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庶子 第8节(1/4)
作品:《红楼之林家庶子》
黛玉知晓,也只一笑便罢,她原对王熙凤很有几分感情,只是凤姐如今越发偏激了,她一个外姓人,来贾家不过做客罢了,难道还要看她的脸色不成。你若无心我便休罢了,此句适用于男女之情,亦是与人相处之道。黛玉一向有几分孤傲,如今在林珏的□□下已经是越来越接地气儿了,可到底骨子里的骄傲却是变不了的。
□□馆原本元春省亲时的摆件儿大都收了起来,贾母便开了私库,拿了不少上好的摆件送了过来。黛玉也未推辞,将这些摆件都一一登记入册,待得离开时还要清点一番,再送回贾母处,这也是避嫌的意思。
贾母知晓后,亦是暗自点头,感叹黛玉如今越发精明干练了。再想起元春所提之事,虽还是有几分顾虑,心内却是极愿意的。
贾母原就有促成宝黛之心,只是王夫人一直从中作梗,又得罪了黛玉,瞧着黛玉也不是很乐意这门亲事,便作了罢。如今黛玉封了县君,一年年越发地出息,贾母便是嘴上仍未对王夫人松口,其实心内已是极乐意的。
不过因着先前之事,黛玉已经与王夫人生出了龌蹉,贾母便是有心,也不好直接提起,便不着痕迹地旁敲侧击起来。黛玉虽一向聪颖,却不比贾母人老成精,便是方嬷嬷亦是几次三番之后才发现了端倪。
不过方嬷嬷并未将此事说与黛玉。一来,黛玉对宝玉并无他心,二来,便是真的论及婚嫁,也不是黛玉一个闺阁女子同意了就能算的。要方嬷嬷说,贾母很是找错了方向,便是有心求娶黛玉,也该找了官媒人来林家,与林家家主林珏亲自谈一谈,方才是正经。如今这般,莫非还想要无媒而聘么?
且王夫人先前叫人坏黛玉名声,又有那老虔婆子之事,贾家便是真心求娶,也该做出个样子来,先让林家看到诚意才是。岂能如现在这般,只跟姑娘家敲边鼓,却是连句正经话都不敢挑明的。
方嬷嬷出身宫中,在元后身边,什么样的大家贵妇贵女没见过,竟是十分瞧不上贾家的手段的。
不过不与黛玉说,却是要知会林珏一声的,毕竟瞧着贾母目前的劲头儿,不像能善罢甘休的样子。若是贾家当真去找了林珏提这事儿,又说些不着四六的话,林家也好有个应对。
林珏接了方嬷嬷的信儿,第二天放衙便去了西宁郡王府。对于林珏的到来,谢锦轩很是受宠若惊。
原林珏就是常来的,只是自他表明对黛玉的心迹后,林珏心情好了甚至还帮他传传书信,递递东西,甚至有一次还让他与黛玉隔着屏风说了几句话。可要说翻脸,也是够快的了。
上次他不过是托了黛玉身边的大丫鬟给黛玉送了本神怪志异,便被林珏好一番数落。不过也确实是自己做的不对了,林珏帮他递东西不算什么,但是他通过别人之手递过去,难免就有了私相授受之嫌,若真有嘴不严的下人传将出去,虽他是定要娶黛玉的,可是于黛玉名声上便有了妨碍,实在是他思虑不周了。
不过林珏也真是下了狠心了,那个丫头被打发出去了不说,连他都被赶了出来。前些天他想过去给林珏赔不是,却是连门都没进去。这几日又听说黛玉去了贾府,林珏亦不在家,他急的团团转,却是毫无办法。
今日听说林珏上了门,谢锦轩忙忙地迎了出去,一径躬身给林珏赔不是。这媳妇还没娶到手,小舅兄却是说什么也得罪不得的呀。尤其是个脾气还不好的小舅兄,只能哄着捧着,稍不顺心思便翻脸不认人,实在是辛苦。
谢锦轩暗暗叹了口气,面对林珏时,却是丝毫不敢将这点儿小埋怨表现出来的。没办法,既是小舅兄又是小师弟,哪个身份他都得罪不起。
林珏大爷一般坐在椅子上,谢锦轩在边上一个劲儿的赔不是说好话,被指使得提溜转的谢府下人更是一丝怨言也不敢有。
林珏耍够了威风,方道:“行了,让人都下去吧,我有几句话要交代你。”
谢锦轩忙挥手让人都走下去了。
林珏道:“我是一向知晓你心意的,你又是与我保证过,我方才许你与我妹妹互通信件。但是你如今却越发的轻狂起来了,竟然让我府中下人替你传信。你便也没想想,此事若是传了出去,我妹妹可还要如何做人了?”
