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楼第一狗仔红楼第一狗仔 第43节

红楼第一狗仔 第43节(1/2)

作品:《红楼第一狗仔

    贾赦想。

    贾赦随即问从传话的恒书:“我听说你家老爷昨日是手缠着纱布面圣的,怎么受伤的?”

    恒书转着眼珠子,嗑巴道:“不、不小心磕伤了。”

    贾赦点了下头,再没多问。

    恒书顿了顿,便把宋奚对贾赦画得乌龟做了评语的事告诉了贾赦。贾赦闻言,颇有些不满,让恒书回去捎句话给他家主子。

    宋奚见恒书回来,便知道贾赦知道此事,必定会不甘心的回呛,不及恒书开口,便先问他:“说了什么?”

    恒书红着脸,尴尬道:“贾大人说,老爷既然认出他画得东西是乌龟了,怎么能叫画工不好,”

    恒书垂着眼眉愣是不敢抬头,顿了一小会儿,才抖着嗓子补充最后两个字,“贾大人还说,老爷您……眼瞎!”

    “小的告退。”恒书立刻道,就保持着脖子弯曲的状态转身,什么都不敢看,匆匆退下。

    屋子里静默片刻,才传来宋奚响亮地笑声。

    ……

    四天后,皇帝下旨,提拔应天府府尹左志秋提拔为大理寺卿,贾雨村则复用为大理寺主事,定于年后上任。

    皇帝果然体恤老臣江洪榧,用了他的举荐。而俩人刚好填补了大理寺贪污案的空缺。

    贾赦和宋奚早有预料,便也不觉得如何惊讶。如此也好,正好当事者进京了,倒让他免得舟车劳顿去地方调查。

    三皇子也因为江洪榧的求情,由禁足一年改为半年,算日子也是在年后就能放出来了。

    年后的京城,估计会十分热闹。

    反正眼下贾赦是忙得脚不沾地,便暂且顾不得想什么年后了,一切都等人来了再说。

    贾赦除却公务,还要开始着手张罗新闻学院的事儿。既然有了官方暗中允许,贾赦便可以毫无顾忌的让人在海纳百川书肆做宣传,召些有志于从事新闻行业的书生。当然,大多数书生是以科举出仕为目标,贾赦不针对这些,只找那些几次科考失利,要另谋生计的穷书生。

    四五天内,报名者便有二十几人,也算可观。贾赦会让黑猪先对这些人做了背景调查,之后再决定否录用。

    至于找杂记著者的事儿,一直进行得很顺利,目前已经有八名著书人愿意和海纳百川合作,他们都很高兴可以靠笔头写故事赚到稳定的银钱糊口,这于他们来说,可谓是解决生计难题的大好事儿。

    贾赦还以自己的名义去请教一些学问高的人,找些文笔好的书生执笔,合作写一些工具书,比如诗词技巧,历年科举考题汇总,佳作赏析等等。这类书就比较好卖了,会在邻家轩出售,其盈利正好可用来填补其它书本印刷的亏损部分。

    再说贾政,经过将近一月的调查,好容易找到几个歪瓜裂枣,却都不尽如人意。家世尚可的人家里鲜少有亡妻后没有嫡子的,赶上那么一个两个没有的,恰好人家已经准备续弦,订好了亲事。剩下的有两个未婚的纨绔子,年纪在十八上下,便如贾琏那样不上进读书,也没有实职做。便是这般,他们娶个媳妇儿还挑三拣四,不要年纪过二十岁的。

    眼下还算可以的,就是贾政之前跟贾母说的那位三十岁供职在翰林院的后生。贾政按照贾母之前的疑问却打听了,这厮在家里真有通房姨娘,却也怪了,成婚至今十多年,膝下什么出的子女都没有。此人便极有可能如齐王那般,要么是不举,要么是有什么不育之症。

