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主角跑出来了 第6节(2/2)
作品:《我写的主角跑出来了》
是美称而已。他轻轻磨砂了一下,是熟宣,而且还是上好的宣城泾县纸。
难怪这么经得起折腾!
再看布局笔触,虽然是用朱砂画成的,但精巧异常,钟馗头上的乌纱帽仿佛就要晃动起来一般,只是可惜没有任何铃印和落款,现在市场上收藏热啊,以书画和瓷器最热,但是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收藏家们也不愿意多花冤枉钱,毕竟这年头品牌效应无处不在。
殷参回顾了一下脑海里能想到的名家笔触,都对不上号。
哦不对!
画中的钟馗一身刚正不阿的红袍,怒目圆瞪,不怒自威,他似乎看着一个方向,手中符咒无风自动,不像臆想,更像是……描绘,是有实景的。
这就奇怪了!而且这黄符就更加奇怪了,若是捉鬼驱邪,应该是以攻击为主的符,殷参拿起旁边匣子里的放大镜,一点点看过去,这符哪里有什么攻击手段!
这是销声匿迹符啊!难道是寓意图?比喻纵虎归山?可是这种符,就算在古代也不普及,除非是修炼的天师,谁看得出来这符的含……
不对!这是下套子让他钻啊,殷参立刻将画放回原位,摘下手上的手套。
“不知小友,有何发现?”
说话的,不是清业住持,而是旁边的老道士,据说来自龙虎山天师府的张老头。
第13章 山村
殷参想了想,装瞎肯定是躲不过去的,所以还是和盘托出。
听到他这么说,清业住持和张老道果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销声匿迹符其实并不罕见,甚至只要稍微有些法力的天师都可以画出来。但怎么说呢,销声匿迹符是一种十分鸡肋的符咒,因为这种符咒,只作用于五岁以下的孩童。
当初创这种符咒的人,是个天才,可惜他做人比较失败,老是被人追杀,他自己倒是没事,他的儿子却不行,所以他就创了这种符咒,以孩子的指尖血为引抹在符咒之上,这样一来,即便追杀的人懂追踪之法,却一点儿音信都没有。
可是呢,一样东西创造下来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好意,可是总会被有心人利用,销声匿迹符就是其中一样。曾经有个半吊子天师,心思不正当了人贩子,使用销声匿迹符坑害了无数的孩子,后来要不是被一个路过的天师识破,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受到伤害。
殷参先开始只是觉得气场奇怪,拿着放大镜使劲看,自然是看出来了,这符上被抹了无数孩童的指尖血,但……怎么说呢,这画这般被人后期加工,符纸的年份还不好判断,即便是要找,也是大海捞针啊!
没错,这画上的销声匿迹符,是被能工巧匠做在了画幅的夹层中。而且,不止一张,估计整幅画的夹层中,全部都是。
古人特别是文人,对于作画的宣纸是十分考究的,厚度在一厘米左右的都有,在装裱的时候装点符纸进去,简直易如反掌,不是行内人,根本看不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书画鉴赏行内人说,每打开一次画轴便是对画的一种折损。因为东西太厚,就算是再好的纸也禁不起折腾,详情可以参照你高中三年的语文书。
“不瞒小友,这是老道前几日上山的时候,在途中所获。老道平日里没什么爱好,就好收藏个书画,特别这还是祖师爷的画像,老道一见就十分喜欢,可是在得到之后却发现了小友刚才说的。”
刘正和小年轻已经完全呆住了,不是说好的书画鉴赏吗?怎么这么快就扯到灵异番了?还有销声匿迹符是什么鬼?
“后来老道一打听,才知道这幅画是卖主从一个小山村的农妇手里收来的,小友是干古董这行的,应该明白吧。”
殷参点了点头:“可是……”
还没等他说完,张老道就开口打断道:“小友听我说完,老道虽然退休了,却还是有些人脉的,便派人去那小山村找那农妇,却未料山村中人对外来人十分排斥,费了力气打听,也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农妇或者收古董的路过。你说这事儿奇怪不奇怪?”
殷参心想那可不是,下乡掏宅子的,那也是找富庶之地或者靠近陵墓的村子,像是北邙山下的村子,那是被收古董的路过了一遍又一遍,跟过筛子似的。但是小山村?现在还被称为小山村的,那肯定交通经济十分落后。搁现代都如此,古代那肯定就穷山恶水了,你指望穷山恶水长珍珠,不如期望母猪会上树更快一些。
收古董的会翻山越岭去小山村,一听就十分不靠谱。像他,肯定就不会被骗。殷老板骄傲地挺了挺胸膛。
“派去打听的人,是个心细的,回来就跟老道说,那个山村里,消息十分闭塞,基本哪家丢了只鸡隔天就全村人都知道了,如果真的有人卖古画,那肯定是一问就知道了。所以他就留下来又打探了一番,却谁知道那山村里其中一个小孩的模样,他竟然在微博热搜上曾经见过!”
说着便让三言将手机递了过来,刘正和小年轻凑过来一看,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这孩子……这孩子不是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刘天王的儿子吗?!当初那是千万粉丝发起了寻找的行动啊,占据微博热搜不下。
没想到这孩子在山旮旯里,山村又闭塞,难怪找不到。
殷参作为一个网瘾少年,自然也看到过,刘天王的电影还是挺好看的,难得起了好心用非常规手段找过,只是可惜没有找到,他以为是遭遇了不测,却没想到竟然是销声匿迹符。
转头对上陆皆不解的眼神,便凑过去小声解释了起来。
“后来,他回来告诉老道,老道就知道那卖家有猫腻,幸好当初老道留了个心眼啊!”说到这里还得意了一下,看的殷参眼抽了抽,难道不是先开始就看出来了吗?装,装,继续装!
“那卖主看我找上他,立刻就将事情娓娓道来……”
却原来,那个年轻的卖主正是多年前被拐卖的孩童之一,他被迫在小山村长大,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全无记忆。但长大的村子里这么古怪,他人又聪明,自然有所察觉。当然,小孩子的内心是十分柔软的,如果父母对他好,说不得他就这么一生过去了。
问题是,他过得并不好。他本来身体就不好,养父母觉得买了个赔钱货,加上第二年养父小赚了一笔钱,狠了狠心,又买了个健壮的男孩,从此以后,他过得异常心酸。
不过好在,他活了下来,而且他在某个夜晚,得知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他竟然认贼作父,却原来他本身就是被这对养父母拐回来的,只是那时候他才不过两三个月,哪里记人。从而,他也得知了那幅每月初一十五被供奉的钟馗画像于拐卖十分重要。
但他知道养父母并不信任他,他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从没出过小山村的青年辗转多地,来到了郾城,最后遇上了张老道。
命运,终于在这一刻发生了变化。
听完整个故事,刘正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请他过来了,他看了看旁边的小年轻,眼眶已经红起来的,看得出热血仍在。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恭敬道:“老先生,可否告知那山村的具体地址?”至少,至少已经知道了一个被拐卖的孩子在那里,作为一个人民警察,他不可能坐视不理。不管那个孩子的父母是天王巨星,还是天桥下的乞丐。
“可以。”
眼见张老道和住持都看着他,殷参最后还是松了口:“能让我先见一见那个青年吗?”
青年名叫李传家,名字十分通俗易懂,殷参坐在禅室的蒲团上,看着面前面前有些拘谨的青年,说实话,若不是骨瘦如柴,皮肤黑黄,这应该是个丰神俊朗的好青年,因为即便是这样,也能够让人产生好感。
我写的主角跑出来了 第6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