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稀缺 上部完稀缺 上部完 第19节

稀缺 上部完 第19节(1/3)

作品:《稀缺 上部完

    今天天气很冷,场馆太大,显得无比空旷,不知何处来的阴风无孔不入,导致内外温差不相上下。

    敬业的主持人穿着端庄的及膝裙,介绍即将上台的志愿者。

    安沛珊余光打量周围人,除了最前排的中年领导,多数都是面孔稚嫩的大学生。大学女生总不怕冷似的,穿着短短的裙子,下身看起来很薄的丝袜,将自己的瘦削娇小展露无遗。

    骆依依也是,她上身看起来很暖和,竹竿似的两条腿却像要被风吹断,让人忍不住担心一把。

    现在说话是个娃娃头短发的小女生,两边屏幕是她放大的脸,小巧精致的五官像个没毕业的孩子,却已经从事志愿服务八年了。

    她是个护士,志愿从事临终病人关爱事业,目前有一个九十四人的组织。

    鞠躬,掌声。

    骆依依不动声色地附和着所有人。

    又一个女孩,她命途多舛,六岁时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一条手臂。尽管当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及时治疗,手臂的神经却依旧没有接上,至今虚有其表没有任何功能。

    她说,她所作的一切都是报恩。说起当年将她从废墟里救出来的路人,用路边商店一毛钱一块的冰块,捂着她和她的断臂送到医院,依旧动容不已。

    骆依依看得很认真,几乎有几分感动。

    故事细想都是窠臼,在山路上唱儿歌欢送支教老师的小学生,背着小矮子涉水过河的大个子,为爱情为本真留在贫瘠土地上的女干部……

    都能一言以蔽之的故事情节,细细说起,又是当事人数不尽的回忆。

    可惜,台下并没有几人在认真听讲。

    主持人给的赞辞是千篇一律的“无私”、“大爱”、“奉献”,但都不足以体现。

    一位抗洪救灾的义工代表说:结束之后说起来好像怎么也说不完,其实做事的时候什么想法也没有,只是要这样做,得做,然后就做了。

    故事就是那样顺理成章地继续。

    八位志愿者分享完毕,起初人潮涌动的会场内人员已经所剩无几。

    安沛珊没有认真听多少。她想,世上这么多好心人,当初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来解救她呢?

    她还想,爱这种东西,得有条件有能力才能施予。不然自顾不暇,哪里来得及去伟大?

    两人又在其他场馆逛了逛,多是些展出照片,还有些见缝插针的商业宣传。

    骆依依看着内向,人际圈子却不小,一路与许多人打招呼,安沛珊就在一旁当空气。

    走出场馆,太阳已经完全升起,阳光普照大地看起来暖融融,唯有空气高冷依旧。

    “依依,”安沛珊忍不住心里的问题。

    “嗯?”她转头。

    安沛珊摇头,她还是问不出口。

    狄岚说,骆依依是个愤世嫉俗的人,她认定存在是错误,将生命定义为死亡的前奏,一切付出皆是为了失去。

    是个偏激的否定主义者。

    可是现在的骆依依看起来积极乐观,丝毫不像个心里时刻挂念死亡的人。

    骆依依深吸了口气,“天气不错,一起去附近公园走走吧。”

    她点头。

    两人走在院士公园的小路上,鹅卵石对冬天加厚的鞋底无撼动之力,静静做着摆设。

    南方的冬天极好,常青树种多,绿荫遮蔽,阴影中碎出的光斑显得弥足珍贵。

    尽管,往前三两步,就能完全沐浴在阳光下。

    公园中心有个巨大的人工湖,小小的湖心岛从一头看着遥不可及。不少人租了船,情侣或一家人,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尽情游耍。

    安沛珊盯着一对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有些出神。

    “你为什么回来找狄岚?家里不好?”一路沉默的骆依依开口问。

    二人在湖边一条长椅上坐下。

    “很好。”父母弟弟都对她很好,但是……她自己不好。

    “我最近,一直做梦……梦到以前的人……”说到这里她皱了皱眉头,她并没和骆依依说过以前的事。

    但骆依依听狄岚说过。

    “以前的人怎么了?”

    “……他们想拉我过去。”

    她害死了他们,她不配过那么好的生活。

    每次噩梦惊醒,她心里都被这样的感受笼罩。

    所以看着父母对她越好,她越难受。她对他们的感情几乎陌生,也没有为他们付出任何,却要获得这样的补偿。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公平的。

    “你不想过去,就把他们踹开呗,他们又拉不动你。”

    安沛珊一脸犹豫地听着她这句轻松的话,觉得这是件难度颇高的事。

    “我……”她想说自己没那个力道。但只是做梦,她身负人命,身负愧责,是她胆小,自己缚住自己。

    “觉得对不起他们?用不着。他们招了你的恨,什么结果都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这是她鲜少表露的偏激风格。

    “而且过去的都过去了,也没有人追究你的责任,何必给自己画地为牢呢?”

