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26节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26节(1/3)

作品:《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你与家里嫡母不和,又娶她的外甥女,可是她用父母之命逼你?若是如此,你不必发愁,有朕为你作主,你看上哪家女儿,哪怕是王爷家的,朕也会为你指婚。只可惜朕的女儿太小,否则以你的人才配公主都够的。”

    虽然皇帝这是好意却不能接受,婚姻大事要两厢情愿,如果女方不乐意,皇帝用旨意压下来,将来过不到一块也不行。贾环只得做出感动表情,说:“谢谢皇上关怀,这婚事臣是愿意的,臣不愿意娶个从没见过的也不了解的女子。薛家姑娘在臣家住了多年,也算知根知底,臣是庶子,在家里常受歧视,薛姐姐是少有的对我一视同仁看待的人,而且她的为人和性格很适合。”

    肚里又补充两句:而且她容貌艳丽,体格丰满,不施脂粉,作风朴素,处事不感情用事,还算合我的胃口,是古代现代男性的理想老婆。

    “既然你愿意就好,”皇帝摆出一副长辈的样子训话,“你这人长得俊人也好,就是不大讨女人喜欢,可能和你的性子有关。你和女子相处不苟言笑,不肯越礼。守礼虽好,但是总是一副距人以及哪家姑娘好之类,都默契地避开了朝政话题。

    酒过三巡,贾环摇头晃脑做醉酒状,指着戏台说:“你们看戏台上演孙猴子是谁?功夫不错嘛。”

    戏台上演的是真假美猴王,两只金箍棒耍得眼花缭乱,台下纷纷叫好。

    何国维出身清贵,对戏文最有研究,说:“那是京城庆云班的泰斗岳小楼,最善长演武戏。”

    贾环醉意薰薰指着戏台,说:“唐僧四众取经最后得了正果,你们说说唐僧没本事的货,为什么会成功登上佛位呢?”

    众人都答道:“因为他是佛祖指定的接班人嘛。”

    贾环又问:“孙悟空为什么能成功呢?”

    “因为他有本事呗。”

    “猪八戒没啥本事为什么也能成功?”

    “因为他出力了,开路挑担打个小妖什么的,也算出了苦力。”

    “那么沙僧即没有本事,也没出什么力,他凭什么成功?”

    “啊?因为他在一个成功的团队里。”

    “说的好。”贾环站起来,重重地拍了坐在他身边的孙龙的肩上,“想要成功,站队是非常重要的,站错了队本事再大也得完蛋。是不是啊,文瑞兄。”

    文瑞是孙龙的表字,孙龙的老子就是胡党的中坚分子孙汝成,听他如此说,孙龙惊得眨巴眼,也不知这人是真醉假醉。

    贾环继续说:“我说得不对吗?沙僧没本事,也没出什么力,可是因为他加入一个必然成功的团队,所以他也跟着修成了正果,对不对?可见站队是多么的重要,成功有时不取决于本事多大,很大程度取决于是不是站对了队伍。”

    “你说的对。”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状元郎高论很正确,只有孙龙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只觉这般话似是意有所指针对于他。

    大家继续喝酒听戏,年轻人在一起有共同语言,说着说着说到朝政上,对于日渐严峻的边关形势都表示了担忧。有人说:“听说局势不好,朝廷又有人提起和亲之事,我中华血性男儿众多,居然靠女子来保平安,真是耻辱,幸好皇上圣明没有答应。”

    众人都议论纷纷,表示不满,认为朝廷应该强硬些,再这样下去,后面的乱子会更多。

    一直没说话的孙龙忽然开口说:“只怕这次和亲的事虽没有十分准也有五分准了,如果定下和亲之计,这人选八成是贾府的三小姐。”

    所有人都停了筷放下杯,都望向贾环,贾环脸色铁青,重重摔下杯子,道:“男人还没死绝,怎么轮到一弱女子去以身饲狼。”

    孙龙说:“我不得不提醒你,如果这事一旦议准,你强行反对就是抗命,搞不好会引来杀身之祸。”

