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楼第一狗仔红楼第一狗仔 第57节

红楼第一狗仔 第57节(1/2)

作品:《红楼第一狗仔

    “就是说这事儿,你二弟什么官品你也清楚。虽说你二弟本性不坏,也挺老实憨厚博学懂礼的,但始终比不过人家户部尚书。这么比较起来,咱们国公府虽然门第高,可惜大丫头不是你长房的嫡女,年纪也大了,到底是输一筹。”贾母道。

    “有愿意低嫁的,可未必人家一定想要高娶。便是真有变数,我们也不能逼他如何,毕竟没定亲之前,人家怎么选是他的自由。”贾赦让贾母放宽心,若是这亲事定不下来,也有其他人选,切不可越急越冒失,做些什么非分之事,画蛇添足,惹人厌恶。

    贾母听贾赦这样警告自己,心虚的看他一眼,点了点头。随即便再不多说什么,匆匆去了。

    她回到自己的房内,就赶紧叫贾政父亲到自己的跟前,好一顿耳提面命,让他二人绝了其它的念想。

    王夫人问:“大哥真这么说,什么都不用张罗?”

    “就干等着,你们谁都不许干蠢事,也不许找什么人乱传话。就听老大的,别到时候画蛇添足,反而污了咱们家姑娘的名声。”

    贾政赶忙附和:“全听母亲的吩咐。”

    贾政本就不想插手这事儿,他也是之前吃亏吃怕了。若是他们夫妻再做点什么惹出祸端,又要挨一顿骂。倒不如老老实实地,不做不错,最终出了问题,在痛快找大哥追责就是。

    从贾母处出来后,贾政也是这么嘱咐王夫人,让她切勿有任何小动作。

    王夫人只发愁女儿能不能嫁好,听贾政只是很认真的还在跟大哥较真,根本不去管女儿婚事如何,心里便更寒心。

    王夫人从看了《邻家秘闻》第七期方芹的事儿之后,心里就一直有根刺。

    王夫人越发总觉得贾政就跟书上的方芹一样,是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口口声声以仁义君子自居,做官出不了头也罢了,在家做父亲,他也从来都没有真真正正关心教养过孩子们。

    元春的婚事就不说了。便说他为父对宝玉,也是从不上心。他除了偶然那一日兴起想起来考校宝玉功课,觉得他答得不好就训斥外,也没见他做过什么真关心宝玉的举动,更没有见他好好用心操心过宝玉的教育和学习事宜。

    相比之下,瞧大房大哥对庶子贾琮的照料,那才是该有的父慈。便是对琏儿,也比从前更用心,鼓励他改毛病,激他上进。

    她的宝贝儿子宝玉,哪一样不是比贾琏强百倍。可贾政整日对他除了训就是骂,鲜少有好的时候。因此宝玉一直怕极了他,搞不好这孩子他怕读书的毛病,也是因被贾政恫吓所致。

    总之,王夫人是越来越看不上贾政的为人。而贾政也嫌弃王夫人太无能老实,既不教宝玉读书上进,也没有女人对丈夫该有的温柔崇拜。所以贾政也不大喜欢和王夫人相处,经常去找赵姨娘。

    赵姨娘这段日子倒是恣意地发狂起来,样样掐尖要好的,便是王熙凤管家,她也能打发人来呛声两句讨东西。

    王熙凤是不爱跟这样的人见识,起初能让就让,后来见赵姨娘得寸进尺,干脆叫院里的婆子人打了给她办事的丫鬟一巴掌。结果赵姨娘不服劲儿,就带着人来找那婆子算账,要打回来。

    王熙凤当时不在,园子里闹作一团。后来还是婆子捂着破了的头,跑到贾母跟前找王熙凤告状,王熙凤便气哭了不说话。

    贾母气得叫人打发走赵姨娘,转头就骂贾政不是东西,在家里宠养出祸害来。急口之下,把‘贪恋酒色’的话扣在了贾政的头上。

    贾政连连赔罪,不敢造次。事后狠狠训骂了一通赵姨娘,便怎么想贾母说他那四个字,怎么难受,决计一定要证明自己不色,遂开始独自一人在书房内过夜。

    王夫人见贾政便是这样也不来找自己,赌气不已,总觉得贾政有宠妾灭妻之嫌,越发心冷了。便决计从今后,再不对贾政用什么真心,履行个夫妻之名就罢了,孩子她会好好教导,就不指望贾政如何。