    安沛珊依旧不能把她的话放进心里。

    其实归根结底,她自己也没弄明白。她不是对害死人的事心有余悸,而是害怕这段过往影响现在的生活。

    找狄岚,因为狄岚知道这件事,并且不以为意。想远离家,是过去二十年的生活,让她对家庭产生了阴影,无法适应这种关怀备至。而且,她不知父母某天知道真相后会如何对待她,未知的恐惧令她焦躁。

    “我……是觉得,狄岚这儿比较自在。我爸给我找了份工作,我妈想给我相亲,我都不想……”

    骆依依无奈,“你这个年纪不是应该的么?难道想让狄岚养你?”

    安沛珊没回话,倒不是养不养的问题,她也没想过,就是一种单纯的,想回去的欲求。

    “常回去看看狄岚肯定欢迎你,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你说是吧?”

    “生活”这词很讨厌。

    安沛珊点头,顺应某种无转机的绝望,一口气松下来,和她说起她的新工作。

    “我现在在图书馆整理资料,就是大学城的图书馆,很大很干净。而且是轮班制的,很轻松。”

    骆依依笑起来,“那里我经常去,能经常碰面。”

    “嗯,我还在那里看到过狄岚的书。她好厉害,好多人喜欢她。”

    “可是,我不想相亲……我想让狄岚给我妈说说,她肯定行的……”

    剩下都是安沛珊的喋喋自语。她的新生活很安乐,很幸福,除了那一点人人都有的鸡毛蒜皮的小苦恼。

    骆依依扮演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却不知不觉出了神。

    她现在越来越频繁地觉得生活美好,譬如安沛珊忧虑的琐碎生活,譬如湖上划行的情侣,路边奔跑的小孩,还有刚才听到的那些关于奉献的故事。

    她很相信,一点都不觉得假,甚至到现在心里还存着感动。

    但是,原本的想法也一丝不曾变。

    活着很好,死了……人人都是向死而生的。

    只是一个事实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骆依依最终狗带,详情《谓之反社会》第五章,可能没多久就要锁起来了

    ☆、来路去路(四)

    “某登山客在乌蓬山山腰发现一具男性尸体。”

    倪烨行关掉推送,放下手机,盯着病床上,仍无苏醒迹象的简奕。

    车祸手术后已经过了十八天,他的身体状况稳定,已经搬出重症病房。倪烨行先前联系的神经科医生都相继来过,望闻问切各种检查一律不少,得出的答案是——旧病没有复发。

    这是个好结果,但是一天没看他醒来,倪烨行还是不安。

    “嘟嘟。”

    门被敲了两下,从外面打开。

    柯西走进来,手里提着笔记本的包,面无表情地说:“谢耳说你大脑连着邮箱都被黑了,提议试验一下他新开发的杀毒软件。”

    “回去先把他游戏盘清了。”

    “好主意。”他说完,电脑开机完毕,插入优盘。“但那款杀毒软件确实不错,可以给你的邮箱用用。”

    倪烨行知道他在说自己一直没回复的事儿。

    “什么东西那么重要?”

    “谢耳中意的那个小妹妹,”他打开文档,是一些照片和模棱两可的信件截图。

    柯西眯了眯眼睛,“我拿错版本了。”

    倪烨行:“……”

    他看了那几张照片,专业的偷拍角度,无语,“我让你们稍微注意点她,怎么弄得和非法分子似的。”

    “是业内专业人士。”他纠正,“这小妹妹爱遛弯,化妆技术一级,不这样跟不住。”

    倪烨行看到一张照片背景有点眼熟,“这里……”

    柯西望了眼病床,“是查尔斯教授的原住宅。”

    “不是被一把火烧了吗?”

    “另一个地方的,一模一样的布置。”他这句话阴森森。

    倪烨行终于感觉到一点危机,问:“她现在在什么地方?”

    “没有消息哦,跟踪的人失去联系了。”他点开另一份,“有她身边这几位,继续确实不大容易。”

    倪烨行眉头皱起来,不知对她的胆大妄为作何评述。

    “信件你就自己看吧,我就是来告诉你,她消息已经断了,万一死在哪里,可不是我们的责任。”

    关电脑,收工。

    有点饿了。

    柯西摆摆手,对床上的简奕说了句,“简,你赶紧醒吧,再睡下去丽贝卡就要过劳死了,她还一个恋爱都没谈成功过呢。”

    倪烨行赶紧把他轰走,给丽贝卡发了条短信——招个助理,工资自定。

    丽贝卡回复:你终于良心发现了!!