谢锦轩被训得满脸通红,却是一句话也未反驳,原就是自己的错处,险些将黛玉置于险境,如今被林珏训斥,原就是自己活该。
“你且也不想想,咱们当时在外院,内院的下人如何会轻易过来,且还是我妹妹身边的大丫鬟。这样的丫头,便是放在身边,将来也是个祸害,我已做主将人打发出去了。不过你可记得你的诺言,若是将来敢有负我妹妹,我拼了这条命去,也定与你不依不饶。”
谢锦轩忙点头应了,赌咒发誓自己“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终身不纳二色”等等。
林珏满意地看着他,谢锦轩说了半天话,才猛然惊觉,大喜道:“师弟这是应下了?”
林珏冷哼一声,道:“怎么,你还想无媒而聘?”
谢锦轩且惊且喜,忙道:“不能够不能够。”又为难道,“只是我家中的境况你也是知晓的,长嫂二嫂都随军在外,其他族人的话,身份上到底差了些。我的意思是,想求了我长姐北静王太妃去你家求亲,你看?”
林珏点头道:“北静王太妃身份尊贵,自是很好。”
谢锦轩见他满意,心中的大石头放下,又为难道:“只是珏弟那边?贾老太君乃是黛玉的外祖母,若是她出面,于黛玉也好些,只是不知你的意思如何?”
林珏想了想,寻别家的女眷出面倒不是不可以,只是,知道的说贾家不慈,不知道的指不定就会传出林家不孝的话来。林珏虽不待见贾家,却也并未打算与其撕破脸,且黛玉成亲,自还是贾母亲自出面最合适。贾母身份够高,又是黛玉的亲外祖母,若是找了别人,总要有些别的说法。
“贾家那边我去说,你这边定下来后,给我传个信儿,我好安排。”
谢锦轩喜不自胜,忙不迭地应了下来。又留了林珏用晚饭,席间又是说了无数的好话,将林珏拍得通体舒畅,林珏难得地多赏了他几个笑脸,与他多说了几件黛玉的事。
待得回了雍和郡王府,李易白尚还未用饭,林珏便又陪着喝了碗汤,说起此事,李易白道:“若是不愿搭理贾家那一大家子,我倒是可以给你找个身份高的人出面。”
林珏笑道:“我原也是想找别人出面的,只是到底贾老太君才是黛玉的亲外祖母,此事若越过她去,实在有些不妥。我这里倒是有件其他事要找你办的。”
李易白笑着听他说话。
“黛玉今年十四,来年便及笄,我想为她大办一场及笄礼。待及笄礼过后,便让她出嫁。”林珏叹了口气,贾家那一家子实在是叫人不放心,“我原想多留黛玉几年,你也知道,黛玉年纪还小,若是过早成亲生子,于身体上恐有损伤。不过谢锦轩已经答应我,待黛玉过了十八之后才要孩子,他是大夫,对这些自是知晓的。”
李易白吃惊地看着他,“看不出,李易白竟有此真心。”
林珏斜了他一眼,李易白夸张地掩口,笑道:“是我说错话了。”
林珏哼了一声,“我与他说了,要么就等着十八之后要孩子,要么就等我妹妹十八之后再迎他过门,所以……”
李易白秒懂,抬手捏了捏林珏的脸,笑得羞涩,“其实,我也可以等到十八再……”
林珏瞪了他一眼,笑骂道:“滚!”