    ……

    二月末,林如海在吏部述职之后,被考绩评定为上等,终得皇帝召见。

    几日后,皇帝忽然下旨,将林如海被任命为大理寺卿,即日上任。

    这事儿就新鲜了。

    因为众所周知,朝廷年后刚刚上任一位大理寺卿叫左志秋,而今又来一位。可谓是史无前例,朝中同时有两位大理寺卿。

    皇帝则是以职位空缺太久,案件堆积太多为由,解释了任命两名大理寺卿的缘故。因有丞相、宋奚等人的附议,众大臣也未有反驳。

    到三月初,魏清东的母亲田氏进京了。

    田氏到达当日便迫不及待下帖,准备来荣府拜见。

    隔日,魏清东母子便带着礼物上门,来拜见贾母。

    王夫人见田氏敦厚纯善,十分喜欢,又瞧魏清东相貌英俊,仪表堂堂,更是中意不已。

    田氏也见了元春,瞧她容貌富贵,知书达理,虽说在年纪上大了魏清东三岁,但贵在人稳重懂事,还是个玲珑细心的姑娘。再有便好在她在宫里学过规矩,吃过苦,也伺候过人,知道过日子要隐忍平安的重要,不像有些年轻的千金小姐被教养惯了,容易耍弄性儿。

    田氏思虑着自己不能在京久留,儿子魏清东的后宅就只能靠他自己的媳妇儿来撑着。因她帮不上忙,也不能帮忙管束,所以这儿媳妇的人选不仅仅是门第,性情更重要,一定要捏得了稳瓶儿,故还是元春这样的最合适。

    再说魏清东,他其实早就看过贾赦给他的画像,只单单对着画像,他便对元春是有几分惦念的。而今得亲眼见到元春之后,便觉得她人比画上还要美三分,最要紧的是她的性情,也比他私下里打听到的还要知礼稳重。

    故而当母亲田氏问起自己的想法时,魏清东一直很满意的对田氏点头。

    隔了没几日,便有媒人上门,正式议定下了这门亲事。

    因田氏无法在京逗留太久,而魏清东也因要被朝廷提升,预计新官上任暂时无法归老家。田氏就主张把儿子的婚事办了之后,她再回老家。故而这婚期就赶早,定在两月后。

    三月中旬,《邻家秘闻》第十一期出了。

    孙绍祖自以为逃过一劫,还拿着墨香坊二掌柜黄鸿泰给他的银子,在几家黑窑子里逍遥。之所以跑这里来,没再去百香楼,出了怕碰到‘熟人’外,还因一个缘故,他的钱花得所剩不多了,又忍不住自己下半身的冲劲儿,所以便只能退而求其次。

    这厢他刚乐呵完,提了裤子,丢了钱,在大街上闲逛,就准备找家酒楼吃饭。他正琢磨选哪一家吃,刚好路过一家茶铺,就听见有人提他的大名,还破口骂他。

    孙绍祖瞅那人一眼,根本就不认识,凭什么突然开口点名骂他。他气得立刻挥握拳头,就要去找那人算账。

    接着就听人说什么《邻家秘闻》,孙绍祖一看那人手里真拿着新出的第十一期,心中猛然有种不妙的感觉,忙把书抢过来瞧。

    第58章 48.第一狗仔

    书上说他在丧期玩乐,逛百香楼和黑窑子,甚至把他睡过的姑娘花名的第一个字都说准了,比如春某,牡某等等。

    书中还把他在百香楼怎样和某印坊老板结识,怎样出主意教他做盗版的经过写得一清二楚,这内容真实地就好像当时的情景在他眼前重新回放了一般。

    孙绍祖不懂为什么著书人会知道的这么清楚,知道他情况的就只有黄鸿泰,他明明打听到墨香坊的黄鸿泰已经逃跑了,著书人又怎么会查到他的身上。

    还有这著书人很显然在记恨他,文章里所有的名字都有隐匿,包括被当中捉拿游街示众的胡老三,都被称呼为胡某。黄鸿泰更是,连来源姓氏都没有,只称呼他为某印坊老板。

    唯独他是全名,真名。

    孙绍祖忽然怀疑可能是黄鸿泰出卖了自己,所以这书上才会把他的名字隐匿掉。

    “哪来的蠢货,敢抢我的书。”

