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2/2)
作品:《入山海》
流水线也分很多种,从半流水到流水再到全流水,核心才不是裴俊祖心心念念的包装线,那不过是锦上添花的——而是那台钳邦机。
那是你能在一个鞋厂车间里看到的最贵的单件设备,没有之一。邦面鞋头部位塞着加热后能变硬定型的港宝,和对应码号的鞋楦头经过一道烘箱后传到钳邦手的岗位前,负责操作这一台机器的工人将鞋邦套在鞋楦上,放进钳邦机,输入相应的定位数据后,机器内部的细小触手就如八爪蜘蛛捕食到猎物般抓住帮面的边缘,一收紧,鞋楦就被牢牢裹在帮面里。
严丝合缝。
这是项技术活。如果钳邦手对设备参数不熟悉,做出来的鞋子卖流水线的价格,效果可能还不如手工厂。
但流水线好在加热时间固定。宋洲手里拿着的这双明显就是师傅的动作太快,没加热足够时间就抽线抓帮,导致鞋头的定型效果欠佳。
“手工生产和流水线做的,区别绝对是能肉眼看出来的。”宋洲话糙理不糙,“温州什么东西都比山海贵,既然做不出一比一的效果,那就没必要多花这个钱。”
漂亮心情的老板娘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对宋洲的懂行略显意外。
“那肯定的,价格摆在这儿。一双鞋在温州利润要打五十,我们这儿啊,五块!”
“温州现在哪里还有产量啊。”宋洲说,“您今年做了多少,五十万双打底吧,在温州要是想做到这个数,起码要四条流水线,一栋厂房。”
“五十万双是不止的。”老板娘摆摆手,看向他的眼神意味深长:“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温州鞋厂,自己不生产,来麒麟湾下单,说是代加工,其实和东西和我们平日里做下来的品质是一样的,鞋盒换成他的品牌,档次就上来了。”
老板娘带着宋洲往里走,两边堆高的全是不同品牌logo的鞋盒。就是这样一个只有四百五十平的空间,集下料、针车、成型、打包为一体,最高峰时能日产一万双,怎么可能不拥挤。
宋洲看到那两台正工作的下料机前根本没有路可走,高云歌正在叠料,一整筒复过内里的革料直接放在消防通道上。
宋洲在姐姐订婚时见过澳尔康新厂里的下料间,百来台小机器就需要百来个人操作,光这一个部门就有漂亮心情的三倍大。真皮从动物身上取下,大小不一,每一张多少都有破损痕迹,叠在一起就像漏洞的奶酪片。所以真皮料只能一张一张的下,钢板制成的模型压制出帮面的每一块小料,再送去针车区拼接,缝合,费时费力又费工钱。
人造革就不一样了,四四方方,平滑工整。漂亮心情用量大,供应商送来的都是四十米长的一整卷。高云歌将整卷料推到,如同一个厨子,把跟自己等身高的长方形蛋卷液摊开,通道是他的平底锅,他熟练地将锅底占满,摊一层,再摊一层,等蛋皮舒展开后他抓起边缘折
第13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