第042章 林探花三入贾家门
谢锦轩那边很快有了消息,林珏便收拾一番,去了贾府。
贾政如今很有几分不想见到林珏的意思,实在是别人家的孩子太过聪明,反显得自家儿子蠢笨如猪。
对于贾政的称病避而不见,林珏丝毫不以为意,他本就不是来找他的,正好大老爷出去了,连拜见都省了,林珏直接去了贾母处。
贾母有些别的心思,因而待林珏很有几分关切,问了林珏许多事,做足了关心的戏码,方问到来意。
林珏笑道:“原是有件天大喜事要说与老太太呢。”
贾母闻言忙道:“什么喜事?”
林珏看了眼端坐一旁的黛玉,笑道:“好叫老太太知道,先父临终前曾经给黛玉定了一门亲事,如今黛玉出了孝,正好议亲。”
贾母闻言脸上一沉,“此事我竟不知?”
林珏闻言一笑,“毕竟黛玉当时年岁小,便是定了亲,也不好大张旗鼓地到处说,倒显得咱们多张狂似的,也叫夫家不喜。”
贾母犹自不信,林如海在扬州多年,内宅无当家主母照应,他能认识什么人,怎会突然给黛玉定亲。且以林如海的品性来说,若是定了亲,势必会与她交代一声,怎会如此悄无声息的。
遂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定的是扬州哪户人家的公子?”林如海多年不回京,定不会是在京中定的人家。若如此,此事尚有转圜的余地。
林珏一听贾母这话,便知她打的什么主意,瞟了眼有些坐卧不安的黛玉,道:“此人老太太也认识,正是西宁郡王家的三公子,谢锦轩。”
黛玉眼睛顿时一亮,立刻便明白了林珏的意思,此时自不好说她与谢锦轩早有联系,虽用了亡父的名头,有些不敬,如今却是再合适不过的理由了。
林珏将名号报出,便是贾母也要承认,这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一门亲事了。她贾家虽是公侯门第,照比郡王府差的却不是一星半点。便是宝玉,也只是二房嫡子,爵位承袭原就在大房那边,谢锦轩却不同,他虽是三子,却是正正经经的郡王嫡子,虽承不得爵位,有个郡王爹有个世子哥哥,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原本想要挑剔的话,如今却说不出口了。
林珏接着道:“今日我来,一是与老太太知会一声,二来,也是求一求老太太的慈悲。”
林珏小脸一红,腼腆道:“我知晓老太太一向最心疼黛玉,如今谢家媒人上门议亲,家中无长辈支应到底不好,我年纪小,又是个爷们,还得请老太太出面才好,也不使人小瞧了咱们去。”
贾母虽失望于黛玉别嫁,但到底黛玉是自己嫡亲的外孙,她嫁得好,自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遂收起他心,一心帮着黛玉筹谋起来。“你说得很是,这是大好事,当日我是必到的。便是你大太太二太太,我也叫她们去,添添人气也是好的。”
林珏忙起身作揖,“有劳老太太了。”
贾母笑得慈爱,“黛玉是我嫡亲的外孙女,这原是应该的。可定了日子了?”
林珏道:“因着家中修园子还要一个月,便定了一个月后,到时我亲自来接老太太。”
贾母道:“很不必如此,当日男方家也要来人,府内离不得你,我叫你琏二表哥送我们过去便是。且你琏表哥去了,也能帮你支应支应。”
林珏忙又谢了贾母。两人又说起一些嫁娶之事,黛玉坐于一旁,脸颊已是羞成了一朵晚霞。
因着贾赦不在,贾政托病,林珏便未在贾家用饭,与贾母商量好后,又与黛玉私下说了几句话,便告辞离开。
林珏毕竟是外男,贾母便也未虚留他。
贾家向来是没什么秘密可言的,林珏离开后不过半日,此事便在阖府传开了。
贾母瞄了眼鸳鸯,鸳鸯稍显不自在地移了移身子。贾母方对下首的王夫人道:“你消息倒是灵通。”
王夫人身子一僵,抹了抹脸上的眼泪,“这原是贤德妃娘娘的意思,如今黛玉却另许他家,此事该如何是好?”