    被抢书的人反应过来,上来就抓住孙绍祖的脖颈,喊小偷,让大家帮着他去送官。

    孙绍祖粗略扫视两眼后,就忙丢下书,挣脱对方的束缚,往家跑去。他听到后头有人叫喊,有脚步声追着他,他不敢回头,就挑自己熟悉的路,拼命的跑,最后终于把后面的人甩得没影儿了。

    孙绍祖缓了气,往家走。到家门口时,见有十几个百姓堵住了他家的门口,拿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往里丢,还有他的邻居过来,跟这些人讲他是怎么在父亲丧期犯浑的。

    大家都骂他丧期作乐罪过大,但是大不过他唆使人伪造《邻家秘闻》,写不负责任的文章诬陷朝廷好官。

    更有人喊着他就应该跟和胡老三一样被官府抓起来。

    孙绍祖躲在远处的巷子内拍拍胸口,后怕地舒口气。还好他刚才谨慎一些,没有直接冲出去,不然一准被这些人折磨死。

    孙绍祖见巷子里有家人的门口堆着稻草,忙捧起一捆,遮挡自己的脸,往自家后门方向绕。结果到了后门处,发现那里也有几个人等着。这些人像是什么府的小厮,三三两两在讨论自家主子如何喜爱《邻家秘闻》,如何气不过盗版的事,所以才派他们来蹲守教训孙绍祖。

    孙绍祖一看这光景,明白自己是有家不能回了。他赶紧转身要走,却被那几个小厮看个正着,问他是谁。

    孙绍祖把稻草朝他们一丢,撒腿就跑。

    几个小厮反应过来,立刻喊:“孙绍祖回来了!”

    大家一起追。

    孙绍祖撒丫子跑,两条腿儿几乎是飞起来的。

    好容易躲开那群人,钻进了热热闹闹的同泰街。孙绍祖拍掉身上的稻草,缓了口气。

    随即就有人喊:“是孙绍祖,我认得他!”

    孙绍祖慌了,回头一看,指他的人正是他以前在学堂读书时的死对头。

    孙绍祖赶紧继续逃跑。

    有喊上家丁,拿棍棒对付孙绍祖。也有百姓爱戴刘忠良,要为他们大人报仇。

    “都别冲动,打人可是犯法的。书上最后页也说了,整件事讲出来只是为了警示大众,避免再有仿制盗用的事情出现。至于那些涉事者,自有律法惩罚,让我们不要以暴制暴。”

    有人忽然高喊阻止。之后便有更多的文人出来阻拦,让大家保持理性。

    与此同时,孙绍祖家门口也有人过来劝了。

    “大家因气愤扔个菜叶,丢个鸡蛋,撒撒蚁臭粪也就算了。千万不能因为恼怒抡棒架刀,干出犯法的事儿来,为这种人赔上自己不值当!”

