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1/2)

作品:《世事难料

了几页报告单,瞟了眼梁旬易手上的戒指,用一种亲切的、略带怜悯的语气告诉他:“治疗时,我们给你做了详细的全身检查,然后我们发现你怀孕了。梁先生,你还年轻,人生还可以继续。”

    梁旬易的心跳快了几拍,他再三追问,才敢相信这消息是千真万确的。他觉得尘世的气息重又扑面而来,就像即将溺毙的人,忽然有只手伸进水里,把他拽出了水面。他抚摸着手上的指环,发觉这个世上至少还有几样东西能让他留恋。闻胥宁不在了,但他留下的痕迹却那么多。

    次日,梁旬易应国防部传唤,前去受审。一位上校接见了梁旬易,与他们同时在场的还有多名报刊记者,以及军官。梁旬易看到当夜在卡布塔卡拉前线坐镇指挥的指挥官也在其中。在录音机旁,上校有所暗示地陈述道:“由于有敌军的坦克混入了我们的队伍中,加之火焰干扰了你的热成像仪,而现场过浓的烟雾又遮蔽了夜视设备,导致你无法在那种情况下准确辨认弯刀6号和敌人。”

    “我不这么认为,长官,我觉得我应该能认出这两者的不同。”梁旬易反驳说。

    上校轻轻皱眉,加重了语气:“但在那种情况下,你不能辨别。”

    梁旬易看着上司的眼睛,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他在记者和一众军官的注视下沉默良久,最后才艰难地开口:“在那种情况下......无法辨别,但是我......”

    “无法辨别。”上校掷地有声地接话道,好像要让所有人都听到这四个字,“谢谢你,这次对话很愉快。”

    他不给梁旬易任何争辩的机会,管自按掉了录音机,面带微笑地向记者点头致意,看起来他为这样的结果感到满足。记者拿走了证词的拷贝文件,这份证据不久后就将发布在全国邮报上,为针对“卡布塔卡拉伤亡事件”的调查勾上句号。

    审讯结束后,前线指挥官特意留了下来,说:“有关你战场行为失常的所有指控都被撤销了,你也获准退伍,过几天就能回家。”

    “会有事实公开的声明吗?”梁旬易问。

    “彻底地复查每个案件前,决定不公开任何发现。”指挥官把文件夹抱在收拢的双臂间,“下次我见到吕尚垠中尉的的亲属时,我将告诉他们事实。你知道在这么多场战争中,我需要面对多少悲痛欲绝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但这不能混为一谈,长官,弯刀6号是被自己人炸毁的,有媒体在追查真相,而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却被捂住了嘴!”

    指挥官盯着他,在他面前坐下来:“我可以把你的话理解为是在质疑维国军方在卡布塔卡拉事件中存在谎言。作为提拔你、照料你的长官,作为在你出生时的受洗仪式上抱着你拍背的长辈,我该做出什么反应呢?你认为我该如何反应呢?”

    梁旬易没答话。指挥官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语带遗憾:“你失去了朋友,我失去了一个被称作明日之星的部下,我的心情没比你好到哪里去。我和你一样,感觉手脚冰凉。现在正值大选期间,任何一条丑闻都不利于总统取胜,保全军方的声誉比公布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更要紧。如果你的事给抖出去了,国防部肯定要在公众面前深刻检讨一番,但他们也会让你和我就此从世上消失。他们这是在帮你。所以梁旬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离开壬伯聂医院回到家中,却是恍如隔世。梁旬易依旧失眠多梦,为误杀战友而良心不安,不知该如何了结。自那以后,他接二连三地收到匿名恐吓信,信中的字句常把他吓得魂飞魄散,一连好几日都寝食难安,犹如惊弓之鸟。他闭门不出,经常把那颗没打出去的子弹攥在手心里,思索它为什么没有出膛,可他再没有勇气将其塞进枪里了。

    对闻胥宁的思念让他决定要好好活下去,让这份持续了整段青春年华的爱不至于早早消亡。闲居时,他总是忍不住去想孩子的样貌,想象着他是否和闻胥宁一样,生着一对蓝海似的碧眼,姿仪万方......年底,当护士和蔼可亲地向他询问孩子的名字时,梁旬易垂眸微笑着轻轻转动戒指,看到了刻在戒指内圈的姓氏。

    他给孩子取名梁闻生。

    第82章 世事难料,恩仇难消

    医生推开病房的玻璃门,梁旬易让赖仲舒留在门外,独自滑着轮椅进了房间。病床上躺着吕尚辛,他由于失血过多而面如纸色、气息奄奄,除此之外,医生在抢救时还发现他有铊中毒症状。梁旬易到床边停下,哀痛地凝睇着吕尚辛惨白的脸庞,和他半梦半醒似的双眼对视,强忍着泪水开口道:“那天夜里


    第13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