    搞得贾政也怕了,不敢跟贾母提及此事。

    贾母可不会因为贾政不说就不问的。听说贾政是无功而返,贾母当即就来脾气了,骂他眼高于顶,不懂务实。当官的事儿上他如此,为人父母也是如此。

    贾政耷拉着脑袋,就生生挨着贾母的训骂。

    贾母训够了,便问贾政和王夫人,“这大丫头和魏清东的事儿,你们到底同不同意,说个准话。你们若再挑三拣四的,不信我,不信你们大哥,就赶紧分出去单过去,我是伺候不起你们了。”

    贾政和王夫人哪敢再说不字,忙请老太太做主。

    “耽误了这些时候,保不齐还会有什么变数。回头还要看看人家愿不愿意才行。”贾母不满地瞟老二夫妻两眼,就吩咐人赶紧去把贾赦请来。

    “大老爷还未归。”婆子回道。

    贾母叹口气,“老大这一天天是越来越忙了。”说罢,还特意看一眼贾政,才嘱咐厨房,记得熬些参汤给贾赦补补。

    贾政顿觉得贾母是看不起他了,满脸臊得慌,贾母那一眼迫得他觉得自己脸皮都被揭了去,血淋淋地疼。

    贾母见贾政脸色很白,该是心里十分难受了,有有些忍不住心疼起来,摒退左右,对他们夫妻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谁争气、有理,我便支持谁。可别觉得我偏心老大,这么多年,你们扪心自问,我就偏得你们!”

    王夫人见贾政只沉闷的点头,忙自己出声应承。

    “我们都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

    “你们也争气些,就算我想偏着你们,你们也总得叫我这道理上说得过去。”贾母道。

    王夫人连连应承,出了门,就跟贾政商量还钱的事儿。

    “你哪来的那么多钱?”贾政惊讶。

    “所有的嫁妆,甄家暂放的,还有从自己妹妹那里借了三万两银子。”王夫人故意说“借”,便是为了让贾政知道自己的牺牲。

    贾政感动不已,直叹王夫人辛苦。

    “为了咱们二房,这些身外物又算什么,我只盼着老爷和孩子们能好。”王夫人流了泪,就叫周瑞家的赶紧将单子送到贾赦那边去。

    贾赦在天大黑的时候才回来,接了单子之后,便也没说什么,就打发猪毛去和周瑞家的点收。他也不贪一毛,全部归到公中账上。

    贾政和王夫人终于松了口气,自觉威胁除了,此后便完事大吉了,再不必受着贾赦的威胁和压迫。

    第二日,王夫人神清气爽的来拜见贾母,便见元春正坐在贾母身边打络子。王夫人忙夸自己姑娘手巧。

    元春抬头看一眼王夫人,眼色里却有畏惧,忙起身给王夫人让位,然后便乖巧地跟贾母告退。

    王夫人还要唤她,贾母笑道:“别留了,这会子她也该走了,要跟着迎春一起去琏儿媳妇儿那里学管家。”

    王夫人一惊,心里凉半截。这些日子,她一直因为齐王的事儿觉得丢脸,也没去关心元春如何。而今这亲事是大房主张来得,连管家这种事儿,元春也是去跟大房的媳妇儿学。全都是大房的好!大房这是要生生的把她的宝贝女儿抢走。而且刚刚看元春对自己的态度,不冷不淡的,分明是记了前仇。

    王夫人刚刚豁然开朗的情绪瞬间崩塌,达到了堵闷至极的程度。昨天她赔了嫁妆和脸面,还回去的十三万两银子,那些钱有大部分都是赔在了元春身上。她当初费心费力培养出来的姑娘,而今竟和她生了间隙,只和大房亲近。

    这分明是人钱财两空!