    “我们君子动口不动手!”有人道。

    大家纷纷附和。

    ……

    因有前人的教训,孙绍祖深知自己被写到邻家秘闻上,被人人喊打的下场如何。

    他跑到偏僻处,用黑灰弄脏了脸,再把头发弄乱,衣服反穿,装成破落户,就垂着脑袋跌跌撞撞往城外逃。

    眼看要出城了,孙绍祖反应过来,自己身上没钱。刚付了嫖资八百文,他身上只有不到三两银子。出了城吃穿住行都要钱,而且他还不知道要往什么地方去,身边也没个人伺候。

    孙绍祖便不敢往外走了,寻思回家把家里仅剩的东西还有田产都处理掉,带着钱再走。

    遂忍到深夜,孙绍祖悄悄回家收拾东西。第二日赶早,他就去典当值钱的物件和地契。

    孙绍祖特意走远,去的不相熟的当铺。

    当铺老板一见地契上的名字是孙绍祖,直摇头,表示不做他的生意,赶他走。

    孙绍祖无奈之下又找了两家,也是如此。便不拿地契,只先把东西当了,奈何当铺当东西折损的厉害,再说他家原来之前的东西早就被他当的所剩无几了,总共就出了三两银子。

    这点钱根本不够他出京,便是他俭省点生活也不够,到底还是地把地卖了。

    孙绍祖只得拿地契去找熟人。

    “有生意不做,你这是为何?我知道我现在的名声不大好,但我是你的老主顾了,你收了我东西,外头人也不知道。”孙绍祖急道。

    “这地契上有你的名字,要当事者去衙门过手续,怎么瞒?人家一瞧是你的名字肯定不愿意买。”当铺掌柜道,“再说现在风声这么紧,我若因帮你这个忙,被连累的生意都没得做,我冤不冤。我可不敢冒这个险,要找你找别人去。”

    掌柜的说罢就哄人走。

    孙绍祖又找了两个地方,竟都被哄打了出来。

    孙绍祖想想就觉得自己晦气倒霉,当初怎么就脑子不好使,招惹了《邻家秘闻》这么个难缠的主儿。以前听别人说家著书人手眼通天,没有他挖不出来的秘密,孙绍祖还觉得是吹嘘不可信。而今应验到了自己身上,他真真觉得这《邻家秘闻》太邪门了,得罪不得。

    孙绍祖而今也不指望过什么舒坦日子了,能有吃有穿有住的地方,一月给他一两银子零花,安安稳稳的躲过这场灾难就足够了。

    一月一两银子……

    孙绍祖忽然愣了下,他差点忘了,他还有个出路。

    孙绍祖买了顶草帽戴上,直奔荣国府。

    敲门之后,他便说明来意,请求小厮帮忙传话。小厮一听说是孙绍祖,断然不肯,直接把他打发了。

    孙绍祖忙塞了一百文到看门小厮手里,讪笑道:“之前是我糊涂,今天是特来给你们家老爷赔罪的,还请小兄弟帮我捎个话。”

    小厮犹豫了下,收了钱,让孙绍祖在外头等着。回头等他们老爷回来,他会捎话看看。

    孙绍祖千恩万谢后,便缩着肩膀,在贾府角门处转悠。等久了,觉得腿麻,他就往后绕了绕。可巧瞧见一马车驶入荣府角门,孙绍祖忙跟上去,探头看,就见一位身材消瘦的中年男人下了车,此人身穿三品官袍,斯斯文文,似有满身墨香气。孙绍祖趁着他身边的小厮不注意,忙走两步进去,跟人行礼招呼。

    小厮见状忙喊着,拦着孙绍祖。

    林如海打量这名闯进来的少年,一脸难言之色,便挥手示意小厮不必为难他。

    孙绍祖便上前,解释自己是荣府世交的后生,前些日子因言语失当,特来找赦大老爷赔罪。

    林如海见他还算懂礼,便笑问:“既是荣府的世交,我也该识得,你叫什么?”

    孙绍祖边犹豫边猜测眼前这位老爷的身份。

    “这位是我们府的林姑爷。”小厮道。

    孙绍祖恍然大悟,连连行礼,便道出自己的身份。他见林如海听到自己名字时,面色立刻有所转变,忙解释道:“大人休要信外头人所传的胡言乱语,晚辈便是因受了诬陷,特来求贾大老爷的帮助。”

    孙绍祖说罢,便十分委屈的落泪。

    林如海打量他才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若真是被冤枉了,受众人非议排挤,也着实可怜。但据他所知,正版《邻家秘闻》上所描述的事情,最终都是会被证实为真。所以这孩子的遭遇到底值不值得同情还有待商榷。

    林如海遂起了防备之心。但他是个知书达理之人,此刻他说不出直接赶人家走的话,也不愿跟孙绍祖有过多牵扯,便对孙绍祖道:“既是来找贾大老爷的,便要劳烦你稍作等待了


    红楼第一狗仔 第5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