    “是啊是啊。”众人都附和,“你要小心,不要中人家的计。”

    很不幸,随着局势的恶化,和亲之议仍然提上了朝堂。蒙古俺答部数次进犯,朝廷也派兵迎敌,可是敌不过对方来去如风的战法和彪悍的射术,只能被动防守,只求蒙古人烧杀抢掠完赶紧滚蛋就算万事大吉,根本无心跟对方拼一拼。不久前,由南安王率领朝廷的军队又被痛揍,俺答率军抢掠完毕仍然排徊于荆门关外,就是不肯离去。南安王派人求和,俺答声称要公主和亲才肯议和。

    但是且不说皇帝的公主太小,就算公主适龄,皇帝也舍不得把女儿嫁到虎狼之地,于是胡有恒忧皇帝所忧,建议由贵族之女充皇室之女嫁入外番,隆重推荐贾府的三小姐探春,美貌聪明,文才精华,是少有的钟灵毓秀的女子。而且此女已经由南安太妃验看过,非常符合要求。

    胡党在朝堂上大力支持此议。

    贾环听到这建议,气得身子都在发颤。

    胡有恒还一副慈祥忠厚的样子,说:“南安太妃认贾家三小姐为义女,皇上赐封郡主,也是对贾门的荣宠和重视。小贾大人还不快谢恩。”

    贾环黑着脸不吭声。

    胡应龙最恶毒,还说:“我知道小贾大人舍不得骨肉分离,不过,令姐嫁过去可换来两国和平,百姓免遭生灵涂炭,小贾大人深明大义,想必是会赞同的。”

    萧景想开口说话,可是对方拿顾全大局的大帽子压下来,竟说不出来有力的反驳。骆党和淳党的人虽然站在贾环这边,可是对退敌并没有好法子,不好反对和亲之举,同样是适龄未嫁的贵族女子,探春人品相貌是最出挑的,想反对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廷议一结束,南安王太妃亲上贾府认探春为义女,带来皇帝的旨意,封探春为郡主。

    贾府上下有人悲有人喜,喜的人觉得贾家将要再出个王妃,可以永保家门富贵。悲的人如宝玉,伤心骨肉离别,更痛心一帮男人却要靠女人来为自己换富贵和平安。

    宝玉比别人强的是他还有廉耻心,他还重视骨肉亲情,听到探春将要和亲的消息,哭得倒在床上:“朝廷那么多官干什么吃的,平时不见他们的能耐,关键时竟要一弱女子去换所谓的和平。”

    袭人听了赶紧捂他的嘴:“小祖宗,快别说这话,当心让人听见,治你个诽谤朝廷的罪。”

    宝玉又哭:“我说错了吗?有本事跟外人打去呀,窝里斗算什么?靠女子退兵也不嫌丢人。”

    袭人劝不住他,又看向黛玉,黛玉知道他需要渲泄心中的愤懑,也不相劝,只在旁边陪着叹气。

    赵姨娘得知此消息后跑到贾府,直冲到正房大院,一屁股坐地上扯乱头发拍着大腿哭嚎起来:“你们这帮男人干什么的,要一个弱女子和亲,就算拿女人换平安,凭什么要送我的女儿呀……”

    贾政很尴尬,骂道:“你懂什么,这是皇上的恩典,还不闭嘴。”

    王夫人也说:“这是朝廷的事,不是妇人能问的,你嚎什么,还不快下去。”

    贾母抹着眼泪,声音颤抖:“皇上看中咱家三丫头,是她的福气,我们应该感激皇恩浩荡才是。”

    探春纵然才自清明志自高,身为弱女子也没有办法反抗命运,听到前头闹得不象样,只得去前院调解,想把赵姨娘扶起来,劝道:“姨娘别闹了,皇命不可违,朝廷的事不是女人能问的。”

    赵姨娘抹掉眼泪扒开她的手,瞥她一眼说:“你不是只认王子腾为舅舅么?不是指望他能给你找个好婆家么?现在你要嫁到那虎狼窝去了,你那个好舅舅怎么连屁也不放一个?”