    王夫人心揪扯的痛,奈何嘴上还要讪笑地敷衍贾母。这种隐忍的煎熬叫她真真生不如死。

    王夫人狠狠地用指甲扣着手心,牙槽也使劲儿咬着,硬憋着这口气。

    接下来,贾母又说了一个消息,便如当空一道雷,直接劈在了王夫人的头顶。

    “你林妹夫已经来提前打发人送信知会你大哥了,明儿个就能到京。”贾母乐哈哈道。

    “也是该来了。”王夫人怯懦叹一声,手却狠狠地绞着帕子。

    林如海进京是她早知道的事儿,她计较得是林如海的消息是特意捎给贾赦的,这便说明林如海眼里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看重二房了。毕竟黛玉来的时候,林如海可是特意书信一封给贾政的。

    又一次重击,戳得她心窝子直痛。

    感觉就像是自己手里的东西被人忽然抢了去,虽然她看不上林黛玉,但林如海毕竟有位份在。

    “估摸他这次来呆不了多少日子就得回去。趁此时机,你们夫妻好好和他聊聊。”贾母别有意味的看眼王夫人,“我瞧着宝玉和林丫头处得关系不错。”

    “是。”

    王夫人不情愿的扯了扯嘴角,心里早明白贾母有撮合宝玉和黛玉的意思。

    老太太就是真糊涂了,眼神儿也不好使,且不说那林丫头脾气如何了,单就瞧她那副弱不禁风的身子骨儿,便是不能生养的,怎能叫她嫁给宝玉,她可不想宝玉才娶了媳妇儿就得找填房。更何况林丫头那性子刁蛮至极,都继承了她母亲,哪会孝敬公婆。王夫人光看着就厌烦,怎可能愿意让她当自己的儿媳。

    王夫人别了贾母后,也顾不得迎春那边了,先回去好好想想,该怎样拖延贾母的安排,可千万不能叫林如海一来就把这亲事给议定了。能拖久点最好,熬到贾母先去了也好,熬到黛玉走了也好。

    王夫人还生怕贾政乱言允诺,傍晚的时候,特意和他交代此事。她也不说别的,就指黛玉那身子,便是不行的。

    贾政也同意,身子骨儿是根本问题,他就剩这么个儿子了,二房的人丁兴旺全指望在宝玉身上,传宗接代自然重要。

    “你也不必顾虑太多,我们仔细商量几个法子,若老太太真提了,我们找些托辞给岔过去便是。”贾政道。

    王夫人忙应承,这就和贾政商量起借口来。

    夫妻俩聊着聊着,说得事儿就多起来,折腾道后半夜才安歇。

    次日一早儿,贾赦便得了二房那边的消息。得知贾政夫妻竟还存着拆宝玉和黛玉亲事的想法,便觉得十分可笑。他们还真以为他们家宝玉是人人都爱的抢手货。人家林如海此来就是要带着自己女儿远离他们的宝贝凤凰蛋的。

    快到晌午的时候,接林如海的马车进了荣府。

    贾赦在前,贾政紧跟其后,一同迎接林如海的到来。

    林如海下了车,目光先落在贾赦身上,片刻后才扫向贾政。接着快步上前,对二位内兄见礼。

    贾赦让林如海休要客气,这就带他前往拜见贾母。

    黛玉早就等不及了,大早上脖子伸得快长出一寸。此刻见到父亲,又激动又高兴,行了礼便忍不住落泪。林如海忙安抚她不要哭,嘱咐她日后久着呢。黛玉倒也乖巧,随后被贾母唤到了怀里。

    贾母一边搂着黛玉,一边问林如海贾敏生前的遗言来。林如海自要挑拣一些跟贾母和荣府有关的话说来。事实上贾敏病重时,也的确是时常回忆她在荣府的青葱时光。那时候荣府还一派繁华,不像他后来听说的消息那样。不过眼下荣府是有渐渐恢复崛起之势,这还要多亏贾赦了。

    林如海又扫一眼贾赦,只觉得他性情冷淡,稳重异常,跟他年少时的性子比起来可谓是变化巨大。难不得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他和贾赦这十几年不见,其变化真真叫他震惊。

    贾母又好一顿落泪,待林如海安顿好之后,她便问林如海此番进京有何打算。

    林如海:“述职之后,便会带黛玉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宋奚:不想洗手了,还能保持手干净的办法,在线等,急!

    贾赦:新处得男盆友越来越弱智了,该怎么破,在线等,急!

    恒书:狗粮吃够了,求新工作,在线等,急!

