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1/2)
作品:《太后难撩》
情况有变,我必须要先行去往广州。”在门窗紧闭的房间内,临近起义的时间,气氛也越来越沉重。
“您是领导的关键指挥,提前去会不会有危险?”
“因为叛徒告密,导致第一批军火丢失,战力大损,打乱了我们原来的部署,前不久的刺杀事件,又令广州的清吏提高了警惕,并且加强了城防与盘查,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困扰,我已决定提前过去设立指挥部,部署作战。”
“这次的起义至关重要,关乎着我们的革命能否成功,诸位,务必谨慎行事。”
“是。”
四月二十四日夜,香港滨江楼。
台灯下放着一张手绢,手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而字体也越来越小,心中言语,牵挂与思念,还有不舍,非一封书信可以言尽。
搁笔之后,哀伤的情绪久久不能断绝,但看着楼下的洋人,眼里又充满了决然,他将两封书信装入了一个包裹中。
四月二十五日,起义军迎来了新的意外,新任两广总督听闻风声于是调集军队回防广州。
在一番商议下,革命志士陈词激烈,遂决定如期发动起义。
四月二十七日,广州发生武装起义,然而因为兵力悬殊,以及起义前的意外,最终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遭到清军回击,起义失败。
广州起义的失败,损失惨重,斗志出现消沉,但清廷的腐朽,让革命迎来了转机。
同年六月,因为无法返还欠款,清廷将由商人出资建设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公开出售筑路权。
一场保路运动在各川汉地区爆发,以四川省尤为激烈,并引发了“成都血案”激起民愤。
九月,清廷彻底失去了对川的掌控,四川省宣布独立。
清廷在慌乱之下,下令调鄂军入川镇压,以致武昌兵力空虚。
是年十月,十日,在一声枪响下,武昌爆发武装革命,起义成功,翌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
1912年2月,清廷被迫下诏退位,清王朝就此覆灭。
1911年五月,福建福州光禄坊早题巷的一间破落民宅里,收到了一个从香港来的包裹,包裹里是两封书信,其中一封——《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第125章 后记
◎代号——孤雁◎
1927年秋,香港
沈宅
“吃饭了。”张寰走到沙发前提醒着沈清辞。
沈清辞放下手中的报纸,看了一眼窗外,随后摘下眼镜,又看了一眼桌上摆放的精密仪器,拿起来细细的端详了片刻,问道:“那丫头还没回来吗?”
“刚从日本回来,这里的变化足够她好奇待上一阵子了,玩心大着呢。”张寰说道,“咱们吃咱们的,这么大了,饿不着她的。”
“你还记得咱们收养她的时候,那对夫妇身上好像有些图纸,但当时太匆忙了。”沈清辞盯着手中的仪器说道,“她把我的表全拆了,做了个这小玩意,说什么是定时装置。”
“这都多少年了。”张寰看着沈清辞拿起来的小玩意,“…”
“先吃饭吧。”她又道。
就在二人落座时,屋外响起了动静声,沈璐一下车,便马不停蹄的跑回了家中。
“妈。”
“诶,”但却只有张寰应了她,“跑哪儿去了。”随后又命人添了一副碗筷,“快去洗洗。”
片刻后,沈璐坐到了沈清辞的身侧,并拿出了一份宣传单,“妈妈,您看看这个。”
由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放开了招生界限,公开向全国招收女兵,凡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中学学历,皆可以报名考试。
沈清辞一开始只是吃着饭没有理会,直到张寰在桌下拉了
第16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