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十里青山远十里青山远 第18节

十里青山远 第18节(2/2)

作品:《十里青山远

是直接划到“闺房逗趣”那一类,既然是两人间的亲密事,对别人说就有些不妥了。

    他干笑两声,将这话题盖过去。

    齐铭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楚青不愿说,也不追问,手往船上一引,“也别呆在岸上,上船再说话。”

    见楚青随齐铭上船,穆远山也立刻跳下马,将马缰交给仆从,紧跟在楚青身边。

    三人顺着码头舷梯踏上了楼船的甲板,这到底是官家用的船只,随处可见珠帘轻摇,壁画彩绘,气派十足。齐铭领着二人一路上到楼船顶上,隔着舷梯旁的大灯笼,楚青隐隐见着栏杆边的圆桌旁已经坐着了一个人,正背对着他们独饮。

    听见脚步声,那人转过脸来,楚青心中咯噔一下,条件反射般回头,果不其然,穆远山脸色在见着那人的脸之后已经彻底变黑。

    他悄悄扯了扯齐铭的袖子,压低声音道:“你不是要同我说樊旸的事么,为什么萧晋齐也会在这里?”

    齐铭汗颜一笑,“没有先知会你是我不对,但萧大哥不算外人,而且樊将军的事多少还与他有些牵扯,我这才想着叫他过来一起商量。”

    楚青心中暗道我可从来没把萧晋齐当成“内人”过,一面又看了看穆远山,这人的眼睛从方才开始就直盯着萧晋齐,整张脸都要冻成冰山。楚青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穆远山摆出这副摸样的根本缘由,他也懒得多说,只踮踮脚,在穆远山耳边轻道:“我从来都只当萧晋齐是路人。”

    楚青这话作用奇大,简直就是在情人面前和别人撇清关系一个形容,穆远山闻言浑身大震,忽然就咧开嘴笑,搂住楚青的肩膀大大咧咧与他走到桌边,在萧晋齐正对面坐下,还不忘丢过去一个示威的眼神。

    萧晋齐轻哼了声,扬首灌下口酒。

    因楚青与穆远山被一些“特别的原因”耽搁而迟到,害得齐铭早准备好的一些酒菜又得回炉重热,期间几人闲而无事,楚青担心继续这么闷声坐着指不定身边这位穆大侠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便先扯了齐铭,问出正中心窝的问题,“樊旸他到底怎么了?”

    这么一句话,同样将穆远山与萧晋齐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我也正疑惑。”萧晋齐缓缓放下酒杯,摆正脸色,“我离京之时还一切尚无异样,怎么两月功夫不到,中书省那窦老头就能逮着机会冒出来上蹿下跳,再说樊旸手握兵权,也不可能这般容易就被人扯下马?”

    楚青被萧晋齐一通近乎是咄咄逼人地话语说得云里雾里,但见齐铭惨然一笑,道:“萧大哥,若是放在平时,兴许这些都不怎么可能,但这一次,情况变得十分大。”他看了随侍在桌边的几名仆从一眼,仆从们立刻依次退下去,这楼船顶上便再无他人。

    “这是太师安插在宫内线人传出来的消息。”齐铭顿了顿,嗓音又低了一成:“皇上他,只怕是不太好了。”

    萧晋齐瞳孔缓缓张大,“此话当真!?”

    齐铭缓缓道:“这件事情在宫内被压得十分的紧,近乎没有消息传出来,若不是顾太师有些手段,兴许朝中百官都不会有一人知道这件事,我也是急承了他的令,才趁着这次运送赈灾粮的功夫通知你。”

    “那你为何现在才说!”

