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武宗野史明武宗野史 第19节

明武宗野史 第19节(2/4)

作品:《明武宗野史


    方才那三道恶相太过真实,此若是吴杰所造的梦境,却为何由着江梓卿随心所欲?可是这外头生了什么变故?吴杰可有安然取回那棋盘一角?

    这般思前想后,竟未听清文曲之后的话语,直到唇间一凉,方回过神来。

    唇齿交缠,为的是劫后余生的破镜重圆,这该是水到渠成的两情缱绻,江彬却怕得闭了眼。即便样貌身形都不似从前,吻着他的,仍是杨廷和,是江梓卿,是步步为营的阴谋算计,是处心积虑的谋无遗策。他可为正德的韬光养晦忍辱负重背负千古骂名,却无法再对文曲曲意奉承,哪怕昙花一现。他须得时时刻刻提点自己,正德此时所受的苦痛,方能抵住这亘古不变的情真意切。

    若这梦再不醒,他怕是要与文曲同归于尽了。

    正这般想着,便听了声若有若无的嗤笑。

    掠过文曲低垂的眼帘,便瞧见日月幻化成的一双狡黠的眼:“回来罢!”

    话音方落,便是一阵天旋地转。江彬猛地坐起身,竟是在床榻之上。

    帷幔层层揭起,坐在他身侧的,竟是张像极了杨廷和的脸面。

    “爹!你醒了?”

    江彬怔怔望着跟前一脸关切的杨慎,半晌方明白,他此时究竟入了何人肉身。这一出必定是吴杰所为,可他为何要这般行事?自己既占了文曲肉身,那文曲此时,魂归何处?

    “爹!你可是醒了?为何不应孩儿一声?”杨慎急急道,“前夜爹为何要独往康陵?若不是皇上,我尚不知爹下落……可爹分明该在江西守丧……幸而皇上恩准,可留京城养伤……但私自入京一事,必是要彻查的……爹……爹?”

    皇上……

    江彬猛地醒悟过来,抓了杨慎的手哑着嗓子道:“皇上可在宫中?”

    杨慎见杨廷和答他,总算松了口气,却又觉得杨廷和问得古怪:“皇上今早已起驾南巡……”

    江彬想起吴杰之前提的那三日之限,明白这般还魂必是要令他去见正德最后一面的。此时也顾不上别的,披衣下床,只道有要事面圣刻不容缓。杨慎虽觉着父亲此番行事古怪,却也不敢忤逆,乖乖命人背了马车,带上医官、小厮,请出家中免死铁券,连夜将杨廷和送至城门。

    ☆、第113章 生离死别

    这一路竟十分顺畅,除了被一队巡逻的保夫拦了盘问外,并无多生事端,更奇的是,到了通往外城的崇文门,那守门的瞧了杨慎的牙牌便乖乖放行了,并未再多说一句。杨慎正疑心着,就瞧见拦在城门外的一人。飞鱼服,绣春刀,盔帽压得极低,只一双眼,洞隐烛微,一身寒气竟远胜于秋夜的萧瑟。

    “锦衣卫?”杨慎一蹙眉,不安地瞥一眼身后的“杨廷和”,打算下马交涉。

    江彬却早已认出了那位曾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少年郎,按了按杨慎的肩,掀开车帷。

    那锦衣卫瞧是“杨廷和”,也并无半点惊讶之色,抱拳一礼道:“卑职陆青,奉密诏前来护送杨大人前往淮安。”

    江彬静静瞧着跟前不卑不亢的儿郎,不免唏嘘,自上回一别后,仿佛已逾千年。忆起先前于栈里陆青意有所指的那些话,想来该是因了汤禾的缘故受制于吴杰,却又忍不住提点他——吴杰并非善类。只可惜当时一心想着救正德皇帝,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否则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也不知陆青之后又是如何过的,可是以为他死了,可察觉“正德皇帝”的异样,可有寻回他朝思暮想的汤禾……可惜,如今碍着“杨廷和”的身份,纵有千言万语,也只得应一句“有劳”,乖乖回车里,任凭陆青骑马护在一旁。好在,陆青平安无事,否则江彬真不知该如何面对他待自己的一片赤诚。

