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1/2)
作品:《太后难撩》
才回过神来回答侍女的话,“云中君并没有做什么,走吧,向母后辞别之后,我们就该启程了。”
“是。”
——齐国宫城——
齐国公主出嫁,整个齐国宗室与王公大臣,几乎都赶到宫中送嫁。
子冉作为亲迎使,踩在了青毯上,向齐国宫殿前,殿阶上立候的姬蘅公主走去,殿阶左右,是齐国的宗室与大臣,其阵仗,就如大婚一般,而子冉,便如同迎亲的良人。
因为相近的年龄,加上子冉的相貌,便引来了齐国宗室的议论。
“无论是年岁还是相貌,这位燕国公子,都与咱们的公主很是登对。”
“可惜啊,他不是燕王,齐国也不可能让他成为燕王,就注定了姬蘅公主所嫁之人,不会是他。”
一向不在意礼节的子冉,却在亲迎礼上守了规矩,作为燕国公子,昂首阔步的来到殿阶之下。
“亲迎使子冉,代燕国…国君,求娶齐国公主,以修两国百年之好。”旋即抱袖,于殿阶之下弓腰求娶。
齐王舍点了头,便有齐国官员走下殿阶,燕国跟随子冉上前的使者遂将手中的聘雁交与齐国的礼官。
“今日婚嫁,愿两国之盟,比山海坚。”齐王舍道。
子冉直起腰身,轻轻提起裙摆踏上殿阶,在齐国宗室的目光下来到了姬蘅公主的身前。
“公主。”
宫官替二人牵上红绳,子冉没有犹豫的接过,而至姬蘅时,她却迟疑了。
亲迎礼,本该由成婚之人亲自前往,如今却让其长子代替,这让她有所恍惚,自己究竟嫁的是谁。
又或许是她内心中的渴望,内心是实,而眼下此刻,才是虚。
“公主。”在宫官的提醒下,姬蘅才接过红绳。
“红绳既定,即修姻缘。”礼官喊道。
二人走下殿阶,在齐国百官的注视之下,走完了青毯所铺的结缘之路。
比起姬蘅脸上的平淡,子冉似乎心情大好,“父王不便亲自前来,如今整个亲迎礼节,都是子冉出的面,所以,这算不算是子冉求娶公主呢。”
“天下人皆知,姬蘅此去,是为燕国王后,而非公子姬妾,云中君代父亲迎,便要尊称我一句母后才是。”姬蘅回道。
“不见得,你想做这个王后。”子冉又道,“否则,又为何从头至尾,不曾舒展过眉宇。”
“这是王命。”姬蘅回道。
“王命…”子冉似乎有些不悦,对于齐国的王,或是燕国的王。
“你当年为何着急离齐。”姬蘅忽然问起,“又为何…不辞而别。”
“你回到燕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你的消息,再后来,便是听得你患上了疯症,杀了随侍的亲从。”
就在即将走出宫门时,子冉顿住了,对于姬蘅的关怀,她的内心触动不已,可是内心的疼痛让她不知道要如何作答,于是云淡风轻的说道:“几个亲从而已,杀了便杀了。”
姬蘅再次打量了子冉一眼,她的脸上已褪去了年少时的稚气与青涩,就连眼神也阴暗了几分。
“你不想说,我不会逼问,等你想说的时候,我会乐意听的,就像当年在稷下学宫,我们成为朋友后,彼此间放下戒备,无话不谈那样。”姬蘅回道。
子冉忽然变得沉默,她们走出了齐国王宫,来到了迎亲的车架前。
“云中君。”姬蘅轻轻喊道。
“公主。”子冉抬手,将姬蘅扶上了马车,随后上马,“启程。”
晚霞散落在临淄城内,公主出嫁,引来了齐国众多百姓的围观,尽管卫士拼命阻拦,街道还是变得阻塞。
“快看,是姬蘅公主。”
霞光照耀着车架内,姬蘅那张并不开心的侧颜,车影倒映在街道上,略过人群。
两只离群的鸿雁飞过城头上空,笼罩的霞光逐渐暗淡,大地沉寂,一望无际的天际中,唯有它们,充满了生的希望。
而车架前,骑在马背上的子冉,一改从前的自由散漫,让不少百姓误以为,这便是姬蘅公主所嫁的“良人”
至出临淄城,于齐国的官道上,燕国迎亲队伍遭到一支人马的堵截。
卫士欲上前驱赶,却被领头的一个年轻公子马鞭相加,如同子冉入齐之时在临淄城下所为。
“我乃齐国公子,瞎了眼吗?”他很是不屑的看着这些燕国的卫士。
“什么齐国公子。”子冉打马上
第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