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山河望断 第21节(1/3)
作品:《[雍正]山河望断》
“二哥,你要保重身体,我走了,你放心,他……没有多久的。”
胤禛心境为这种目光所慑,渐渐也镇定下来,起身离开。
走到门口,心意所动,再回头看了一眼。
胤礽突然睁开眼看着他,就那样看着他,目光里什么都没有,胤禛觉得心中有什么极晦暗的东西略过,却抓不住。
----------------------------------------
天子抱恙,闭门不见,雍郡王叩宫。
“怎么,心疼了?”药味弥漫的屋子里,厚厚被褥里的皇帝显得格外枯瘦,声音低弱,且抖得几乎听不清。
尊贵的女人早已过了芳华靓丽的年纪,身上的典雅贵气却积淀的愈发浓厚了,几十年的夫妻看他颤抖的嘴唇便晓得意,也淡淡的笑,“大冷天的,儿子在外头跪着,哪个当娘的不心疼……”
老皇帝身子已经弱得很,咳喘了好一会,“……你猜他要说什么……”
声音更轻了,甚至分辨不出是对女人说的,还是对自己说的。
这个儿子所看重的,很简单,也很少,但他知道,一旦谁碰了,都会惹来一场大麻烦……可现在,一切都好好的……他要说什么?莫不是……他当初选定的磨刀石,竟与刀……当真感情深厚?
不会的。他了解胤禛,决裂并非几句流言所能左右,实在是太子的言行已经在挑战胤禛对国事的底线。
离间离间,总要有间,方才能离。
“叫他进来。”
胤禛殿外磕头的时候,手脚已经冰凉麻木,进到内室,被热气一蒸,皮肤竟觉着针扎似的痛。
他本是有话来禀,可看见父亲,却不忍说了。
他健壮的永远精力旺盛的一天能打几百只猎物的皇父,一夜之间,像老了十岁。这话说着俗套的很,可但凡被子里瑟缩着的枯瘦老人能添上一份健康,他都不愿说出这句话的。头发花白,脸色焦黄,大大的眼袋垂下,四周缀着无数的鱼尾,浑浊眼睛里不时流出的液体在眼角聚成小小的漩涡……这,当真是他英明神武的父亲?
不过是个伤心至极的老人罢了……
胤禛跪下行礼的那一刻,突然犹豫了,他是来向皇父讲述他的前太子正在经受的折磨,而这折磨是由他们的另一位兄长给予的,可现在,他竟不忍出口了。
一个父亲,要如何才能接受儿子们手足相残的事实呢?
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李渊的琵琶曲简直都是一个自我欺骗的奇迹。
爱新觉罗家的男人大概都不怎么会做父亲,他的曾祖父太宗皇帝,他的祖父世宗皇帝,他的父亲,他自己,乃至于他的儿子,在教育子女上都算不上多么合格的父亲,即便能勉为其难的做个合格的儿子。
但起码他们兄弟谁都不能不承认,汗阿玛是很爱孩子的。
从过问生活起居到请名师大儒任教,还有早年时常跟他们在往来奏折里开玩笑逗乐子,说不爱也太假了些。
他要如何才能接受呢?
可是,难道能让二哥继续受着如斯折辱?
109、锁拿
“有事?”
胤禛张了张嘴,又闭上,顿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开口,“子臣多日未曾一瞻圣颜,心下不安,夙夜难寐,特此求见。”
还在犹豫要不要说出正事时,佟佳氏转头看了他一眼,胤禛老老实实地低头叩首。
这话他是该不该信呢?数九寒天,长跪宫门请见,只是为了……请安?
或许,见过他后不愿或不敢再说了?
皇帝老了,但是他并不糊涂,他很清楚,那些被儿子吞了下去的话,必定不会是什么,“喜事”。其实在胤禛开口的那一瞬间,思虑完这一切的老皇帝心中略过一丝连自己也未曾察觉的暖意,毕竟,还有儿子会顾及他的身体与情绪,但是这当口……他必须要掌握一切情况,包括那些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令人高兴的和不那么令人高兴的。
康熙轻轻招了招手。
胤禛膝行而前,跪在他脚踏上,握住父亲冰冷枯瘠的手。
“世事无常,阿玛身系天下,还望保重啊……”
康熙突然觉得有些心软和不忍,反手握了握儿子的手,没什么力气,却分明能感觉到力气,“……这是阿玛第三次见你掉眼泪……”
胤禛一愣,才意识到正说着话大颗大颗的眼泪已经跌了下来。
人间悲色,无非美人迟暮,英雄老。
“……儿孙自有儿孙福,阿玛莫要为臣等伤身啊……”
“何事?”
