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1/2)
作品:《[汉唐]恰似故人来+番外》
了解决疑难杂事,殿下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还需要占卜什么!难道结果是大凶就不采取行动吗?”
李世民笑开,白牙森寒,腥红的舌尖一抹上齿似要割破流出血来。
“说的好!大吉如何?大凶又怎么样!干,干他娘的!”
此话极大振奋人心,众人连夜商议对策,将事情一一吩咐下去,每人领命执行。
侯君集带来消息,李靖和李世勣都答应私下见秦王一面。李世民与众位僚属熬了一个通宵,丝毫不显疲累,进后院换了一身衣服后在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的陪同下一同前往京郊。
他们一路行来十分隐秘,无人见他们行踪。李世民先去见了李靖,这位大气晚成的将军扮做一位渔翁在河边垂钓。
李靖开门见山道:“公子遣人说想与在下见上一面,不知公子所为何事?”
李世民温和出声:“兄长。”
“公子万金之躯,真是折煞在下了。”李靖放下鱼竿不肯与李世民对视,也不敢受李世民这一礼。
“兄长与我同出陇西李氏,算起来也是同姓同宗。您年长世民数岁,世民称您为兄长是应该的。”秦王殿下生得俊美无双,当他真诚与人交谈时,那锋利精致的眉骨在不笑时自带的矜贵疏离就会化作和煦,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便是对他心有芥蒂的人也会由衷赞一句秦王果然是当世俊才,更会不由心生敬仰。
李靖执礼的手出汗,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选择的难题,若是一步踏错,后果不堪设想。可他既然能够接下秦王的邀请独自来赴约,他也知自己始终欺瞒不了自己。终是要面对,不过早晚问题,与其挂在心间脑心挠肺日夜不宁,不如快刀斩麻,直接给个痛快。
李靖终于抬头直视李世民道:“公子不用兜圈子,直说便是。”
李世民露齿一笑,继而俊眉紧蹙,面容染上淡淡的哀伤。
“世民有一事不解,想求教兄长。我大哥和四弟要害我性命,连父亲也不管我了,世民退无可退,想请兄长帮忙指点一二。”
李靖假装沉吟,其实心里早已打好腹稿。片刻后他道:“此事是公子的家事,我身为外人不便参与,在下近来染恙,正想在家中休息一段时日。”
李世民点头,他已经明白李靖的意思,便道:“那便先谢过兄长,等事情了结,世民再登门探望。”
言罢告辞,正要离去,李靖喊住他道:“若是公子真遇上难事,在下亦会鼎力相助。”
李世民舒展了眉目,他背对李靖道:“如此,多谢。”
此后李世民去见了同样乔装的李世勣,以相同的问题抛给这位深受皇帝信赖的臣子,得到的是与李靖一致的保持中立的态度。
回去的路上,尉迟敬德问李世民他二人可愿相助,李世民说他们都选择中立,更是大为感叹:“李靖和李世勣都是忠臣啊。”
见完想见的人后,根据事先定下的计划,一切安排都在有条不紊进行,唯一的难题就是怎样才能把太子和齐王从他们宫中引出来,还能叫他们毫无防备。
秦王府上下苦恼不已,只有李世民一个人悠闲,他看着天色,只说了一个字——
等。
他们是猎人,太子和齐王包括皇帝都是猎物,他们要等这些人尽数落入陷阱再一把收网,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太白星再次在白天出现在正南方午位,当朝太史令傅奕焦头烂额,他定眼看着纸上写下的演算出的天象,踟蹰良久,最后将之封于信函中密奏给李渊。
上书写道:“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李渊震怒,手中这张轻薄的白纸重逾千斤,令他几握不住。花白的胡须胡乱颤动,面颊抽搐,一时涨成可怖的朱色。李渊眼睛鼓鼓,血丝通红,他环视了殿内一圈,招手示意侍立在旁的宦者令汪敬过来。
“传朕敕令,命李世民这逆子即刻进宫来见朕!快,快去!”最后这几个字几乎是吼出来的,汪敬是李渊登基称帝后就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太监,还是头一次见李渊如此失态,意识在事态严重性,立刻携皇帝口谕去往弘义宫。
李世民刚与众人商议完,其余人还未各自回去,侍卫紧急来报宫里来人了。
大晚上的宫里突然来人,一般都不是好事。李世民微眯双眼,示意众人先暂时隐蔽,他自去正厅接见皇帝的使者。
汪敬已经等候多时,他虽然表面平静,但衣袖下发汗的手指捏得直打滑。他焦急万分,每过一会儿就
第6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