    杨慎尚不知各种曲折,只知杨廷和向来心思缜密,思忖着这莫不是他计中一环,便也没敢多问。自幼,父亲便对他极为严苛,年幼时尚且以为这便是舔犊情深,可鸡鸣而起发愤忘食了十余载,被钦点为状元,却仍不见父亲脸上的冷淡因他的景星麟凤而消融。多年来,父子情分好似只是个摆设,费尽周章地猜父亲心思,暗暗培植势力甚至不惜利用严嵩对他的倾慕来辅父亲左右朝政,最终却又发现,父亲要的,并非权倾天下。

    父亲行踪诡秘,时常寻不着下落。

    父亲偶尔昏睡不醒,如何唤都不应,醒来时却又并无异样。

    父亲常在院中折枝写字,一个梅字,反反复复写上半日,复又痴痴望上半日,这才抹了,脸上那不曾见过的怅然若失也随之消失得无迹可寻。

    对于这种种,杨慎不敢妄加猜测,更不愿细究,怕若知道了,便是父子缘尽之时。

    他闭口不言,亦如此刻,即便心中百转千回的尽是疑问,也只得咫尺天涯地沉默着,不曾逾越。可心中隐隐的不安,令他决心跟随父亲走这一遭,好在“杨廷和”并未赶他回去,陆青也默许了他的随行,只是遣散了医官与小厮。

    京城到淮安的一路上,俱是各怀心思,加上陆青为掩人耳目并未带着走官道,半程陆路,半程水路,因而路程尤为漫长。

    杨慎始终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江彬,那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笨拙模样,令江彬一阵心酸,这哪还是当年那个意气奋发、不可一世的状元郎?在杨廷和跟前,他好似一捧土、一粒沙,谦卑地落在他脚畔,仰望着,求些许慰藉。可于心有执念的杨廷和而言,杨慎这子嗣不过是偶尔落于肩上的一片叶,轻轻拂去了,依旧能走得了无牵挂。

    这世间,有的是心思玲珑却参不透的痴儿。

    江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几日,他看似沉静,实则百爪挠心,怕迟了,见不着正德皇帝最后一面,又怕见着了,或对面不识,或徒生变故……隙中观斗,他总是参不透棋局的棋子,唯有听天由命。

    三日后,终是到达了淮安。淮安兴漕运,乔装打扮的几人所搭的商船混在来往船只中并不显眼。方靠岸,陆青便去了沿岸的驿站,片刻后出来,面色凝重,欲言又止地瞥杨慎一眼。

    杨慎识趣地退到一旁,背着他们看几艘商船卸货。陆青这才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对江彬道:“皇上昨日于清江浦泛舟,不慎落水,今早方醒来,急着召见大人。”

    身份多有不便的杨慎被留在了驿站,江彬跟着陆青乘着马车来到清江浦的水榭时,已近黄昏。江彬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进来的,一路上都垂眼瞧着陆青的靴子,木木跟着,跨过一道道门槛,绕过一条条回廊,终于停在了戒备森严的一间屋外。

    陆青让江彬在门口等,自己先进去禀报。这一刻,竟像极了与正德皇帝的初见,同样的焦灼,却已是天差地别。片刻后,陆青终于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几名锦衣卫与两鬓斑白的御医。

    江彬被恭恭敬敬地请了,抬脚跨过门槛,踏入一片昏暗之中。

    架子床的承尘上雕刻着传说能令人起死回生的灵芝仙草,可其上躺着的九五至尊,却已奄奄一息。

    江彬的身形掩住了灯火的微光,床上之人若有所觉地睁开了眼,吃力地望向床畔之人。

    屏气敛息,四目相对,无需多言,只一个眼神便如一箭穿心,刹那间认出了彼此。

    江彬腿一软跪倒在床前,紧紧握住正德皇帝颤颤巍巍伸来的枯瘦的手,却发现他拇指指甲缝里插了根银针。再定睛去瞧,那神庭、印堂等多处穴位都施了针。江彬曾看吴杰施为过几次,知这多是用以维持神智好见他最后一面的,顿时悲从中来,扑在正德皇帝身上泣数行下。

    “哭什么……一见着就哭……我阳寿本该尽了,这般撑着,可不是为瞧你落泪的。”虽这般说着,可正德双眼分明也是红的,瘦得干瘪的两腮费力地牵扯出一抹笑意。

    江彬听了这话本想止了悲恸好好说上两句,哪知那枯槁的笑蓦然闯入眼中,排山倒海的酸涩顷刻间压垮了最后一线理智。正德皇帝见江彬忽然噎住般怔怔望着自己,知他是急痛攻心,忙想唤外头御医。可刚要开口,就被江彬用手指封了唇,颤抖着细细摩挲起来。

    说什么?这张得理不饶人的嘴还要强词夺理些什么?即便是生死攸关之时,也依旧没个正经地调侃彼此的痛不欲生!