“……”
“何事。”语气沉静下来,却已是不容不说的淡漠。
“……”胤禛沉吟了一下,错开父亲眼光,“儿子奉命监管,想请一道旨意。”
“说。”
“不受□,不缺衣食。”
康熙骤然惊起,死死掐着他腕子,冷光乍射。
“你说什么?!”声音冷的像冰。
胤禛沉默,慢慢的不带任何情绪的重复,“不受□,不缺衣食。”
做父亲的自然明白儿子这句话代表着什么。
至亲手足啊……
暖阁一时冷若冰窟,胤禛觉得自己手腕将断在父亲手中的时候,一早带人避开的皇后终于送药来了。
一同来的还有另个一消息,“陛下,大阿哥求见。”
“他还敢来?!!!”中期不足的嘶吼,却让整殿噤若寒蝉。
胤禛眼看着父亲情绪迅速收敛,只剩下冷漠的嘲讽,不禁为皇父的身体忧虑,毕竟他虽做不到,却也知道大喜大怒非养生之道。
“……传。”
胤褆心中惴惴,面上也阴晴不定。
刚才他并未想到老四竟然如此不懂择木而息的道理,竟敢违拗于他,老四推门而入又拂袖而去之后,胤褆心中便难免有些不安。听说胤禛进宫,竟惶恐起来,也不得不思忖应对之道。
应对指责,一般而言选择否定或委婉解释。
但是……或许还有另一种方式,当面锣对面鼓地确定自己所为的合理性,说不定反而让皇父觉得自己言行举止光明磊落,忠孝两全,不避亲疏,不惮恶名。
再加上之前事……
“子臣恭请皇父圣安。”
康熙转头瞥了他一眼,胤褆脚下一软再次伏在地上。
皇帝却不再看他,转而朝侍立一旁的胤禛点点头,“朕允了,就由你负责,去吧……照顾好他。”
胤禛行礼而退后,胤褆伏在地上骤然向前几步,直起身子,“汗阿玛,此次事大,不可留后患哪!”
“你什么意思?”真的听到这句话,康熙反而平静下来了。
胤褆胆子大了些,提起张明德与胤禩之事。
“……父皇若不忍父子之情,难以动手,要诛灭胤礽,儿臣可代君父分忧!”
抱拳行礼,言辞恳切,神态刚毅……当真是忧劳国事的好皇子,为父操劳的好儿子啊……
康熙就那样看着他,不言不动,像是要把他此刻义正词严之态印入三魂六魄。
胤褆却被看得渐渐委顿下去,心里越来越冷,这才想到,今日此举……会否弄巧成拙?
“胤褆……保清,记幼时诵诗否?”
直郡王微楞,“诗书礼义,子臣一日不敢忘。”
“病卧终日昏昏,”康熙看着他的长子,“试为寡人诵《棠棣》。”
胤褆颊上冷汗滚滚而下。
“不能诵?”
有时候反问比质疑更可怕,至少,胤褆此刻,只觉身遭寒风阵阵。
“儿臣不敢。”他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他不知道当大清国的天子失去他最爱的储君后,他们这些走错了路的庶子们会面临着怎样的结果,恐惧使他声音颤抖,却不敢停,凭着多年的本能继续下去。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求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不待念完,胤褆背上的衣服已能滴下水来。
“……念得好,念得好呀,”康熙竟笑了起来,胤褆伏在地上不敢呼吸,“听着很是男儿气魄啊……”
“儿臣……”直郡王试着想说点什么,却觉得自己嗓子干哑发不出声来。
“好啊,真好啊!”康熙突然暴怒,面色狰狞,“刚刚朕的直郡王说要替他老子解忧,杀了弟弟!”
手边的药碗砸了出去,在地上碎成粉末,杯盘倾倒,怒气盈门。
“胤礽与你一起长大,这句话说出来竟一点儿都不磕巴!”
刚刚还病弱不能动弹的老皇帝被体内私下乱窜的怒火支撑着,咚咚咚砸在床沿上,“你怎么说的出来,你怎么说的出来!!!”
“当真是尽忠尽孝!当真是为国尽忠!!当真是为公义舍私情!!!”康熙怒吼,苍老的声音撕扯起来,听上去竟凄厉不能与闻,“今日你要为国杀弟,明日是否就要来为国弑父!”
“老天哪,你怎么赐给臣这么一个好儿子啊——”
胤褆觉得身在暴风骤雨之中,飘摇无定,仿佛被风雨裹挟下一刻就要撞得粉身碎骨。
他的父亲是天子,天子一怒,血流成河。
他的弟弟是太子,太子尊贵,举国无双。
这是他最后一次如此清晰的体察到天子对太子的偏爱,含金匙而生的储君,注定了要成为天下珍宝。他生他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及,即便是他废他倒,这天下也注定有无数人为他陪葬,无数人裹进血海风波之中,以消帝王失子之怒。
在这样的暴怒中,胤褆却渐渐平静下来。
直起身来,正襟危坐。
被药汤淋了一脸一头的那一刹那,他突然想到汉武帝,想到卫太子,想到巫蛊之变,想到自那之后长安城再为干过的血色。那些帮助太子的和对抗太子的,那些被族灭的,被火刑的,被下蚕室的,那些因子而死和因母而死的,那些自以为瞒天过海逃过一劫却终于在未来的几十年遭遇天网恢恢的……
一切的一切,都是陪葬。为那位天之骄子陪葬。
而他,大概也注定成为陪葬。
“你算什么东西!胤禩又算个什么东西!竟敢落井下石,肖想尊位,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们是不配!”几案被捶得哐哐直跳,上面已经空无一物,尽皆碎在地上。
“皇父心中,臣等自是不配。”胤褆直挺挺跪在地上,冷笑应道。
像一把冷锋,将康熙的怒气骤然截断,却激起更大的愤怒。
“你们难道配吗?!”康熙颊上尽是病态的嫣红,“自幼读诗诵经,三纲五常日日挂在嘴上,君臣之分已定,不思尽忠报国,反拉帮结派,四下游走,居然还找上这些神神道道!真当你们是什么东西了!”