    “你胡说什么?”王夫人气得喝斥,“快回去,别耽误给姑娘办嫁妆。朝廷下的令谁敢反对……”

    “我敢!”忽然一个坚强有力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所有人看向院门,只见贾环穿着全套官服站在门口,面带寒霜,绯色金绣官袍分外威严庄重,金色的夕阳在他周身勾出一道金边,显得英姿伟岸如天神下凡。众人顿时觉得一股看不见的压力扑面而来。

    贾环看了一眼这帮人,冷冷地道:

    “咱家又出了个郡主王妃,富贵荣华可以延续下去,你们都高兴的很是不是,想没想过,你们的亲人入了那虎狼之地,能有好日子过吗?连死都不知是怎么死的。”

    他在门外已经看了一会儿闹剧,心里发寒,这些人听到家里的女人得了宠,乐得不知所以,全然不想那女子是自己的亲人骨肉,她们是否能够幸福。相比之下,宝玉得知元春封妃省亲,别人欢喜独他寡欢,得知探春要远嫁,他痛哭伤心,他虽然没有用,但是人性还是有的,比某些人强些。

    贾环一步步走向堂前月台,走到探春跟前,说:“你放心,做兄弟的会保护你,你不用嫁到外邦去。”

    贾政听了大急:“你想要违抗皇命吗?不要命了?你不要命也不要连累全家啊。”

    贾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做男人的就该保护女人和家园,只要中华男儿没死绝,轮不到一个女孩去退兵,我这就去进宫求见皇上收回成命。”

    贾政急忙拉住他,带着恳求的语气,求道:“你不要冲动,鞑子的大兵离京城很近,若是议和不成打到京城,社稷有危……”

    “怕打到京城你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是吗?”贾环制止他,说:“不就是打仗吗?谁怕谁呀,大丈夫生于世当顶天立地,保家卫国,我这就请旨上战场,轰轰烈烈和敌人干一场,哪怕是血染沙场也会青史留名无怨无悔,胜过苟且偷生用自己的姐妹换平安。”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震倒了所有人,整个院里鸦雀无声,安静地掉根针都能听见。赵姨娘顾不上哭闹,完全呆住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贾政想说什么说不出,贾赦羞得老脸一红,悄悄开溜。

    好久,丫环群里冒出低低的一声:“如果我没听错,三爷是不是打算上战场了?”

    “没错,他要上战场,为保护自家姐妹而奋斗了。”

    “呜,太感动了,太有男人味了。”有丫头哭了出来。

    “是呀,我第一次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男人。”所有丫头都陶醉地看她们从来没有重视过的庶子,无比的崇拜。

    从此她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为保护女人奋力拼杀弄了一身脏的汗臭味比起宅在家里和女人玩闹的脂粉味更迷人,这才是真正的男人味。

    钱槐也明白了爷先前常说的“酷毙了”是什么意思,无比崇敬地说:“爷今天真是酷毙了,帅呆了。”

    反应迟钝的赵姨娘反应过来了,她儿子说要上战场了,虽然她舍不得女儿和亲,可是儿子是她下半辈子的依靠,更舍不得,知道儿子一旦打定主意很难改变,只得又拍着腿哭嚎起来。

    贾环离了贾府没有回自己家,直接进宫求见皇帝。

    夏秉忠知道他是不肯让自家姐姐去和番的,但是皇命难违,他若是抗命,正中胡有恒的计,先前辛苦打拼的一切就付诸东流。所以夏秉忠在承天门前堵他,想劝他回去。

    贾环老远看见夏秉忠在门口,知道他的意思,拱手为礼:“夏公公好。”

    “贾大人……”

    “不必说了,我意已决,定要皇上打消和亲的念头。”贾环神情凝重严肃,“如果皇上已经下了和亲旨意,麻烦你先扣住不要发。只要拖半个时辰就行。”

    夏秉忠看他的神情,知道说不动他,只得照他说的做。再提醒他,胡相爷一直守着皇帝不离开就生怕皇帝改变主意呢。

    104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正文 全力主战贾环请缨

    富丽堂皇的乾清宫西暖阁,看不见的战争正在进行。

    萧景正磨嘴皮劝谏皇帝:“父皇,这事使不得。”

    皇帝反问:“你说使不得,那么怎样使得?换个人去?”