    他想了想,补上几个字:最近资金紧张,从你工资扣。

    丽贝卡:xx你大爷!

    他把输入栏里“暂时”两字撤掉,转登邮箱。

    信件有上百份,时间都是这几个月,各方势力都有。倪烨行看完,一般形容人欲望大都用“蛇吞象”,他觉得这次狄岚是蝼蚁吞恐龙,还速食主义。

    简直就是奔着不得好死去的!

    太阳东升西落的一天又将过去,他又看到早上那条新闻,但换了标题——

    “连环杀手再现人间!s市再回三年前恐怖时代!”

    “妈的谁写的通告!有一点专业素养吗?!”

    江晨风把掉出来的耳塞塞回去,十分想拔电话线。

    “什么恐怖时代?又不炸楼,每年s市死多少人?他们知道么?”

    颜悦望着楼下拥堵的记者大军,有些担忧被局长找去的姚邵西。

    “那几家通告都撤了,但很多营销号复制了里面的内容,转发量巨高。”李昀昊一边清理余孽,一边剑走偏锋地想,直接把这平台弄瘫得了。

    余清阴气森森地出现在门口,幽幽地说:“两个消息,一好一坏,听哪个?”

    众人许久没见她这幅沉郁面孔,立刻正襟危坐。

    “你一口气说吧,别停顿!”江晨风摆出一副舍生忘死的表情。

    她伸出一根手指,“坏消息,姚队梦想成真能立案了。”

    这个坏消息他们已经接受七七八八了,但听到这样正式的确认,还是有些心疼接下来血雨腥风的处境。

    “好消息是什么?”

    余清收起手指,冷漠地说:“这具尸体死亡时间很长,但保存完整。而且身体几个部分被缝合过。”

    他们以为是凶手的线索,面部的缝合也都看见了,“是以前被取走的那些?”

    “不,只是扎上了针脚。”

    “然后呢?”

    “和尤游电影里那具拼接的女尸一模一样。”

    她说完,整个办公室瞬间炸开。

    “什么?!凶手是尤游影迷?”

    尤游来过警局两次,前后都有相关命案,简直是灾祸体质。

    余清敲敲门,压低声音,“听我说完!”

    办公室再次安静下来。

    “尸体已经死亡很久了,身份证明上标的是两年前失踪,很可能是当时最后一个受害者。而且针脚的伤口很旧,不可能是电影放映后才缝的。”

    也就是说,是电影里的尸体仿照这个制作的。

    这个事实就令人毛骨悚然了。

    片刻沉默后,朱祺拿起电话,“主要道具肯定是精心制作的,打电话问问吧。”

    “先别打草惊蛇。”颜悦拦住他,“如果凶手就是制作道具的人,或者相关人,直接问太危险了。”

    “我也觉得等姚队出来比较好,况且现在电话也不一定能打出去。”

    江晨风又瞄了眼楼下,天都快黑了,这群记者真是兢兢业业。

    余清翻了个白眼,对自己被忽视的存在感不满。

    “道具组的人我都认识,当时完整的女尸是后期才被完全制作出来的,我也给了建议,根本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

    “所以,是碰巧?”

    余清到颜悦的电脑前,登陆了自己的云盘,打开一系列照片。各种不同角度的尸体拍摄,充分体现一个法医的素养。

    张律知挪了挪眼珠子,电影里的尸体是遮遮挡档,余清拍的这个却完全□□。虽然是假的……

    几人专心看着图片,没人关心他的细微情绪。

    颜悦认真研读半天,仰头,“清清,这种时候可能应该严肃点,但我真的好想吐槽一下,你是不是有恋尸癖?怎么能把这种东西拍得这么美?”

    “美”这个词触及在场几人的恶心点。

    “哪里美了?你审美畸形吧。”江晨风也忍不住说一句题外话。

    “这本来就是‘美’,残缺美。他们当时请了艺术家来设计的,我顺口给了两句建议,专家很认可,就这么做出来了。”

    艺术家……

    “你的意思,是凶手是一个和你有同样审美的艺术家?”

    “但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也不太可能。”她说:“也许是什么地方得到的灵感,又和他自己的想法重合到一起,恰好就成了这莫大的巧合。”

    “这个‘灵感’和那个艺术家或者你有关的可能性有多少?”

    “别把这种审美说那么小众,有一样想法的不只有我和他。”

    几人:“……”

    “那凶手为什么要把这个符合他审美的东西扔掉?”张律知问。

    “因为看到了一样的东西?”

    “因为电影里的尸体更具美感吧,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

    他们觉得,余清在这个案子里特别有发言权,凶手的心理把握得一个比一个有谱。

    “所以这个好消息归根结底也没什么线索。”江晨风耸下肩,他们还是得在风口浪尖呆着。



    稀缺 上部完 第19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