贾母冷哼一声,“娘娘的意思?娘娘什么意思?娘娘是下旨赐婚了还是叫你去提亲了?此事原就是咱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林家与西宁王府是早有婚约的,你这话传出去,可看哪个能饶过你?”
王夫人道:“难道此事便就此作罢?”
她原不觉如何,只是元春一直说与林家联姻对宝玉日后前程大有好处,如今又听说黛玉已与西宁王府联姻,立时便急了。
贾母叹了口气,“便是不作罢又如何,此事已是板上钉了钉子,除非谢家或林家悔婚,此事再无余地。”婚事乃是林如海在世时定下的,如今林如海过身,谢家且仍遵照婚约,可见对此婚事确乎诚心,怎么可能轻易悔婚。林家更是不可能临时反悔,瞧着林珏和黛玉的反应,都是极愿意的。
贾母虽觉可惜,心内已是放弃了这门亲事。再说,黛玉是好,林珏日后也是大有前途,她的宝玉可也不差。黛玉已经定了人家,难道他们贾家还非要上赶着求娶么,没的叫人笑话。
看了眼犹自不服气的王夫人,贾母道:“你也收起那副嘴脸吧,原你就不喜黛玉,否则何至于此。”
王夫人低声嘟囔两句,贾母脸上一冷,厉声道:“闭上你的嘴巴,黛玉是在咱们府上住了三年,可是吃你的了还是喝你的了,人家林如海可是拿了一万两雪花银做抛费的,便是养十个黛玉也尽够了。那银子并未放入公账中,去了哪里,可还用我说么?”
王夫人闻言抖如筛糠,赶忙跪在地上,再不敢多说一句。
贾母冷眼瞧着她这般不成事的样子,思及元春宝玉,到底未深说。便是一万两银子,她尚且还看不在眼里,只是王夫人处事首尾两端,既贪了人家的银子,何必还要传那些闲话,黛玉又不是真的寄人篱下,人家兄长尚在,岂能看着自己的妹妹受这等委屈。
这次黛玉送来五百两银子,说是孝敬自己,可是往深了想,却是不难看出其真意。
且黛玉自扬州归来后,虽待自己仍是一样的孝顺,与姐妹们一处也很是亲近,只是无论是对王夫人还是宝玉凤姐,都已是隔了一层,难道黛玉就是傻子,被苛待了还要对人感恩戴德?
贾母这几年说是不理事,可实际上管家权一直都还在她手中。只是许多事,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便是她重用的下人都被隔离到了权力中心之外,也未出声,不过是图个眼前清静罢了。
以往她不管,却不代表她什么都不知道,相反,府内大小事情,哪件能逃得过她的眼睛。以往没有制止流言,并不是不可以,而是想以这种方式绝了黛玉的后路。
当年贾敏新丧,将黛玉托付给贾府,林如海心内怎能不怨恨。明明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还在,妻子却以内宅恐无人教养为由,将女儿托付给岳家,这叫林如海情何以堪。
不过林如海到底还是念着黛玉是自己的骨血,便是去了外祖家,也不希望落了个寄人篱下的名头,因而随船送来了一万两的资费,原说是做黛玉在贾家的用度的。只是黛玉年岁尚小,此事并未经过她,因而她并不知晓。王夫人也因此钻了空子,将银子收入了自己的腰包,因而黛玉在贾府听了三年的流言蜚语,对林如海才会生出几分怨怼。
贾母是知晓黛玉性子的,原是没将那一万两银子放在眼里,王夫人拿了便拿了。后来发现,府内有些流言,贾母略一思量,便想通了其中关窍。只是黛玉性子孤僻,只待自己与宝玉很有几分不同。贾母冷眼旁观,自是知晓,黛玉是将宝玉当成了那一根救命的稻草了,贾母乐得如此,自也就由着流言越传越凶。
黛玉因着流言以泪洗面她亦是知晓的
红楼之林家庶子 第8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