    江彬恨恨想着,便将自己的唇覆上去。唇齿交缠间,尽是劫后余生的缠绵悱恻,是时过境迁的缘悭命蹇。这世间的繁华与落寞,不过是昙花一谢的醉生梦死,千帆过尽,方知求的不过是细水长流的相濡以沫。早知如此,又何必辜负了情深意切,蹉跎了急景流年?什么兼济天下,什么造福苍生,皇天在上,可曾怜悯谁命途多舛?九五之尊,天子之躯,也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

    正德皇帝忽地咳嗽起来,身子因了那愈演愈烈的痛苦不断痉挛着,蜷成了弱不禁风的一团。外头的御医听了这撕心裂肺的动静,隔着门唤了声“皇上”,正德皇帝却边咳边道了声“无妨”,谁知话音方落,便呕出一口血来。

    江彬怔怔望着正德皇帝若无其事地用袖子拭了嘴角血丝,哑着嗓子道:“这两个仙不仙魔不魔的,可真害苦了你我……”

    江彬一怔,不知正德皇帝知道了什么,又是如何知道的。

    “我原以为,托生为帝王,是上天对我的眷顾,却原来,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正德皇帝疲惫地躺回去,望着床顶雕刻的那一对芝仙喘了片刻方道,“当初我一时大意,未料到王勋与吴杰勾结,早已暗度陈仓……吴杰将我这皮囊封在司南佩里,一心要制住杨廷和,夺回法器……我在棋盘里兜兜转转的怎么也出不去,先前还记得些,之后便什么都忘了……”

    江彬听正德皇帝一笔带过地说起这段往事,不禁悲从中来,紧紧拽住正德皇帝的手,又怕弄疼了他,只好抠着架子床上的浮雕。

    “说忘了,也不尽然,当时隐约知道自己死了,要去个地方等什么人……可眼不能观,耳不能听,唯有浑浑噩噩地游荡……我似是寻着了,又似没有……若寻着了,为何寸步难行,若寻不着,为何又似见了故人……”正德皇帝说着望向江彬,眼中尽是不舍,“好在,都过去了,我还能得偿所愿……这一世,我虽未能扭转乾坤,造就太平盛世,却也韬光养晦,攘外安内……我自诩不负苍生,却唯独辜负了你……”

    江彬的指尖猛地抠断了架子床上雕刻的蝙蝠,因一根银针,悄无声息地扎在了他的眉间,钉住了他的魂魄。

    江彬不可置信地瞪着正德皇帝,眼前却因那魂魄剥离的疼痛而渐渐模糊。

    “这皮囊里留着吴杰的记忆,落水后魂魄归位,我便什么都知道了……我不稀罕什么神仙托生,也不在乎你我的阴差阳错……吴杰那些话里,我唯独怕极了一句……”正德皇帝力曲起食指,用当初江彬送给他的赤玉指环,将那银针一寸寸顶入江彬的印堂穴,“百鬼夜行的煞气已腐蚀我元神,我离了这肉身魂归天庭之际,怕这一世的种种便都记不得了……可即便你我缘悭分浅,日后再无相见之日,我也愿你有来生,有轮回……”

    江彬稀薄的一魂一魄,随着银针抽离的刹那,隐隐听着渐行渐远的话语。

    “我央求吴杰,将一部分锁魂犀的力量移到这根针上,虽只够承载一魂一魄,但也足矣……”

    玉碎之声,萦绕着最后一丝神识,碎片纷纷扬扬地落在衣襟上,再无相聚之日。

    ☆、第114章 借尸还魂

    江彬浑浑噩噩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妖冶的金,令他头晕目眩。合眼片刻又睁开,这才看清那一片琥珀色中埋着条妖娆的纹路,层层盛放成繁复的花纹,凝结成一道墨色,像能吸附魂魄的鸿沟。

