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1/2)
作品:《[汉唐]恰似故人来+番外》
喜欢桃花?”他与卫青相处二十多年,清楚卫青的喜好,卫青对风雅不感兴趣,侍弄府中花草也是为了修身养性,他本身更喜欢宝剑骏马。
卫青摇摇头,柔声道:“是去病喜欢,臣对桃花就多了几分亲近。”
“倒是忘了那小子。”刘彻蓦然大悟,“他小时候为了缠你给他做甜心糕,还赖着朕坐在朕的肩上摘花,这你不知道吧。”
卫青当然不知道,他到时正见一大一小两人脱下外氅兜着花瓣,满头满脸全是花粉绿叶。
“朕已下诏命去病前来,你舅甥两人很快就能团聚,朕有话要留给你二人。”卫青觉得刘彻有一搭没一搭说的话尽管和缓,细听下却像在别离。微微张嘴想打断,刘彻摇头制止,接着道:“朕做了一个梦,看到朕要死了。”
皇帝敬重鬼神,信方士炼丹,想要长命百岁,继续自己的千秋霸业,最忌讳说死字。
可如今,他亲口提到自己的死。
“梦里的朕说了很多含糊不清的话,朕也不甚明白。朕只是在想,倘若朕死了,据儿还小,这江山交给他,他扛得住吗?”幽暗的目光转到卫青脸上,气力不济,却一如既往的高深莫测。
他言语中提到太子,以及对太子继位后处境的顾虑,不曾明说,卫青也听得明白,皇帝是在担心强臣弱主,刘据恐怕会成为第二个被外戚夺权操纵的惠帝刘盈。
卫青低垂眼帘,眼睫半遮清亮的眼眸,自始至终温和柔顺。跟在刘彻身边二十余年,皇帝继位之初几年处处受外戚掣肘,他明白,为了防止外戚专权,皇帝想要他这个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大将军的命。
会怨怼吗?不,不会。他从不怨刘彻,相反十分感激。把一个骑奴提拔到做上将军,便是最后依旧会死于皇权的屠刀下,史书上也定会有他卫青一笔。何况,这二十多年来,刘彻待他与整个卫氏都很好。
刘彻既然肯对他挑明,就代表不会给他安上任何莫须有的罪名,会让他体面的去,也会因他的识时务而留卫氏满门一命。
刘彻对卫青讲了很多心里话,对太子仁弱恐压不住群臣的忧虑,母家强悍的担忧。
皇后和大将军正值盛年,作为太子表哥的霍去病军权在握,刘彻一旦薨了,这刘家天下转瞬就能换个姓。
他话说的越发平缓和顺,卫青听得就越是心惊胆寒。
原来不仅是只要他的命,还有姐姐和去病!
皇帝的意思,难道是要将姐姐和去病一同赐死么?
卫青不可置信,身体自发深深地伏拜而下,思量着自己将要说的每一个字,真切恳求,“陛下,太子年幼,有皇后在可安后宫大局。去病年轻,何况他有安、邦定国之才,日后鞍前马后总能用得上的,望陛下三思!”
刘彻见他紧张得仿佛一只炸毛的猫,料到他会这样说,低咳一声,庄重的表情遽然融化,笑得好似一个恶作剧得逞的顽劣孩童。他牵过卫青的手包入自己冰凉的掌心,用指肚剐蹭卫青掌中的厚茧故作惊诧道:“卿就不为自己考虑考虑?”
只见卫青依旧恭敬跪伏,过了良久,刘彻一声长叹。
“起来罢。”手指缓缓松开卫青,顿了顿道:“像仲卿这样敦厚忠实的人,少了。朕之一朝能有你这样的臣子,是朕之幸。”
帝王挺直脊背正襟危坐,尽量让自己失了气力的声音充满威严,“听好朕接下来的话,卿当谨记。”
“朕死后,秘不发丧,红翎传信各诸侯国相密切监视诸侯王一举一动,若有异动者,不问真假,即刻下狱。有闹事者,就地格杀!太子刘据承继朕的大统,念其年幼,命你与霍去病、庄青翟、张汤四人共同辅政。遇大事,朝议商讨,由你决断。仲卿,你要保护好据儿,替朕守好这汉家天下!”
“陛下!”一连串诏命惊雷炸响在耳畔,震耳欲聋。卫青不顾礼仪抬头深望君颜,见刘彻对他笑容温文,温柔缱绻,黑眸中的高深莫测已寻不见,唯有真挚与万千不舍。
“朕对你的最后一道诏命,便是朕入殓时,要你剪发一束放入朕的棺椁中。朕的茂陵不立皇后墓,于朕帝陵东北二里处,是朕为你选好的位子,你百年之后当长眠于此,陪伴朕。去病的位子朕也看好了,朕一直将他当做我俩的孩儿,朕自然舍不下他。朕要你时时的思念朕,这颗心要装着朕,不许再给别人。不许给姐姐,也不许只想着你的宝贝外甥。”
“陛下……”卫青嘴唇惊诧微启,唇齿打颤。刘彻以为卫青是对陪葬在东北角有异议,挥袖果决道:“这是
第3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