    萧晋齐忽然一声大吼,楚青虽不及防被惊得浑身一抖,穆远山亦是透过来惊异地眼神。

    齐铭脸色惨白如纸,“我……我本来一见着你便想说的,可是那日你喝醉了,一见着我就让我滚,后来我也再没寻着能见你面的机会。”他抿抿唇,“其实今日若不是因为淮卿会来,你也不会坐在这里听我说话吧……”

    萧晋齐眼睛微微眯起。

    楚青定定看着这两人,侧过身子,朝穆远山低语道:“歪楼了。”

    穆远山一愣,尚不明白楚青话中之意,那边楚青却已重重一个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碗碟俱是一抖,才将默默对视的萧齐二人目光打断。

    “齐铭,你今天找我来是要说樊旸的事,对吧?可我听来听去,除了一个‘樊旸不好了’,其他的你连半个字都未提到,有什么话不会痛快些说么?”

    齐铭将手连摆,“淮卿你莫急,这件事情牵连甚广,也不是两三句话能说清楚,不然我也不会专门与你约在此处。”

    “哦,你的意思是要先说一段承前,再来启后?”楚青点点头,“那你便要说清楚些,从头说,我对那些朝堂中的事情可向来不甚明了。”

    着楚青一激,齐铭也顾不得在那边与萧晋齐唧唧歪歪,当即理了理思绪,将一众缘由娓娓道来。

    其实整件事如果摊开了说,还得从楚青借着他齐铭的名头越狱那时开始说起。

    吐蕃王子努尔赤想要带着楚淮卿回吐蕃去,此事楚青已经知晓,为了不莫名其妙变成楚淮卿的替死鬼,楚青以一纸造假的放行令,成功忽悠过了知府,忽悠开了城门,溜之大吉。待樊旸发现他跑路之后,早已找不到了人影,留下的唯一线索便是“楚淮卿离开时曾说会有刑部侍郎齐铭大人亲自押解回京”。

    于是樊旸一面派着人漫山遍野地大肆翻找,一面又亲自快马加鞭奔去长安,差点没舞着他的将军剑把整个侍郎府翻搅一通。

    齐铭很无辜,他自然是不知道楚青的计策,而且他那小府邸也容不下樊大将军这尊怒神,唯有给他支了个招,让他派人去楚淮卿的家乡,也就是随州一带找找看,兴许会有什么收获,还顺便给他透露了个消息,再过不了几天,尚书省便要过去提人了。

    樊旸闻言,知道此事重大,便不再拖延,迅速回了洛阳。

    是以几日后,尚书省下提侵犯的官人来提楚淮卿,结果却在安国侯的地盘洛阳城里,被早作准备的樊旸狠狠赏了一个闭门羹。

    41最英雄气短的死法

    往后的事情,楚青在初到苏州的时候已经从徐峄口中听到了些风声。

    樊旸在搜寻未果之后,忽然上京面圣,直言楚淮卿通敌叛国是他一手策划授权,目的却是为了降低敌方的警戒心,间接损其气势,好对战事更有利,而将朝廷强加在楚青身上的罪名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一幕听起来平平淡淡,可若不是亲眼见着朝堂之上的刀光剑影,谁又能了解内里波涛暗涌,那日齐铭就正在朝堂之上,用他的话说,场面直接是血雨腥风。

    楚淮卿身上的罪不过是朝廷为了将他送去吐蕃而顺水推舟捏造的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但这一点樊旸却并不知情。他身为安国侯,又手握兵权,平日征战沙场是很难得会在朝堂上出现,但他若是真要说些什么,放眼朝中百官,还真没有什么人敢和其硬来,太师顾涟就说过,樊旸是猛将,忠将,虎将,却不懂权术,这样的人放在朝堂外可保天下太平,放在朝堂之内,若不小心触到其底线了,虎将,就会转眼间便成疯狼。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兵权,有时候全然等价于话语权。

    将楚淮卿交给努尔赤,皇帝点过头不错,但随后所有事宜却是中书省全盘安排,皇帝也未过问,如今樊旸在天子脚下一跪,字字铿锵要顶了这个罪,而且还要圣上下旨责罚,立刻就让年老的皇帝头疼起来。

    这皇帝虽没什么建树,但好歹不是个昏君。

    治樊旸的罪?好嘛,莫名其妙给立过大功的将军定个罪,且不说他身为皇帝自己看得过去看不过去是一回事,那上十万的镇东军将士能买这个帐?


    十里青山远 第18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