挽着雉娘的手,“表姐,我真想和你一起留在京中。”
雉娘看着她撒娇的样子,突然有些好笑。
“我也想你在这里陪我啊,不过岳哥儿肯定是要回阆山的,夫唱妇随,你不跟去也不合适啊!”
梁缨的嘴翘得更高,谁说不是呢。当初就想着能嫁进来,天天看到表姐,谁知道议亲时,她听父母提起胥家的祖训,才知道以胥家的做风,二房是要守在阆山的。两家都已经相看过,总不能事到临头再反悔,再说胥二公子人也不错,胥家还有那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祖训,这样的亲事,放眼整个祁朝,也是难得的。
她又不傻,总不能因为无法时常见到表姐而放弃这么好的亲事。私心想着总归是妯娌,一定会有相处的时候,她如此地自我安慰着,翘起的嘴慢慢收回去。
胥夫人一进来,看到的就是梁缨的表情,她好笑地看着梁缨又是噘嘴又是对雉娘撒娇的,心中暗道以后在胥家,那些个妯娌不和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事实上,她自嫁进胥家,和弟妹的关系很是融洽。
她为雉娘感到高兴,梁小姐这么个爽利的姑娘,一看就是做事光风霁月的,叫人打心眼里喜欢。
方才她在外面听到梁缨说雉娘肚子里要生个女儿就好,自己是一点也不生气。虽然大夫已经诊出是个孙子,但要真是孙女,她也是很喜欢的。女儿肖母,如果长得像雉娘,那得多招人稀罕,胥家可是几代都没出过姑娘。
梁缨见胥夫人进来,起身对她行礼,胥夫人笑道,“我就是来问问,等下将午膳摆到这个院子,可好?”
雉娘答道,“好,那就麻烦娘了。”
胥夫人看着她,满脸疼爱,“麻烦什么,家里就我们几个人,你们坐吧,我去厨房看看。”
梁缨观察着她们婆媳二人,想到胥家的那位山长夫人,似乎也是个好性情的,心里越发的对这门亲事满意。
胥府另一边的书房里,胥良川和胥良岳兄弟俩正在读书。胥良川坐着纹丝不动,胥良岳则有些心不焉,不停地望向窗外。
“岳弟,君子读书,如静坐打禅,入定不动。你老是魂不守舍的,哪里能看得进去。”
胥良岳放下书,凑到兄长的身边,“大哥,最近大嫂天天闷在府里,不知会不会觉得有些无趣,要不你去看看?”
胥良川抬眼看他,眼看春闱在即,岳弟的文章做得还有些欠火候。他本想训诫一番,可是看着对方亮晶晶的眼神,想到他前世里窝囊憋屈的一生,遂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
“也好,正好为兄也有些乏。”
胥良岳咧嘴一笑,跟在他的后面。
胥良川走在前面,胥良岳错后一步跟着,兄弟二人穿过园子,再绕过老夫人的院子。还没进院子里,就听到梁缨爽脆的笑声。
胥良岳的脑海中立马浮现出那姑娘明朗的模样,脸上露出笑意。
两人一进门,雉娘和梁缨齐齐望过来,梁缨倒还没有什么,胥良岳先红了耳根,不好意思地低头。
雉娘和胥良川会心一笑。
梁缨再次说明来意,听到春猎二字,胥良岳的两眼立马迸出热烈的光芒,眼巴巴地看着胥良川。
胥良川没有看他。
梁缨没好气地道,“表姐不能去,表姐夫哪里会去,下次吧。”
胥良岳被她说得一懵,哪里来的表姐,哪里来的表姐夫?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梁小姐口中的表姐是嫂子,表姐夫是大哥,这又是从哪里论起的?