    --------

    感谢竺弥瑾、风悠悠、宝宝很乖三位美人投喂的地雷,比心比心,💕💕ヽ(`3’)ノ

    第48章 第一狗仔

    贾母笑呵呵地擦了眼角的泪,这才忽然反应过来他刚刚听到的话有些不对劲儿,遂愣了愣,这才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还是一副从容恭敬的态度,表情跟之前一样,好似根本就没有说什么语出惊人的话。

    贾母恍惚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女婿,你刚刚说要带林丫头离开?”贾母确认问。

    林如海点头。

    贾母当即沉默了。

    王夫人和贾政俩人本来还在脑海里盘旋着各种借口,紧张的准备应对贾母的逼婚。此刻忽听林如海说要领黛玉回扬州,这是他们想都不曾想过的问题,俩人脑子同时就空白了。

    黛玉却是十分得欢喜,不过瞧在场的长辈们除了大舅和父亲神色如常外,其他的人都很震惊,黛玉也不敢随便表露态度。她心里深知父亲当初送自己到荣府的用意,此刻也不知道父亲的话是认真,还只是随口一说。她怕自己真有了希望,反而会失望,又要忍不住伤心难过好一阵了。

    林如海看眼黛玉,心低微微泛疼,冲贾母道:“黛玉是我唯一的血脉,自该养在膝下,躬亲教养,才不负于她生母前所托。”

    “可舍不得,她到我这尚不足一年,我心疼得紧。你来了便要带她走,岂不叫我心碎难受,下次再见就不知是何年月了。”贾母说着,眼泪就奔涌出来,“你家中没主母教养她,更没有姊妹陪伴扶持她,叫她一个女孩子在你们林府后宅里孤孤单单的过活,着实太可怜了。”

    “晚辈有女不养,却叫您老人家操心,实为不孝。为人父母者,自该爱子心无尽,凡事躬亲,此为本责,万不该推脱给他人。至于教养黛玉之事,我早已筹备妥当,早请了四名德高望重的好嬷嬷生帮忙协助。晚辈会尽量减少应酬公务,今后多陪黛玉,尽量把她母亲缺少的那份儿关心给找补回来。”林如海诚挚道。

    贾母听说林如海连教养嬷嬷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今天一来就明说了他要领黛玉回去,显然是他早有打算,心意已决。他毕竟是黛玉的父亲,若他固执己见,非要坚持,贾母也没有办法。

    贾母愁眉不展,心下十分不悦。

    “既然你早有定夺,便罢了,我也不好强求。”贾母无奈地叹气,神态故意表现出不悦,便是希望林如海瞧她这样,出于孝心,会改口把话说得留有余地一些。

    林如海却不为所动,只恭敬地对贾母行礼谢过,并将他特意准备好的礼单呈上,上面所写的都是贵重物,以表他对贾母这段时间抚养黛玉的致谢。

    王夫人从婆子手里接过礼单,转而亲自送到贾母手上。王夫人就大概瞟了一眼,心里就万般后悔之前自己的决定,这林家的家底儿竟比她之前预想的还要丰厚。

    贾母看了礼单之后,也很吃惊,她也没想到林如海这次会这么大手笔。送这么重的礼,林女婿明显是有更深的用意。怕是真下狠心要一定带黛玉走,才会拿这么贵重的礼物谢谢他。照理说,人家千里迢迢地把礼物送来,贾母断没有直接出言拒绝的道理,会显得不尊重人家。但她若真就这么收了,便是拿人家的手短,再没法硬气要求林如海留下黛玉。

    王夫人一直看着贾母。她很希望老太太能挺住,想办法婉拒掉林如海的礼。等回头把黛玉稳住留在贾家后,一切便都好说了。

    贾政没看到礼单的具体内容,只觉得听林如海想把黛玉领走,正好遂了他和王夫人心愿。便忙出言附和,还作了一句诗,请贾母一定要体谅林如海‘为人父母天下至善’的心情。

    “二弟说得极有道理。”贾赦难得违心地赞叹附和一次贾政。

    林如海也趁机忙拱手对贾


    红楼第一狗仔 第4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