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1/2)
作品:《病弱女帝拯救中》
,治大灾,她是治世明君。而二公主呢——”
“二公主养在深宫,不见疾苦。太后啊,还是从长计议吧——”
……
殿中乱成一团时,一身甲胄的晋阳王阔步上殿,一声呼喝,禁军和金吾卫便被晋阳王亲兵团团围住。
一时间,两方僵持不下。
太后留有后手亦不慌忙。
她朝阶下的晋阳王道:“步军衙门和三千营的将士已在路上,就凭你这些个亲兵,就想困住哀家么。”
裴音怜毫无惧色,拂袖,稳立在丹墀之上。
而秦妙姝却早已藏到了她身后,只敢从母亲身侧眺望台下混乱的场景。
“你是储君。”裴音怜握住了女儿的手,温声道,“你不能有惧色。”
秦妙姝抽袖,缩得越来越后。
她小声道:“阿娘,姝儿怕。”
丹墀之下,晋阳王锋芒毕露,步步紧逼。他扶剑上前,一身甲胄,杀气逼人。
“本王顺民心,听天意,既见烽火,便带兵进京勤王。”晋阳王朝天作揖,扬声道,“不曾想却遇上您矫诏夺位。”
“您说先帝有遗诏,那遗诏在何处呢?若是有遗诏,您又何必秘不发丧!”
“步军衙门和三千营的兵士皆是吃皇粮听皇命的。只尊我大齐名正言顺继位之君。倘若名不正,言不顺,谁愿听从您的调令。”
“陛下突然崩逝,且未有子嗣,那便该由诸王公诸大臣推举新君!”晋阳王拔剑,片刻之后,又倒转剑锋,握柄作揖,“还请太后照着章程办事。”
嘴上咄咄逼人,行动上维持仪礼。晋阳王是有备而来。
混乱之中,无人注意的进口,一道玄色的身影慢悠悠地划过。
广袖下,念珠磕碰声细碎隐匿,飘散于风中。
一道清泠泠的声音穿透了嘈杂,音响不大,却足够镇下殿中的混沌。
“谁说朕驾崩了。”
秦玅观拾级而上。
大纛随之升起,明黄色的华盖紧随其后。
众人循声俯望,看到了殿外绵延数里的旗帜和黑压压的军士。
第33章
御驾既至, 这场闹剧也就该收尾了。
秦玅观下的第一道诏令是退散金吾卫和禁军,召回三千营和步军衙门的兵丁,黑水营和牢城营的军士原地戒备。
恢复秩序后, 众臣和宗亲退回原位,忐忑不安地等待秦玅观处置。沈长卿得到秦玅观应允后, 也将着沈老太傅带回静养。
裴太后是最慌乱的那个, 但秦玅观反而请她入座,兀自斟满了酒,举杯邀众人共饮。
秦妙姝的席位在秦玅观的左手边。
她缓缓迈下台阶,来到秦妙姝身侧,揽住她的肩膀, 轻轻拍了拍。
秦妙姝的背被她拍弯了,她嗫嚅道:“皇姊……”
“朕早年间确实同太后说过,愿将妙姝立为嗣君。”秦玅观环视众臣,视线最后才与惊诧的裴音怜交汇,“前几夜宫中大乱, 太后不明朕之生死,隐瞒消息, 实乃无奈之举。”
“二十七夜, 瓦格与朝臣勾结,企图刺杀朕,颠覆我大齐朝纲。”秦玅观拨动藏在袖间的念珠,“事发突然, 朕只得将计就计,拽出了几个蛀虫。”
“来啊, 将人带上来——”
话音刚落,女卫们便揪着被拷打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杨澍和裴敬山上殿来。
杨澍被关押的这几日, 因为秽语冲天,被刑讯官员拔了舌,眼下是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冲天的血味惹得众人掩住口鼻。席间站立的京兆尹浑身发凉,一抬首,秦玅观正笑盈盈地望着自己。
“刘大人。”秦玅观薄唇轻启,“你是要朕亲自去请吗。”
被点到名的京兆尹双膝一软,当即跪伏在地,磕头不止。
“陛下,微臣知罪,微臣知罪,但微臣并未通敌,微臣……”
秦妙姝脊背一松,抬首时秦玅观已举着戒盈杯走到刘锡面前。
“你好大的胆,小小布政官竟敢私调大批府卫兵护送家眷,致使京畿防卫空虚,给了瓦格和叛军可乘之机。”
秦玅观的戒盈杯重重砸下。
刘锡乌纱帽歪倒,酒水溅了一脸。他不敢再辩解,只敢一个劲地磕头。
秦玅观丢下一个“杀”字,拂袖而去。禁军立马将面如死灰的刘锡拖了下去。
她回到主位
第4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