    江彬怔怔盯了半晌,方惊觉那是只瞳孔,惊得直往后退,下半身却动弹不得。低头一瞧,不着寸缕的腰部以下竟布满了赤色鳞片,细细密密地散着寒光,而更令江彬目瞪心骇的是,他这怪物般的身子竟连在条巨大的蛇尾上。

    跟前好整以暇地盯着他的如同巨蟒的蛟龙,他是认得的,它曾因一时入魔而于鄱阳湖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你倒醒得早。”那一双骇人的双眼微微眯起,知江彬已认出了他。

    江彬环顾四周却只见缭绕的云雾与若隐若现的一池碧水,池中朵朵无根而生的金莲莲蓬中,一条条窝着的小蛇痛苦地翻滚着,却接二连三地蒸发成缕缕血雾,钻进江彬的身子,令他渐渐生长出人形。

    回忆排山倒海地倾泻而出,狐妖、法阵、棋盘、绮梦……还有那场仓卒的诀别和自以为是的成全。针刺入眉心的椎心之痛尚且历历在目,随着记忆复苏的酸楚,腐蚀着他的魂魄,令他吐不出只字片语。

    蛟龙瞳孔中的暗纹随着饶有兴致的打量而不断幻化着,空灵的话语直入江彬神识:“这一世,因了文曲的一意孤行,你本该魂飞魄散,而荧惑星君却逆天而为,将你的一魂一魄藏于肉身内,待历劫后被召回天庭,再由我拔出引魂针,带你来这蓬莱,辅以仙池之水,用千年修为替你续命,好再入轮回。”

    再入轮回?来生又有谁望眼欲穿地等他破镜重圆,又有谁记得此生的被苫蒙荆?一句无可奈何,便能将此生的鹣鲽情深一笔勾销,成全相见不识的洒脱?

    低头瞧自己的模样,那靠着吸取灵力而生长的魂魄,与金莲中扭动的小蛇如出一辙,妖不妖,魔不魔,可这竟就是正德皇帝的遗愿?

    “他在哪儿?”此时的江彬只想揪着那一意孤行却又自以为是的君王,兴师问罪。

    吴杰似知他的执念,叹了口气,望着那一池渐渐枯萎的金莲道,“他本就因百鬼夜行而伤了元神,又为了藏匿你的魂魄不被天庭知晓,而剔除了自己的一魂一魄……三魂七魄若不齐全,便极易堕入魔道……这天庭,有的是恨他傲世轻物的。”

    江彬愣了半晌,方明白吴杰话里所指,他虽记不得前尘往事,却也能想象此世唯我独尊的正德皇帝在天庭是如何的锋芒毕露、不可一世。

    “你也不必忧心,他终究是天潢贵胄,如今不过被软禁于瀛海地宫,待邪念尽除便又能回天庭逍遥快活……更何况,他已记不得你了,去也是徒增悲伤。”吴杰一番肺腑之言,却听着刺耳,“这便是文曲的执念,即便不能与你相守,也令你与荧惑星君再无瓜葛。”

    文曲……

    那个坠落着槐花的梦境蓦然撞进心里,江彬呼吸一滞,竟不敢多问。

    吴杰却因了之前与文曲的仇隙而生出些落井下石的快慰,昂起头颅道:“他仍被困在梦里。”

    江彬并不想知道,或是不敢知道,骤然听了这一句,只觉得五内俱崩、透骨酸心。他分不清这扼住喉头的痛楚究竟是武曲的,还是他自己的,他愕然于这湍急的悲伤,竟不输与对正德皇帝的意惹情牵。

    “投胎前你尚是游魂,有的是法子再见他一面,了却……”

    “我要寻的,唯一人。”江彬铁了心地打断道,也不知这话是说给谁听。

    吴杰也不点穿江彬的心虚,吐着信子道,“待你三魂七魄归位,再世为人也好,孤魂野鬼也罢,都与我无关。我与你本无仇隙,全因要挟制文曲方失了分寸……如今,我已得偿所愿,便倾囊相助偿清冤业。”

    江彬听着这话便不由得一阵气闷:“你为了寻回宁王魂魄,比屋可诛,视人命为草芥,我不信你有悔过之意。你若真能抱诚守真,我与他二人又怎么会


    明武宗野史 第19节(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