梁缨也不打算解释,挑着眉看着他,心里骂一声呆子,猛然间觉得有些羞臊,不知不觉心头泛起丝丝甜意。
这时,刚才离开的胥夫人也掀帘进来,见儿子侄子都在,心道正好,招呼着下人们将饭菜摆进来,就在这里用饭。
胥家的菜色以雅为先,然后再是色香味。梁缨是将军之女,纵然是在永安公主那里见过不少奢华的排场,也没有看过做得精致如此的菜肴,或艳丽如花,或清雅如景,看得人不忍下筷,就怕破坏那份意境。
雉娘好笑,梁缨和她初次在阆山见识胥家菜时一样,都吃惊于胥家人对菜色的讲究。
立在主子们身后的丫头们开始布菜,梁缨本以为好看的菜未必好吃,谁知吃到嘴里,鲜香溢满唇齿,真是色香俱全。
雉娘现在的胃口也已好转,什么都能吃。一席下来,主客尽欢。
用过饭后,胥良川和胥良岳兄弟俩照旧要去书房,胥良岳有些依依不舍,但被兄长的淡眼那么一扫,立马乖乖地跟上。
梁缨则陪着雉娘,慢慢地在园子里消食。
胥家主子少,下人也少,园子里十分的清静,梁缨立马就喜欢上了。
等她要回家时,还约定春闱过后,再来胥府玩。
雉娘笑着打趣,“那时候你就不是来玩了,而是住在胥家,就是我们胥家的人,再也不离开。”
梁缨反应过来,自己也略有些不好意思。
她见到永安公主后,说起雉娘有喜一事。永安公主得知前段时间雉娘胃口不好,忙道,“本宫若是早知道雉娘害喜,就该派人给她送几坛子醢酱,用那个下饭,保管不会吐出来。”
梁驸马在后面苦笑,一想起那时候公主闻不得其它的味道,偏爱吃醢酱,桌子上除了几盘素菜外,就只有一碟子醢酱。
他陪着公主用饭,真是苦不堪言。
“各人的口味不一样,也许胥少夫人并不爱吃醢酱。”
梁缨也跟着道,“是啊,我听表姐说,她光爱吃瓜果,皇后娘娘还送给她一份菜方子,她照着上面的菜做来吃,也没有怎么受罪。”
永安公主“哦”了一声,还是让人送了两坛子醢酱去胥府,雉娘收到两大坛子酱,想起皇后娘娘说过的话,了然一笑。
醢酱被送到厨房,胥家的厨子很少用这样浓烈的调料来烹煮菜肴。但既然是永安公主送的,便试着在一两个菜里加入酱料。雉娘偏好清淡的,只动了一筷子就没有再尝,倒是胥老夫人,就着醢酱做的菜吃了满满一碗粳米饭。
她笑道,“人上了岁数,许是五感慢慢消退,以前尝得不错的菜,现在吃起来略为嫌淡。反倒是以前嫌味重的菜,吃着颇为合乎胃口。”
此话传到厨子的耳中,以后送到胥老夫人的那里的菜,就会有一两个是加了酱料的。
日子如流水般地过着,很快就到了春闱之期。
第102章 游街
此次春闱的策论当然不是早先泄露出来的考题, 祈帝已命胡大学士等重新拟题开考。胥良川进入考场后,见到有别于前世的考题, 没有半点的惊讶。
今生, 太多和前世不一样东西。
上次泄出来的确是真题,既然真题已泄, 改题是理所应当的。
他和胥良岳的号舍都是很好的位置, 胥阁老在位, 无论主考官是哪一位,都会卖胥家这个面子。书童小厮一律不许带进来, 携带入场的只有一些米面, 还有肉菜。考时为三天, 号舍中有小红泥炉,另外还有一定量的炭火, 每排号舍东侧为去秽之所, 即为茅厕。
三日后,贡院的门大开,考生们依次出来。许多人短短三天如脱层皮一般, 失了人形,有的满面愁容, 唉声叹气。当然也有人喜形于色, 看起来考得应该不差。
胥良川笔直着走出来,青衣如新,半点不见倦色,无波无喜, 如平常一般。倒是胥良岳,迭声叫着自己又饿又臭,恨不得插翅飞到家中。
胥夫人和雉娘坐在马车中,丫头们在外面张望着,待看到大公子和二公子走过来。高兴地告知马车内的婆媳俩。
雉娘掀开帘子一角,看到夫君气色尚佳,放下心来。
一到家中,先是沐浴净身。雉娘捧着衣服,乖巧地守在净室的外面,听着里面的水哗声,嘴角扬起。
胥良川洗净后出来,只着里衣,雪白的里衣裹着劲瘦的身姿,还有不停滴水的墨发,加上被湿气所润的黑眸,直直地看着她,看得她的心跟着狂跳,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
他慢慢地走近,自然地从她手中接过衣物。她连忙低头,掩饰自己的脸红。高大的男子微垂眸,看到的就是她绾得松松的发髻。几绺发丝飘在耳边,在小巧软嫩的耳朵边来回地飘动。耳朵尖泛着粉红,透着羞意。
因为低头,白皙的颈子露出来,优美又脆弱。他的眸如浓墨,聚起云海。转而念了几句心经,轻抖开手中的衣物,开始往身上套。
她心里一松,抬起头来帮他,不时地帮忙扯个袖子,拉平后摆,帮他正衣理襟。
穿好衣服后,他坐在凳子上,她则拿着大布巾给他绞干头发。他的头发浓且密,却并不粗硬。她仔细地擦干水份,再换上另一块干布,将头发打散开来搓揉着。反复几次,头发变得七分干,再晾上一刻钟,待发已干透,再帮他绾起。
弄好后,夫妇二人前往胥老夫人的院子。
两人进屋后,看到胥良岳已经坐在老夫人的身边,嘴里不停地诉着苦,“祖母,可把孙儿累坏了,那号舍里的炭火半天才烧起来,我煮的饭水放得少,都夹着生。还有那菜,幸好你们备的都是熟食,天气又凉也没有放坏,要不然我还得自己做菜。”
“我孙儿受苦了。”胥老夫人满眼的心疼。
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34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