    萧景无语,京城贵族出身的女子,适龄未嫁,长得漂亮,人又聪明能干,知书识礼,担得起和亲重任的,也只有探春,换个人去,换谁?难道别人的女孩儿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胡有恒捻着胡子拨火:“王爷说和亲使不得,那么可有别的办法不使敌人侵犯?可有办法议和?”

    外敌侵犯的问题属历史遗留问题,真的很难解决。

    周太监进殿通报:“詹事府贾环大人求见皇上。”

    皇帝知道贾环定是为探春和番的事来,觉得头疼,说:“朕身体有恙,不见。”

    胡有恒忙说:“小贾大人素来多谋,说不定会有解决外敌侵扰的好法子。皇上不妨听他有何建议。”

    萧景来不及反对,皇帝点点头,周太监把贾环带进殿来。

    萧景担心地朝他望了一眼,示意他召对小心,不可激怒皇帝。

    贾环向他使个眼色,示意他放心,向皇帝行过大礼,不提和亲的事,直接说:“臣得知皇上为蒙古人不时侵犯之事烦恼,臣有一策可绝后患。”

    所有人都很惊讶,这边患之事近百年来所有臣民都没有好的解决法子,他居然有?

    胡有恒咳了一声,开口道:“小贾大人,御前召对不可妄语,否则罪犯欺君。”

    贾环道:“御前进策,微臣怎敢妄语。”

    萧景怕他有失,立马和稀泥:“你有什么好法子,可以提出来大家商量,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大伙一起想办法。”

    贾环说:“我天朝上国对付外敌,无非是两招,一为抚,二为剿,抚不成则剿,剿不利则抚,唯独没想过与人和平共处。”

    胡有恒笑道:“小贾大人真是书生意气,你愿意与人和平共处,可是人家不愿意与你和平和处,鞑子不服王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与他们和平共处,可能吗?”

    贾环等他说完,不慌不忙说:“蒙古人也是人,也愿意过安居乐业的日子,谁愿意成天杀人还要防着被人杀被报复。蒙古人之所以侵犯中原,烧杀掠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本土资源匮乏,每次来中原抢掠,抢得最多的都是盐铁、茶叶、布匹等生活必须品,可见他们抢凉并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目的,只是想改善生存条件。如果开放边境贸易,互通有无,使他们能用和平手段搞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么双方不就可以和平共处了。”

    皇帝和萧景面面相觑,明显对他的说法持怀疑态度。

    胡有恒嗤笑说:“你说的轻巧,蒙古各部放牧为生,农耕不发达,手工艺也不行,拿什么交换中原物品,除了马羊,能有什么贸易基础?他们肯定还是要用抢的。”

    贾环意味深长一笑:“胡相爷不要小瞧人嘛,蒙古人虽然农业手工业都不行,境内也无矿产,可是他们也有长处,他们的马非常优良,可以用马来换必需品。我中原也可以向他们输出丝绸珍玩书画,开钱庄发行货币,让他们早日服我中华教化。”

    萧景忽然明白了,道:“蒙古人能交换的只有马,我们把他们的马换光了,他们岂不是丧尽优势?”

    贾环点头,终于有个人明白了。如果对方是林彬,他就直接说用经济渗透的方式进行和平演变,所谓自由贸易就是一边倒的贸易逆差,长期下来,蒙古地区慢慢地被中原地区用经济手段消化掉了。可惜对方不是现代人,只能费好大口舌说了一大通。

    皇帝也明白了,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骑□良,这是他们的优势,如果开展自由贸易换他们的马匹,那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第26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