“儿臣不是东西。强加之罪,何患无辞,倒是何必把党派这样的东西往儿子们头上扣?”胤褆冷哼一声,他已经知道自己注定的命运,便大大的不在乎起来,挑着气人的词儿说,像是要把之前三十余年的怨气一气报复回去,“可说句八弟有福皇父都听不惯吗?好歹是您自己个儿的儿子,指不定日后……哼,一语成谶呢……”
“有福?!告诉你,有福没福,永远不在他,在朕。”皇帝看着胤褆如此,也是一愣,慢慢平复下来,只按着几案的手被青筋曝露,他微微俯下了身,咬牙轻声道,语气里的狠意却挡也挡不住,连做作了赴死之态的胤褆都轻轻战栗起来,“素蓄大志,设党相倾!当朕不知道吗?!竟敢如此行事,问于朕躬!”
“他有福?没有母族,没有文才,没有军功,没有头衔,没办过几件差事,不拉帮结派?他到底凭什么争这福分?”康熙狞笑着挑了挑唇,“连裕王临终都惦记着他,朕难道不该也‘惦记惦记’?”
“来人!锁拿胤褆,胤禩!”
110、义气
直郡王,八贝勒事发,举朝哗然,但不知为何,莫名又有些理所当然之意。
这当口觊觎储位,本就有莫大风险,况且对自己的势在必得不避不讳。只不过,想不到这只是个开始。
胤禩被锁拿,胤禟协同胤莪直闯宫禁。
实际上,胤禟却是先试图联络老十四,甚至老四,想要联手保下胤禩,但胤禛这几年虽持中而立,不偏不党,但也不可能一时脑热卷进这档子事儿去,连带着胤禵也被他严令禁止,闭门读书,不许与外通联。胤禵平素小事虽行为放肆无法度,但胤禛当真肃了脸子跟他说的事自然也不敢轻忽,时局如此,他自也知道,还是老实些的好。
却平白累了胤莪,他本身与大阿哥八阿哥关系并不大,即便上辈子也不怎么能算进八党之中,但因胤禟一人势单力薄,他也算整日厮耍在一起的,又没有胤禵那般“长兄有命”的借口和无赖劲儿,终是没推拒成,便被满脸戾气的老九拖着横冲直撞的过来了。
康熙深知养生之道,既然早知这些年诸子之争,自己也就尽量宽心,这两天难得身体见好,又一股气潜在腹中不甘不愿,便将几个大儿子都召来御前,从君臣大义、三伦五伦,直到仁义忠孝挨个数落过去,胤祉胤禛一群也只得老老实实俯首听着,腿都不敢动弹一下,一面小意儿忧心一下老爷子口干舌燥。
正训着,便听见这么个混帐消息。
康熙顿时面色铁青,气的指尖发颤,底下诸皇子惊得连头发茬都立起来了。
看身着单衣的老皇帝一掀帐幕抢了刀就冲了出去,胤禛慌忙中扯了手边狍子长袄追了过去,后面一个个从震惊中反映过来的皇子们也匆匆忙忙一窝蜂涌出大殿。
老九老十已并跪殿外。
“皇上!八阿哥无辜,请您明鉴啊——”
胤禟看见康熙出来,扯着嗓子嚎了起来,面上涕泪横流,胤禛稍稍扭了下头,他这两年愈发见不得老九了,倒不是为其他,说实话,宜妃娘娘他也不是没见过,能得圣心长的自然不会差,汗阿玛也算俊朗,同胞兄弟都还算体面,莫非胤禟挣钱太多,酒色财气暴饮暴食,才越长越回去了?
却没想一扭头正看见老父脸色,本就气的铁青,再加上病重的灰败气象,让当儿子的看得好一阵心惊肉跳。
“朝廷大事,自有君父做主!他无辜不无辜待宗人府审问!尔等直闯宫禁,视国法于无物耶?!”
胤莪听得脖子一缩,战战兢兢跪在旁边,老九却脸色一白,伸手就去摸靴子,惊得四周侍卫个个按在刀把上。
小白瓷瓶。
胤禟手指一动掀了塞子,握紧了在身前,眼睛通红地盯着皇父,自己身子抖得也厉害,喘着粗气,但说话愈发蛮横了,许是
[雍正]山河望断 第21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